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鹏
目的:探讨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治检查对发现宫颈有异常患者280例,同时作TCT、HPV-DNA检测,其中有1项异常即在阴道镜下行病变部位活检,若无异常则行3、6、9、12点活检,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结果:TCT检测敏感度75.4%,HPV检测敏感度85.4%,HPV检测与TCT检测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采用细胞学联合高危型HPV检测进行宫颈早期病变及宫颈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治疗有一个新的进展.
作者:管爱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应用炎琥宁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日1次,静滴,并合用头孢噻肟钠注射液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日1次,静滴.对照组仅用头孢噻肟钠注射液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日1次,脉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治疗组退热时间和血常规恢复时间、影像学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胡志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法一次性根治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80例肛周脓肿患者采用切开引流橡皮筋挂线法一次性根治分析其术后疗效.结果:本组80例,随访2个月~1年,一次性治愈78例,形成肛瘘二次手术治愈2例,一次性治愈率98%.结论:切开挂线法一次性根治肛周脓肿疗效好,疗程短,肛瘘发生率低,避免了二次手术之苦,无后遗症,不影响肛门节制功能.
作者:赵永红;史金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炎症.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9年8月~2010年8月收治儿科患者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2个月~5岁31例,>5岁49例.发热67例,胸痛5例,喘息13例.
作者:张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恬尔心是苯噻嗪类钙拮抗剂,能阻断去极化的蒲氏纤维放电,并消除电去极的心室肌的自动节律性,抑制房室结传导及延长其不应期.直接减慢心率的作用较强,可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使冠脉流量增加和血压下降.减轻心脏工作负荷及减少心肌耗氧量,解除冠脉痉挛.因此,恬尔心对高血压、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的治疗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对恬尔心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黄士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近年来,肺结核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中青年是肺结核高发的群体.为更好控制肺结核的传播,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青年涂阳肺结核13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青年患者以咳嗽、胸痛、发热、纳差、消瘦、盗汗为主,病程短.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积极查痰及胸部X线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翟淑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体针后留头针时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1例中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体针后留头针时配合饮水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结合头针法治疗.两组1次/日,24天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4.09%,明显高于对照组62.17%.结论:中风后吞咽困难的治疗体针后头针结合康复训练疗法疗效优于单纯体针加头针疗法.
作者:刘建玉;李民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引发的慢性气道炎症.是一种不分年龄、性别,严重可危及生命的疾病.一分新的调查报告证实,目前全球上有约1.5亿人被直接或者间接的诊断患有这种疾病.在已经过去的将近十年之中,患有支气管哮喘病的病例已增加了超过3倍.在我国,患有哮喘病的人数约有2500万,支气管哮喘病成为我国第二大呼吸道系统疾病.其中,儿童和老年人的发病率分别为2%~3%和1%.根据发病的起因和时间段不同,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作者:高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麻醉药品是医院手术室的必用、必备的药品,使用量大,防止其滥用或不合理及流失是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的目的.作为县级医院手术室护理师,根据长期临床工作实践,介绍一下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经验.
作者:马新华;柯云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总结分析收治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中8例脂肪液化,2例除液化外有切口轻度感染,均经拆线冲洗引流等综合治疗,平均住院12天全愈出院.1年后随访,9例无异常,1例卵巢肿瘤复发转肿留医院治疗.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近年遇到的新病症,且有增多趋势.其发病原因主要与手术有关,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预后是良好的.
作者:刘华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风的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中风患者126例,根据疾病症侯进行辨证施治.结果:根据辨证实施,本组126例,经过上述方剂治疗,总有效率89.7%,其中肝风挟痰型15例,总有效率93.3%,气血两虚型16例,总有效率93.75%,邪热壅盛型18例,总有效率90.9%,气滞经络型14例,总有效率86.7%,气虚血瘀型18例,总有效率90.9%,气虚痰阻型15例,总有效率93.3%,腑气不通型13例,总有效率92.3%,风中经络型17例,总有效率82.4%.结论:中风的中医辨证施疗效显著.
作者:杨一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压积(HCT)在全血快速C反应蛋白测定中的影响,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治肺炎患者200例,按HCT参数大小分为HCT<0.3、HCT>0.5、0.3<HCT <0.5共三组,三组同时检测血浆CRP及全血快速CRP,观察各组血浆CRP和全血快速CRP的差异.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红细胞压积(HCT)在0.3 ~0.5之间时,血浆C反应蛋白与全血C反应蛋白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压积(HCT) <0.3时,全血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血浆C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压积(HCT)>0.5时,全血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血浆C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血快速C反应蛋白的检测简便、快捷,能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但当红细胞压积(HCT) <0.3或>0.5时,结果应当进行校正.
作者:叶昌远;程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系统化护理干预将骨科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控制到低.方法:将收治压疮高危急者随机分为两组,压疮高危患者按常规护理,另一部分按整改后的措施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压疮1例,常规组发生压疮7例,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骨科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黄慧茜;田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锁骨钩钛板对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患者28例,应用锁骨钩钛板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随访3~36个月,本组28例患者肩锁关节脱位完全愈合,肩关节功能优.结论:锁骨钩钛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俊刚;岳喜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生殖系统的患病情况.方法:对682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患病236例,患病率为33.25%,第一位是子宫肌瘤,第二位盆腔积液,第三位卵巢囊肿,第四位宫颈囊肿.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更应受到关注.
作者:欧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发性骨折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治疗的165例口腔颌面部创伤病例,对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本组病例软组织损伤均清创缝合,颌骨骨折均根据病情采用外固定法、内固定法、联合固定法术后牙颌关系良好,面部无明显畸形.结论: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应有整体观念,应特别注意全身情况,尤其是有无颅脑损伤、软组织伤、失血性休克等危机及生命的并发症,早期正确复位是骨折良好愈合的基础.
作者:古东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康复新液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加快创面愈合的速度,缩短创面修复时间、提高创面修复质量、消除炎症水肿等作用,现已广泛用于黏膜、皮肤及各种物理治疗和手术后创面的治疗,因其能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血管新生,加速坏死组织脱落,迅速修复各类溃疡及创伤创面,使其在胃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日益被关注.
作者:宁宝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无张力修补术已成为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是近年来疝治疗发展的新趋势.该方法更符合人体腹股沟的解剖生理,具有4个明显特点:①操作简单;②创伤小;③恢复快;④复发率低.现将2008年5月~2011年3月采用无张力疝环填充术治疗腹股沟患者50例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薛永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甲沟炎是门诊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用甲床部分切除术治疗,可以缩短病程且有复发率低等优点.2007年8月~2011年7月对43例甲沟炎患者进行手术,并对其中38例进行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潮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DR在 胸部肋骨骨折诊断技术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收治胸部肋骨骨折患者42例,回顾性分析其DR资料.另选取同期所有采用传统X线平片方法所拍摄的40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漏诊情况.结果:采用DR系统肋骨骨折误诊2例,漏诊率为4.76%,采用传统X线平片方法的肋骨骨折误诊6例,漏诊率为15%,两组误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能明确创伤部位、性质、程度,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普通X线平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方朝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