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近红外图谱直观分析法鉴别假药

王良金;李松宾;孟建生;胡昌勤

关键词:近红外分析, 图谱比对, 假药鉴别
摘要:为充分发挥药品检测车车载近红外检测系统的功能,根据不同的物质或由不同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应具有不同的近红外图谱之原理,选取车载近红外检测系统中尚没有检测模型的品种,以已知真品药物的NIR图谱为参比,对监督检验中发现的可疑样品,直接比对其与参比NIR光谱的区别,鉴别真假药品.经13个品种的验证,证明近红外图谱直观分析可以作为快速筛查假劣药品的有效方法.
中国药事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分析我院门诊处方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随机抽查2007年1~6月本院门诊处方5000张,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28 50%,抗感染药物使用合格率为91 4%.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联合应用不合理,提示临床医生应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作者:姬长青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降糖胶囊中非法掺入盐酸吡格列酮成分的检测

    鉴别降糖胶囊中非法掺入的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降糖胶囊中的成分进行分离,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光谱法、质谱法进行定性鉴定.结果降糖胶囊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质谱中出现与盐酸吡格列酮成分一致的峰.确定降糖胶囊中非法掺入了盐酸吡格列酮成分.

    作者:李晓燕;冉晓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执业药师怎样面对处方管理新政

    <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使得执业药师面对新挑战.从多角度阐述了执业药师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规避职业风险.

    作者:金学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以非药品冒充药品经营现状分析及监管建议

    就非药品冒充药品的基本情况及特点开展了专项调查,分析非药品冒充药品的监管现状及其对社会的危害,对治理非药品冒充药品提出5点建议.

    作者:吴公平;王湘波;王焕友;李顺权;郭运城;应振洪;陈晶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药品生产洁净室(区)环境监测指标的探讨

    空气净化系统是药品生产的基础环境,是涉及药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系统一旦出现漏洞,将对生产环境起到破坏作用,对药品安全形成隐患.针对药品生产洁净室(区)环境监测的一些指标进行探讨,为有关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封国峥;王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国药典》附子乌头碱限量检查方法探讨

    <中国药典>中附子的乌头碱限量检查,由于使用碱性氧化铝薄层板,实验操作不好掌握,且结果不易观察,故尝试改用附子理中丸中乌头碱限量检查方法,效果良好,建议改进

    作者:宋桂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盐酸小檗碱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浅析

    分析进行盐酸小檗碱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实验的必要性.按<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对7个生产企业生产的盐酸小檗碱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盐酸小檗碱对5株阳性代表菌株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不同厂家的产品的抗菌活性类似.可建立统一的盐酸小檗碱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作者:许威;马仕洪;曹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秦艽炮制品中龙胆苦苷的含量

    通过测定秦艽及秦艽炮制品中龙胆苦苷的含量,以探讨炮制方法对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 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3∶7);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2nm.龙胆苦苷在1.104~8.28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2.23%(RSD=2.9%).不同的炮制方法对秦艽中龙胆苦苷含量有一定影响.

    作者:何禄仁;赵建邦;马潇;朱俊儒;张红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卡介苗溶菌粘膜免疫调理剂浓度检测方法的建立

    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卡介苗溶菌粘膜免疫调理剂(简称调理剂或BCG-b)浓度.405nm为适检测波长.经测定,调理剂浓度重量(或单位)与OD值的相关系数r=0.97,自由度n'=4(P<0.01).调理剂10mg·mL-1浓度的OD值(405nm)为1.318±0.088.用该方法测定了3批调理剂成品(试制)的浓度.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适用于调理剂浓度的测定.

    作者:邹宇玲;贾淑珍;寇丽杰;乔莱艳;黄建;王国治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我国违法药品广告的情况分析

    药品违法广告直接影响药品的正确、合理使用,甚至危害公众的健康和患者的生命安全.药监部门立足于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职能,积极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参与药品违法广告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药品违法广告并未得到彻底治理.对我国目前药品违法广告的情况予以简要分析,以便出台更加有效的治理措施.

