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军;朱立勤;徐丽;韩迎;王茜
目的:考察我院执行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办法的情况.方法:抽查1997年~2006年我院门诊成药处方,运用χ2检验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办法系列文件出台前后的抗感染药使用率、抗感染药联用率、抗感染药三联以上联用率、抗感染药药物利用指数的超标率.结果:抗感染药联用率、抗感染药三联以上联用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感染药使用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文件出台后呈下降趋势,但抗感染药药物利用指数的超标率也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文件出台后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门诊在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办法系列文件出台后运用抗感染药情况较好,但药物使用量不够合理.
作者:文洪宇;杨娟;陈媛媛;陆倩;金建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虹膜睫状体炎又称前葡萄膜炎,是眼科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对视力损害严重,易复发,主要表现为眼痛流泪、视力减退、睫状充血、角膜后沉着物、房水混浊、虹膜纹理不清及结节、瞳孔缩小等.目前,国内外治疗报道较多,疗效不一,2004年1月~2005年1月,笔者应用腾克治疗虹膜睫状体炎46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强新;肖立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72例患有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7例用常规抗菌药、抗病毒药等对症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疗程均为5天.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在相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疾热清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显效率分别为82.9%和48.6%,两组总显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张文军;朱立勤;徐丽;韩迎;王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我院近3年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使用MIC法对我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液标本中临床分离的603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03株革兰阴性杆茵中常见的菌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4.7%)、大肠埃希菌(17.4%)、鲍曼不动杆菌(15.4%)、肺炎克雷伯茵(10.9%).铜绿假单胞茵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他啶耐药率低于3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除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外,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64%,对其余所检测药物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无耐药菌株检出,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20.8%,对其余所检测药物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结论:本研究结果对我院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经验用药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郑玉龙;张兵;万长标;叶茂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现状.方法:总结和分析有关PHGF的生理学及临床上的应用文献和资料.结果:PHGF不仅可用于治疗重型肝炎,还可以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防治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等.结论:PHGF联合其他药物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朱雪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我院抗组胺药应用现状及趋势,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调查2004年~2006年我院应用抗组胺药的品种、剂量、消费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每日平均药费(DDC)等情况.结果:2004年~2006年共应用抗组胺药11个品种;2004年、2005年、2006年的用药金额分别为421 292、459 349和561 942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5.50%.DDDs分别为206 747、246 687和230 267,年平均增长率为5.54%,3年之中DDC无差异.结论:分析、掌握药品消费金额和用药频度、对抗组胺药的供应管理至关重要.药品消费结构不够合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助于降低药费支出.
作者:赵银安;颜艳;燕洪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应性鼻炎是常见、多发、易反复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因复杂,疗效不佳.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院耳鼻喉科应用新型免疫调节剂斯奇康注射液治疗变应性鼻炎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颖;高越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将60例由应用抗结核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后者给予肌苷、维生素C等治疗,3周为1疗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无明显差异(P》O.05).治疗组治愈及好转28例(93.3%),对照组治愈及好转22例(73.3%).治疗组肝功能损害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结核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肝功能监测;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疗效显著.
作者:姜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希美纳)对放疗的增敏作用研究.方法:增敏组:常规放疗的同时,用甘氨双唑钠1.25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30min内滴完.每周1、3、5各1次,放疗前O~3小时.对照组:常规放疗过程中不用甘氨双唑钠.结果:放疗19次后(DT3800cGY),增敏组可见肿瘤体积缩小达到显效率84.4%,有效率为11.1%;对照组可见肿瘤体积缩小达到显效率55%,有效率7.5%.两组病例的显效率、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甘氨双唑钠具有明显的放疗增敏作用.
