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珏;朱秀勤
目的 探讨握力在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胃肠道肿瘤患者188例,测量左右手握力,分析握力与人体测量指标、实验室指标、基础代谢值、及NRS2002评分的关系.结果 胃肠道肿瘤患者握力与人体测量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基础代谢值显著相关(P<0.05),存在营养不良风险(≥3分)的患者比无风险(<3分)的患者握力测量值低(P<0.05).结论 握力可作为胃肠道肿瘤患者简便、快捷、无创的营养评价指标.
作者:李惠子;刘英华;徐庆;张新胜;刘钊;贺源;唐云;薛长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磁共振波谱能无创性地检测常规磁共振不能检测到的病灶组织生化和代谢信息,是近年来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其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宋志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顽固性便秘尤其是结肠慢传输便秘一直是临床治疗上的难题.粪便减少,排便困难,排便不畅有一项者则可诊断为便秘.根据动力异常,分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及混合性便秘.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病理机制复杂,临床处理棘手.2004年以来我院对16例慢传输便秘患者行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世文;王继宁;李积良;陈凌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OD450值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目的相关性.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单菌落在LB培养基中培养18h,初步稀释后检测菌液的OD450值;取OD450值在0.9-1.0之间的菌液进一步稀释检测OD450值;后将菌液再稀释5×105倍后取0.5ml涂LB琼脂平板,金黄色葡萄球菌在LB琼脂平板上培养18h后计算菌落数目.结果 OD450值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目呈线性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Y=1.153 92X+0.007 68,OD450值(X),活菌数目(Y×108)/ml.结论 用OD450值检测菌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目具有简便、准确和迅速的特点.
作者:张汝钢;杨云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超声洁治前漱口对诊室空气细菌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listerine(R)漱口、氯己定漱口、清水漱口和未漱口四组.采用沉降法收集超声洁治后诊室的空气样本,血琼脂平板需氧培养48h,观察形成的细菌菌落数.结果 超声洁治前listerine(R)漱口组和氯己定漱口组较清水漱口组及未漱口组空气中细菌含量明显降低,清水漱口组较未漱口组、listerin(R)漱口组较氯己定漱口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超声洁治前用漱口液漱口可明显降低诊室空气中细菌数量.
作者:李凤丽;林松杉;谷静;刘宇;杨瑞华;惠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87例临床资料.结果 87例患者经治疗后83例(95.4%)治愈,2例(2.3%)死亡,2例(2.3%)自动出院.结论 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文鑫;孙正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动物模型,观察病变椎间盘内CD34的改变.方法 SD大鼠共96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一组、手术二组.取损伤L6-7椎间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时相点椎间盘内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 建立了较为成功的大鼠椎间盘损伤模型,术后可在内层纤维环内层见到散在的、染色较强的CD34阳性细胞.结论 实验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大鼠病变椎间盘内出现CD34表达,提示有血管内皮细胞形成.
作者:隰建成;白一冰;侯树勋;贺占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2010年5月23日-6月1日,某校发生麻疹17例,及时和当地疾控中心取得联系,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措施,使疫情得到迅速控制,17名患病学生均痊愈.1资料和方法1.1病例资料该校在校学生共5 120人,从5月23日出现首例病人到6月1日后1例患者痊愈,历时9d,共发生麻疹病例17例,发病率为3.32%,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9-24岁,主要症状为发热、出疹.首发病例为女生,24岁,曾在当地某医院实习(当时该医院有散在麻疹发生),5月23日因发热(38.1℃)、头痛、咳嗽4d,出疹1d,在当地传染病医院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麻疹,在此后的几天内,陆续发生16例疑似麻疹病例.
作者:赵彬;刘国敏;唐生萍;周建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T对隐匿性胃肠道穿孔部位的诊断价值,并与术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对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隐匿性胃肠道穿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中胃、十二指肠球部穿孔9例,十二指肠腹膜后穿孔2例,空回肠穿孔2例,阑尾炎穿孔3例.穿孔部位CT表现:游离气体,腹膜腔或后腹膜积液,局部肠间隙积液,局部肠壁增厚,外伤者受累肠曲附近出现高密度血肿及受累肠壁局部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强化局限性减弱,相邻肠管强化相对增强.结论 CT能诊断隐匿性胃肠道穿孔,且能初步确定其穿孔部位.
作者:王宗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案中两种不同方式的初筛通过率,探讨产前宣教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 将940例在我院出生的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产前宣教组(A组500例)和筛查宣教组(B组440例).新生儿出生后3-5d,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结果 A组初筛通过率97.00%,复筛通过率99.40%,失访率13.33%.B组初筛通过率94.09%,复筛通过率97.04%,失访率46.15%.结论 产前宣教可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筛通过率、回访率,降低失访率,有利于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早期诊断.
