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患沟通在医疗活动中的应用

魏明俊

关键词:医患沟通, 方法与技巧, 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把过多的注意力转移到自身被尊重的权力和自身生活质量上,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要求越来越高,对医疗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医患矛盾日趋突出加剧,医患纠纷的发生呈逐步上升趋势[1].新的医学模式要求义务人员要走进患者,走近他们的生活,倾听患者的心声这就是沟通.沟通既可以清除误解与冲突,也可促进与亲密[2].医院要求生存、发展,除了不断提高诊疗技术水平,还要做好临床工作中有效的医患交流与沟通,转变观念,为患者提供高水准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以满足病人的要求.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甲亢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原发发性甲亢,即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Graves病占甲亢的80%左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于20~40岁的女性患者.Graves病起病缓慢,但也有起病急者,短时间内即出现典型甲亢症状.

    作者:王国柱;石格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经腹穿刺盆腔药物治疗盆腔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盆腔灌注与全身静脉给药两种不同方法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盆腔炎患者26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盆腔灌注治疗组178例,治疗方法为盆腔内灌注药物;全身静脉给药组87例,治疗方法为静滴两种敏感抗生素.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组不同治疗效果比较,显示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的治愈率较全身静脉给药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效果好,操作简单,无损伤,疗效确切.

    作者:伦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门脉高压性胃病46例诊治体会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联合艾普拉唑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PHG)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46例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康复新液联合艾普拉唑组)和对照组(艾普拉唑组),每组23例,对照组空腹服艾普拉唑肠溶片10mg,1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康复新液,每次10ml,3次/日.4周后再复查胃镜,评价胃黏膜的相关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23例,显效16例(69.56%),有效5例(21.74%),无效2例(8.70%),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23例,显效15例(65.22%),有效2例(8.70%),无效6例(26.09%),总有效率为73.91%.结论:康复新液联合艾普拉唑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李桂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本科护理学专业开设《麻醉学》的调查和探讨

    我国医学教育的改革方针是:调整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深化改革[1,2].随着社会对医疗要求不断提高,医科大学本科培养的学生应该拓宽知识面,应具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麻醉学等综合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专业目录已经过了几次调整,许多专业早已在医学专业中单独设置课程.

    作者:马咏萍;徐海霞;谢青路;马荣娟;马传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学实习生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安危和千家万户的健康幸福,同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尤显重要.医学实习生一方面接受指导医生、护士专业技术的教育,另一方面要为他们搭建个人成长的平台,实现他们的梦想.对于刚刚走出学校的医学生来说,实习期既是培养医学专业技能的重要时期,更是培养良好医德的关键阶段.因此,探讨医学实习生的医德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艳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头孢曲松钙性泌尿系结石2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头孢曲松钙性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药石韦散加减、中频脉冲电治疗、耳穴压豆、血液透析、输尿管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头孢曲松钙性泌尿系结石.结果:本组26例头孢曲松钙性泌尿系结石患者均得到治愈,治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头孢曲松钙性泌尿系结石,疗效肯定.

    作者:任治国;董秀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往往病程较长,心功能差,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随着医学的发展,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该病的安全有效方法[1].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严密的术后护理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2011年1月~2011年10月对95例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术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与血液中LDH、CK及其同工酶分析和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脑损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及其同工( LDH1))、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CK -MB)活性变化及脑脊液中酶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对98例轻、中、重度脑损伤患者和7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LDH、LDH1、CK、CK - MB活性测定,其中48例患者同时作血清和脑脊液酶活性相关分析.结果:病例组中度和重度组血清LDH、CK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和脑脊液LDH、CK活性呈良好正相关(r =0.863,P<0.05).结论:血清CK活性检查可作为脑损伤程度评价的参考指标.

    作者:陈派强;朱保国;韩春韬;王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夯实基础护理实行无陪护病房在精神科的应用

    目的:观察务实基础护理实行无陪护病房在精神科的应用的满意度情况.方法:总结精神科务实基础护理,实施无陪护护理的方法和内容,包括安全护理、饮食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冲动、伤人、毁物、逃跑、自伤、自杀等特殊行为的护理.结果:通过夯实基础护理实行无陪护病房在精神科的应用,2010年满意度高95.9%,明显高于2008年、2009年的护理满意度.且2010年无1例护理纠纷发生,明显低于2008年,2009年.结论: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安静舒适的环境是安全的保障;严格执行医嘱、保证营养的供给、确保患者服药到肚是疗效的保障;符合卫生部正在全国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具体化表述.达到了全面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目的.

