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鸥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与用药费用,从而指导临床更合理选择和应用药物.方法:病例选择104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2例,A组给予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20mg,qd,B组给予口服洛赛克肠溶片20mg,qd,2组均服克拉霉素片500mg,bid,甲硝唑片0.4g,bid,阿莫西林分散片1g,bid,均用药30d.结果: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和96.2%,治愈率分别为92.3%和82.7%,Hp根除率分别为96.2%和94.2%.1月总药费A组为2 268.6元,B组为1 655.4元.结论:在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情况下,B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
作者:吴庆欢;郑翠;陈彩云;廖炽兰;肖锡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外科术后镇痛泵(PCA)的93药安全性.方法:通过我院2005年12月~2006年3月118例术后PCA患者72h内PCA用药与其他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讨论术后应用PCA与临床用药安全的相互影响.结果:本组术后应用PCA者占同期调查病例的49.17%(118/240),72h内用药4大类共计80个品种,累计11 547例次,人均用药97.86例次.结论:PCA可缓解患者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但PCA与其他手术用药的相互作用带来的患者术后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应高度重视.
作者:杨杰;吴建华;陈新梅;吐尔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介绍叶酸在多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新应用.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叶酸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及结论:叶酸在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预防老年痴呆、肿瘤,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性等方面的应用近年来已有很大拓展.
作者:张碧玫;崔忠友;万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我院近3年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使用MIC法对我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液标本中临床分离的603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03株革兰阴性杆茵中常见的菌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4.7%)、大肠埃希菌(17.4%)、鲍曼不动杆菌(15.4%)、肺炎克雷伯茵(10.9%).铜绿假单胞茵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他啶耐药率低于3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除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外,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64%,对其余所检测药物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无耐药菌株检出,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20.8%,对其余所检测药物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结论:本研究结果对我院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经验用药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郑玉龙;张兵;万长标;叶茂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1].
作者:张丽;段丽芳;张耀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门诊西药房处方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对2006年9月的处方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林素珍;毛平;卢秀琼;项芳;陈淑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统计中药房一段时间内的用药信息,总结用药状况.方法:利用中药房计算机软件系统分类分析用药情况.结果及结论:根据结果掌握,临床用药方向,给中药采购、制定协定处方、制剂申报和生产提供依据.药学人员应了解、关注处方用药、疗效跟踪、配合临床针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用药质量.
作者:庄美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72例患有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7例用常规抗菌药、抗病毒药等对症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疗程均为5天.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在相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疾热清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显效率分别为82.9%和48.6%,两组总显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张文军;朱立勤;徐丽;韩迎;王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不同抗菌药治疗方案对急性胆囊炎所产生的成本-效果.方法:将急性胆囊炎患者分成3组,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比较.结果: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胆囊炎是一种成本效果较好的药物.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为佳方案.
作者:张惠丽;陈继红;李海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为提高患者激活自身免疫细胞抗肿瘤活性,且杀灭胸水癌细胞的作用,达到减少恶性胸水及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方法:确诊为恶性胸水的患者共66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复方苦参注射液、顺铂联合用药组与顺铂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在胸腔穿刺抽液后,分别注入不同药物处理,比较两种处理A-法对消胸水灌注药物次数有无差别.结果:两组患者消胸水用药灌注次数及不良反应有差别(P《0.05).复方苦参注射液、顺铂联合用药灌注组优于单纯顺铂灌注组.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顺铂联合用药对激活免疫细胞抗肿瘤活性、杀灭癌细胞,促进胸膜粘连,既达到减少恶性胸水,又有提高患者抗病能力的作用.
作者:林思祥;王义善;丛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医院急诊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06年1~6月急诊药房处A-7 638张,对有关临床抗茵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抗茵药的处方占总处方数的56.80%,抗茵药单用的处方占总抗菌药处方数的68.52%.二联及三联以上处方31.48%.以销售金额计,β-内酰胺类占58.22%,氟喹诺酮类占20.87%,大环内酯类占9.63%,克林霉素占5.75%,氨基苷类占4.49%,其他类占1.04%.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氟喹诺酮类临床应用为广泛,我院抗菌药的应用仍存在问题.
