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呆醒神汤对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病理变化及胆碱能纤维的影响

张力;王洪图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化呆醒神汤, 胆碱能阳性纤维, 实验研究
摘要:本实验采用反复缺血再灌方法复制出血管性痴呆(VD)动物模型,以具有调理脾胃、消痰化瘀功效的化呆醒神汤进行治疗。光、电镜观察发现VD大鼠海马CA1区大量神经元出现变性、坏死及脱失,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性、突触变性;组织染色及定量分析发现VD大鼠海马CA1区、额叶皮质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纤维数量显著减少。化呆醒神汤可以明显减轻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增加海马CA1区、额叶皮质内AchE阳性纤维数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复方冲剂影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祖细胞研究

    在探讨补肾复方冲剂治疗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临床疗效基础上,观察其对于再障患者骨髓造血祖细胞影响。以补肾复方冲剂治疗30例,复方皂矾丸、康力龙各治疗15例。采用甲基纤维素培养法观察3组病例治疗前、后骨髓造血祖细胞水平变化,并与正常献血员对照。结果示补肾复方组临床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复方皂矾丸(40%)与康力龙组(46.67%);且补肾复方组治疗有效病例的骨髓造血祖细胞(BFU-E及CFU-GM)恢复明显优于复方皂矾丸与康力龙组;3组间无效者骨髓BFU-E及CFU-GM水平无明显变化。说明补肾复方冲剂治疗肾阳虚型再障疗效不仅高于复方皂矾丸和康力龙组,且其有效者血液学恢复更为完全。

    作者:邱仲川;赵琳;陈佩;胡琦;曹妹芳;王运律;应平平;杨懿萍;杨红;杨协珍;吴翰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外感病寒证的诊疗

    在外感病的诊治中,尽管寒证患者不少,但诊断准确率却不高,从而直接影响到治愈率。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在脉诊上有些体会,简介如下。

    作者:肖正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莱菔子现代研究概况(综述)

    莱菔子异名萝卜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Raphnaus satirus L.)的成熟种子。含脂肪油、挥发油。挥发油内含甲硫醇。脂肪油内含多量芥酸(Erucic acid)、亚油酸、亚麻酸以及芥子酸甘油酯(Glycerol sinapate)等。性味辛甘,平。归入肺、胃经。可以下气定喘,消食化痰。可用于咳嗽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本文对莱菔子近5年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李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管性痴呆分期辨证及综合治疗的探讨

    通过既往对血管性痴呆(VaD)病情及证候的系统观察发现,其病情演变存在平台期、波动期和下滑期,各期证候特点不同、病情演化趋势不同。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分期辨证、各期采取不同治疗原则的观点:平台期,充分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的作用,延缓病程进展;波动下滑期,采取中医急救措施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控制和防止阶梯样下滑。VaD又是多因素性疾病,涉及生物社会心理范畴,控制多种VaD相关危险因素并结合各种康复措施的综合治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稳定病情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颖桢;高颖;邹忆怀;王永炎;张伯礼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活血化瘀方对大鼠肝星形细胞活化的影响

    活血化瘀方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为探讨活血化瘀方影响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我们采用MTT法检测活血化瘀方药物血清对HSC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研究活血化瘀方药理血清对HSC表达α-SMA的影响。结果表明,药物血清组MTT法OD值、α-SMA阳性染色吸光度分别为对照组的58.8%、51.2%(P<0.01)。活血化瘀方药物血清与γ-IFN有相似作用,能够通过抑制HSC增殖、α-SMA的表达抑制体外培养的HSC的激活。

    作者:江涛;郭顺根;蒙一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强骨冲剂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

    本实验观察“强骨冲剂”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1 药物强骨冲剂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制剂室任天池教授提供,1 g含生药10.8 g;骨疏康为辽宁东港制药厂生产,批号960906。

    作者:刘连起;孙丽萍;刘春梅;赵丽云;何基渊;孙承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天南星属植物研究进展(综述)