    作者:郭志鑫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不同产地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及分析比较

    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五味子项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对不同产地、外观差异较大的五味子进行含量测定和分析比较,为医院临床用药、药厂生产投料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春辉;段少丽;范晓庆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四类抗生素在治疗老年人肺部感染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探讨4类抗生素在治疗老年人肺部感染中不良反应(ADRs)的特点.搜集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氨基苷类抗生素在治疗老年人肺部感染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86例,考察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关系,进行分析归类.氨基苷类使用例数少,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达15.38%;其次是喹诺酮类,达14.45%.喹诺酮类和氨基苷类抗生素引起肾功能损害较多,青霉素类引起免疫功能下降明显,喹诺酮类引起神经系统紊乱突出.4类抗生素在治疗老年人肺部感染时出现不良反应的特点各不相同.建议减少喹诺酮类和氨基苷类抗生素在老年患者中的使用.

    作者:储秋萍;金建;应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法律保护现状及思考

    结合我国现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探讨药物临床试验中对受试者进行法律保护的现状和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李衡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HPLC法同时测定乙肝解毒胶囊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乙肝解毒胶囊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HPLC法.以Hypersil BDS C18为色谱柱;以A(乙腈),B[乙腈0.5%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pH=2.5)(10∶90)]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65nm. 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5.72~274.32μg·mL-1(r=0.9999),1.930~96.48μg·mL-1(r=0.9995);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4%(RSD=1.33%,n=6) 和100.38%(RSD=1.81%,n=6).本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为乙肝解毒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陈凤;黄登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阿莫西林胶囊含量方法的改进

    改进阿莫西林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在加入适量盐酸溶液溶解样品后按阿莫西林胶囊含量测定项下方法制备样品溶液,以8个不同厂家样品考察两种不同制备方法对阿莫西林胶囊含量测定的影响.新方法处理样品溶解时间短,测定结果准确.改进方法科学、合理,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可信.

    作者:彭中笑;唐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头孢特仑酯胶囊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建立HPLC法测定头孢特仑酯胶囊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方法.采用 Hypersil ODS2柱,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水(380∶100∶520),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mL·min-1.线性范围0.1038-1.038m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 3%(n-=9).方法快速、准确.

    作者:于华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谈药品生产设备清洁验证

    为药品生产企业的清洁验证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通过分析影响清洁效果的因素制定清洗规程草案,使之得到确认.结果表明,优化的、合理的清洁验证是药品生产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黎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运用车载近红外光谱仪测定六味地黄丸水分

    运用车载近红外系统的OPUS软件对中成药六味地黄丸进行水分的测定.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R为 0.987,验证样品的数据基本符合.故在对六味地黄丸的水份快速测定中,本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药品检测车的实际工作中.

    作者:刘伟;范可青;包艳春;唐松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澳门特区中药安全监管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中医药在澳门特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了保障市民安全使用中药,特区卫生当局采取了诸多措施.介绍澳门的中药安全监管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有利于内地了解澳门在中药监管方面的思路及采取的举措.

    作者:王海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科学合理核算检验用量 建设系统规范的信息平台

    药品检验在药品质量监管、药品注册审批等行政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撑作用.检验用量的确定由于没有规范统一的指导文件,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准确掌握,因而各地抽送样品数量相差甚远.不仅造成药品资源浪费,也加重了相关部门工作成本.探讨科学合理核算检验用量的方法,建设系统规范的检验信息查询平台,是相关部门及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结合管理文件中关于检验用量的规定,通过对近年来药检所各类检验样品数量的汇总研究,分析了目前样品抽送样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药品检验项目和用量查询信息平台建设的几点建议.

    作者:粟晓黎;邹宇玲;祁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国药事杂志

中国药事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