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振亭;王可;高培平;赵中华;胡明
目的 观察芍甘多苷对CCl4亚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转氨酶、肝脏病理及肝脏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CCl4诱发大鼠亚急性肝损伤.然后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芍甘多苷治疗,观察药物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脏组织病理、肝脏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前列腺素F1α(PGF1α)、血栓素B2(TXB2)的影响.结果 芍甘多苷对CCl4诱发大鼠亚急性肝损伤升高的转氨酶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并使形态学上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得到明显改善和恢复,能降低TXB2含量,升高PGF1α/TXB2比值;能降低NO含量和NOS活性.结论 芍甘多苷有明显的肝脏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TXB2,升高PGF1α/TXB2比值,降低NO含量和NOS活性有关.
作者:宋军;赵军宁;王晓东;戴瑛;邓治文;易进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和标准化的鹿茸饮片DNA条形码鉴别方法 ,并分析鹿茸药材原动物间的亲缘关系.方法 通过下载GenBank鹿类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经比对分析,在靠近COI基因5'端设计了一对鹿科动物DNA条形码通用引物,对来源于鹿科动物3个属共计19份样本的鹿茸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通过遗传距离和分子系统树分析显示DNA条形码鉴别方法能够在属水平和种水平将鹿科3属9种鹿成功的鉴别开来,对90%的鹿茸样本可进行有效地鉴定.而梅花鹿、马鹿中各一个样本未得到准确鉴定,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所建立的鹿茸药材DNA条形码鉴别方法 .准确可靠,可用于正品鹿茸马鹿和梅花鹿及其混伪品进行准确鉴定.
作者:张蓉;刘春生;黄璐琦;王学勇;崔光红;董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中国健康人单次静滴法舒地尔后法舒地尔及其活性代谢物羟基法舒地尔在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12例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自身对照交叉设计、单次静脉滴注试验药物甲磺酸法舒地尔和时照药物盐酸法舒地尔,用HPLC-MS/MS方法测定用药后不同时间法舒地尔和羟基法舒地尔的血浆、尿液内浓度.用药动学软件DAS2.1.1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法舒地尔在人体内的分布符合一室模型,静滴甲磺酸法舒地尔和盐酸法舒地尔后法舒地尔的主要药动学参教如下:ρmax分别为(200±46)和(188±52)μg·L-1;t1/2分别为(0.398±0.130)和(0.335±0.087)h;AUC0-1分别为(58.7±16.1)和(69.0±30.2)μg·h·L-1;24 h尿药回收率为(5.43±2.66)%和(5.29±2.10)%.2种制剂的原药和代谢物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基本一致,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磺酸法舒地尔与盐酸法舒地尔的人体药动学过程相似,与文献报道也相近.
作者:韩敏;陈华英;林阳;周子杰;王力峰;白梅;李静;汪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从人类基因组发现和开发新药靶标是新世纪药物开发的热点领域,并显现出良好的前景.本综述介绍作者实验室从人类基因组发现的新细胞因子趋化素样因子(chemokine-like factor 1,CKLF1),后续研究发现包括国内外多家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方法 总经经过近10年的研究,包括国内外多家实验室细胞水平、动物体内及临床疾病相关性研究.结果 CKLF1是一个新的非典型趋化因子,具有广谱的趋化活性,并发挥促进炎症的效应,而CKLF1的C端衍生肽CKLF1-C19是一个潜在的CKLE1拮抗肽.在小鼠哮喘模型中,CKLF1-C19可明显抑制Th2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肺部的浸润,降低气道反应性.结论 CKLF1-C19有望成为新的抗炎多肽药物.
作者:王应;马大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大火草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等方法对甘肃产的大火草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提纯,运用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性质对照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8个非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5-二甲氧基-7-甲基香豆素(1)、4,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2)、白桦脂酸(3)、齐墩果酸(4)、齐墩果酸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5)、齐墩果酸3-O-β-D-吡喃半乳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苷(6)、常青藤皂苷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7)和18-羟基乌索酸(8).结论 除化合物1、2和4外,其余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8为首次从五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胡浩斌;郑旭东;朱继华;李燕;张小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胺甲氧斑螫素(AMOC)对电刺激大鼠坐骨神经和青霉素(PNC)协同诱发痫性放电模型的对抗作用及对皮层脑电图(EcoG)、诱发电位(CEP)和y-氨基丁酸(GABA)C受体p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电刺激坐骨神经和PNC协同诱发大鼠惊厥模型,丙戊酸钠(VPA)为阳性对照,以惊厥潜伏期和Racine痫性行为学分级作为评定药效指标,RM6240C型多道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同步记录惊厥大鼠EcoC和CEP,观察AMOC的抗惊厥作用及对EcoG痫样波潜伏期、发放频率、高振幅和CEP振幅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海马区GABAc受体02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AMOC和VPA均能明显延长大鼠惊厥潜伏期,减轻PNC诱发大鼠惊厥发作程度,明显延长痫性放电潜伏期,减少相同时间内痫样波发放频率,降低高振幅和诱发电位振幅,与PNC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NC模型组GABAc受体p2 mRNA表达量较正常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AMOC和VPA组较PNC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MOC和VPA均可对抗电刺激坐骨神经和PNC协同诱发大鼠惊厥发作,抑制痫性放电和诱发电位振幅,提高海马区GABAc受体p2 mRNA基因表达量.
