池开宇
目的:探讨血清CEA、CA125、CA199联检在诊断卵巢癌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2月-2014年3月收治手术确诊的卵巢癌患者80例,病理确诊的卵巢良性患者50例,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各项指标均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清 CEA、CA125、CA199检查。结果:卵巢癌组 CEA(19.5±10.0)ng/mL,CA125(389.2±174.5)U/mL,CA199(133.2±72.2)U/mL;卵巢良性组 CEA(4.4±2.1)ng/mL,CA125(19.5±7.5)U/mL,CA199(15.1±8.9)U/mL;对照组 CEA(2.0±1.4)ng/mL,CA125(12.4±8.1)U/mL,CA199(11.2±4.6)U/mL,卵巢癌组、卵巢良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与卵巢良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CEA检验的敏感度35.0%,特异性98.75%;单独CA125检验的敏感度72.5%,特异性92.5%;单独CA199检验的敏感度43.75%,特异性96.25%;联合检验的敏感度91.25%,特异性90.0%,联合检验明显优于 CEA、CA125、CA199单独检验(P<0.05)。结论:血清CEA、CA125、CA199联检有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中药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肾脏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9月-2012年9月收治慢性肾脏疾病患者100例,证型分类主证气阴两虚证,兼证为湿浊、水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治经过,评价其疗效。结果:100例临床病例,显效9例,有效56例,稳定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结论:中药健脾补肾法可有效减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气阴两虚主要症候。
作者:朱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预防与治疗。方法:2008-2013年收治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17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几率5.6%,发生瘘平均时间6.1 d,除了已熟知的吻合口处血运、张力和感染因素引起吻合口瘘外,本组病例显示老年男性骨盆狭窄、全身情况不良致吻合口瘘6例,术前放化疗致吻合口瘘4例,合并糖尿病致吻合口瘘3例,肿瘤下缘距肛缘≤6 cm 2例,手工吻合致吻合口瘘2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后保守治疗15例(88%),再手术2例(12%),17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性别、术前放化疗、糖尿病、肿瘤下缘距肛缘≤6 cm和手工吻合为直肠癌低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吻合口瘘发生后应根据局部炎症轻重,有无全身情况以及双套管冲洗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或再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可经保守治疗治愈。
作者:庄永忠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全面分析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培养的专科临床及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现状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能掌握现状,提出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内容调整方案,评价新课程教学方案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通过同一调查问卷调查对照班及实验班,以对照班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能掌握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课程新教学方案取得效果。结果:对照班掌握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实验班通过新教学方案学习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技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班学生基层公共卫生技能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班,新的教学方案具有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作者:邓宇;何坪;刘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一种对于剖宫产术后中期引产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2010-2012年收治1次剖宫产术后中期妊娠引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引产;对照组40例,给予利凡诺引产。观察引产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及胎膜残留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凡诺结合米非司酮对于剖宫产术后中期引产的治疗相对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悦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本文通过对528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 d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显示,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发现及记录常规方法难以发现的血糖波动。因此,通过正确使用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做好健康宣教,才能充分发挥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效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对调整糖尿病的治疗过程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作者:张崇社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产科手术患者3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前患者焦虑水平评分(40.5±11.3)分,护理后评分(31.2±1.21)分;护理前疼痛Ⅰ级76例(39.0%),护理后疼痛Ⅰ级188例(96.4%);护理前疼痛Ⅱ级59例(30.2%),护理后疼痛Ⅱ级7例(4.6%);护理前疼痛Ⅲ级60例。对照组护理前患者焦虑水平评分(40.6±11.4)分,护理后评分(38.8±11.1)分;护理前疼痛Ⅰ级75例(38.5%),护理后疼痛Ⅰ级139例(71.3%);护理前疼痛Ⅱ级60例(30.8%),护理后疼痛Ⅱ级32例(16.1%);护理前疼痛Ⅲ级60例,护理后疼痛Ⅲ级24例。两组护理后较护理前焦虑水平和疼痛级别明显改善,观察组护理与对照组护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降低产妇的焦虑水平,明显降低患者疾病疼痛,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张静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归纳总结其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发病季节、发病特点、诊治方法及临床疗效,并将总结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入院治疗24 h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评估,其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痊愈23例,显效23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7.37%。7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发病原因为急性胃黏膜损害、胃癌、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结论:消化道出血多由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引起,多发生在春季。及时应用多种方法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及对症治疗是提高其临床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住院患者168例,通过对跌倒/坠床患者的疾病、年龄、用药、依从性、周围环境及护理人力资源等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PDCA管理,做好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住院环境安全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等措施。结果:跌倒/坠床不良事件明显减少,发生跌倒事件2.98%,发生坠床事件1.19%。结论:运用PDCA管理能有效降低神经内科患者的跌倒/坠床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
