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红;于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各种类型阑尾炎的优势、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收治腹腔镜下治疗各种类型阑尾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资料.结果:本组中转开腹3例;腹腔镜下同步处理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2例,右侧输卵管积脓3例;手术时间25 ~92分,平均42分钟;出血5~30ml,平均15ml;住院3~20天,平均4.5天;术后阑尾残端漏1例,切口感染3例;无腹腔残余感染,无粘连性肠梗阻及切口疝发生.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具有探查广泛,误诊、漏诊率低,可同步诊断处理其他疾病,脓液清除彻底,术后并发症少,疼痛轻,恢复快,切口分散隐蔽、美观等优势.可作为治疗阑尾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世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研究现状1982年Dubois等报告采用微小的开腹术(minilaparotomy)施行胆囊切除术1500例以来[1],近20年国内外使用多的是MC (minicholecystectomy),即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MC已列为新版外科学教材胆囊切除术方法之一[3].笔者致力于MC的研究20余年,完成21000例微小切口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临床实践,结合文献资料,介绍MC的相关问题.
作者:张光全;林琦远;何满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病房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干预方法.方法:30例患者均依照其生活方式的缺陷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依照每个病例的不同血糖、血压、血脂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药物降压调脂降糖治疗后,患者的血压、腹围、血糖、血脂水平均有显著改善.结论:综合干预对老年护理病房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确实有效.
作者:王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丁螺环酮与地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 -3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丁螺环酮(A)组34例和地西泮(B)组34例,分别给予丁螺环酮和地西泮治疗6周,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丁螺环酮与地西泮对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6周末两组的SAS、HAM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地西泮较丁螺环酮不良反应显著.结论:2周后丁螺环酮与地西泮在抗焦虑效果上无显著差异,且无明显肌松作用及耐受性产生,故可作为长期应用.
作者:杨瑞红;于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应用于新生儿窒息时的效果.方法:对79例新生儿窒息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1 mg/kg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通过竞争性地阻滞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的结合,阻断了内潺性阿片样物质所介导的各种效应,从而改善血液动力学,改善微循环及组织缺氧,阻止脑损伤的进一步发展,缩短新生儿窒息抢救时间,减少新生儿病死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未见不良反压.
作者:苏娟;白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生殖系统的患病情况.方法:对682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患病236例,患病率为33.25%,第一位是子宫肌瘤,第二位盆腔积液,第三位卵巢囊肿,第四位宫颈囊肿.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更应受到关注.
作者:欧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社区卫生人力资源和人才培养是目前全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主要反映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状况调查情况,对针对我国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差、卫生服务人员素质水平低及其导致的各类问题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对策,以期给大家提供参考.
作者:余柯;李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外用三黄散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配合外用三黄散,对照组采用抗病毒、营养神经、镇痛对症治疗.结果:治疗20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意义(P<0.05).结论:火针配合外用三黄散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作者:郑军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部位.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几率呈上升趋势.早期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方式治疗可以使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大大降低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并能显著降低死亡率[1].2006 ~ 2010年对合并较重的骨质疏松和内科疾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方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石新成;孙英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病历资料患者,女,24岁,G3P1.因发现盆腔包块10个+月于2011年11月28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13天,Lmp:2010年10月15日,10个月前孕3个月时产检B超发现左卵巢女拳大蜂窝状囊肿,卵巢肿瘤标志物无异常,4个月前经阴道分娩一足月男婴,产时腹部加压助娩,无突发弥漫性腹痛伴随,无阴道流血及流水,无畏寒、发热、盗汗,未感腹部增大,2011年11月26日在市中心医院B超复查示:盆腔巨大囊肿,2011年11月28日彩超示:子宫形态正常,双侧卵巢可显示,盆腹腔内可见巨大无回声区,大小31.9cm×25.8cm ×S.7cm,内见絮状光带呈网络状分布,CDFI:囊肿内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肝、肾未见异常,肝肾间隙未见不规则液性暗区;腹腔内及胸腔未见明显液性暗区.提示:盆腹腔巨大囊性肿块(起源、性质待排).病程中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正常.入院PE:T 36.4℃,P 76次/分,BP 100/60mmHg精神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软,腹左侧较右侧略膨大,左侧腹部叩诊呈浊音,液波震颤(+),PV:外阴已婚经产式,阴道畅,宫颈Ⅰ度糜烂,子宫大小正常,右附件区未扪及异常,左附件区未扪及明显包块,但触及水样振荡感.
