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病科实施无陪护管理模式患者依从性调查

刘诗洁;程丽娜

关键词:老年人, 护理, 依从性
摘要:目的 探讨无陪护管理模式在老年病科的可行性.方法 2011年1-9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随机抽取228例,采用科室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被抽查对象总体依从率在70%以上,不同年龄患者对此项举措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对无陪护管理模式缺乏依从性,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其中4项.高龄老年组和中低龄老年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大部分老年患者对无陪护管理模式持积极态度,护理人员要重视个体化差异,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提供人性化优质服务.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应重视Ig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是新近被重新认识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纤维炎症性疾病,特征包括肿瘤样增生、席纹状纤维化、大量IgG4阳性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血清IgG4 水平显著升高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既往认为独立的疾病都可能是IgG4相关性疾病中某一器官的表现,如米库利兹综合征、慢性硬化唾液腺炎、Riedel甲状腺炎都有可能划分至IgG4 相关性疾病谱中.

    作者:李坤鹏;黄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药腿浴加超短波电疗仪治疗下肢训练伤60例

    目的 探讨中药腿浴加超短波电疗对新训下肢训练伤的疗效.方法 60例新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中药腿浴加超短波电疗仪治疗,对照组用正骨水加红外理疗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疗程也明显缩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腿浴加超短波电疗仪治疗新兵训练伤,治愈率高、疗程短、方法简便,值得在武警基层部队广泛开展.

    作者:董重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用药合理性调查

    目的 分析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评价指标,对我院2010年入院主要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DUI>1共7种,祛痰药和平喘药DUI>1有3种,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多为2药联用.结论 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使用虽基本合理,但存在某些药物用药过度问题.

    作者:董雅楠;高卫真;孙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左主干病变患者桥血管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左主干病变桥血管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因冠心病左主干病变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32例,男性98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3.5±8.6)岁.按手术方法分为:体外循环组(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CABG)及非体外循环组(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CCABG组70例,共搭桥219支,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桥70支,大隐静脉(saphenous vein,SV)桥149支.OPCAB组62例,共搭桥181支,乳内动脉桥62支,大隐静脉桥119支.术中应用即时血流仪(transit-time flow meter,TTFM)测量桥血管血流量、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及血流波形.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桥血流测量:乳内动脉-前降支桥血流量CCABG组为(27.3±16.5)ml/min,OPCAB 组为(27.7±18.7)ml/min(P=0.812);两组PI值分别为3.1±1.6及3.0±1.8(P=0.3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大隐静脉-回旋支桥血流量CCABG组为(37.3±3.4)ml/min,OPCAB组为(35.0±5.6)ml/min(P=0.086);两组PI值分别为2.9±1.5及3.0±1.7(P=0.6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左主干病变的患者,不论行CCABG或OPCAB,对桥血管及吻合口的质量无影响,均可达到满意的再血管化.

    作者:王文瑞;高长青;肖苍松;盛炜;闫成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入组乙型肝炎相关慢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51例及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52例.HBV-CLF对照组24例,治疗组27例;HBV-ACLF 对照组26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抗病毒、对症支持等治疗,疗程4 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基础上给予辨证中药治疗.结果 HBV-CLF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63.0%,对照组为54.2%(P>0.05);治疗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恢复情况更好,肝性脑病发生率有所降低(P<0.05).HBV-ACLF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0.8%,对照组为53.8%(P<0.05);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PTA、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恢复情况更好,腹水、肝性脑病发生率有所降低(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HBV-ACLF 临床疗效;对HBV-CLF未见明显优势,但在部分改善指标及降低并发症方面有一定作用.

