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重阳
目的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类风湿因子(RF)与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关联性,为临床诊断指标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7例,男性22例,女性55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血沉与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及相关性.结果 男性组ESR中位数为48mm/h,95%可信区间为22.00-133.95mm/h;RF中位数为32.00IU/ml,95%可信区间为10.10-458.10IU/ml,ESR与RF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414,P=0.157),存在显著正相关(r=0.549,P=0.032).女性组ESR中位数为40mm/h,95%可信区间为12.00-134.65mm/h;RF中位数为40.10IU/ml,95% 可信区间为10.10-570.10IU/ml,ESR与RF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291,P=0.197),存在显著正相关(r=0.651,P=0.011).结论 RA的ESR、RF的阳性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RA患者的RF与ESR呈正相关关系,不存在性别差异性;对于ESR阳性但RF阴性或RF阳性但ESR阴性的患者需进一步检查.
作者:连菲;石玉玲;孙朝晖;张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是新近被重新认识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纤维炎症性疾病,特征包括肿瘤样增生、席纹状纤维化、大量IgG4阳性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血清IgG4 水平显著升高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既往认为独立的疾病都可能是IgG4相关性疾病中某一器官的表现,如米库利兹综合征、慢性硬化唾液腺炎、Riedel甲状腺炎都有可能划分至IgG4 相关性疾病谱中.
作者:李坤鹏;黄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2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经HUC-MSCs移植,于移植前、移植后1、2、4、8、12周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蛋白(ALB)平.于移植前、移植后8、12周分别行CT检查,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移植后2周各项肝功能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移植后4周,ALT由(106±18)IU/L降至(82±12)IU/L,AST由(121±23)IU/L至(87±14)IU/L,较移植前明显改善(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善;移植后8周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P<0.05).12周有显著改善(P<0.01).临床症状随时间进展逐步改善且无不良反应.肝脏大横截面积改善(P<0.05),但肝脏CT值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HUC-MSCs移植可显著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并能促进肝脏修复.
作者:金旭鹏;李晓飞;郭莲怡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提高对胰腺多发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认识,探讨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胰腺多发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手术疗效,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患者为38 岁男性,临床表现为上腹痛,CT检查发现胰腺多发占位,术后病理结果为多发实性假乳头状瘤.随访2个月,患者无任何不适,未见复发转移.结论 胰腺多发实性假乳头状瘤极为罕见,手术切除效果好.
作者:辛宪磊;陈永亮;黄志强;刘志伟;张煊;李鸾;王勋;冯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微小RNA(microRNA)是一类细胞内源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对靶基因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作用,广泛参与多种重要生物学进程.研究发现,microRNA(miRNA)表达异常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密切关联.本文总结了血浆与粪便miRNA作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生物标记物的突破性研究进展,并分析了miRNA在结直肠癌预后及疗效中的标记物潜能,就miRNA作为新型结直肠癌临床生物标记物的新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
作者:刘林;聂晶;郑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左主干病变桥血管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因冠心病左主干病变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32例,男性98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3.5±8.6)岁.按手术方法分为:体外循环组(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CABG)及非体外循环组(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CCABG组70例,共搭桥219支,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桥70支,大隐静脉(saphenous vein,SV)桥149支.OPCAB组62例,共搭桥181支,乳内动脉桥62支,大隐静脉桥119支.术中应用即时血流仪(transit-time flow meter,TTFM)测量桥血管血流量、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及血流波形.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桥血流测量:乳内动脉-前降支桥血流量CCABG组为(27.3±16.5)ml/min,OPCAB 组为(27.7±18.7)ml/min(P=0.812);两组PI值分别为3.1±1.6及3.0±1.8(P=0.3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大隐静脉-回旋支桥血流量CCABG组为(37.3±3.4)ml/min,OPCAB组为(35.0±5.6)ml/min(P=0.086);两组PI值分别为2.9±1.5及3.0±1.7(P=0.6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左主干病变的患者,不论行CCABG或OPCAB,对桥血管及吻合口的质量无影响,均可达到满意的再血管化.