    作者:曾立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60例临床分析与报告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又称Binswanger病,自CT、MRI应用以来,报道增多,现将收治经临床CT确诊的患者60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49 ~83岁,平均71岁;病程7天~6年,平均2.6年.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4例,短暂脑缺血发作病史37例,脑梗死(腔隙性)31例,糖尿病史18例,冠心病史20例,抽烟>20支/日,长达8~ 50年30例,饮酒史50~100g/日,>5年10例,间断性饮酒23例.

    作者:贾庆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综合康复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吞咽训练组(n=35)、综合治疗组(n=35).综合治疗组方法包括(常规吞咽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3周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等级均高于治疗前(P<0.05),综合治疗组疗效更明显(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姜波;乔来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供氧方式对无痛人流术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面罩供氧和鼻导管给氧对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行无痛人流术中氧饱和度的影响,探讨有效预防术中呼吸抑制的供氧方式.方法:收治自愿接受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的孕妇180例,随机分为M1组(面罩+布托0.5mg)、M2组(面罩+布托1.0mg)、B1组(鼻导管+布托0.5mg)、B2组(鼻导管+布托1.0mg),每组45例.观察术前、扩宫、诱导后2分钟、吸宫、手术结束各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 SpO2)、心率(HR)、血压(MAP)的变化.结果:M1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4.4%,M2组发生率为6.7%,与B1组(24.4%)、B2组(24.4%)比较显著降低(P <0.01或P<0.05).与T0比较,四组患者T3时间点心率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B1组与B2组,与T0比较,T2时间点SpO2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痛人流术常规面罩吸氧能有效减少术中呼吸抑制的发生,提高人流患者的安全性.

    作者:晏桂华;何永红;许桂荣;高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三联疗法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脑蛋白水解物、银杏达莫、复方樟柳碱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AION)的疗效.方法:临床确诊的AION患者70例(70只眼),其中35例(35只眼)接受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另外35例(35只眼)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溶栓抗凝剂、血管扩张剂静滴治疗,1次/日;糖皮质激素、654 -2球后或球旁注射,1~3次/周.均以20天为1个疗程.两组用药后每天观察视力、眼底变化,治疗前有视野检查者复查视野.结果:治疗组视力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P<0.01);治疗组中,32只眼(91.43%)治疗有效;3只眼(8.57%)无变化.对照组中,27只眼(77.14%)治疗有效;8只眼(22.86%)无变化.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61,P<0.01).结论:三联疗法治疗AION有效.

    作者:王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探讨

    糖尿病和结核病均是当今人类常见、多见的疾病,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流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增多、贫困人口的增加和移民等因素,是引起结核病疫情回升的重要原因.糖尿病发现先于肺结核占大多数,二者同时发现其次,肺结核发病先于糖尿病少.

    作者:张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白癜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用NB-UVB照射治疗.两组疗程均3个月,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82.5%,对照组55.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NB- UVB照射治疗白癜风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可供临床选用.

    作者:王哲新;王慧娟;于子红;耿庆娜;任雷生;顿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产前全前脑的二维及三维超声联合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产前胎儿全前脑的二维及三维超声联合诊断价值.方法:对二维超声发现畸形的胎儿进行三维成像,将诊断结果与引产后进行分析.结果: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联合诊断5例全前脑,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面部改变,其中5例均产后证实.结论:胎儿全前脑除具有特征性的脑部改变外,均伴有面部中线结构的对称性改变,三维超声提高了直观、逼真的诊断依据,对二维超声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两者联合检查可提高检查率.

    作者:瘳凤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以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匹多莫德治疗组(即治疗组,n=30)及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n =30).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免疫抗体.结果:匹多莫德治疗组在症状缓解以及预防感染反复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IgA有所升高、IgE有所下降(P<0.05),IgG和IgM则无明显变化;常规治疗组的以上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匹多莫德可以提高RRI的临床疗效及减少复发次数,能改善机体免疫力.

    作者:覃薇;于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给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马来酸依那普利口服治疗,对照组26例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24周,治疗前后测收缩压和舒张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厚度.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安全有效.

    作者:鲍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社区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行举证责任制度的实施,使护士的职业压力明显增加,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社区护士作为基层的护理工作者,尤为明显.压力源也称应激物,是指能引起机体产生紧张感的各种事件和环境[1].

    作者:宣元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治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早期诊治的经验,对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手术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方法:分析总结收治4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治方案,在采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液体复苏及改善微循环的治疗方法.结果:7例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率15.56%.手术4例(8.89%).死亡2例,重症胰腺炎死亡率28.57%.治愈43例,治愈率95.56%.结论:早期应用液体复苏及改善微循环的治疗方法,减轻钙超载对改善胰腺缺血,防止胰腺坏死,对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及手术率、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玉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