    天南星(Rhizoma Arisaematis)味苦,辛,性温,有毒。是临床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的常用药。用于顽痰咳嗽,胸膈胀闷,眩晕,中风,口眼歪斜,癫痫及破伤风等。外用治疗痈肿及蛇虫咬伤[1]。以生南星为原料制成的胆南星则具有清热,祛风作用,其制剂多用于急症或儿科疾患。近年来应用天南星配伍治疗宫颈癌、肺癌、中风等疾病, 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 同时在《中国药典》95版一部中收载成方制剂17首(生品2首,制品4首,胆南星11首)。本文对天南星及其同属植物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杜树山;孟蕾;徐艳春;魏璐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电针“百会”、“三阴交”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轴的影响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电针“百会”、“三阴交”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并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比较各组动物下丘脑室旁核精氨酸加压素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显示抑郁模型组动物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及下丘脑室旁核精氨酸加压素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组。而电针治疗组以上指标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而接近正常值。说明对亢进的HPA轴功能的调整作用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

    作者:韩毳;李晓泓;李学武;郭顺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降脂通脉方抗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给家兔喂饲胆固醇饲料8周形成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分家兔于第8周开始加用降脂通脉方喂养16周,在不同的时间测量家兔血脂,实验结束后观察动脉壁的光镜及电镜改变。结果显示:降脂通脉方能显著抑制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的上升。说明降脂通脉方能对抗实验性高脂血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作者:王亚红;赵明镜;吕希莹;任映;赵凤志;宋崇顺;秦腊梅;郭维琴;王硕仁;鲁伟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滋肾活血解毒方对实验性慢性肾衰大鼠IL-8、TNFα及SOD的影响

    采用5/6肾切除方法复制大鼠CRF动物模型,并随机分成滋肾活血解毒方、洛汀新、保肾康、病理对照及正常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中IL-8、TNFα及SOD水平。结果示各CRF模型组大鼠血中IL-8、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血中SOD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滋肾活血解毒方、洛汀新组大鼠血中Cr、BUN水平低于保肾康及病理对照组;滋肾活血解毒方组大鼠血中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洛汀新、保肾康及病理对照组,而血中SOD水平明显高于3组对照。结果表明滋肾活血解毒方有明显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其机理与降低或阻断IL-8、TNFα分泌,抗细胞组织过氧化,减轻肾小球硬化有关。

    作者:马建伟;徐丽梅;刘占民;陈宝;魏汉林;侯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聪圣胶囊对去皮层血管大鼠前脑BDNF及其受体trkB作用的实验研究

    本研究采用WISTAR成年大鼠,去除大鼠脑皮层血管建立模型,免疫组化采用ABC法,研究发现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大细胞基底核中的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有的BDNF阳性细胞呈空泡状,有的呈萎缩状,胞体明显缩小,扣带皮质、海马CA1区明显。结果说明去皮层血管后,聪圣胶囊可能激活大鼠皮质、海马等处神经元BDNF、trkB及其mRNA的表达,通过其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作用自身或邻近神经元,也可能通过靶源性的方式作用于大细胞基底核的胆碱能神经元,以保护皮质、海马、大细胞基底核神经元免遭变性坏死。

    作者:司银楚;朱培纯;许红;吴海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炙甘草汤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疗效观察

    者自1998年8月~2000年5月运用炙甘草汤为主的中药,防治化疗药物阿霉素(ADM)所致的心脏毒性,收到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丁纯志;陈群;赵景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任脉经穴主治作用探讨

    任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其循行路线有两条:一为行于身之前的主干,源于胞中,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部,进入目眶下。任脉与足三阴经、阴维、冲脉均交会于此,且手足三阴经脉气相通,故任脉可总任诸阴,为一身阴脉之海,调节阴经脉气。一为行于身之后的分支,与督脉的循行部分重合。任督二脉互相沟通,同源胞中,隶于肝肾,通行原气以主宰生长壮老;联系统帅诸经,为阴阳二脉之海以总调一身阴阳;同时督脉通于脑,可输布脏腑精血以奉元神,任脉维系三焦,主调一身之气,故在生理、病理及治疗等方面,二脉都具有协同的作用。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贯穿上中下三焦,联系胸腹腔诸脏腑。不仅能维持正常的脾胃功能,而且有利于肝之疏泄,肾之藏精,肺之肃降,更能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使上下气机相通。然而这种作用不同于十二正经与脏腑有固定的络属关系,只是通过上、中、下三焦之气的布散,发挥其重要的生理功能,所以其经穴的主治范围广泛。因此,任脉经腧穴具有温调下焦,协理中焦,宣通上焦的作用及特点。现分述如下。

