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慢性活动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病因,也是第一个由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可对人类致癌的原核生物。本文介绍了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症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
作者:张坤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并给予常规手术护理,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并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减少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循证全面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保守治疗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妇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妊娠囊破裂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对治疗方案、疾病和药物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对疾病、治疗方案的认知度和依从性。
作者:马奎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产科手术患者3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前患者焦虑水平评分(40.5±11.3)分,护理后评分(31.2±1.21)分;护理前疼痛Ⅰ级76例(39.0%),护理后疼痛Ⅰ级188例(96.4%);护理前疼痛Ⅱ级59例(30.2%),护理后疼痛Ⅱ级7例(4.6%);护理前疼痛Ⅲ级60例。对照组护理前患者焦虑水平评分(40.6±11.4)分,护理后评分(38.8±11.1)分;护理前疼痛Ⅰ级75例(38.5%),护理后疼痛Ⅰ级139例(71.3%);护理前疼痛Ⅱ级60例(30.8%),护理后疼痛Ⅱ级32例(16.1%);护理前疼痛Ⅲ级60例,护理后疼痛Ⅲ级24例。两组护理后较护理前焦虑水平和疼痛级别明显改善,观察组护理与对照组护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降低产妇的焦虑水平,明显降低患者疾病疼痛,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张静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14岁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方法: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要求,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对>14岁哮喘患者134例实施管理,比较管理前后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率。结果:纳入社区管理1年规范治疗后情况显著改善:使用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吸入激素例数明显增加(P<0.01),使用全身激素例数明显减少,使用口服药缓解例数减少;吸入激素、制定哮喘计划使用峰流速仪以及定期进行PEF和CACT检测例数及哮喘问卷合格情况较管理前明显增加。结论:将哮喘纳入社区管理,建立以患者为中心,医患共同参与的社区管理模式是控制哮喘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晓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验证本实验室检测的6项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的生物参考区间,确保其适用于临床。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C28-A2方法进行验证,各验证项目标本均采集自20例健康参考个体,在已经通过性能验证的雅培i2000sr电化学分析仪上检测标本消化道肿瘤标志物项目,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20例健康个体检测的项目结果100%处于现用的生物参考区间内。结论:本实验室6项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生物参考区间适用于本地区人群。
作者:李琳;唐伟;付枭枭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对保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46例的止血效果进行探讨。方法: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上联合奥曲肽以及泮托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24 h止血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止血成功率以及72 h止血成功率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止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时,选择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李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儿童热性惊厥临床诊治对策。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热性惊厥患儿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物理降温、常规药物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布洛芬混合液直肠给药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10 min止惊率54%,再发惊厥率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10 min止惊率54%,再发惊厥率18%,两组比较P<0.05。另外,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24.20±0.65)h,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32.83±1.25)h,两组比较,P<0.05。结论:常规处理基础上联合布洛芬混合液,能快速有效地降低体温,止惊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君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总结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收治接受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82例,手术前后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无大出血、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对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其手术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
作者:韦丽萍;覃铁连;韩锦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开展靶向同步放疗的临床有效率,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积累经验。方法:2010年8月-2013年4月收治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其中研究组采取吉西他滨联合同期放疗,对照组采取长春瑞滨联合同期放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65.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肺癌患者而言,采取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靶向同步放疗的临床效果可观,均可考虑在临床应用。
作者:梁国华;田声望;朱雅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乳腺癌患者12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流信号检查和超声学诊断,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超声及手术病理证实,血流信号检查结果0级1.58%(2/126),Ⅰ级7.94%(10/126),Ⅱ级64.29%(81/126),Ⅲ级26.19%(33/126)。同时超声诊断出了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及发生部位。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提高准确率,而且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滇昆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2012年4-5月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36例,其中决定再次剖宫产14例,选择经阴道顺产22例,选择同期分娩的首次剖宫产产妇14例和首次阴道产产妇22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各组产妇的指标情况。结果:再次剖宫产组与首次剖宫产组的产时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阴道产组与首次阴道产组产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agar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与再次阴道产组产时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agar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并非指定剖宫产,符合阴道产条件即可尝试阴道产,明显改善分娩质量,减少分娩风险。
作者:龚寅芸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超早期(生命体征平稳0~24 h)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脑卒中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住院5周后采用汉密斯抑郁量表(HAMD)进行测评。结果:超早期康复护理组抑郁标准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
作者:王冬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慢性胃炎临床多见,病程迁延。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浅析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中药对的合理使用,以求抛砖引玉,互学共勉。
作者:姚永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宫外孕患者8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进行开放手术。对两组的手术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当,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肠麻痹、切口感染、高碳酸血症、恶心呕吐和盆腔粘连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作者:云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总结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干预及护理观察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4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儿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和精心的护理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H值、PaO2、PaCO2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干预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干预和护理观察,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常争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中药脱敏剂加用高频电刀热凝法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牙本质过敏患者246例(患牙共463颗)。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32例(251颗),对照组114例(212颗)。另选取空白组68例(102颗)。试验组应用中药脱敏剂联合高频电刀热凝法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中药脱敏剂治疗,空白组仅进行口腔知识宣教。结果:试验组251颗牙中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228颗(90.8%),无效23颗(9.2%)。对照组212颗牙中,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160颗(75.5%),无效52颗(24.5%),空白组102颗牙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60颗(58.8%),无效42颗(41.2%)。3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两两之间分析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脱敏剂联合高频电刀热凝法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效果良好。
作者:李波;张艳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以及采用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高危妊娠孕妇100例,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护理需求;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高危妊娠孕妇中,对胎儿发育情况的护理需求高(72.0%);对社会支持的需求低(4.0%)。观察组的T-AI指标和S-AI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身心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丽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归纳总结其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发病季节、发病特点、诊治方法及临床疗效,并将总结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入院治疗24 h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评估,其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痊愈23例,显效23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7.37%。7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发病原因为急性胃黏膜损害、胃癌、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结论:消化道出血多由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引起,多发生在春季。及时应用多种方法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及对症治疗是提高其临床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本院近几年来对45岁以下临床护理人员技能进行了规范化培训,使之操作流程熟练、正确完成一定的培训任务,但存在护士操作机械化、注重流程化、缺乏临床的实用性及护患的沟通力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此问题的思索得出,在今后应重点提高护士的应变能力。
作者:刘蕙菁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