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荣;李正翔;李彬;孟冲;董伟林
目的:为提高患者激活自身免疫细胞抗肿瘤活性,且杀灭胸水癌细胞的作用,达到减少恶性胸水及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方法:确诊为恶性胸水的患者共66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复方苦参注射液、顺铂联合用药组与顺铂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在胸腔穿刺抽液后,分别注入不同药物处理,比较两种处理A-法对消胸水灌注药物次数有无差别.结果:两组患者消胸水用药灌注次数及不良反应有差别(P《0.05).复方苦参注射液、顺铂联合用药灌注组优于单纯顺铂灌注组.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顺铂联合用药对激活免疫细胞抗肿瘤活性、杀灭癌细胞,促进胸膜粘连,既达到减少恶性胸水,又有提高患者抗病能力的作用.
作者:林思祥;王义善;丛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介绍叶酸在多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新应用.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叶酸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及结论:叶酸在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预防老年痴呆、肿瘤,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性等方面的应用近年来已有很大拓展.
作者:张碧玫;崔忠友;万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与用药费用,从而指导临床更合理选择和应用药物.方法:病例选择104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2例,A组给予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20mg,qd,B组给予口服洛赛克肠溶片20mg,qd,2组均服克拉霉素片500mg,bid,甲硝唑片0.4g,bid,阿莫西林分散片1g,bid,均用药30d.结果: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和96.2%,治愈率分别为92.3%和82.7%,Hp根除率分别为96.2%和94.2%.1月总药费A组为2 268.6元,B组为1 655.4元.结论:在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情况下,B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
作者:吴庆欢;郑翠;陈彩云;廖炽兰;肖锡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虹膜睫状体炎又称前葡萄膜炎,是眼科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对视力损害严重,易复发,主要表现为眼痛流泪、视力减退、睫状充血、角膜后沉着物、房水混浊、虹膜纹理不清及结节、瞳孔缩小等.目前,国内外治疗报道较多,疗效不一,2004年1月~2005年1月,笔者应用腾克治疗虹膜睫状体炎46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强新;肖立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口服丹参滴丸对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RP(C反应蛋白)及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对98例COPD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病例口服大剂量丹参滴丸1.6g·d-1(20粒/次,3次/日),观察两组病例入院第9天CRP、PAPM(肺动脉压力)和肺功能(sa02、P02、PCO,、FEVl%)、心功能(cI、EF)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对两组达到临床治愈住院天数比较,经统计学方法处理,进行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57例,住院第9天CRP、PAPM明显下降,与B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A组心功能、肺功能各项指标测定均好于B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B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大剂量口服丹参滴丸具有降低肺动脉血管炎症反应,减少肺小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对降低肺动脉压力,缓解肺心病事件有很大益处.
作者:苏金刚;田麦会;张波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希美纳)对放疗的增敏作用研究.方法:增敏组:常规放疗的同时,用甘氨双唑钠1.25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30min内滴完.每周1、3、5各1次,放疗前O~3小时.对照组:常规放疗过程中不用甘氨双唑钠.结果:放疗19次后(DT3800cGY),增敏组可见肿瘤体积缩小达到显效率84.4%,有效率为11.1%;对照组可见肿瘤体积缩小达到显效率55%,有效率7.5%.两组病例的显效率、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甘氨双唑钠具有明显的放疗增敏作用.
作者:王海荣;罗中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各种危、急、重病症较多,抢救、治疗用药及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品种繁多,包括普外、骨科、泌尿外科,抗菌药使用率基本达到100%.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滥用,导致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增长,并产生多重耐药条件致病菌及真菌.
作者:李炜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我院消化系统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药物利用分析法对我院2005年~2006年消化系统药物的销售金额、使用频度、药费增长情况及主要品种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2006年医院消化系统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增长趋势.结论:我院消化系统药品品种结构使用合理,品种结构稳定.