作者:肖奕;古艳婷;王明正;王新风;廖玉芳;张艳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筛选出分离纯化三叶青总黄酮的较佳树脂,并对影响分离纯化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得到优化的分离条件.方法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三叶青总黄酮的含量;选择了10种国产大孔树脂,以三叶青总黄酮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筛选出较优的树脂,并对其静态、动态吸附与解吸性能进行研究,进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 HPD826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且吸附平衡数据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其较优的工艺如下:上样流速以2 BV·h-1为佳,上样后先用2 BV水洗脱,然后用3 BV、体积分数70%的乙醇以2 BV·h-1的流速洗脱.经HPD826大孔树脂一次纯化后的产物中,三叶青总黄酮含量提高了2.44倍.结论 HPD826大孔树脂能较好地用于分离纯化三叶青总黄酮.
作者:刘江波;傅婷婷;吕秀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危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高危药物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确立高危药物的种类,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危药物的管理,对使用过程中各个环节实行有效控制.结果 给药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较大程度规避了用药差错风险.结论 高危药物管理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医院给药流程的管理水平,减少用药缺陷和纠纷,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华旭东;方红梅;马珂;郑三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蛇床子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机制.方法 通过研究蛇床子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考察蛇床子素浓度、PEC600、P-gp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及温度对蛇床子素转运的影响.结果 随着蛇床子素溶液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蛇床子素在Caco-2细胞中AP-BL的转运量增加;PEG600对蛇床子素在Caco-2细胞中的AP-BL的转运量有显著增加;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对蛇床子素在Caco-2细胞中转运的表观通透系数PAP和PBL无显著影响.结论 蛇床子素表现通透系数PAP大于10×10-5cm·s-1,较易被Caco-2细胞吸收,但由于3个浓度蛇床子素溶液的PAP和PBL比值无明显变化、P-gp抑制剂对PAP和PBL无明显影响及转运的活化能较低(17.31 kJ·mol-1),因此,蛇床子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机制主要是被动转运.
作者:苑振亭;王可;高培平;赵中华;胡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制备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原位凝胶复合给药系统用于结核病局部给药,以达到局部滞留、缓慢释放的作用.方法 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微球,用海藻酸钠制成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考察微球以及复合给药系统的体外药物释放情况,初步考察复合给药系统在大鼠肺部的胶凝时间.结果 微球平均粒径为149.569 μm,包封率(n=3)为(69.43±3.53)%,载药量(n=3)为(26.43±3.10)%,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微球-原位凝胶复合给药系统有抑制药物突释的作用,且药物在30 d内释放25%,大鼠肺部胶凝实验表明,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在大鼠肺部可滞留6 h.结论 利福平PLGA微球-原位凝胶复合给药系统达到了局部滞留、缓慢释放药物的目的 .
作者:胡春晖;党云洁;朱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了脉花党参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制备总浸膏,利用各种色谱分离其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蒲公英萜醇乙酸酯(1),蒲公英萜酮(2),蒲公英萜醇(3),亚油酸(4),咖啡酸(5),3-0-咖啡酰奎宁酸甲酯(6),3-0-咖啡酰奎宁酸丁酯(7),1、3.二亚油酸甘油酯(8),5、7、3'、5'-四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9),木犀草素(10),3-0-咖啡酰奎宁酸(11)和党参炔苷(12).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为今后该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范强;张钰;周先礼;格桑索郎;黄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现代经济学计量模型方法,对中医、西医与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的效果进行实证比较分析.方法 数据样本取自广州6家医院2007年因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入院的608个临床病例,评价治疗效果的产出变量(outcomes Variables)包括住院费用、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KPS)评分差值与临床症状,控制干扰因素变量,计量估计模型,同时还考虑了包括样本选择误差(ganlple selection hias)等组间的非观察性影响因素.结果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的住院费用比西医治疗分别要低62.95%和28.51%(P<0.01);提升患者HPS评分等级的OR值分别是西医治疗的3.19倍和2.16倍;另外,在细分症状指标好转率方面,中医与中西医结合也体现出一定的好转优势.结论 中医药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确有比较优势.有关中医药在治疗其他病种上的潜在优势,可以借助现代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方法,进行科学、客观的比较分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国民健康福利的提高.
