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梅;陈清华
目的:了解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患者对合理用药的认知度及影响其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收治的103例患者(门诊患者52例,住院患者51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基本情况、用药依从性、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因素、患者对用药指导的需求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03份,回收103份,回收率为100%.103例患者中,男性略多于女性;45~ 65岁者多见;多为专科及以上学历者;多使用安卓手机系统;多长期同时服用≤4种药品.门诊患者的用药不依从率为80.8%(42/52),住院患者为84.3%(43/51).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依从性排序居前3位的因素分别为没有不适感不必服药、外出忘记带药、症状缓解.92.3%(48/52)的门诊患者及88.2% (45/51)的住院患者希望得到更多的用药指导.结论:患者用药认知度和用药依从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从多方面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如设立药物咨询窗口、借助互联网技术等,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黄钰莹;章靓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联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腺性膀胱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48%(38/42),对照组为73.81%(31/42),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FN-γ、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 (6/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联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效果较好,可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奎;陈俊;李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鸡尾酒神经保护剂N6用于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济南军区总医院确诊为外伤性脊髓损伤的患者189例,按照是否使用鸡尾酒神经保护剂N6分为观察组(102例)与对照组(87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在伤后2、12个月的痉挛发生率;对于两组伤后2个月确定发生痉挛的患者,在其伤后12个月观察和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伤后2、12个月,观察组患者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伤后12个月,观察组中痉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79% (27/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85% (1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尾酒神经保护剂N6可以有效降低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痉挛发生率,且痉挛治愈率较高.
作者:单群群;韩康;王平山;毛兆虎;谭树森;赵燕;祁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了解中山市陈星海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抗糖尿病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对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抗糖尿病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抗糖尿病药的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均呈上升趋势;3年多来,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分别为二甲双胍、瑞格列奈、阿卡波糖,胰岛素类抗糖尿病药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3年多来,用药频度排序居前3位的分别为二甲双胍、瑞格列奈、格列齐特.结论:我院门诊抗糖尿病药的结构稳定、用量不断增加,临床应用合理.糖尿病作为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药品的安全、有效以及高性价比是其药物治疗的必然方向.
作者:毛秋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发作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8、IL-12、IL-13、IL-2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发作性支气管哮喘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IL-2、IL-4、IL-6、IL-8、IL-12、IL-13、IL-25和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3% (135/1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 (116/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L-2、IL-4、IL-6、IL-8、IL-12、IL-13、IL-25及TNF-α等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发作性支气管哮喘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陈春英;赵晓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3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放疗,观察组患者于放疗第1日给予替吉奥胶囊.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临床控制率分别为60.5%(26/43)、96.3% (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9% (15/43)、86.0%(37/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肾损伤、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贫血、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0% (6/43)、20.9%(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2/43)、9.3% (4/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的疗效显著,但患者贫血和消化道反应较多.
作者:侯建峰;任铁军;刘畅;薛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考查复方薰衣草油膏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为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急性毒性实验.将5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复方薰衣草油膏高、中、低剂量组和基质对照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豚鼠做皮肤破损处理,然后分别一次性给予复方薰衣草油膏1.500、0.750、0.375 g/kg和基质4.000g/kg,连续观察14 d.(2)长期毒性实验.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基质对照组和复方薰衣草油膏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别给予基质6.0 g/kg和复方薰衣草油膏1.8、0.9、0.3g/kg,皮肤涂抹给药、1日1次,连续给药92 d.结果: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5组豚鼠体质量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各组豚鼠饮食、活动正常,无异常分泌物,药物涂抹部位皮肤未见红斑、水肿、色素沉着、出血点,无死亡情况.长期毒性实验结果显示,4组大鼠的一般状况、行为活动、进食量、体质量变化、外周血象、尿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以及病理组织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薰衣草油膏未见明显皮肤毒性作用,不同剂量连续重复给药92 d后未见不良反应,对大鼠的大外用安全剂量为1.8 g/kg.
