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骨科压疮高危患者压疮预防的效果观察

黄慧茜;田莉

关键词:骨科, 压疮,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通过系统化护理干预将骨科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控制到低.方法:将收治压疮高危急者随机分为两组,压疮高危患者按常规护理,另一部分按整改后的措施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压疮1例,常规组发生压疮7例,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骨科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预防及治疗

    会阴切开缝合术虽是产科常用的小手术,但却存在切口愈合不良的可能.切口愈合不良是产科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继发于皮下脂肪液化、出血、感染、缝合不当以及营养不良.会阴切开愈合不良不论从精神上还是从肉体上都给产妇带来不良影响,应尽力避免.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会阴切口愈合不良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预防、治疗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桑艳萍;徐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我国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地区,目前在慢性乙肝的治疗方面已明确了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抗病毒治疗延缓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进展及减少了肝癌的发生.本院在应用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5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均治疗15天.两组治疗前、后采用心 脏彩超测定评估心功能,血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指标.观察心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指标改变情况以及心功能不全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心功能、血流变以及临床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可提高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疗效.

    作者:常建军;翟见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3例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评估其安全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临床资料.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6例行胆道镜取石.无胆漏及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 ~ 30个月,无胆管残石及胆道狭窄.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规术式,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

    作者:王文海;徐瑞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药物自我处置模式训练对精神障碍疗效的影响观察

    目的:了解药物自我处置训练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65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进行药物自我处置模式训练,在不同时期评定BPRS、SANS、SAPS,并对影响疾病康复因素的发生及消失情况进行分析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研究组在第1周显示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对照组在第2周后开始显示疗效;SAPS总分比较研究组于第4周,效果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NS总分两组比较,研究组于第2、4周末,阴性症状改善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影响患者病情康复因素变化情况,接受模式训练组对象其存在的消极因素发生,消失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药物自我处置训练能够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刘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治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采用丙泊酚2.0~2.5mg/kg麻醉诱导,术中丙泊酚维持;观察组9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间苯三酚,在麻醉诱导前10分钟,静脉注射间苯三酚40~80mg,比较两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对人工流产手术引起的疼痛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丙泊酚组(P<0.05),手术时间缩短,丙泊酚总剂量减少,无不良反应,不影响术后苏醒,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间苯三酚与丙泊酚配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作者:黄月琴;张华东;肖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腋静脉是粗静脉,临床上一般不用于穿刺输液.近年来随着留置针的普及,在新生儿间应用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对延长留置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以及尽快建立静脉抢救通道起到了良好效果.本方法主要应用于早产儿.本文对腋静脉的优缺点、解剖位置、穿刺方法、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陈雪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如何提高医院护理队伍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护理团队,如何提高医院护理队伍的团队精神,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作者:郑华蓉;刘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足月宫角妊娠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足月宫角妊娠的并发症及其病因和处理.方法:对分娩的产妇35897例中,经剖宫产或剖腹探查术中明确诊断的6例足月宫角妊娠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均发生胎盘滞留,均以手术结束分娩,均发生产后出血,4例为臀位,2例为足月低体重儿,1例新生儿有并指畸形.结论:足月宫角妊娠易发生胎位不正、先兆子宫破裂、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胎盘滞留、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多以手术结束分娩,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和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某些足月宫角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及尽量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作者:秦峰;万红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纳洛酮抢救新生儿窒息79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纳洛酮应用于新生儿窒息时的效果.方法:对79例新生儿窒息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1 mg/kg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通过竞争性地阻滞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的结合,阻断了内潺性阿片样物质所介导的各种效应,从而改善血液动力学,改善微循环及组织缺氧,阻止脑损伤的进一步发展,缩短新生儿窒息抢救时间,减少新生儿病死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未见不良反压.

    作者:苏娟;白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县级医院手术室麻醉药品的安全使用管理

    麻醉药品是医院手术室的必用、必备的药品,使用量大,防止其滥用或不合理及流失是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的目的.作为县级医院手术室护理师,根据长期临床工作实践,介绍一下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经验.

    作者:马新华;柯云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普通分娩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传统助产模式下分娩的480例单胎头位产妇对照组A组,实行分娩镇痛的592例单胎头位的产妇为观察组B组,将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B组较对照组A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阴道助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有显著降低,产程总时间有显著降低.结论:分娩镇痛及导乐助产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王群;刘昌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肾衰合并急性左心衰临床分析

    急性左心衰是慢性肾衰竭(CRF)非常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是CRF主要死亡原因[1].急性左心衰也是CRF的可逆因素之一,因而积极有效地控制急性左心衰对改善CRF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对近6年来进行维持性血透的CR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俞恋波;段青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属神经系统结核病,是病情严重的肺外结核,是结核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与成人皆可患病,但以儿童较多,据有关报道小儿结核病病死率仍达4/10万,其中结核性脑膜炎占75%[1],一旦延误诊治,预后极差.近年来收治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11例,通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均未出现并发症.

    作者:韩林;刘倩;程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糖尿病合并乳酸酸中毒11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乳酸酸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近6年收治糖尿病合并乳酸酸中毒患者11例的相关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中,死亡3例,其中1例因经济原因家属放弃治疗;余8例酸中毒均治愈,其中1例行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支持治疗,1例行床旁持续血液滤过治疗.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要加强健康教育,避免口服苯乙双胍和所谓的中药制剂.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补碱时要谨慎小心,血气分析是关键;血液净化和机械通气可以挽救生命.

    作者:杨素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HBV DNA定量与乙肝标志物结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306例乙肝患者的HBVM和HBV DNA的检测结果.HBVM 用ELISA法定性检测,HBV DNA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HBsAg(+)/HBeAg(+)组HBV D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BsAg(- )/HBeAg(-)组(P<0.01);HBsAg HBeAg抗HBc阳性组和HBsAg HBeAg阳性组的HBV DNA阳性率高,分别为97.6%和100%;其次是HBeAg抗HBe抗HBc阳性组和HBsAg 抗HBc阳性组,分别为66.7%和68.7%;其余各抗体阳性组HBV DNA的阳性率较低.结论:HBV DNA是评价HBV感染的直接证据,与HBV血清标志物联合应用,对于乙肝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明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非药物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体会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上以保守为主.本文主要阐述物理疗法、颈椎牵引、手法按摩、小针刀、针灸等非药物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体会以及掌握颈椎病各型的特点、康复评定的目的.现就康复科以非药物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君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4862例异常反应观察

    2009年3月甲型H1N1流感在全世界爆发以来,各国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我国开始了对特殊疫苗的研制,对遏制此病在全世界的流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在疫苗研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率先研制出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通过临床接种观察,接种有效率在80%~90%.但在疫苗接种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接种不良反应.

    作者:陈应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体会

    急诊危重患者经过急诊科抢救后,因各种因素的需要,常需转至检查科室,途中虽然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时间,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对患者病情不利的情况,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发生意外明显高于其他科[1].因此,做好危重患者转运途中的观察和护理有着积极的意义.院内转运是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是救治过程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决定患者能否转运的基本条件是在搬动及运送途中,患者不会因此而危及生命和使病情急剧恶化,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2007年8月~2009年8月对109例危重患者实施安全转运,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建华;屈锦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头孢曲松钙性泌尿系结石2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头孢曲松钙性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药石韦散加减、中频脉冲电治疗、耳穴压豆、血液透析、输尿管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头孢曲松钙性泌尿系结石.结果:本组26例头孢曲松钙性泌尿系结石患者均得到治愈,治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头孢曲松钙性泌尿系结石,疗效肯定.

    作者:任治国;董秀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