作者:赵宁民;韩雷;张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希美纳)对放疗的增敏作用研究.方法:增敏组:常规放疗的同时,用甘氨双唑钠1.25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30min内滴完.每周1、3、5各1次,放疗前O~3小时.对照组:常规放疗过程中不用甘氨双唑钠.结果:放疗19次后(DT3800cGY),增敏组可见肿瘤体积缩小达到显效率84.4%,有效率为11.1%;对照组可见肿瘤体积缩小达到显效率55%,有效率7.5%.两组病例的显效率、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甘氨双唑钠具有明显的放疗增敏作用.
作者:王海荣;罗中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应性鼻炎是常见、多发、易反复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因复杂,疗效不佳.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院耳鼻喉科应用新型免疫调节剂斯奇康注射液治疗变应性鼻炎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颖;高越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凉血化斑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乙腈-O.4%磷酸(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绿原酸在5~200μg·mL-1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O.999 9),平均回收率为92.13±1.28%,日间误差RSD小于2%.结论:本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经济等特点,适用于凉血化斑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任荣;李正翔;李彬;孟冲;董伟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我院抗组胺药应用现状及趋势,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调查2004年~2006年我院应用抗组胺药的品种、剂量、消费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每日平均药费(DDC)等情况.结果:2004年~2006年共应用抗组胺药11个品种;2004年、2005年、2006年的用药金额分别为421 292、459 349和561 942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5.50%.DDDs分别为206 747、246 687和230 267,年平均增长率为5.54%,3年之中DDC无差异.结论:分析、掌握药品消费金额和用药频度、对抗组胺药的供应管理至关重要.药品消费结构不够合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助于降低药费支出.
作者:赵银安;颜艳;燕洪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观察临床上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及对腺体(口腔唾液腺、气道腺体)分泌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择期手术患者265例,随机分为3组:A组为肌肉注射阿托品注射液0.5mg,B组为肌肉注射戊乙奎醚注射液0.5mg,C组为肌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mL,注射时间均在麻醉前30min.每隔5分钟记录1次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SpO2,并且在患者入手术室时和注药后30min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S)测定口干程度、唾液分泌量、术毕用吸痰法吸尽口咽腔分泌物并测量.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后30min,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和生理盐水组HR分别较给药前变化(11.65±1.99)次,分、(-4.30±6.02)次/分、(-0.55±1.85)次/分;唾液分泌量分别较给药前变化(-17.64±18.53)mg、(-22.30±18.04)mg、(-4.67±10.17)mg;VAS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较用药前明显增加;术毕口咽腔气管内分泌物量A组(11.5±2.4)mL、B组(4.2±1.6)mL、C组(20.2±3.0)mL.观察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全麻术前用药,可明显减少唾液分泌,无HR增快,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远春;宋小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各种危、急、重病症较多,抢救、治疗用药及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品种繁多,包括普外、骨科、泌尿外科,抗菌药使用率基本达到100%.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滥用,导致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增长,并产生多重耐药条件致病菌及真菌.
作者:李炜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我院全肠外营养液(TPN)的使用情况,以提高TPN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的TPN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PN总共使用6 401份,主要集中在普外科、新生儿科、肿瘤外科、肝胆外科、重症监护室和胸心外科.结论:我院临床使用TPN基本合理、规范,但是存在部分问题有待改进.
作者:谢黎崖;伊丽;邱杏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考察我院执行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办法的情况.方法:抽查1997年~2006年我院门诊成药处方,运用χ2检验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办法系列文件出台前后的抗感染药使用率、抗感染药联用率、抗感染药三联以上联用率、抗感染药药物利用指数的超标率.结果:抗感染药联用率、抗感染药三联以上联用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感染药使用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文件出台后呈下降趋势,但抗感染药药物利用指数的超标率也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文件出台后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门诊在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办法系列文件出台后运用抗感染药情况较好,但药物使用量不够合理.
作者:文洪宇;杨娟;陈媛媛;陆倩;金建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病因、机制、危险因素及诊治现状进行评价.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 结果及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诱因主要为抗生素的应用,常由肠道正常菌群遭到破坏、胃肠蠕动加快、肠道黏膜损害等引发.一经确诊应立即停用相关抗生素,轻症患者停用后多能自愈,重症患者需用针对艰难梭茵的抗生素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掰AAD的关键.
作者:杨雪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