作者:张群;孙艳;孙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苏北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及住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提取2013-2016年我院门诊和住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处方,对处方一般情况和麻醉药品的使用种类、用药频度、销售金额、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的处方量和用量均呈逐年增加趋势;芬太尼透皮贴剂、吗啡缓释片和羟考酮缓释片的用药频度排序和销售金额排序一直居前3位;各品种的限定日费用有所下降.结论:我院癌性疼痛患者使用的麻醉药品以口服制剂和透皮贴剂为主,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张晅;顾云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1例狼疮性肾炎伴重症感染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及抗菌药物治疗的药学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并提供药学服务.通过分析和检索相关文献,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针对狼疮性肾炎导致的肾损伤进行CRRT治疗及抗感染治疗方案的调整.结果:临床药师积极参与治疗过程,针对患者病情,协助临床医师制订和优化了抗感染治疗方案,患者病情好转,转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转入肾内科继续针对狼疮性肾炎进行专科治疗.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为患者提供及时、合理的药学服务,提高了治疗效果,完善了自身临床药学思维、提高了专业技能,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王基云;王丹;杨蒙蒙;衡宇;李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泵注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丙泊酚泵注总用量、乌拉地尔总用量及自主恢复时间.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即刻及麻醉后30 min、1h、2h,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泵注总用量、乌拉地尔总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自主恢复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
作者:蒋蓉;梁涛;邓佳;杨孟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处方基本指标及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16年每月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200张,共2 400张,参照《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实行)》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2 400张处方中,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1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7.0%,注射剂使用率为15.5%,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占处方金额的34.5%,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处方平均金额为152.4元;不合理处方264张(占11.0%),主要不合理类型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导致处方不合理的原因较多,应加强处方点评并持续改进,规范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严旭亮;曾巧英;王绣玫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2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片30 mg、口服、1日3次;观察1组患者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600 mg、泡水口服、1日2次;观察2组患者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600 mg、泡水口服、1日3次.三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d.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2% (223/240)、89.58%(215/2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180/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CD4+、CD8+及CD4 +/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显著,且药物剂量对结果影响不大.
作者:万程伟;廖丽军;乐永宏;张敏;欧阳远辉;曾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癫痫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癫痫发作、脑电图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癫痫发作总有效率为97.73% (4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36%(38/44);观察组患儿的脑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5.45%(42/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34/44);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了患儿灰质痫样放电,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章素芳;程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该类药物在ICU的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方法:抽取2014-2016年粤东潮汕地区5家三级甲等医院ICU出院病历750份,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包括疾病诊断、药品名称、用法与用量、疗程、联合用药、细菌送检情况及不合理使用现象等.结果:使用频率较高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美罗培南以及万古霉素,抗侵袭性真菌药主要选择卡泊芬净.750例患者中,二联用药多(304例,占40.5%),其次为单一用药(237例,占31.6%);共检出细菌822株,检出率排序居前3位的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真菌属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18.6%(153株)、17.3%(142株)和12.7%(104株),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6.4%(53株)和5.2%(43株);共162例患者217例次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用药疗程不合理、频繁更换药物、用法与用量不合理,分别占21.7%(47例次)、18.9%(41例次)和17.1%(37例次).结论:粤东潮汕地区三级甲等医院ICU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总体应用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继续加强宣传和严格管理,以保护该类药物在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蔡木禹;周燕琼;庄旭森;张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为规范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及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每月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14个病区10%的出院患者医嘱,共2 289份(2015、2016年各1 150、1 139份),对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6年医嘱数排序居前3位的科室均为儿科、产科及呼吸内科;2015、2016年Ⅱ、Ⅲ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为100.00%,应用抗菌药物的医嘱数分别为695、637份,不合理医嘱数分别为182、125份,2016年Ⅰ、Ⅱ、Ⅲ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均较2015年下降.