作者:王文瑞;高长青;肖苍松;盛炜;闫成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口咽部感染经颈部内脏后间隙下行而引起的纵隔化脓性炎症,被称为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is,DNM),临床较少见.纵隔一旦感染,发展迅速,病情危重,不易及时诊断,死亡率高达30%-40%.我科于2011年3月8日收治1例舌根转移癌伴左肺部分切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奉颖;骆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诊治胆胰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3年9月-2011年2月我科应用ERCP诊治的1 378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性ERCP由2003年的13例(13.6%)上升到2011年的236例(86.7%).1 378例中,造影成功率93.32%; 治疗性ERCP693例次,占总ERCP例次的50.29%.并发出血占4.09%,术后胰腺炎占8.54%.结论 ERCP是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特别是对于无手术机会的恶性胆胰管梗阻患者,能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对于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治疗,能避免再次移植.
作者:张帆;张渊智;黄敏;程思根;高燕云;聂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无陪护管理模式在老年病科的可行性.方法 2011年1-9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随机抽取228例,采用科室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被抽查对象总体依从率在70%以上,不同年龄患者对此项举措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对无陪护管理模式缺乏依从性,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其中4项.高龄老年组和中低龄老年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大部分老年患者对无陪护管理模式持积极态度,护理人员要重视个体化差异,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提供人性化优质服务.
作者:刘诗洁;程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针对军事航空医学科技报告的检索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科技报告的参考价值.方法 利用美国科技报告数据库(NTIS),使用航空医学专业主题词与关键词进行检索,检出近年来公开发行的行业专题报告( 美国ADNASA报告),并对其进行应用性评估.结果 检出军事航空医学科技报告231篇,其中技术报告66篇,图书出版物25部,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31篇,学位论文17篇,手册11部,索引与通报9篇;报告内容有飞行人员选拔、飞行人员能力测试、生理学实验、流行病学调查、航空病研究、病例报告及索引通报类等.结论 科技报告对于获取军事航空医学科研信息源、掌握科研的技术路线、方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参考价值大.
作者:张凌;刘延;张向阳;郑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terine artery chemotherapy and embolization,UACE)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在前置胎盘中期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例中期妊娠合并前置胎盘患者行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引产.结果 5例患者总产程87-411(223.4±173.4)min;排胎时间为31.58-49.17(32.32±17.7)h;产时及产后2h出血量100-300(144±87)ml.结论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前置胎盘中期引产疗效确切,出血量及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游艳琴;高志英;卢彦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策略是临床实践中的热点.本文着重论述选择这一治疗策略的依据、心室率控制的目标心率、心室率控制的新药物以及应合并抗凝治疗这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赵月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高压电位疗法治疗老年人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初步比较其与短期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罹患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70例,年龄66-92(81.0±7.4)岁,随机分为2组.高压电位疗法组采用30kV,25-30min/次,1次/d,5次/周,10-15次/ 疗程;认知行为治疗组采用睡眠卫生指导、睡眠行为干预治疗,疗程为3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高压电位治疗组治疗后PSQI总分及各项成分评分下降(P<0.01);认知行为治疗组治疗后PSQI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的评分下降(P<0.05),而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的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电位疗法组在PSQI总分和各成分评分的下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除入睡时间(P=0.055 8)外,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压电位疗法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其短期疗效优于认知行为疗法.
作者:张丽;王秋华;彭楠;陈蔚;李晓瑛;黎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中肠息肉发生的年龄、部位、大小及病理分型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健康体检中心2010年1月-2011年5月经电子肠镜检出的1 345例肠息肉的检出率、发病年龄、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分布情况.结果 检查人员平均年龄49.2岁,健康中老年人群中肠息肉检出率超过1/3 ;80%以上的肠息肉集中于横结肠以下的左半结肠;80%以上的肠息肉≤0.5cm;在左半结肠随着部位的降低,腺瘤性息肉比例逐渐减少,而炎性、增生性及恶性息肉比例逐渐增加.结论 中老年人肠息肉的检出率较高,好发于左半结肠,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多见;随着部位的下降,恶性息肉比例增加.
作者:周丽;王志强;赵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患者34例,年龄23-78(51.0±12.4)岁,其中男性28例(82.3%),女性6例(17.6%).单纯主动脉瓣狭窄10例(29.4%),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19例(55.8%),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14.7%).合并主动脉根部扩张30例(88.2%),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17.6%).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32例,行Bentall 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 升主动脉置换术1例.其中21例植入机械瓣,13例植入生物瓣.结果 无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超声心动图示升主动脉内径((45.4±5.9)mm vs(40.9±6.5)mm,P<0.05)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56.9±15.5)mm vs 年44.3±9.0)mm,P<0.05)较术前明显减小.结论 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合并主动脉根部扩张要根据病情行不同方式手术.