作者:吴鹭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黄连阿胶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阴虚火旺不寐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使用黄连阿胶汤进行治疗,对照组58例使用百乐眠胶囊进行治疗,疗程28 d。治疗后分析临床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对照组有效率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失眠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阿胶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疗效确切。
作者:徐宝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1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推拿、牵引辅助西医西药治疗。结果:162例患者,治愈106例,好转39例,无效17例,有效率89.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理想,避免手术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就诊方便、费用较低、患者容易接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池开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急性胃炎患者8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静脉输注法莫替丁40 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餐前以及睡前空腹口服硫糖铝1 g/次,两组均5 d 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显效36例(81.8%),有效5例(11.4%),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对照组显效22例(50.0%),有效12例(27.3%),无效10例,总有效率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疗效显著,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韩松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低位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直肠癌患者132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低位保肛术组和miles组,各66例,低位保肛术组采取低位保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miles组采用Miles术式进行治疗。结果:低位保肛术组术后出血量(117.6±20.5)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1±1.2)d,术后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6.1%,住院时间(16.5±2.3)d。miles 组术后出血量(271.6±23.5)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9±1.1) d,术后并发症11例,并发症发生率16.7%,住院时间(25.5±5.5)d,两组患者在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保肛术组患者在躯体化、敌对、抑郁、恐惧、焦虑方面评分明显低于mile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有手术过程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尹井贺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医院供应室一般使用浸泡法、煮沸润滑法、擦拭法及喷雾浸润法对轴节类手术器械进行润滑保养。本文拟对这4种方法的原理、成本及润滑保养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提出建议。方法:将400件有轴节的手术器械随机分为4组,每组100件,分别采取浸泡法、煮沸润滑法、擦拭法及喷雾浸润法润滑,分别对其润滑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浸泡法合格率95%,返锈率10%;煮沸润滑法合格率97%,返锈率10%;擦拭法合格率80%,返锈率21%;喷雾浸润法合格率96%,返锈率5%。结论:经过对比分析,结合医院的实际及多年工作经验,认为喷雾润滑法应成为基层医院供应室对轴节类手术器械的首选润滑方法。
作者:唐秋华;潘卫霞;黄敏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出院后,特别是回家后到乡镇卫生院的康复期的治疗方法。方法:收治脑卒中康复期偏瘫患者65例,分别采取不同的康复治疗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无论生活方式改善、服药的依从性、神经功能的恢复等诸多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临床实践的观察,对脑卒中康复期偏瘫患者所采取的康复措施是积极的、正确的、有效的,提出了适合基层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基层理疗康复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希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总结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收治接受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82例,手术前后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无大出血、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对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其手术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
作者:韦丽萍;覃铁连;韩锦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儿童热性惊厥临床诊治对策。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热性惊厥患儿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物理降温、常规药物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布洛芬混合液直肠给药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10 min止惊率54%,再发惊厥率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10 min止惊率54%,再发惊厥率18%,两组比较P<0.05。另外,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24.20±0.65)h,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32.83±1.25)h,两组比较,P<0.05。结论:常规处理基础上联合布洛芬混合液,能快速有效地降低体温,止惊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君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讨论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8例肝性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保肝降酶及抗肝昏迷处理。观察组采用乳果糖保留灌肠,并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后,延长了乳果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血氨浓度下降明显。结论:乳果糖保留灌肠,提高了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余文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饮食控制在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采用微生态制剂联合饮食控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9例症状消失,7例轻度,3例中度,1例重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2例腹胀,2例肝区不适,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肝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在微生态制剂基础上联合饮食控制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笑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系。方法: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545例,随机分为A组180例、B组175例和C组190例。A组间断蓝光照射时间24 h,B组间断蓝光照射时间12 h,C组间断蓝光照射时间8 h,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间断蓝光照射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系。结果:A组医院感染发生率5.0%,B组医院感染发生率2.2%,C组医院感染发生率2.1%。3组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间断蓝光照射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关系密切,间断蓝光照射时间越短,医院感染发生率越低,并针对问题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间断蓝光照射时间提出佳合理建议。
作者:高建国;赵香丽;宋燕玲;于普丽;顾艳华;袁星堂;胡美莲;孙庆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