围术期不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类型为给药时间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及适应证不合理;我院不合理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类型主要为用法与用量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越级使用抗菌药物、遴选药品不适宜.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应用情况,通过干预,合理用药水平得到了提升.临床药师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邱正国;杨小娟;康群招;王桂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飞速发展,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也日益更新,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制剂等治疗,其中化疗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常让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尽管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延长,但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却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即为化疗相关恶心呕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患者不仅出现厌食、服从性下降,甚至发生电解质、碱平衡紊乱及焦虑抑郁状态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于CINV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作者:杨凡;刘莲;曹邦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主要由产生黑色素的神经鞘细胞发生突变,导致酪氨酸代谢和黑色素生成异常所引起[1-2].晚期MM是具侵袭性的皮肤肿瘤,患者生存期仅为6~12个月.目前,晚期MM的内科治疗方法主要为化疗.达卡巴嗪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首先批准用于晚期MM的化疗药,但其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仅为10%~15%,主要原因是产生耐药.晚期MM的其他治疗方式包括达卡巴嗪或替莫唑胺联合长春花碱和顺铂同时结合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α等生物制剂,以上生物-化疗联合应用的方案能略提高疾病总缓解率,但毒性反应严重,统计学上无显著的生存获益.
作者:陈兆鑫;林海珊;俞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通腑清窍汤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表面膜蛋白(CD62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奇数号分入对照组,偶数号分入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腑清窍汤,2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血小板CD62p及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74%(35/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 (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62p及血清TNF-α、IL-6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62p及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清窍汤与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血小板CD62p的表达、减轻细胞因子所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应答及炎性损伤有关.
作者:那丽莎;栗昭生;曲娜;张忠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芩香清解口服液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研究芩香清解口服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建立家兔及大鼠的发热模型以考察该药的解热作用;通过豚鼠的咳嗽试验及小鼠呼吸道酚红排痰量试验考察该药的镇咳、祛痰作用;建立小鼠二甲苯型炎症及大鼠角叉菜胶型炎症考察该药的消炎作用;考察该药对流感病毒标准株及临床分离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及临床分离株的作用.结果:给药后30、60、90 min,乙酰水杨酸片组、芩香清解口服液高剂量组小鼠的痛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扭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2、3、4、5、6h,乙酰水杨酸片组、芩香清解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家兔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给药后1、2、3、4h,乙酰水杨酸片组、芩香清解口服液高剂量组大鼠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甘草片组、芩香清解口服液高剂量组豚鼠的咳嗽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咳嗽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氯化铵组与芩香清解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小鼠的酚红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酰水杨酸片组、芩香清解口服液高剂量组小鼠的肿胀抑制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造模后1、2、3、4、5h,乙酰水杨酸片组与芩香清解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大鼠足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对照组幼鼠的肺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毒灵组、芩香清解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幼鼠的肺指数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复方磺胺甲嗯唑片组与芩香清解口服液中、高剂量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芩香清解口服液具明显的止痛、解热、镇咳、祛痰、消炎、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作者:黄娟萍;和芳;白音夫;顾凯;朱明;黄夏梦;邓湘俊;王显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和警示.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集并上报的抗菌药物致ADR报告249例,对患者的年龄与性别、ADR发生时间与给药途径、引发ADR的抗菌药物种类、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引发严重的ADR的抗菌药物种类及其转归、联合用药所致ADR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9例ADR报告中,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18岁和> 70岁者多见;ADR多发生于用药30 min内(141例,占56.63%);静脉滴注所致ADR多,其次为口服给药和静脉泵注;引发ADR病例数排序居前3位的抗菌药物种类分别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及大环内脂类,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为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严重的ADR(31例,占12.45%)主要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所致,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均治愈或好转;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联合用药所致ADR共37例(占14.86%),以抗菌药物联合中药注射剂为多见(17例,占45.95%).结论:引发ADR的因素较多,临床应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使用指征用药,加强用药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ADR,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林娟;旷南岳;李文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