作者:高秀兰;陶珍桂;易德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破裂出血,出血量大病情重,病情急,易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是泌尿外科急症.2006年7月~2011年2月对收治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患者5例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果说明,B超和CT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重要手段,动态超声检查可监测肿瘤破裂出血程度,早期手术能提高肾单位的保留.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权;赵声龙;吴学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本文重点论述了烟雾病诊断时利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的应用过程.方法:采样24例烟雾病病例,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15~70岁.对病例患者进行颅脑CT平扫及CTA检查,并使用下列技术进行图像处理,即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结果:24例患者均出现脑血管基底节区扩张的现象,即烟雾血管.其中18例患者颅内若干部位呈见出血灶.通过CTA可较为清晰地呈见增多的脑血管,并有狭窄、闭塞的特征.VR重建技术对于显示病变血管与其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效果显著,但是,在显示侧支和细小血管时,其效果不如MIP和MPR.本研究中,12例患者通过DSA显示颈内动脉终末段或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近端闭塞以及基底节区增生血管网,其血管分布呈现出与CT一致的情形.结论:在诊疗烟雾病过程时采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手段效果显著.
作者:韩舒;王厚均;陈殿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其资料.结果: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部位以前壁所占的比率高,为41%;前壁加下壁者占22%;发病时间越长,首诊误诊率越高;治疗上发病时间越短,治疗成功率越高,表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且严重,易漏诊、误诊,本身合并症多,死亡率比较高.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常缺乏典型症状,对患者及时进行动态心电图常规检查,及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作者:董素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病因复杂,迄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此病的发病率较前有所增加,且伴随疾病也较前复杂,这可能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烟酒过量、夜生活丰富而易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管的舒缩调节功能不稳有关.2006年5月~2009年5月收治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58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萍;李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麻醉对学龄前儿童麻醉苏醒期情绪、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与舒芬太尼组(S组).各组患儿入室后主麻医生态度和蔼地与患儿交流、鼓励.开放静脉后基础麻醉,顺序咪唑安定0.1 mg/kg、得普利麻2mg/kg静脉注射.极不合作需氯胺酮(5mg/kg,肌肉注射)、咪唑安定(0.15mg/kg)基础麻醉的剔出观察.再以0.5%罗哌卡因(1 ml/kg)骶管阻滞.F组辅以芬太尼10 ~ 20μ g/kg静注/混合骶管阻滞;S组辅以舒芬太尼0.25 ~0.375 μg/kg,静脉注射/混合骶管阻滞.两组麻醉维持都用丙泊酚2~4mg/kg,静脉泵控注至手术结束前10分钟停药.结果:麻醉苏醒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及恶梦惊醒、情绪化哭闹现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舒芬太尼在学龄前儿童的麻醉中苏醒期有较好的镇静作用,患儿安静配合、体动少.随访恶梦少、情绪化现象少.
作者:黄伟;韦晓棠;卢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舒适护理模式的定义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也就是说,护理人员要给予所有的人,包括妇幼、老人、患者一个舒适的状态.2010年1月~2011年11月对总结了舒适护理模式在对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和效果.对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评估,舒适护理干预是重要而有效的护理手段,使患者感受到大的舒适程度.
作者:薛艳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早期诊治的经验,对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手术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方法:分析总结收治4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治方案,在采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液体复苏及改善微循环的治疗方法.结果:7例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率15.56%.手术4例(8.89%).死亡2例,重症胰腺炎死亡率28.57%.治愈43例,治愈率95.56%.结论:早期应用液体复苏及改善微循环的治疗方法,减轻钙超载对改善胰腺缺血,防止胰腺坏死,对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及手术率、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玉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盆腔积液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30例结核性盆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盆腔注射利福霉素,另一组注射异烟肼,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盆腔注射利福霉素组治疗积液消失快、疗程短、粘连发生少、效果好,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腔注药治疗结核性盆腔积液中,使用利福霉素治疗效果优于异烟肼.
作者:王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评价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对88例拟诊为肺癌的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下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CDTA)及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结果:88例患者中有77例经支气管镜检查获得阳性结果,其中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确诊64例,诊断阳性率为72.75%;TBNA确诊肺癌有68例,诊断阳性率为75%;两者联合检查诊断肺癌77例,诊断阳性率87.5%.结论:TBNA的开展明显提高了电子支气管镜的诊断阳性率,TBNA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方法.
作者:石红梅;李飞;王金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冰冻切片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提高甲状腺肿物冰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对比观察637例甲状腺肿物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结果:冰冻切片诊断良性病变569例,恶性肿瘤54例,延迟9例;石蜡切片对照良性病变554例,恶性肿瘤74例.其中冰冻切片假阴性诊断16例,假阳性诊断1例,冰冻切片确诊率96.075%.结论:冰冻切片对甲状腺肿物术中定性及术式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正确的取材方法,提高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判别能力,可提高甲状腺术中诊断准确率.
作者:万春生;何婷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