    作者:周双男;张宁;王立福;张晓峰;杨慧银;李丰衣;白云峰;刘冰;王仲霞;李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LINE-1ORF-1p对ERα阳性乳腺癌细胞的体外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人反转座子长散在重复序列编码蛋白1(LINE-1 ORF-1p)对Erα阳性乳腺癌细胞ZR75-1生长的影响及可能机理.方法 利用Lipofectin 2000将LINE-1ORF-1的表达载体及其空载体,siRNA及其空载体转染进入Erα阳性乳腺癌细胞ZR75-1细胞.使用MTT法测定LINE-1ORF-1p对Erα阳性乳腺癌细胞ZR75-1生长的影响;利用Luciferase检测LINE-1ORF-1p对Erα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MTT 法观察结果发现,LINE-1Flag-ORF-1p能够显著促进ZR75-1细胞的生长(P=0.018).LINE-1ORF-1psiRNA表达载体能够抑制ZR75-1细胞的生长(P=0.022),其体外抑制率为E2-:25.51%,P=0.025,E2+:64.29%,P=0.021.LINE-1Flag-ORF-1p能够升高Erα的转录活性(P=0.008).LINE-1ORF-1psiRNA表达载体能够降低Erα的转录活性(P=0.015),结论LINE-1RF-1p能够通过升高Erα的转录活性,促进乳腺肿瘤细胞ZR75-1生长.

    作者:王博;冯帆;张帆;陆荫英;高旭东;崔家俊;谢文秀;李自健;游俊浩;王春平;朱运峰;杨永平;杨俊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塞来昔布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塞来昔布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实验为不同浓度塞来昔布组、塞来昔布和外源性IL-6共同作用组,分别采用MTT法、FCM法和TUNEL法测定生长抑制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蛋白表达;RT-PCR检测IL-6、Bcl-2、Bcl-xl的表达.结果 终浓度为1、5及8mmol/L的塞来昔布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TUNEL法示5mmol/L和8mmol/L塞来昔布干预HCT116细胞48h后细胞凋亡分别为25.00±1.51和43.00±1.97;FCM示0mmol/L,5mmol/L,8mmol/L塞来昔布干预HCT116细胞48h后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73%,21.62%,32.27%,而加外源性IL-6组细胞凋亡明显减少;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STAT3、P-STAT3、IL-6、Bcl-2、Bcl-xl随塞来昔布浓度增加表达明显下降,而加外源性IL-6组STAT3、P-STAT3表达增加.结论 塞来昔布能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IL-6/STAT3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张凤香;孙大鹏;范莹;闫恩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复方乳酸乳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复方乳酸乳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治疗组早晚各外用1次复方氟米松软膏,白天外用复方乳酸乳膏,次数不限;对照组单独外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两组均治疗6周,随访2个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11% 和71.11%(P<0.05),复发率分别为14.29% 和42.11%(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联合复方乳酸乳膏治疗角化性湿疹的疗效优于丙酸氯倍他索软膏.

    作者:汶春苗;赵梓纲;赵华;郭秀丽;李恒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CD147慢病毒载体对兔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的沉默作用

    目的 设计合成干扰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基因表达并筛选出能高效抑制兔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中CD147表达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 根据兔源CD147mRNA的序列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NC),构建4对干扰CD147基因表达的shRNA慢病毒组(A、B、C、D),并转染兔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72h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Elisa,观察CD147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转染后72h收集细胞,空白对照组CD147mRNA相对表达量为(0.98±0.09),CD147蛋白表达(119.69±16.40)pg/ml,NC对照组(1.00±0.05)pg/ml及(115.66±13.88)pg/ml,4对shRNA慢病毒载体组分别为A组(0.42±0.03)pg/ml及(58.74±5.11)pg/ml、B组(0.56±0.04)pg/ml及(70.99±7.42)pg/ml、C组(0.63±0.08)pg/ml及(82.79±7.71)pg/ml、D组(0.53±0.04)pg/ml及(69.71±5.84)pg/ml.设计合成的4对shRNA慢病毒载体中A组可以特异性抑制巨噬细胞中CD147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减少57.72%和50.92%(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针对CD147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并从中筛选出能特异且高效阻断CD147表达的shRNA.

    作者:李雪杰;杜大勇;李运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病科实施无陪护管理模式患者依从性调查

    目的 探讨无陪护管理模式在老年病科的可行性.方法 2011年1-9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随机抽取228例,采用科室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被抽查对象总体依从率在70%以上,不同年龄患者对此项举措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对无陪护管理模式缺乏依从性,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其中4项.高龄老年组和中低龄老年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大部分老年患者对无陪护管理模式持积极态度,护理人员要重视个体化差异,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提供人性化优质服务.

