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20例临床分析

徐丽昕;曹永彬;王志红;闫蓓;刘周阳;刘蓓;吴亚妹;马健;吴晓雄

关键词:血液肿瘤,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 自体
摘要: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初期疗效.方法 恶性血液病患者20例,其中急性白血病3例,浆细胞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霍奇金淋巴瘤3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动员方案为米托蒽醌+长春新碱+激素+依托波苷方案化疗(MOEP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经3-6d采集,获得单个核细胞(MNC)中位数为(7.23±2.27)x 108/kg,CD34+细胞(4.37±2.72)×106/kg.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WBC>2.0×109/L,PLT>20×109/L,分别为(12.04±1.76)d,(16.55±2.31)d.4例在移植6个月内死于复发,其余16例均无病存活6-55个月.结论 APBSCT对恶性血液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飞行员血脂水平的关系

    目的 了解脂蛋白脂酶(LPL)基因多态性与飞行员血脂水平的关系,为飞行员高脂血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06例飞行员和98例健康对照者LPL基因HindⅢ、PvuⅡ和Ser447Ter位点多态性,并用常规方法测定其血脂水平.结果 飞行员LPL基因HindⅢ、PvuⅡ和Ser447Ter位点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飞行员的高脂血症患病率(52.83%)明显高于对照人群(29.59%).LPL基因HindⅢ和Ser447Ter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飞行员血清TG和HDL-C水平相关,而PvuⅡ位点不同基因型与血清TG、TC和HDL-C水平相关.结论 LPL基因多态性影响飞行员不同个体间血脂水平,环境因素是引起飞行员高脂血症的重要作用因子.

    作者:魏利召;蔡庆;刘红巾;陈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鲜马铃薯片加复方没药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新鲜马铃薯片加复方没药膏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发生静脉炎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3例;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加复方没药膏(邢台市人民医院皮肤二科研制)涂擦静脉炎处,密切观察局部血管情况.对照组31例;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加50%硫酸镁冷敷在静脉炎处,连续治疗5d,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静脉炎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Ⅱ级、Ⅲ级静脉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新鲜马铃薯片加复方没药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疗效显著,方法简单、实用.

    作者:孔淑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87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87例临床资料.结果 87例患者经治疗后83例(95.4%)治愈,2例(2.3%)死亡,2例(2.3%)自动出院.结论 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文鑫;孙正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脑超慢涨落图分析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活动变化与抑郁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脑电超慢涨落图(EFG)分析仪、汉密顿抑郁(HAMD,24项)量表,检测抑郁症患者的脑内神经递质水平、HAMD总分值.结果 39例抑郁症患者HAMD总分均≥20分,其中以总分20-35分为主(占89.7%).抑郁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测值与正常参考值比较,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及多巴胺(DA)的水平降低,(P<0.05或P<0.01).反映抑郁程度的HAMD总分值与神经递质中的5-HT、NE水平均具有线性相关性,其中与5-HT的相关系数r=-0.932,P<0.01;与NE的相关系数r=-0.930,P<0.01.结论 5-HT、NE活动异常与抑郁程度间有密切关系;EFG可测量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可以辅助判断抑郁症的严重程度.

    作者:罗海鸥;杨明会;赵宏;李绍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机器人手术器械规范化管理及保养探讨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日常使用管理及保养,延长器械使用寿命.方法 建立规范化机器人器械使用管理及保养条例.结果 器械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医生满意度调查分数得到提高.结论 机器人设备、器械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养,延长了使用寿命,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

    作者:银彩霞;苑景;赵悦;董薪;李丽霞;孙建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握力在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握力在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胃肠道肿瘤患者188例,测量左右手握力,分析握力与人体测量指标、实验室指标、基础代谢值、及NRS2002评分的关系.结果 胃肠道肿瘤患者握力与人体测量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基础代谢值显著相关(P<0.05),存在营养不良风险(≥3分)的患者比无风险(<3分)的患者握力测量值低(P<0.05).结论 握力可作为胃肠道肿瘤患者简便、快捷、无创的营养评价指标.

    作者:李惠子;刘英华;徐庆;张新胜;刘钊;贺源;唐云;薛长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荧光定量型生物条形码检测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 建立丙肝病毒核心抗原(HCVcAg)的荧光定量型生物条形码检测体系,并对检测体系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制备标记有HCVcAg多抗及特异DNA链的金纳米颗粒探针(NP探针)和标记有HCVcAg单抗的磁性微球探针(MMP探针),形成MMP探针-HCVcAg-NP探针复合物,再利用去杂交将NP探针上标记的DNA链释放出来,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定这些释放的DNA链可确定丙肝病毒的存在.结果 建立了HCVcAg的荧光定量型生物条形码检测体系,检测灵敏度可达100fg/ml,是相应的HCVcAg ELISA检测方法的104倍.结论 本研究为发展高灵敏度丙肝病毒的荧光定量型生物条形码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立营;冯玉奎;梁冰;高博;孙英姿;苑同业;孙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磁共振波谱在颅内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磁共振波谱能无创性地检测常规磁共振不能检测到的病灶组织生化和代谢信息,是近年来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其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宋志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初期疗效.方法 恶性血液病患者20例,其中急性白血病3例,浆细胞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霍奇金淋巴瘤3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动员方案为米托蒽醌+长春新碱+激素+依托波苷方案化疗(MOEP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经3-6d采集,获得单个核细胞(MNC)中位数为(7.23±2.27)x 108/kg,CD34+细胞(4.37±2.72)×106/kg.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WBC>2.0×109/L,PLT>20×109/L,分别为(12.04±1.76)d,(16.55±2.31)d.4例在移植6个月内死于复发,其余16例均无病存活6-55个月.结论 APBSCT对恶性血液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丽昕;曹永彬;王志红;闫蓓;刘周阳;刘蓓;吴亚妹;马健;吴晓雄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5月期间对70例怀疑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术.结果 本组70例穿刺均成功获得病理标本,其中确诊前列腺癌3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26例,前列腺炎8例.穿刺术后发生血尿12例、发热23例,及时对症治疗症状消失,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安全,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赵欣;苏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洁治前漱口对口腔诊室空气细菌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超声洁治前漱口对诊室空气细菌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listerine(R)漱口、氯己定漱口、清水漱口和未漱口四组.采用沉降法收集超声洁治后诊室的空气样本,血琼脂平板需氧培养48h,观察形成的细菌菌落数.结果 超声洁治前listerine(R)漱口组和氯己定漱口组较清水漱口组及未漱口组空气中细菌含量明显降低,清水漱口组较未漱口组、listerin(R)漱口组较氯己定漱口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超声洁治前用漱口液漱口可明显降低诊室空气中细菌数量.

