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正辉;范永强;何敏;何一鸣;张冬冬;陈汉权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采取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进行治疗的细节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5月-2013年5月收治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0例,回顾性分析经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复合臭氧的临床情况。患者在C臂机引导下,经颈前行颈椎间隙穿刺至靶点,感觉运动测试后,采用神经射频仪对靶点加热热凝,在70℃、80℃、86℃、90℃连续治疗4个周期,每周期60 s,高温度点300 s。每个椎间盘给予45~50μg/mL 臭氧3 mL,对疗效、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经1年随访,优180例,良13例,可13例,差4例,优良率91.9%,术后吞咽疼痛30例,血肿2例,无脊髓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C臂引导下经颈前路穿刺射频热凝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安全的微创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李靖;吴成富;余四海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本文通过对528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 d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显示,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发现及记录常规方法难以发现的血糖波动。因此,通过正确使用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做好健康宣教,才能充分发挥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效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对调整糖尿病的治疗过程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作者:张崇社 刊期: 2014年第34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护理安全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社区服务站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场所,社区护理安全不仅是医疗质控的重要目标,同时也会直接关系到社区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分析社区服务站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保障社区护理质量,维护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妍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12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按照降颅压、止血、抗感染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原则,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糖尿病患者用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两组均连续治疗21 d。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19例,显著进步29例,进步12例,无效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基本痊愈15例,显著进步23例,进步11例,无效13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NIHSS评分(11.2±1.8)分,治疗后(3.4±0.6)分,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11.2±1.7)分,治疗后(5.3±0.9)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范层层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儿科护士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静脉采血技术,还要懂得灵活运用,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适时采用不同采血技巧,以达到减轻患儿痛苦、保护血管、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护患关系融洽等目的。
作者:孙海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对保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46例的止血效果进行探讨。方法: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上联合奥曲肽以及泮托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24 h止血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止血成功率以及72 h止血成功率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止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时,选择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李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2011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经手术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住院费用等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在手术室手术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姜仙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系。方法: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545例,随机分为A组180例、B组175例和C组190例。A组间断蓝光照射时间24 h,B组间断蓝光照射时间12 h,C组间断蓝光照射时间8 h,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间断蓝光照射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系。结果:A组医院感染发生率5.0%,B组医院感染发生率2.2%,C组医院感染发生率2.1%。3组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间断蓝光照射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关系密切,间断蓝光照射时间越短,医院感染发生率越低,并针对问题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间断蓝光照射时间提出佳合理建议。
作者:高建国;赵香丽;宋燕玲;于普丽;顾艳华;袁星堂;胡美莲;孙庆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本文探讨以社区医疗为基础,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采用多种方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糖尿病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健康指导,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使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知识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饮食与运动更加科学合理,药物治疗更加系统规范。因此,在社区通过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病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生存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病情也得到了稳定。
作者:王晓悦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诱导排痰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肺结核患者80例,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观察组雾化吸入3%氯化钠6 mL+沐舒坦15 mg+异烟肼0.1 g进行诱导排痰,对照组雾化吸入3%氯化钠6 mL,观察比较患者的痰量及痰液黏稠度。结果:观察组排痰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排痰有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留痰合格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留痰合格率(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痰液诱导技术具有安全简便、无创伤、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训六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成人创伤性脑梗死的 CT 诊断要点。方法:2011年2月-2014年7月收治创伤性脑梗死患者26例,根据外伤轻重程度进行分组,其中轻微外伤15例,严重外伤11例,所有患者应用 SIEMENS Emotion 16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结果:轻微外伤患者发生部位均为基底节区腔隙梗死,形状: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缘清楚9例,边缘模糊6例,双侧豆状核有较对称的单发或多发小点状钙化灶,病灶大小(1.1±0.6)cm×(1.3±0.6)cm,CT直径(25±3) Hu。严重外伤患者发生部位为基底节区梗死灶8例,脑叶梗死3例。颅内损伤情况:硬膜下积液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挫伤及脑内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1例,硬膜外血肿3例。形状:类圆形低密度灶,扇形密度减低区,双侧豆状核点状钙化灶,病灶大小(1.4±0.7)cm×(1.8±0.9)cm,CT直径(24±3)Hu。结论:CT是诊断成人创伤性脑梗死的重要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成睿;张培霞;祁艳征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比较单纯西药与梅花点舌丹外敷结合西药治疗蜂蜇临床有效性。方法: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急性蜂蜇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79.36%,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使用梅花点舌丹外敷见效快,有效改善局部痛、痒及皮疹快速消退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梅花点舌丹外敷结合西药口服治疗蜂蜇伤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晓辉;田晓川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儿童热性惊厥临床诊治对策。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热性惊厥患儿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物理降温、常规药物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布洛芬混合液直肠给药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10 min止惊率54%,再发惊厥率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10 min止惊率54%,再发惊厥率18%,两组比较P<0.05。另外,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24.20±0.65)h,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32.83±1.25)h,两组比较,P<0.05。结论:常规处理基础上联合布洛芬混合液,能快速有效地降低体温,止惊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君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中药脱敏剂加用高频电刀热凝法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牙本质过敏患者246例(患牙共463颗)。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32例(251颗),对照组114例(212颗)。另选取空白组68例(102颗)。试验组应用中药脱敏剂联合高频电刀热凝法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中药脱敏剂治疗,空白组仅进行口腔知识宣教。结果:试验组251颗牙中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228颗(90.8%),无效23颗(9.2%)。对照组212颗牙中,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160颗(75.5%),无效52颗(24.5%),空白组102颗牙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60颗(58.8%),无效42颗(41.2%)。3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两两之间分析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脱敏剂联合高频电刀热凝法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效果良好。
作者:李波;张艳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归纳总结其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发病季节、发病特点、诊治方法及临床疗效,并将总结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入院治疗24 h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评估,其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痊愈23例,显效23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7.37%。7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发病原因为急性胃黏膜损害、胃癌、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结论:消化道出血多由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引起,多发生在春季。及时应用多种方法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及对症治疗是提高其临床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维生素A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救治的感染性肺炎患儿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口服维生素A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7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气促、呛奶及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维生素A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显著,能迅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吴立成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血脂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对内蒙古霍林郭勒地区2012-2013年体检人群中经B超证实的脂肪肝患者315例和非脂肪肝患者1011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脂肪肝315例中,体重指数增高225例(71.43%),高血脂184例(58.41%)。非脂肪肝1011例中,体重指数增高193例(19.09%),高血脂82例(8.11%)。经t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重指数增高、高血脂与脂肪肝密切正相关。
作者:刘秀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对比腹股沟疝患者行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腹股沟疝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行无张力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且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疝修补术,值得推广。
作者:黄义;卞力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妇科术后长期保留导尿拔管后重置尿管的因素有很多,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具体分析,比如了解患者术中情况,有无膀胱输尿管的过度牵拉、压迫、误伤等;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和损伤,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是否掌握留置尿管期间的注意事项及健康知识等。根据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预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尽量减少拔管后重置尿管的几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颜惠琴;郑珍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全面分析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培养的专科临床及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现状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能掌握现状,提出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内容调整方案,评价新课程教学方案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通过同一调查问卷调查对照班及实验班,以对照班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能掌握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课程新教学方案取得效果。结果:对照班掌握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实验班通过新教学方案学习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技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班学生基层公共卫生技能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班,新的教学方案具有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作者:邓宇;何坪;刘峰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