作者:许庭郁;张舒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72例患有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7例用常规抗菌药、抗病毒药等对症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疗程均为5天.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在相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疾热清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显效率分别为82.9%和48.6%,两组总显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张文军;朱立勤;徐丽;韩迎;王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将60例由应用抗结核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后者给予肌苷、维生素C等治疗,3周为1疗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无明显差异(P》O.05).治疗组治愈及好转28例(93.3%),对照组治愈及好转22例(73.3%).治疗组肝功能损害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结核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肝功能监测;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疗效显著.
作者:姜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我院全肠外营养液(TPN)的使用情况,以提高TPN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的TPN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PN总共使用6 401份,主要集中在普外科、新生儿科、肿瘤外科、肝胆外科、重症监护室和胸心外科.结论:我院临床使用TPN基本合理、规范,但是存在部分问题有待改进.
作者:谢黎崖;伊丽;邱杏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统计中药房一段时间内的用药信息,总结用药状况.方法:利用中药房计算机软件系统分类分析用药情况.结果及结论:根据结果掌握,临床用药方向,给中药采购、制定协定处方、制剂申报和生产提供依据.药学人员应了解、关注处方用药、疗效跟踪、配合临床针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用药质量.
作者:庄美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 胃食管反流病的内科学及药物治疗1.1 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GERD的定义为异常的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产生症状并损伤食管黏膜.
作者:段京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医院急诊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06年1~6月急诊药房处A-7 638张,对有关临床抗茵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抗茵药的处方占总处方数的56.80%,抗茵药单用的处方占总抗菌药处方数的68.52%.二联及三联以上处方31.48%.以销售金额计,β-内酰胺类占58.22%,氟喹诺酮类占20.87%,大环内酯类占9.63%,克林霉素占5.75%,氨基苷类占4.49%,其他类占1.04%.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氟喹诺酮类临床应用为广泛,我院抗菌药的应用仍存在问题.
作者:赵宁民;韩雷;张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凉血化斑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乙腈-O.4%磷酸(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绿原酸在5~200μg·mL-1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O.999 9),平均回收率为92.13±1.28%,日间误差RSD小于2%.结论:本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经济等特点,适用于凉血化斑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任荣;李正翔;李彬;孟冲;董伟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现状.方法:总结和分析有关PHGF的生理学及临床上的应用文献和资料.结果:PHGF不仅可用于治疗重型肝炎,还可以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防治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等.结论:PHGF联合其他药物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朱雪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不同抗菌药治疗方案对急性胆囊炎所产生的成本-效果.方法:将急性胆囊炎患者分成3组,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比较.结果: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胆囊炎是一种成本效果较好的药物.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为佳方案.
作者:张惠丽;陈继红;李海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解析炎性肠病药物治疗的相关进展.旨在提高对临床证据的认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新的治疗,从批判的视角重新看待以往的治疗.方法:收集国外近期相关文献进行评价.结果及结论:炎性肠病(IB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众多的治疗方案可供选择.因此,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IBD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有关CD活动指数(CDAI)和临床分型系统仍有待于改进.通过循证医学的研究证据有望确定安全和易于耐受的药物,并能发现目前诊治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更好地解决患者的病痛.
作者:韩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考察我院执行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办法的情况.方法:抽查1997年~2006年我院门诊成药处方,运用χ2检验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办法系列文件出台前后的抗感染药使用率、抗感染药联用率、抗感染药三联以上联用率、抗感染药药物利用指数的超标率.结果:抗感染药联用率、抗感染药三联以上联用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感染药使用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文件出台后呈下降趋势,但抗感染药药物利用指数的超标率也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文件出台后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门诊在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办法系列文件出台后运用抗感染药情况较好,但药物使用量不够合理.
作者:文洪宇;杨娟;陈媛媛;陆倩;金建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76例失眠患者,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每日3次,每次1袋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8周末的情况,用阿森斯失眠量袁评定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失眠和认知功能障碍总有效率分别为63.15%和53.95%,治疗8周后失眠和认知功能障碍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和85.53%.结论:多数患者服药8周后失眠及认知功能障碍均有缓解.
作者:陈金鸥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