    作者:李凤丽;林松杉;谷静;刘宇;杨瑞华;惠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挤压综合征救治原则的争议探讨

    挤压伤/挤压综合征是突发性自然或人为灾害中(地震、车祸、矿难或战争)常见的损伤,可继发严重的全身反应,致死致残率极高,救治困难.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地震造成的挤压伤/挤压综合征的发病率、机制、治疗措施及存在问题,以期改进治疗方法与措施,提高生存率及保肢率.

    作者:王威;唐佩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奈米非肽中三氟醋酸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测定奈米非肽中三氟醋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Apollo C18(4.6mm×250mm,5μ m);流动相:流动相A 0.7%磷酸水溶液(PH3.0),流动相B甲醇;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10μl.结果 在12.0-961.2μg/mi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0.232 2X-0.062 6,r=0.999 6,平均回收率100.7%,RSD为0.73%(n=6).结论 本法简单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奈米非肽中三氟醋酸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陈宜鸿;李秀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照顾者口服用药知识与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照顾者对口服用药知识掌握情况及其行为,针对性地做好照顾者的健康教育,提高院外口服用药治疗的效率.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方便取样法,调查180名老年患者照顾者的一般情况、口服用药护理知识及行为.结果 照顾者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占81.6%,非亲属照顾者占88.3%,照顾时间<1个月占78.3%,54.4%服药前确认药物未过期、未潮解变质,54.4%照顾者知晓口服药应温水送服,47.8%照顾者知晓对牙齿有腐蚀作用和使牙齿染色药物的服用方法,42.2%照顾者知晓滋补药适于晨空腹或临睡前给药,31.7%照顾者认为不良反应的发生与非正确服药有关.结论 老年患者的主要照顾人员为中青年、非亲属、低文化者,其口服用药护理知识缺乏,应对其进行口服用药知识普及教育.

    作者:李瑾竹;潘静;金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OD450值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目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OD450值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目的相关性.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单菌落在LB培养基中培养18h,初步稀释后检测菌液的OD450值;取OD450值在0.9-1.0之间的菌液进一步稀释检测OD450值;后将菌液再稀释5×105倍后取0.5ml涂LB琼脂平板,金黄色葡萄球菌在LB琼脂平板上培养18h后计算菌落数目.结果 OD450值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目呈线性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Y=1.153 92X+0.007 68,OD450值(X),活菌数目(Y×108)/ml.结论 用OD450值检测菌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目具有简便、准确和迅速的特点.

    作者:张汝钢;杨云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胚胎停育患者蜕膜和绒毛组织中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胚胎停育患者蜕膜和绒毛组织中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的表达与胚胎停育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早孕胚胎停育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正常早孕人工流产者30例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法测定蜕膜及绒毛中BAFF的表达情况.结果 BAFF在所有标本中都有表达,但胚胎停育组蜕膜中BAFF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胚胎停育组蜕膜血管内皮中则无表达.结论 BAFF与胚胎停育有一定的关联,可能是导致胚胎停育的原因之一.

    作者:高艳萍;郝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环氧化酶-2在人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2(COX-2)在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8例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28例正常人肾组织标本中COX-2的表达水平;48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其中T1a期8例、T1b期18例、T2期10例、T3-T4期12例.结果 48例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75%,定位于胞浆,且其表达强度随肿瘤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r=0.731,P<0.01),而在正常人肾组织中均为阴性.结论 COX-2在人肾透明细胞癌中表达升高,且其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提示COX-2可能作为肾癌发展及恶化的预测因素,为将来应用COX-2抑制剂治疗肾癌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李春生;李泉林;高江平;夏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军队医院聘用护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我院积极引进聘用制护士.如何做好聘用护士的培养和管理,是对护理管理者的挑战.10年来,我院针对聘用护士的管理和培养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介绍如下.

    作者:邱晓珏;朱秀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肿瘤溶解综合征诊治的研究进展

    肿瘤细胞大量破坏后细胞内容物及其代谢产物迅速释放入血,引起一系列以高尿酸、高钾、高磷低钙血症、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的并发症,称为肿瘤溶解综合征.可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治疗进程,甚至导致死亡.识别肿瘤溶解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和治疗肿瘤溶解综合征,可为肿瘤患者赢得继续进行抗肿瘤治疗的机会.本文对肿瘤溶解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特征、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文英;杨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龄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98例平均年龄82.4岁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2例)和非冠心病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同时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和非单支病变组,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多支血管病变组与单支血管病变组之间血清胱抑素C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纠正了肌酐水平后,冠心病组血清胱抑素C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高龄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相关,且独立于血清肌酐水平,但与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无关.

    作者:王曙霞;刘剑峰;赵月香;白永译;薛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