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姜仙英

关键词:手术室, 临床护理路径, 手术患者
摘要:目的: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2011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经手术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住院费用等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在手术室手术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患者当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2012年-2013年5月收治妇科疾病患者10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除了进行常规的护理外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治疗情况以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同时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后期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情况等。结果: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4.8 d,护理质量满意度88.9%(48/54),在为期3个月的随访当中,5例患者复发。而治疗组的平均治疗时间4.6 d,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比无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护理满意度98.1%(53/54),后期1例患者复发,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疾病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有效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疾病的复发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芬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全面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循证全面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保守治疗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妇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妊娠囊破裂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对治疗方案、疾病和药物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对疾病、治疗方案的认知度和依从性。

    作者:马奎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措施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依据临床康复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康复路径实施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6例,观察治疗前后效果及情况,指导临床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实践。结果:临床护理康复路径实施组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NIHSS 及 Fugl-Meyer 评分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火针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应用

    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时期医疗大众化的要求,是“六位一体”的新的医疗活动在医疗实践中的体现。火针是祖国传统医学学科的瑰宝之一,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等观点,有力地指导着火针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临床实践,使社区医疗服务的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家微;张孟维;廖凯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自然流产及不孕不育患者染色体异常分析

    目的:分析在不孕不育及自然流产患者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314例不孕不育及有自然流产史患者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G显带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共统计患者2314例,其中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167例,总检出率7.22%。其中,自然流产患者中检出50例异常,检出率8.73%;不孕不育患者中检出122例异常,检出率6.81%。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引起不孕不育和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门诊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仝瑞青;何琦;夏飞;吕金星;周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小剂量维生素A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维生素A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救治的感染性肺炎患儿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口服维生素A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7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气促、呛奶及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维生素A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显著,能迅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吴立成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头皮冠状切口辅助面部小切口在眶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眶颧多发骨折治疗的路径选择和手术处理。方法:收治眶颧复杂骨折患者8例,采用头皮全或半冠状切口伴面部小切口手术治疗,钛板钛钉坚强内固定。结果:8例患者中,1例出现颞区感染,换药后治愈,其余均1期愈合,面部基本对称,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头皮全半冠状切口具有切口隐蔽、面部无瘢痕、术野清晰等优点,辅助面部小切口是鼻、眶下壁、底壁等眶颧多处粉碎性面中部复杂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作者:苏荣彬;林柳香;滕碧和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微生态制剂联合饮食控制在脂肪肝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饮食控制在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采用微生态制剂联合饮食控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9例症状消失,7例轻度,3例中度,1例重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2例腹胀,2例肝区不适,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肝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在微生态制剂基础上联合饮食控制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笑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逆行蒂示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同指末端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应用逆行蒂示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示指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经验及改善静脉回流的方法。方法:2007年11月-2012年12月收治示指指端皮肤缺损患者23例,应用远端蒂示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旋转轴点在示指近侧指间关节平面,皮瓣面积3 cm×2 cm~4 cm×3 cm,皮神经筋膜蒂长3~4 cm、蒂宽8~12 mm。结果:23例中,皮瓣完全成活17例,6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但皮瓣术后1周均有不同程度的静脉瘀血肿胀,经积极处理后好转。19例随访超过6个月,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逆行蒂示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同指指端皮肤缺损,方法简单,成活可靠。行皮瓣局部按压可减轻皮瓣肿胀。

    作者:王彦亭;孔庆立;姚仁福;张仕祥;邵建楠;罗洪刚;李晓林;李祥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40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在患者的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其门静脉及脾静脉的流速与内径进行检测,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率、血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予以监测。结果:观察组的门静脉与脾静脉流速、内径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变化,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心率、血压没有明显的变化,同时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没有受到明显的损害;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都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将缬沙坦应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血流速度,降低患者的门静脉压力,并不会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率、血压等产生影响,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孙焕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Her-2和nm23H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Her-2和nm23H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8例结直肠癌、78例正常结直肠组织的标本进行 Her-2和 nm23H1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Her-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异常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nm23H1在正常结直肠组织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结直肠癌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H1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有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 Her-2和nm23H1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Her-2高表达和nm23H1在结直肠癌中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Her-2和nm23H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作者:彭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窄谱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窄谱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玫瑰糠疹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窄谱UVB照射,每2天1次,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75 mg/次,3次/d;对照组仅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75 mg/次,3次/d。两组疗程皆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4%,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窄谱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玫瑰糠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佳理;陈利远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8月-2013年3月收治早期肺癌患者88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胸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C反应蛋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目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 CRP、术后48 h CRP、术后7 d CRP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合计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与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相比,能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对患者的损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吕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或)钙拮抗剂、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胸痛消失48例,胸闷消失48例,心悸消失49例,气短消失49例;对照组胸痛消失39例,胸闷消失37例,心悸消失35例,气短消失3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晶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应用于食管贲门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食管贲门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应用于食管贲门癌术后患者,较肠外营养更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提高疗效。

    作者:顾军;吴云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并给予常规手术护理,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并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减少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间断蓝光照射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系。方法: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545例,随机分为A组180例、B组175例和C组190例。A组间断蓝光照射时间24 h,B组间断蓝光照射时间12 h,C组间断蓝光照射时间8 h,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间断蓝光照射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系。结果:A组医院感染发生率5.0%,B组医院感染发生率2.2%,C组医院感染发生率2.1%。3组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间断蓝光照射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关系密切,间断蓝光照射时间越短,医院感染发生率越低,并针对问题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间断蓝光照射时间提出佳合理建议。

    作者:高建国;赵香丽;宋燕玲;于普丽;顾艳华;袁星堂;胡美莲;孙庆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收治接受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82例,手术前后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无大出血、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对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其手术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

    作者:韦丽萍;覃铁连;韩锦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高频彩超在腹壁疝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腹壁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腹壁疝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其高频彩超声像图特征。结果:26例病例中,超声诊断正确24例,漏诊2例,准确率92.3%。结论:高频彩超可以观察到腹壁疝的疝囊大小、疝口位置、内容物及血供情况,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成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吴新财;王颖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1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推拿、牵引辅助西医西药治疗。结果:162例患者,治愈106例,好转39例,无效17例,有效率89.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理想,避免手术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就诊方便、费用较低、患者容易接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池开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