    作者:刘诗洁;程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治胆胰疾病1378例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诊治胆胰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3年9月-2011年2月我科应用ERCP诊治的1 378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性ERCP由2003年的13例(13.6%)上升到2011年的236例(86.7%).1 378例中,造影成功率93.32%; 治疗性ERCP693例次,占总ERCP例次的50.29%.并发出血占4.09%,术后胰腺炎占8.54%.结论 ERCP是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特别是对于无手术机会的恶性胆胰管梗阻患者,能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对于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治疗,能避免再次移植.

    作者:张帆;张渊智;黄敏;程思根;高燕云;聂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药物洗脱支架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药物洗脱支架可有效降低新生内膜形成,但近的研究表明,远期可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病理学显示血管修复延迟导致的支架小梁未覆盖与支架内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精确评估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的新生内膜覆盖情况,可以作为临床试验中预测支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探讨目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用来检测支架新生内膜覆盖的技术特点以及其他腔内影像技术的优缺点,进一步强调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未来药物洗脱支架临床试验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张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3836例肠镜检查中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中肠息肉发生的年龄、部位、大小及病理分型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健康体检中心2010年1月-2011年5月经电子肠镜检出的1 345例肠息肉的检出率、发病年龄、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分布情况.结果 检查人员平均年龄49.2岁,健康中老年人群中肠息肉检出率超过1/3 ;80%以上的肠息肉集中于横结肠以下的左半结肠;80%以上的肠息肉≤0.5cm;在左半结肠随着部位的降低,腺瘤性息肉比例逐渐减少,而炎性、增生性及恶性息肉比例逐渐增加.结论 中老年人肠息肉的检出率较高,好发于左半结肠,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多见;随着部位的下降,恶性息肉比例增加.

    作者:周丽;王志强;赵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成人二尖瓣置换术后瓣膜不匹配现象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成人二尖瓣置换(MVR)术后瓣膜不匹配现象(PPM)的发生情况、PPM的影响因素和PPM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观察MVR手术102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66例;年龄35-71(56.5±8.0)岁;手术方法为全麻体外循环下行MVR手术,合并三尖瓣脱垂或三尖瓣关闭不全者、冠脉病变者及巨大左心房者同期行三尖瓣瓣环成形术(TAP)、冠脉搭桥术(CABG)及巨大左房折叠术;术后随访1年,按照随访时有效瓣口面积指数(EOAi)≤1.2cm2/m2定义为PPM,102例被分为PPM组和非PPM(non-PPM)组,将肺动脉收缩压(SPAP)≥40mmHg(1mmHg=0.133kPa)定义为肺动脉高压(PAH),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围术期及术后各项指标.结果 随访发现PPM20例,发生率19.61%;PPM组男性比例、术前体表面积(BSA)、围术期25mm瓣膜的应用、随访时BSA、SPAP、EOAi、PAH、心功能分级(NYHA)≥3-4、右心衰竭及肺内感染发生较non-PPM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成人MVR术后PPM现象并不少见,术中避免使用25mm瓣膜可以减少PPM的发生.

    作者:刘兴柱;司忠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

    目的 对比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在不同术式前后的变化,进而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ransurethral plasma kinetic enucleation of prostate,TU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可行性.方法 6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别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ransurethral vapor-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VP 组)16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PKEP组)48例,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采用英国Gyrus-PKS系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和CRP在两组患者手术前2h、术后24h、48h血清中的水平.结果1)血清IL-6水平术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24hTUVP组(3.86±1.42)μg/L、TUPKEP组(2.27±1.15)μg/L(P<0.05);48h TUVP组(1.07±1.03)μg/L、TUPKEP组(0.81±1.24)(P<0.05).2)血清CRP水平术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24hTUVP组(41.54±12.88)mg/L、TUPKEP组(30.29±10.14)mg/L(P<0.05),48h TUVP组(72.57±16.85)mg/L、TUPKEP组(58.29±11.56)(P<0.05).结论 相对于TUVP,TUPKEP创伤较小,更适合应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作者:孟庆超;李明峰;仇让学;张磊;郑龙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的外科治疗

