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普通温针法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

林玉松;柯映雪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普通温针法, 疗效,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普通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LDH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普通温针法治疗,对照组行针灸电针法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24.51±3.32)分,总有效率8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通温针法治疗LDH患者疗效显著,同时应加强临床护理,以更好地提高疗效。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广州市彩虹街社区儿童OSAHS与肥胖症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广州市彩虹街社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肥胖症发病的关系。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进行抽样,每个社区的居民中按门牌号随机抽取,对3~14岁的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本组调查2349例,男1264例,女1085例,共检出OSAHS 121例,OSAHS发病率5.15%,男童发病率(5.5%)与女童(4.8%)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共检出肥胖症儿童285例,肥胖症发病率12.1%,男童发病率(13.3%)与女童(10.8%)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85例肥胖症儿童中,有OSAHS 53例,无OSAHS 232例,2064例无肥胖症的儿童中,有OSAHS 698例,无OSAHS 1996例,肥胖症的发病对OSAHS发病有影响(P<0.01)。结论:OSAHS与肥胖症的发病存在相关性,肥胖症是影响OSAHS发病的因素之一,积极治疗肥胖症,控制体重,对预防和治疗儿童OSAHS是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苏正辉;范永强;何敏;何一鸣;张冬冬;陈汉权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苄星青霉素注射成功率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探讨提高苄星青霉素注射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选取开展品管圈活动前111例患者为常规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后102例患者为 QCC 组,接受苄星青霉素注射,观察对照两组注射成功率。结果:常规组一次注射的成功率87.39%,QCC组一次注射的成功率9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苄星青霉素注射成功率。

    作者:彭宝钗;张雪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肝硬化腹水合并低纳血症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8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有效率89.29%,无效率10.71%;低钠血症程度越严重的患者治疗效果越差,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极易发生并发症,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积极预防及治疗低钠血症,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玉兵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重庆某专科医学学校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目的:全面分析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培养的专科临床及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现状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能掌握现状,提出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内容调整方案,评价新课程教学方案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通过同一调查问卷调查对照班及实验班,以对照班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能掌握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课程新教学方案取得效果。结果:对照班掌握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实验班通过新教学方案学习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技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班学生基层公共卫生技能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班,新的教学方案具有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作者:邓宇;何坪;刘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异丙酚应用于剖宫产后无痛上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异丙酚在剖宫产后无痛上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宫内留置安舒环的剖宫产后妇女54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放置安舒环前予以米索前列醇和异丙酚,对照组单纯应用米索前列醇,对比分析两组的上环情况及疼痛情况。结果:两组的宫颈扩张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用于剖宫产后无痛上环术安全可靠,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荣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个案管理护理改善创伤后截瘫患者康复期生存质量的结果探索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改善创伤后截瘫患者康复期的生活质量。方法:2012年9月-2013年9月随机选取创伤后截瘫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个案管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个案管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生存质量总值及康复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在生存质量总值、生理维度与心理维度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康复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创伤后截瘫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案管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康复依从性。

    作者:杨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乳腺癌患者12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流信号检查和超声学诊断,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超声及手术病理证实,血流信号检查结果0级1.58%(2/126),Ⅰ级7.94%(10/126),Ⅱ级64.29%(81/126),Ⅲ级26.19%(33/126)。同时超声诊断出了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及发生部位。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提高准确率,而且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滇昆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红花注射液与山莨菪碱、甲钴铵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住院患者30例,在饮食控制及降糖治疗基础上,30例患者均采用红花注射液20 mL及山莨菪碱10~30 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甲钴铵500μg肌内注射1次/d,2周为1个疗程。总疗程1~2个月。结果:患者症状基本消失25例(70%),5例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体征基本恢复8例,明显恢复21例。治疗6个月后,随访26例患者中,18例治疗效果稳定。结论:红花注射液和山莨菪碱、甲钴铵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吕福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生物参考区间验证分析

    目的:验证本实验室检测的6项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的生物参考区间,确保其适用于临床。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C28-A2方法进行验证,各验证项目标本均采集自20例健康参考个体,在已经通过性能验证的雅培i2000sr电化学分析仪上检测标本消化道肿瘤标志物项目,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20例健康个体检测的项目结果100%处于现用的生物参考区间内。结论:本实验室6项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生物参考区间适用于本地区人群。

