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英;田会云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与否,关系到儿科疾病的治疗和抢救中的第一重要措施,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功,如何做到一针见血,如何保持治疗的顺利进行,避免重复穿刺,本文就此问题谈谈体会.
作者:钱秀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浮针是一种用一次性浮针在局限性疼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针刺疗法,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它对治疗软组织损伤,一般危险性小,安全性高,特别适合躯干部的软组织损伤,因其取穴少、镇痛快速、患者痛苦少,较易被接受.现就此法总结如下.
作者:丽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灸加火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针灸加火罐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加火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作者:姬素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病急性发作期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各60例精神病急性发作期应用现代MECT和传统ECT分别进行治疗.结果:MECT治疗后疗效显进83.3%,好转13.3%、无效3.4%,和ECT疗效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95.2%.1次起效8例,2~3次起效6例,6次起效54例.术后第1天头晕68.0%,术后短期记忆力下降34.1%,但疗程结束后基本能够恢复,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痛急性发作期起效较快、安全性好、疗效显著和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张会堂;刘桂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采用中药熏洗结合针刺治疗72例颈椎病患者.结果:颈部关节活动自如恢复正常53例有明显改善,颈部活动范围70°~80° 17例,颈部活动范围45° ~50°2例.结论:中药熏蒸结合针刺治疗早期较中度颈椎病护理到位有较好疗效.
作者:闫武彬;姜国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状况,分析临床实习护生的焦虑与心理压力的相关性,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临床实习护生62例,使用自制的调查表收集临床实习护生的一般资料和心理压力状况.结果:62例临床实习护生的焦虑发生率为19.14%,其中轻度焦虑占16.05%,中度焦虑占3.09%.前四位心理压力得分依次为环境陌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自我感觉不足,患者的不配合和不信任,带教老师的冷漠严厉.结论:带教教师应重视临床实习护生的焦虑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临床实习护生通过自我调节来缓解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从而降低临床实习护生的焦虑水平.增进其心理健康,发挥其大潜能,努力培养出一批批具有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作者:苑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压积(HCT)在全血快速C反应蛋白测定中的影响,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治肺炎患者200例,按HCT参数大小分为HCT<0.3、HCT>0.5、0.3<HCT <0.5共三组,三组同时检测血浆CRP及全血快速CRP,观察各组血浆CRP和全血快速CRP的差异.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红细胞压积(HCT)在0.3 ~0.5之间时,血浆C反应蛋白与全血C反应蛋白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压积(HCT) <0.3时,全血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血浆C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压积(HCT)>0.5时,全血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血浆C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血快速C反应蛋白的检测简便、快捷,能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但当红细胞压积(HCT) <0.3或>0.5时,结果应当进行校正.
作者:叶昌远;程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肛瘘是肛肠外科常见病、多发病.1975年全国肛肠外科会议制定了统一标准分类法,以外括约肌深部为标志,将瘘管经过此线以上称为高位肛瘘.一直以来,彻底清除原发病感染灶和保护肛门功能被看作是高位肛瘘的治疗中并重的问题.现将高位肛瘘内口的现代研究及手术方式的临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丁以山;王业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常发生在危重症的过程中,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受累脏器越多,其发生率越高,病死率也明显增加.因往往缺乏实验室检验数据或量化指标,致使无法制定诊断标准[1],易造成早期漏诊、误诊.随着危重医学的不断发展,胃肠功能的受损日渐受关注,早认识,早干预,采取有效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胡大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武威市凉州区35~59岁已婚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掌握发病原因,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降低发病率,以确保广大妇女群众的身心健康.方法:对12个乡镇143个行政村26077例35~59岁有性生活的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077例中患各种妇科疾病者18807例(72.12%).其中生殖道感染16615例( 63.715%),子宫肌瘤288例(1.104%),其他良性疾病1754例(6.726%),癌前病变150例(0.575%),浸润癌1例(0.0038%),原位癌1例(0.0038%).结论:凉州区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高.其中妇科炎症所占比例高,对妇科疾病和宫颈癌相关知识的重视程度低,就诊率低,相关因素多.应加强科普知识宣传,转变观念,以便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徐桂莲;杨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1.2g,3次/日,口服,2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外观相同的安慰剂,基础用药均为甘露醇+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两组治疗后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11天和21天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状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
作者:杨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妇科疾病普查是妇女健康保健主要内容之一,为了解我团已婚妇女妇科疾病情况,作者对2025例妇女妇科病普查资料进行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普查对象:2010年对本团2025名已婚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年龄22~65岁,职业为农工、教师、干部.