    目的 总结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患者34例,年龄23-78(51.0±12.4)岁,其中男性28例(82.3%),女性6例(17.6%).单纯主动脉瓣狭窄10例(29.4%),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19例(55.8%),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14.7%).合并主动脉根部扩张30例(88.2%),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17.6%).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32例,行Bentall 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 升主动脉置换术1例.其中21例植入机械瓣,13例植入生物瓣.结果 无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超声心动图示升主动脉内径((45.4±5.9)mm vs(40.9±6.5)mm,P<0.05)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56.9±15.5)mm vs 年44.3±9.0)mm,P<0.05)较术前明显减小.结论 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合并主动脉根部扩张要根据病情行不同方式手术.

    作者:闫成雷;高长青;李伯君;叶卫华;任崇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压电位疗法治疗老年人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高压电位疗法治疗老年人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初步比较其与短期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罹患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70例,年龄66-92(81.0±7.4)岁,随机分为2组.高压电位疗法组采用30kV,25-30min/次,1次/d,5次/周,10-15次/ 疗程;认知行为治疗组采用睡眠卫生指导、睡眠行为干预治疗,疗程为3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高压电位治疗组治疗后PSQI总分及各项成分评分下降(P<0.01);认知行为治疗组治疗后PSQI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的评分下降(P<0.05),而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的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电位疗法组在PSQI总分和各成分评分的下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除入睡时间(P=0.055 8)外,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压电位疗法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其短期疗效优于认知行为疗法.

    作者:张丽;王秋华;彭楠;陈蔚;李晓瑛;黎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大黄素对KKAy糖尿病小鼠肝脏PPAR-γ及GluT-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黄素改善KKAy糖尿病小鼠肝脏胰岛素敏感性及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PF级KKAy小鼠20只按血糖值随机分为模型组(DM),大黄素治疗组(EM组,按50mg/kg·d剂量灌胃),并选10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C),连续灌胃给药8周.8周后测定血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葡萄糖转运蛋白-2mRNA(GluT-2mRNA)在肝脏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FPG、TG、TC明显升高,ISI明显降低,肝脏PPAR-γ及GluT-2mRNA的表达丰度明显降低(P<0.05);与DM组比较EM组FPG、TG、TC明显降低,ISI明显升高,肝脏PPAR-γ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积分光密度有统计学差异,GluT-2mRNA的表达丰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 大黄素可以上调KKAy糖尿病小鼠肝脏PPAR-γ及GluT-2mRNA表达,降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宋冰;刘学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黄连解毒汤抑制NF-κB激活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HLJDT)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黄连解毒汤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I/R),将56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7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溶剂(1% CMC-Na)对照组、黄连解毒汤低剂量组、HLJDT中剂量组、HLJDT高剂量组,复方丹参阳性对照组,连续给药7d,末次给药24h后,复制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再灌注40min后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MDA含量和心肌梗死面积,以判定黄连解毒汤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取心肌组织测定NF-κB核转录活性.结果 再灌注40min后,实验组较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心肌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梗死面积有明显改善;实验组较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的NF-κB核转录活性明显减弱.结论 黄连解毒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F-κB途径的激活有关.

    作者:付晓春;陈建军;王舰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丹参酮ⅡA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对雌激素受体阴性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克隆形成试验检测丹参酮ⅡA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丹参酮ⅡA对MDA-MB-231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丹参酮ⅡA处理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半效抑制浓度(IC50)为0.125μg/ml,克隆形成率下降(P<0.05),均呈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倒置显微镜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性改变;细胞周期各相发生变化,G0/G1期细胞数增加(P<0.05),S期和G2/M期细胞数减少(P<0.05);并能诱导其凋亡.结论 丹参酮ⅡA使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受到抑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具有抗肿瘤作用.

    作者:李健;武彪;李映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