作者:刘国恩;常精华;徐程;何继明;温丽;刘超;桑滨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介绍中国台湾地区义大医院和长庚医院的电子化服务.方法 通过在义大医院和长庚医院接受临床药师实务训练,实地了解义大医院和长庚医院的电子化药学服务现状.结果 义大医院和长庚医院的药学服务已全面电子化,其主要服务对象包括医生、病人和护士.能为医生提供药品信息、多样化处方警示和临床药学等电子化药学服务;在对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采用面对面直接服务的同时,还对院外病人开通计算机网络平台的间接服务.结论 电子化药学服务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值得大陆药师借鉴.
作者:陈志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木犀科药用植物女贞子(Ligustrum lucidum)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溶剂提取、萃取、硅胶正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结晶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女贞子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3-O-cis-P-coumaroyl maslinie acid(1),oleoside 11-methyl ester(2),oleonuezhenide(3),G 13(4),oleoside dimethyl ester(5),nuezhenide(6),oleuropein(7),3,4-dihydroxyphenethyl-β-D-glucoside(8)和3,4-dihydroxyphenethyl-(6'-caf-feoyl)-β-D-glucoside(9).结论 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8,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冯志毅;冯静;崔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确定引起金钗石斛和铁皮石斛软腐病的病原菌,为制定高效、安全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和定点观察相结合对软腐病发病情况进行田间观察,采集两种石斛典型病株样本,按照柯赫氏法则对其痛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菌株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 在树皮为基质的苗床上软腐病在不同苗龄上均可发生,病原菌主要侵染幼嫩多汁的嫩芽和新枝,引起幼嫩茎叶的腐烂、萎焉和坏死等症状.通过对病原菌形态学观察,以及核糖体rDNA ITS序列分析,侵染石斛植株的2个分离菌株被鉴定为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致病性实验证明,这两个菌株为石斛软腐病的致病菌株.结论 金钗石斛和铁皮石斛是终极腐霉菌的自然寄主.
作者:李向东;王云强;王卉;郭顺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综述固体化技术用于自(微)乳化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与结论利用各种制剂固体化技术可将液态或半固态自(微)乳化制剂转变为固态自(微)乳化制剂;自(微)乳化制剂固体化后不仅改善了液态制剂生产成本高、不便携带、低温储存过程中的药物或辅料的析出以及药物化学稳定性问题,而且保留了液态自(微)乳化制剂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的特性;此外还可根据药物特性和实际需要,通过添加其他辅料或包衣制备缓释或控释制剂.
作者:凌婧;孙明辉;翟雪珍;斯陆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移植术后重症感染的患者治疗期间如何调整免疫抑制剂的用法用量.方法 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免疫抑制剂作用机制、对感染的影响及调整方案的研究性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概述了目前对各类移植术后患者重症感染救治期间免疫抑制剂减量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机制进行了探讨.结论 免疫抑制剂在移植术后患者重症感染期间的减量应用是安全的也是必要的.
作者:孙娜;顾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衰后大鼠心肌的Na+-K+泵活性及其α亚基的变化.方法 建立大鼠多柔比星(adriamycin,ADM)心衰模型.以酶解法急性分离大鼠左室心肌细胞,以膜片钳技术记录Na+-K+泵电流,并以Western blot技术检测Na+-K+泵α亚基的表达.结果 ADM致大鼠心衰后Na+-K+泵电流密度显著下降,由(0.507 0±0.06297)pA/pF降到(0.210 6±0.048 90)pA/pF,且拟合曲线显示主要为高亲和力泵发生了改变,其K值由6.74 x10-8mol·L-1升至2.97×10-7mol·L-1;Westernblot检测结果也进一步表明低亲和力α1亚基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而高亲和力α2亚基蛋白表达则明显下降.结论 心衰可通过减少Na+-K+泵高亲和力α2亚基表达而降低大鼠心肌Na+-K+泵活性.
作者:勾向博;石晓路;郭会彩;柳絮;张丽男;苏倩;王永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康艾注射液中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Re、Rf、Rb1含量的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质谱方法.方法 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以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进行分离,乙腈-20 mmol·L-1醋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1.离子化模式:ESI+.结果 黄芪甲苷线性范围在5.0~500.0 μg·L-1之间,人参皂苷Re和Rg1线性范围在0.2~20.0 mg·L-1之间,人参皂苷Rf和Rb1线性范围在10.0~1000.0 μg·L-1之间,r分别在0.9915~0.9952之间,检出浓度分别在1.57~67.4μg·L-1之间,回收率分别在95.6%~107.0%之间.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作为康艾注射中5种主要成分同时测定的方法.
作者:杨钊;张燕;朱韵洁;孙振平;李欣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