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海兴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根据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质性研究的心理特点,采用深入访谈及填表法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克服这些心理障碍.第一次化疗后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结论:护士应深入了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内心的感受,对她们进行全面的身心照护,帮助她们摆脱疾病及治疗过程的痛苦,重新唤起生命的意义和幸福.
作者:李玉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用尿激酶溶栓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尿激酶10万~75万U局部溶栓,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管彩色超声检查及肝、肾功能和血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0例患者行20次溶栓治疗,成功8例次(80%),其中两例患者因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大于48小时再溶栓失败(2%),全10例患者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用尿激酶溶栓的治疗成功率较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黎伟;雷绍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医学脏腑辨证部分是一切辨证的基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又是难点.普遍学生都反映是比较难掌握的内容.甚至熟悉了其临床表现后,仍感到难以互相鉴别.究其原因除了以有关基础理论不够熟练外,很重要的是还没有把握其中的规律和方法,就此问题谈谈自己在多年的理论和临床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作者:丛璐;周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头皮冠状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实用性、常见并发症及相应处理方法.方法:通过34例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充分暴露颧额缝、颧骨体及颧弓,复位颧骨颧弓后以微型钛板固定,口腔内辅助切口固定颧颌缝.所有患者经10个月~1年随访,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4例颧骨复合体骨折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头皮状切口具有手术视野开阔,面部不留瘢痕等优点,是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理想的切口方式,但也存在相应的并发症,临床中需引起重视.
作者:刘银华;杨飞;梅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健康查体者1321例,对其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超声筛查诊断与追踪观察,发现有甲状腺疾病患者312例(23.6%),其中甲状腺结节166例,甲状腺炎60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41例,甲状腺机能亢进20例,甲状腺腺瘤20例,甲状腺癌5例.结论:超声学在诊断甲状腺疾病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桂玲;刘彦森;陈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显示胰胆管结构的无创性检查技术,其临床诊断价值日渐为人们所重视,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是,由于MRCP采用重T2加权对体内流动缓慢或静止的液体成像,所以胃肠道的液体常同时呈现高信号,影响了图像的质量和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应用口服钆喷替酸葡甲胺溶液(Gd-DTPA)作为胃肠道阴性对比剂,降低胃及肠道高信号,提高MRCP的图像质量,效果较好.
作者:吕超颖;张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咽下综合征在新生儿期不少见,多见于有难产、窒息史或过期产史的新生儿.主要特点为出生后即出现呕吐,进食后呕吐加重,呕吐物为羊水,也可带血.吞入大量羊水是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之一.呕吐物容易呛入气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临床工作中采取早期洗胃方法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通过对咽下综合征进行早期洗胃,大大缩短了患儿病程,现将洗胃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冯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病历资料患儿,男,9岁.因腮腺肿大,疼痛3天,伴恶心、呕吐,进食后为著来诊.查体:体温37.8℃,神清,咽赤(-),双侧腮腺肿大,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肝脾不大,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四肢发育正常.提检静脉血,检血细胞分析:白细胞总数16.5×109/L,血淀粉酶(BMD法)188U/L,尿淀粉酶(DND法)790U/L.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胰腺炎.治疗给予禁食水,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05mg加5%葡萄糖250ml静滴,并附以抗感染、抑制胰液分泌及对症治疗.
作者:刘占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宁心宝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心律失常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胺碘酮联合宁心宝治疗;对照组使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达到98%,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胺碘酮联合宁心宝治疗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纯胺碘酮治疗.
作者:赵宁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每3天少于1次,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1].而且粪便长时间停留肠腔,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毒素[2].骨折患者由于创伤和自身精神方面等因素,导致生活和排便方式的改变,易发生便秘,便秘是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50%~70%[3].尤其是创伤后和骨折术后1~5天发生率高[4],它不仅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痛苦,而且给患者进食康复带来不利的影响,还直接影响切口的愈合,增加患者痛苦.如何有效地预防与解除骨折患者的便秘,通过分析,总结了骨折患者便秘的危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疏导、健康宣教、饮食指导、腹部按摩及重视排便功能的训练,旨在尽可能的减少便秘发生,改善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云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代谢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34例40~65岁围绝经期女性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测定血清雌二醇(E2)及血脂,筛选出代谢综合征的人群,计算吴中区的发病率,同时计算体重指数、是否绝经等因素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结果:女性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与血清E2、绝经、体重指数、年龄相关.结论:绝经及肥胖是引起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因素;锻炼身体有利于骨矿物质在骨内的沉积.女性代谢综合征的防治应侧重在围绝经期进行.
作者:王慧华;陆云霞;殷华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在总结之前工作经验教训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功能锻炼方法和护理措施,并从2010年3月份开始在部分患者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乳腺癌施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71例.所有病例均为女性,年龄23~64岁,平均48.7±5.2岁.病变均为单侧乳腺,左侧39例,右侧32例,37例患者施行了改良根治术,34例施行了扩大根治术.所有患者有冰冻病理切片检查确诊.
作者:师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作者:赵佩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护士长作为风险管理的一级管理者,在医院护理风险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风险管理水平对医院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把强化护士长的风险意识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实施系统的安全教育,构建医院安全护理文化,使医院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作者:焦利清;杨新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风湿性瓣膜病变及先天性瓣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创伤、心肌缺血再灌注、麻醉药物等影响均可在短期内加重心功能损害,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1].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低氧血症12例,通过术后严密的监测及护理,有效地降低死亡率.现将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及和护理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和监护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冯书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肝功能与血脂关系.方法:收治脂肪肝患者302例,同时选择健康查体的各项检查结果均正常的健康人3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脂和肝功能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组ALT 59.6±22.5nU/L,AST 56.5±21.7nU/L,γ-GT 84.7±30.6nU/L;80例对照组ALT 18.6±9.2nU/L,AST 19.3±10.8nU/L,γ-GT 24.2±9.5nU/L;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8例脂肪肝组HDL-c 1.26±0.24mmol/L,TC 5.01±0.96mmol/L,TG 2.95±1.55mmol/L,对照组HDL-c 1.36±0.0.24mmol/L,TC 4.27±0.91mmol/L,TG 1.32±0.55mmol/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和血脂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作者:刘振云;马春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术后尿道外口狭窄的原因.方法: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487例,TUVP术后随防.结果:A组273例,其中20例发生尿道外口狭窄,发生率7.33%(20/273);B组214例为近期采用预防性尿道外口切开、术中尿道外口持续润滑及加强术后尿道的护理,4例发生尿道外口狭窄,发生率1.87%(4/214).结论:采用预防性尿道外口切开、术中尿道外口持续润滑及加强术后尿道的护理,是减少TUVP术后发生尿道外口狭窄的有效措施;早期干预治疗可降低尿道外口狭窄发生率,已出现狭窄的患者行尿道外口膜状物分离或定期持续尿道扩张术是安全、简捷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梁志强;徐托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拟的蛇咬制剂加抗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的疗效.方法:收治蝮蛇咬伤患者15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痊愈155例,转院1例,有效率99.3%,平均住院时间6天.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韩月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作者:李春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室性期前收缩患者80例,心电图检查证实为室性期前收缩.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用药,试验前2周没有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对照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0.2g,3次/日,餐后服用.观察组在给予稳心颗粒9g,1次/日,同时服用胺碘酮0.2g,1次/日.两组在治疗期间检测心电图改变情况,定期检测两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能够显著改善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