作者:李以霞;李智;马娟;李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与脂质过氧化应激相关的端粒长度变化.方法 40名AD患者,59名年龄相当的正常对照.分别测定所有受试者尿液中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rostaglandin F2alpha,8-iso-PGF2α)的浓度,外周血单核细胞端粒长度,包括端粒平均长度与端粒长度分布.结果 AD患者尿8-iso-PGF2α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71.68±2.60)ng/mmol vs(46.90±1.88)ng/mmol creatinine(P<0.001),端粒平均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稍长端粒(4.4-9.4kb)比例明显增加,短端粒(<4.4kb)比例减少.结论 A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较对照组增高;端粒长度分布呈现氧化应激相关的变化,短端粒对氧化应激更敏感.
作者:管静芝;管维平;朱文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糖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需,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本文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用药误区、不良反应和用药原则进行分析,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作者:叶树林;王瑞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老年患者中近80%发生程度不等的静脉炎,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达87%.2009年1-6月我科分别采用静脉炎膏和舒康博G透明水凝胶敷料用于治疗老年患者静脉炎共60例,报道如下.
作者:席佳楠;王鑫;姚静;闰雅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挤压伤/挤压综合征是突发性自然或人为灾害中(地震、车祸、矿难或战争)常见的损伤,可继发严重的全身反应,致死致残率极高,救治困难.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地震造成的挤压伤/挤压综合征的发病率、机制、治疗措施及存在问题,以期改进治疗方法与措施,提高生存率及保肢率.
作者:王威;唐佩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报告5例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人体臂丛神经锐性切割性缺损的疗效.方法 应用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5例臂丛神经锐性切割性缺损患者,自2004年2月-2009年3月共移植同种异体神经8根,长度为2-4cm(平均3.1cm),修复臂丛颈5根部2根,颈6根部3根,上干1根,中干1根,上干后股1根.术后对患者感觉、运动功能复查,并行神经超声、MRI及肌电图检查评估.结果 术后5例患者随访14-74个月,平均40.4个月.优3例,良1例,无变化1例;在移植的8根神经中,优4根,良2根,无变化2根.结论 应用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人体臂丛神经锐性缺损具有良好的疗效,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郭义柱;王岩;刘相成;卢世璧;唐佩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初期疗效.方法 恶性血液病患者20例,其中急性白血病3例,浆细胞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霍奇金淋巴瘤3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动员方案为米托蒽醌+长春新碱+激素+依托波苷方案化疗(MOEP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经3-6d采集,获得单个核细胞(MNC)中位数为(7.23±2.27)x 108/kg,CD34+细胞(4.37±2.72)×106/kg.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WBC>2.0×109/L,PLT>20×109/L,分别为(12.04±1.76)d,(16.55±2.31)d.4例在移植6个月内死于复发,其余16例均无病存活6-55个月.结论 APBSCT对恶性血液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丽昕;曹永彬;王志红;闫蓓;刘周阳;刘蓓;吴亚妹;马健;吴晓雄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胚胎停育患者蜕膜和绒毛组织中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的表达与胚胎停育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早孕胚胎停育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正常早孕人工流产者30例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法测定蜕膜及绒毛中BAFF的表达情况.结果 BAFF在所有标本中都有表达,但胚胎停育组蜕膜中BAFF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胚胎停育组蜕膜血管内皮中则无表达.结论 BAFF与胚胎停育有一定的关联,可能是导致胚胎停育的原因之一.
作者:高艳萍;郝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瘦素(Leptin)与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检测60例UC患者(活动期34例,缓解期26例)及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瘦素、TNF-α、IL-1β、IL-6的水平,分析瘦素与这些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UC活动期患者血清瘦素、TNF-α、IL-1β、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UC缓解组(P<0.05),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增加,轻、中、重度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C活动期组血清Leptin水平与TNF-α、IL-1 β、IL-6均呈正相关(P<0.01),而UC缓解期组血清Leptin水平与TNF-α、IL-1 β、IL-6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Leptin作为炎性反应中的协同因子,与TNF-α、IL-1、IL-6等促炎因子相互作用,参与UC的发病过程,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张凯;邓子辉;薛辉;郝秀华;颜光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丙肝病毒核心抗原(HCVcAg)的荧光定量型生物条形码检测体系,并对检测体系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制备标记有HCVcAg多抗及特异DNA链的金纳米颗粒探针(NP探针)和标记有HCVcAg单抗的磁性微球探针(MMP探针),形成MMP探针-HCVcAg-NP探针复合物,再利用去杂交将NP探针上标记的DNA链释放出来,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定这些释放的DNA链可确定丙肝病毒的存在.结果 建立了HCVcAg的荧光定量型生物条形码检测体系,检测灵敏度可达100fg/ml,是相应的HCVcAg ELISA检测方法的104倍.结论 本研究为发展高灵敏度丙肝病毒的荧光定量型生物条形码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立营;冯玉奎;梁冰;高博;孙英姿;苑同业;孙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VT-O吊带系统对我科收治的54例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女性进行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54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接受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平均手术时间15min,术中平均出血15ml,术后随访10-36个月,术后排尿功能恢复良好,3例发生排尿困难,经持续导尿后恢复,1例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排尿功能,2例自觉大腿根部轻度不适.结论 TVT-O无张力阴道吊带术具有微创、易操作、恢复快、疗效好等特点,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周宁;赵恩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