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配合局部按压缓解产后宫缩痛的效果观察。方法:2014年1-8月收治分娩产妇100例,按其入科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产后常规宣教、护理缓解产后宫缩痛,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穴位贴敷配合局部按压。统计两组产后24 h、48 h、72 h疼痛评分。结果:试验组产妇产后24 h、48 h、72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穴位贴敷配合局部按压能有效降低产后宫缩痛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雪琴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循证全面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保守治疗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妇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妊娠囊破裂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对治疗方案、疾病和药物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对疾病、治疗方案的认知度和依从性。
作者:马奎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2012年4-5月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36例,其中决定再次剖宫产14例,选择经阴道顺产22例,选择同期分娩的首次剖宫产产妇14例和首次阴道产产妇22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各组产妇的指标情况。结果:再次剖宫产组与首次剖宫产组的产时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阴道产组与首次阴道产组产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agar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与再次阴道产组产时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agar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并非指定剖宫产,符合阴道产条件即可尝试阴道产,明显改善分娩质量,减少分娩风险。
作者:龚寅芸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黄连阿胶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阴虚火旺不寐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使用黄连阿胶汤进行治疗,对照组58例使用百乐眠胶囊进行治疗,疗程28 d。治疗后分析临床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对照组有效率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失眠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阿胶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疗效确切。
作者:徐宝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对保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46例的止血效果进行探讨。方法: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上联合奥曲肽以及泮托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24 h止血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止血成功率以及72 h止血成功率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止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时,选择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李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患者当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2012年-2013年5月收治妇科疾病患者10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除了进行常规的护理外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治疗情况以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同时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后期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情况等。结果: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4.8 d,护理质量满意度88.9%(48/54),在为期3个月的随访当中,5例患者复发。而治疗组的平均治疗时间4.6 d,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比无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护理满意度98.1%(53/54),后期1例患者复发,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疾病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有效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疾病的复发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芬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原因。方法:2013年9月-2014年6月收治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5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45例;合并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死亡2例;由于就诊时间过晚,经过治疗后出现痴呆症状,成为植物人1例;因突发大面积脑梗死死亡2 例。结论:在临床方面应该加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血糖监测,积极发现并缓解其不良症状,避免其病情进一步扩散,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夏旭东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改善创伤后截瘫患者康复期的生活质量。方法:2012年9月-2013年9月随机选取创伤后截瘫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个案管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个案管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生存质量总值及康复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在生存质量总值、生理维度与心理维度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康复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创伤后截瘫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案管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康复依从性。
作者:杨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预防与治疗。方法:2008-2013年收治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17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几率5.6%,发生瘘平均时间6.1 d,除了已熟知的吻合口处血运、张力和感染因素引起吻合口瘘外,本组病例显示老年男性骨盆狭窄、全身情况不良致吻合口瘘6例,术前放化疗致吻合口瘘4例,合并糖尿病致吻合口瘘3例,肿瘤下缘距肛缘≤6 cm 2例,手工吻合致吻合口瘘2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后保守治疗15例(88%),再手术2例(12%),17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性别、术前放化疗、糖尿病、肿瘤下缘距肛缘≤6 cm和手工吻合为直肠癌低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吻合口瘘发生后应根据局部炎症轻重,有无全身情况以及双套管冲洗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或再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可经保守治疗治愈。
作者:庄永忠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并给予常规手术护理,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并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减少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作者:《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诊疗中应用腹腔镜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13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作为腔镜组。选择同期开腹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1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及随访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两组手术过程均顺利,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病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30~45 min,术中出血20~35 mL,术后排气时间1~1.5 d,术后住院时间3.5~4 d;开腹组手术时间35~60 min,术中出血40~80 mL,术后排气时间1~2 d,术后住院时间5~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均妊娠至足月,新生儿无窒息、畸形,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妊娠无不良影响,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郁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血清CEA、CA125、CA199联检在诊断卵巢癌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2月-2014年3月收治手术确诊的卵巢癌患者80例,病理确诊的卵巢良性患者50例,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各项指标均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清 CEA、CA125、CA199检查。结果:卵巢癌组 CEA(19.5±10.0)ng/mL,CA125(389.2±174.5)U/mL,CA199(133.2±72.2)U/mL;卵巢良性组 CEA(4.4±2.1)ng/mL,CA125(19.5±7.5)U/mL,CA199(15.1±8.9)U/mL;对照组 CEA(2.0±1.4)ng/mL,CA125(12.4±8.1)U/mL,CA199(11.2±4.6)U/mL,卵巢癌组、卵巢良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与卵巢良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CEA检验的敏感度35.0%,特异性98.75%;单独CA125检验的敏感度72.5%,特异性92.5%;单独CA199检验的敏感度43.75%,特异性96.25%;联合检验的敏感度91.25%,特异性90.0%,联合检验明显优于 CEA、CA125、CA199单独检验(P<0.05)。结论:血清CEA、CA125、CA199联检有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普通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LDH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普通温针法治疗,对照组行针灸电针法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24.51±3.32)分,总有效率8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通温针法治疗LDH患者疗效显著,同时应加强临床护理,以更好地提高疗效。
作者:林玉松;柯映雪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腹壁、交臂、邻指皮瓣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2008-2013年收治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45例,对其进行腹壁皮瓣、交臂皮瓣、邻指皮瓣移植,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45例皮瓣中,均术后3周断蒂。邻指皮瓣因蒂部过紧、牵拉、坏死1例。腹壁皮瓣感染1例,发生脂肪液化1例,创口延迟愈合2例。交臂皮瓣全部存活。结论:3种皮瓣移植各有优缺点,一定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吴青云;吴紫筠;郭卫中;李忠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宫颈疾病普查中的价值。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将探头轻轻置入受检者阴道后穹隆部,进行纵、横多切面多方位扫查。结果:本组接受检查的1026例妇女中,共检出宫颈疾病640例,阳性率62.38%。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宫颈各层次结构及血流分布状况,对及时发现宫颈病变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妇科普查常规方法。
作者:李彩翠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总结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收治接受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82例,手术前后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无大出血、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对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其手术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
作者:韦丽萍;覃铁连;韩锦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介绍应用逆行蒂示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示指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经验及改善静脉回流的方法。方法:2007年11月-2012年12月收治示指指端皮肤缺损患者23例,应用远端蒂示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旋转轴点在示指近侧指间关节平面,皮瓣面积3 cm×2 cm~4 cm×3 cm,皮神经筋膜蒂长3~4 cm、蒂宽8~12 mm。结果:23例中,皮瓣完全成活17例,6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但皮瓣术后1周均有不同程度的静脉瘀血肿胀,经积极处理后好转。19例随访超过6个月,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逆行蒂示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同指指端皮肤缺损,方法简单,成活可靠。行皮瓣局部按压可减轻皮瓣肿胀。
作者:王彦亭;孔庆立;姚仁福;张仕祥;邵建楠;罗洪刚;李晓林;李祥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一种对于剖宫产术后中期引产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2010-2012年收治1次剖宫产术后中期妊娠引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引产;对照组40例,给予利凡诺引产。观察引产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及胎膜残留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凡诺结合米非司酮对于剖宫产术后中期引产的治疗相对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悦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急性先兆流产患者4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95.8%(2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9.2%(19例),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先兆流产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安胎保胎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武琼玉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