作者:李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心电图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西药进行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有效率为93.8%,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85.0%;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有效率70.0%,心电图改善有效率58.3%.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及心电图改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穴位注射能明显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常规手术与CO2激光治疗喉部良性肿物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符合喉部良性肿物手术治疗患者68例,不分性别,随机分为两组,CO2激光治疗组34例,常规经支撑喉镜手术治疗组34例,记录术后1个月两组手术方法的临床恢复情况及手术前后15天嗓音学指标.结果:在术后早期恢复比较中,单纯手术组的部分嗓音学测试明显优于CO2激光组.术后恢复后期,CO2激光组的临床有效率却明显优于单纯手术组.结论:CO2激光显微手术及经支撑喉镜常规手术在临床术后不同恢复期各有利弊.
作者:田卫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药物自我处置训练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65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进行药物自我处置模式训练,在不同时期评定BPRS、SANS、SAPS,并对影响疾病康复因素的发生及消失情况进行分析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研究组在第1周显示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对照组在第2周后开始显示疗效;SAPS总分比较研究组于第4周,效果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NS总分两组比较,研究组于第2、4周末,阴性症状改善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影响患者病情康复因素变化情况,接受模式训练组对象其存在的消极因素发生,消失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药物自我处置训练能够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刘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把过多的注意力转移到自身被尊重的权力和自身生活质量上,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要求越来越高,对医疗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医患矛盾日趋突出加剧,医患纠纷的发生呈逐步上升趋势[1].新的医学模式要求义务人员要走进患者,走近他们的生活,倾听患者的心声这就是沟通.沟通既可以清除误解与冲突,也可促进与亲密[2].医院要求生存、发展,除了不断提高诊疗技术水平,还要做好临床工作中有效的医患交流与沟通,转变观念,为患者提供高水准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以满足病人的要求.
作者:魏明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偏子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偏子宫角部位妊娠患者5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检查特征.并与同期45例子宫角妊娠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偏子宫角部妊娠的患者超声检查均为孕囊型,其中28例患者为左侧子宫角部妊娠,23例患者为右侧,患者表现为子宫横切处的横径明显增宽,子宫体腔内轴心处无孕囊,其孕囊偏离子宫体,并与子宫腔相连接.结论:经过超声检查能够很好地判断偏子宫角部妊娠的患者实际情况,进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李朝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旨在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2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出院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好的百分率为63.85%.对照组服药依从性好的百分率为25.28%,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1,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血压正常控制率.
作者:张绮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咯血是指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经口腔而咯出者.咯血量的多少视病因或病变的性质而定,咯血量的多少并不一定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一致,其表现可以是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大咯血属内科急症,死亡率高,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止血和抢救.
作者:孙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段的划分标准作出新的规定:45~59岁为中年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日渐增多.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要特点的糖代谢紊乱,是一种不可治愈性的心身疾病.中年又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既是家庭的栋梁,又是工作岗位上的骨干,生活和事业负担较重.此时患上一种不可治愈性疾病,心理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心理因素对其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均起到重要作用,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因此,在药物治疗和加强锻炼的同时,分析其心理特点,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有助于病情的稳定,药物的发挥,疗效的巩固.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海英;田会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