作者:王海荣;罗中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与用药费用,从而指导临床更合理选择和应用药物.方法:病例选择104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2例,A组给予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20mg,qd,B组给予口服洛赛克肠溶片20mg,qd,2组均服克拉霉素片500mg,bid,甲硝唑片0.4g,bid,阿莫西林分散片1g,bid,均用药30d.结果: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和96.2%,治愈率分别为92.3%和82.7%,Hp根除率分别为96.2%和94.2%.1月总药费A组为2 268.6元,B组为1 655.4元.结论:在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情况下,B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
作者:吴庆欢;郑翠;陈彩云;廖炽兰;肖锡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门诊西药房处方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对2006年9月的处方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林素珍;毛平;卢秀琼;项芳;陈淑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病因、机制、危险因素及诊治现状进行评价.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 结果及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诱因主要为抗生素的应用,常由肠道正常菌群遭到破坏、胃肠蠕动加快、肠道黏膜损害等引发.一经确诊应立即停用相关抗生素,轻症患者停用后多能自愈,重症患者需用针对艰难梭茵的抗生素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掰AAD的关键.
作者:杨雪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1].
作者:张丽;段丽芳;张耀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治疗性乙型肝炎(HBV)疫苗的分类、机制及疗效.方法:检索、综述国内外有关的新文献.结果:治疗乙型肝炎的疫苗是通过改造、构建等方法以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刺激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消除免疫耐受,达到免疫清除的目的.目前研究的疫苗有蛋白质疫苗、核酸疫苗、树突状疫苗.结论: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利用疫苗来治疗HBV感染成为可能.
作者:范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76例失眠患者,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每日3次,每次1袋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8周末的情况,用阿森斯失眠量袁评定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失眠和认知功能障碍总有效率分别为63.15%和53.95%,治疗8周后失眠和认知功能障碍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和85.53%.结论:多数患者服药8周后失眠及认知功能障碍均有缓解.
作者:陈金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我院全肠外营养液(TPN)的使用情况,以提高TPN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的TPN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PN总共使用6 401份,主要集中在普外科、新生儿科、肿瘤外科、肝胆外科、重症监护室和胸心外科.结论:我院临床使用TPN基本合理、规范,但是存在部分问题有待改进.
作者:谢黎崖;伊丽;邱杏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不同抗菌药治疗方案对急性胆囊炎所产生的成本-效果.方法:将急性胆囊炎患者分成3组,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比较.结果: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胆囊炎是一种成本效果较好的药物.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为佳方案.
作者:张惠丽;陈继红;李海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口服丹参滴丸对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RP(C反应蛋白)及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对98例COPD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病例口服大剂量丹参滴丸1.6g·d-1(20粒/次,3次/日),观察两组病例入院第9天CRP、PAPM(肺动脉压力)和肺功能(sa02、P02、PCO,、FEVl%)、心功能(cI、EF)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对两组达到临床治愈住院天数比较,经统计学方法处理,进行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57例,住院第9天CRP、PAPM明显下降,与B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A组心功能、肺功能各项指标测定均好于B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B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大剂量口服丹参滴丸具有降低肺动脉血管炎症反应,减少肺小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对降低肺动脉压力,缓解肺心病事件有很大益处.
作者:苏金刚;田麦会;张波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统计中药房一段时间内的用药信息,总结用药状况.方法:利用中药房计算机软件系统分类分析用药情况.结果及结论:根据结果掌握,临床用药方向,给中药采购、制定协定处方、制剂申报和生产提供依据.药学人员应了解、关注处方用药、疗效跟踪、配合临床针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用药质量.
作者:庄美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观察临床上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及对腺体(口腔唾液腺、气道腺体)分泌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择期手术患者265例,随机分为3组:A组为肌肉注射阿托品注射液0.5mg,B组为肌肉注射戊乙奎醚注射液0.5mg,C组为肌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mL,注射时间均在麻醉前30min.每隔5分钟记录1次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SpO2,并且在患者入手术室时和注药后30min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S)测定口干程度、唾液分泌量、术毕用吸痰法吸尽口咽腔分泌物并测量.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后30min,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和生理盐水组HR分别较给药前变化(11.65±1.99)次,分、(-4.30±6.02)次/分、(-0.55±1.85)次/分;唾液分泌量分别较给药前变化(-17.64±18.53)mg、(-22.30±18.04)mg、(-4.67±10.17)mg;VAS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较用药前明显增加;术毕口咽腔气管内分泌物量A组(11.5±2.4)mL、B组(4.2±1.6)mL、C组(20.2±3.0)mL.观察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全麻术前用药,可明显减少唾液分泌,无HR增快,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远春;宋小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