作者:闫成雷;高长青;李伯君;叶卫华;任崇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复方乳酸乳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治疗组早晚各外用1次复方氟米松软膏,白天外用复方乳酸乳膏,次数不限;对照组单独外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两组均治疗6周,随访2个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11% 和71.11%(P<0.05),复发率分别为14.29% 和42.11%(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联合复方乳酸乳膏治疗角化性湿疹的疗效优于丙酸氯倍他索软膏.
作者:汶春苗;赵梓纲;赵华;郭秀丽;李恒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药腿浴加超短波电疗对新训下肢训练伤的疗效.方法 60例新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中药腿浴加超短波电疗仪治疗,对照组用正骨水加红外理疗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疗程也明显缩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腿浴加超短波电疗仪治疗新兵训练伤,治愈率高、疗程短、方法简便,值得在武警基层部队广泛开展.
作者:董重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在不同术式前后的变化,进而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ransurethral plasma kinetic enucleation of prostate,TU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可行性.方法 6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别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ransurethral vapor-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VP 组)16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PKEP组)48例,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采用英国Gyrus-PKS系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和CRP在两组患者手术前2h、术后24h、48h血清中的水平.结果1)血清IL-6水平术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24hTUVP组(3.86±1.42)μg/L、TUPKEP组(2.27±1.15)μg/L(P<0.05);48h TUVP组(1.07±1.03)μg/L、TUPKEP组(0.81±1.24)(P<0.05).2)血清CRP水平术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24hTUVP组(41.54±12.88)mg/L、TUPKEP组(30.29±10.14)mg/L(P<0.05),48h TUVP组(72.57±16.85)mg/L、TUPKEP组(58.29±11.56)(P<0.05).结论 相对于TUVP,TUPKEP创伤较小,更适合应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作者:孟庆超;李明峰;仇让学;张磊;郑龙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设计合成干扰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基因表达并筛选出能高效抑制兔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中CD147表达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 根据兔源CD147mRNA的序列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NC),构建4对干扰CD147基因表达的shRNA慢病毒组(A、B、C、D),并转染兔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72h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Elisa,观察CD147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转染后72h收集细胞,空白对照组CD147mRNA相对表达量为(0.98±0.09),CD147蛋白表达(119.69±16.40)pg/ml,NC对照组(1.00±0.05)pg/ml及(115.66±13.88)pg/ml,4对shRNA慢病毒载体组分别为A组(0.42±0.03)pg/ml及(58.74±5.11)pg/ml、B组(0.56±0.04)pg/ml及(70.99±7.42)pg/ml、C组(0.63±0.08)pg/ml及(82.79±7.71)pg/ml、D组(0.53±0.04)pg/ml及(69.71±5.84)pg/ml.设计合成的4对shRNA慢病毒载体中A组可以特异性抑制巨噬细胞中CD147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减少57.72%和50.92%(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针对CD147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并从中筛选出能特异且高效阻断CD147表达的shRNA.
作者:李雪杰;杜大勇;李运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塞来昔布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实验为不同浓度塞来昔布组、塞来昔布和外源性IL-6共同作用组,分别采用MTT法、FCM法和TUNEL法测定生长抑制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蛋白表达;RT-PCR检测IL-6、Bcl-2、Bcl-xl的表达.结果 终浓度为1、5及8mmol/L的塞来昔布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TUNEL法示5mmol/L和8mmol/L塞来昔布干预HCT116细胞48h后细胞凋亡分别为25.00±1.51和43.00±1.97;FCM示0mmol/L,5mmol/L,8mmol/L塞来昔布干预HCT116细胞48h后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73%,21.62%,32.27%,而加外源性IL-6组细胞凋亡明显减少;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STAT3、P-STAT3、IL-6、Bcl-2、Bcl-xl随塞来昔布浓度增加表达明显下降,而加外源性IL-6组STAT3、P-STAT3表达增加.结论 塞来昔布能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IL-6/STAT3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张凤香;孙大鹏;范莹;闫恩志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