    作者:李琳;唐伟;付枭枭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不同时限深低温保存对猪心脏瓣膜生物力学比较

    目的:比较经过深低温保存不同时限对心脏瓣膜生物力学的影响。促进生物瓣膜保存技术的提高。方法:制备5组主动脉瓣膜,通过程序性降温后置于深低温液氮中(-196℃)储存,经过2周、4周、6周、8周、10周深低温储存后,测定不同储存时限瓣膜生物力学指标。结果:各组瓣叶厚度、组织热皱缩温度及组织含水量随着组别呈逐渐递增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破坏强度及伸长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低温保存时限不同对瓣膜组织的生物力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瓣膜的破坏强度及伸长比影响大,据此得出深低温保存随着时间延长,对瓣膜生物力学影响越大,此结果为临床心脏瓣膜储存大时限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孙学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Tei指数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Tei指数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以及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所有人的Tei指数。比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健康人Tei指数的差异,评价Tei指数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的Te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i指数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灵敏度84.8%、特异度83.1%,准确度84.2%。结论:Tei指数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判断慢性心衰的临床诊断指标。

    作者:瞿茹莼;赵菊芳;吴英龙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干预观察

    目的:总结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干预及护理观察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4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儿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和精心的护理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H值、PaO2、PaCO2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干预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干预和护理观察,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常争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原因。方法:2013年9月-2014年6月收治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5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45例;合并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死亡2例;由于就诊时间过晚,经过治疗后出现痴呆症状,成为植物人1例;因突发大面积脑梗死死亡2 例。结论:在临床方面应该加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血糖监测,积极发现并缓解其不良症状,避免其病情进一步扩散,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夏旭东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指导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早期系统的康复指导训练,适时解释患者提出的疑问,使患者术前即熟知康复必备手册的内容,术后随时评价各阶段的功能锻炼状况并及时纠正,予以指导正确的锻炼方法。结果:27例患者临床治愈出院,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定期随访,无并发症发生,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早期系统全面的康复宣教及正确指导,极大地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功能锻炼的积极性,保证了功能锻炼的正确性,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周树花;于清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讲课新方式在妇科临床带教中的运用

    目的:选拔带教老师并进行培训,制作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运用新方式对护生进行授课,可以提高护生的学习热情,使她们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并巩固理论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带教老师备课、授课的能力。

    作者:李玉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急诊先兆流产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急性先兆流产患者4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95.8%(2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9.2%(19例),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先兆流产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安胎保胎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武琼玉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全面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循证全面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保守治疗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妇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妊娠囊破裂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对治疗方案、疾病和药物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对疾病、治疗方案的认知度和依从性。

    作者:马奎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白血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SCL-90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焦虑、敌对、恐惧、躯体化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王婷婷;王辉;赵月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分别在2周、4周、6周、8周、12周测量两组患者的坐位血压,分析比较血压的变化,试验总时间3个月。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血压在第12周降低,下降幅度分别为 SBP(10.1±4.9)mmHg,DBP(2.0±3.8)mmHg,其中,SBP 下降幅度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BP虽然有所下降,但幅度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3个月的健康教育,对照组37例患者中,3例并发脑卒中,2例并发冠心病,5例因血压控制不佳而增加药物剂量,不良事件发生率27%;而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38例患者,只有1例出现脑卒中,1例发现冠心病,不良事件发生率5%(χ2=64.87,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可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以稳定和有效控制,能进一步改善并巩固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孙桂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供应室轴节类手术器械润滑方法的对比与分析

    目的:医院供应室一般使用浸泡法、煮沸润滑法、擦拭法及喷雾浸润法对轴节类手术器械进行润滑保养。本文拟对这4种方法的原理、成本及润滑保养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提出建议。方法:将400件有轴节的手术器械随机分为4组,每组100件,分别采取浸泡法、煮沸润滑法、擦拭法及喷雾浸润法润滑,分别对其润滑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浸泡法合格率95%,返锈率10%;煮沸润滑法合格率97%,返锈率10%;擦拭法合格率80%,返锈率21%;喷雾浸润法合格率96%,返锈率5%。结论:经过对比分析,结合医院的实际及多年工作经验,认为喷雾润滑法应成为基层医院供应室对轴节类手术器械的首选润滑方法。

    作者:唐秋华;潘卫霞;黄敏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