    作者:马惠芳;邬继红;图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化呆醒神汤对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病理变化及胆碱能纤维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反复缺血再灌方法复制出血管性痴呆(VD)动物模型,以具有调理脾胃、消痰化瘀功效的化呆醒神汤进行治疗。光、电镜观察发现VD大鼠海马CA1区大量神经元出现变性、坏死及脱失,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性、突触变性;组织染色及定量分析发现VD大鼠海马CA1区、额叶皮质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纤维数量显著减少。化呆醒神汤可以明显减轻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增加海马CA1区、额叶皮质内AchE阳性纤维数量。

    作者:张力;王洪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温病伏邪说指导“疑难性热病”辨证论治探讨

    “疑难性热病”病名并非公认,而是笔者拟指一类西医诊断难以定论,或诊断尚清楚但病情复杂或患病多种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发热为主症的病证。从中医学角度按伏邪说的发病、病理对此类疾病进行理解,并以伏邪说辨治思路指导其治疗,有着独特而优越的作用。

    作者:谷晓红;赵展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论李梴《医学入门》“脏腑论”

    李梴,字健斋,明代江西南丰人,具体生卒年不详,约生于明嘉靖年间即十六世纪,是一代知名的儒医。曾编撰《医学入门》(刊于明万历三年,即1575年)一书,该书主要特点有二:一是将多种古人著作重新合并分类,提取其精华而成;二是以《医经小学》为主要蓝本,用歌赋形式写作。《医学入门》的许多正文是用歌赋形式写作,但又以大量注文作补充说明,不仅汇集了各家学说,而且也阐明了作者自己独特的见解。“脏腑”一节分“总论”与“条分”两部分,前者汇集了脏腑功能、主病、数目等各家看法,并进行了分析;后者则对各脏腑的功能、解剖、病变、用药、养生注意点进行了说明。今仅对其特色与不足做一简要剖析。

    作者:翟双庆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山茱萸分离提取物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观察山茱萸提取物总甙、第一部分多酚、第二部分多酚等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寻找山茱萸总甙中抑制免疫的有效成分,并初步探讨山茱萸总甙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理。采用3H-TdR参入法测定各种提取物对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提示各部分对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皆有抑制作用,第二部分多酚作用强。山茱萸总甙的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可能与它抑制抗原特异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有关。

    作者:郭丽丽;周勇;王旭丹;张丽;赵世萍;葛东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调律汤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近年来笔者根据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综合益气养阴、清热宁心、镇惊安神法组成调律汤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瑞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慢性胃溃疡大鼠胃粘膜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通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等指标,对半夏泻心汤进行拆方研究,观察其对大鼠慢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以便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实验结果表明,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节胃粘膜细胞增殖作用。拆方各组中,部分药组之间呈协同的作用趋势,部分药组之间呈制约趋势。综合评价其总体疗效,以全方组佳,从而印证了仲景组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作者:李宇航;王庆国;牛欣;赵琰;王新月;贾玉森;杨美娟;赵丽云;张冬梅;钟相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抗精神1号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本研究中的100例患者均选自精神科现住院病人,符合CCMD-Ⅱ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入院未经系统治疗,全面体检及辅助检查除外躯体疾病及药物禁忌者。凡入选病例均随机分组,至研究结束。100例患者均系男性,每组50例,抗精神1号组年龄17~64岁,平均(35.27±9.2)岁,病程0.5~10年,平均(3.1±1.7)年。氯氮平组年龄19~62岁,平均(36.58±7.8)岁,病程0.5~9年,平均(3.9±1.9)年,两组在年龄与病程上无显著差异。

    作者:张庆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