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机器人手术器械规范化管理及保养探讨

银彩霞;苑景;赵悦;董薪;李丽霞;孙建荷

关键词:达芬奇手术系统, 机器人, 规范化, 保养
摘要: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日常使用管理及保养,延长器械使用寿命.方法 建立规范化机器人器械使用管理及保养条例.结果 器械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医生满意度调查分数得到提高.结论 机器人设备、器械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养,延长了使用寿命,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与自体骨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与自体骨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3月,选取52例良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行肿瘤刮除术,A组瘤腔用颗粒型及条形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填充,B组用自体骨填充,伤口常规缝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血沉及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评价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材料填充组与自体髂骨填充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失血量明显减少(P<0.01),两组对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疗效相当.结论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是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优良材料.

    作者:王岩松;刘丹平;张元和;梅晰凡;于德水;吕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妊高症患者血液中谷胱苷肽水平及意义

    目的 了解妊高症患者红细胞内谷胱苷肽氧化还原系统与其体内氧化反应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妊高症患者(n=19)、血压正常孕妇(n=18)和非妊娠对照组(n=20)的谷胱甘肽(GSH)氧化还原反应水平.结果 妊高症患者与血压正常的孕妇和非妊娠对照组相比,红细胞谷胱甘肽的消耗与其氧化形式(GSSG)的增加造成GSSG/GSH比值增加(0.305±0.057),分别为0.154±0.025,0.168±0.073(P<0.001).结论 红细胞GSSG/GSH比值可作为早期氧化失衡的敏感参数.

    作者:刘建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荧光定量型生物条形码检测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 建立丙肝病毒核心抗原(HCVcAg)的荧光定量型生物条形码检测体系,并对检测体系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制备标记有HCVcAg多抗及特异DNA链的金纳米颗粒探针(NP探针)和标记有HCVcAg单抗的磁性微球探针(MMP探针),形成MMP探针-HCVcAg-NP探针复合物,再利用去杂交将NP探针上标记的DNA链释放出来,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定这些释放的DNA链可确定丙肝病毒的存在.结果 建立了HCVcAg的荧光定量型生物条形码检测体系,检测灵敏度可达100fg/ml,是相应的HCVcAg ELISA检测方法的104倍.结论 本研究为发展高灵敏度丙肝病毒的荧光定量型生物条形码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立营;冯玉奎;梁冰;高博;孙英姿;苑同业;孙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5月期间对70例怀疑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术.结果 本组70例穿刺均成功获得病理标本,其中确诊前列腺癌3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26例,前列腺炎8例.穿刺术后发生血尿12例、发热23例,及时对症治疗症状消失,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安全,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赵欣;苏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保守治疗方法探讨

    异位妊娠发病率约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停经、腹痛、包块、阴道流血.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成功率逐渐提高.我院对收治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采用米非司酮或米非司酮加甲氨喋呤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李亚萍;张美丽;石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照顾者口服用药知识与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照顾者对口服用药知识掌握情况及其行为,针对性地做好照顾者的健康教育,提高院外口服用药治疗的效率.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方便取样法,调查180名老年患者照顾者的一般情况、口服用药护理知识及行为.结果 照顾者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占81.6%,非亲属照顾者占88.3%,照顾时间<1个月占78.3%,54.4%服药前确认药物未过期、未潮解变质,54.4%照顾者知晓口服药应温水送服,47.8%照顾者知晓对牙齿有腐蚀作用和使牙齿染色药物的服用方法,42.2%照顾者知晓滋补药适于晨空腹或临睡前给药,31.7%照顾者认为不良反应的发生与非正确服药有关.结论 老年患者的主要照顾人员为中青年、非亲属、低文化者,其口服用药护理知识缺乏,应对其进行口服用药知识普及教育.

    作者:李瑾竹;潘静;金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遵医行为的意义

    老年痴呆亦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以近期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变性疾病,具有慢性进行性特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患者逐年增加,大部分患者需要家庭护理.我们通过护理干预对90例早、中期AD出院患者遵医行为进行调查和评价,报告如下.

    作者:魏淑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舒康博G透明水凝胶治疗老年患者药物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

    老年患者中近80%发生程度不等的静脉炎,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达87%.2009年1-6月我科分别采用静脉炎膏和舒康博G透明水凝胶敷料用于治疗老年患者静脉炎共60例,报道如下.

    作者:席佳楠;王鑫;姚静;闰雅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隐匿性胃肠道穿孔部位的CT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T对隐匿性胃肠道穿孔部位的诊断价值,并与术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对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隐匿性胃肠道穿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中胃、十二指肠球部穿孔9例,十二指肠腹膜后穿孔2例,空回肠穿孔2例,阑尾炎穿孔3例.穿孔部位CT表现:游离气体,腹膜腔或后腹膜积液,局部肠间隙积液,局部肠壁增厚,外伤者受累肠曲附近出现高密度血肿及受累肠壁局部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强化局限性减弱,相邻肠管强化相对增强.结论 CT能诊断隐匿性胃肠道穿孔,且能初步确定其穿孔部位.

    作者:王宗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环氧化酶-2在人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2(COX-2)在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8例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28例正常人肾组织标本中COX-2的表达水平;48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其中T1a期8例、T1b期18例、T2期10例、T3-T4期12例.结果 48例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75%,定位于胞浆,且其表达强度随肿瘤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r=0.731,P<0.01),而在正常人肾组织中均为阴性.结论 COX-2在人肾透明细胞癌中表达升高,且其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提示COX-2可能作为肾癌发展及恶化的预测因素,为将来应用COX-2抑制剂治疗肾癌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李春生;李泉林;高江平;夏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龄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98例平均年龄82.4岁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2例)和非冠心病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同时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和非单支病变组,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多支血管病变组与单支血管病变组之间血清胱抑素C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纠正了肌酐水平后,冠心病组血清胱抑素C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高龄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相关,且独立于血清肌酐水平,但与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无关.

    作者:王曙霞;刘剑峰;赵月香;白永译;薛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OD450值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目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OD450值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目的相关性.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单菌落在LB培养基中培养18h,初步稀释后检测菌液的OD450值;取OD450值在0.9-1.0之间的菌液进一步稀释检测OD450值;后将菌液再稀释5×105倍后取0.5ml涂LB琼脂平板,金黄色葡萄球菌在LB琼脂平板上培养18h后计算菌落数目.结果 OD450值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目呈线性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Y=1.153 92X+0.007 68,OD450值(X),活菌数目(Y×108)/ml.结论 用OD450值检测菌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目具有简便、准确和迅速的特点.

    作者:张汝钢;杨云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体内端粒长度与氧化应激关系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与脂质过氧化应激相关的端粒长度变化.方法 40名AD患者,59名年龄相当的正常对照.分别测定所有受试者尿液中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rostaglandin F2alpha,8-iso-PGF2α)的浓度,外周血单核细胞端粒长度,包括端粒平均长度与端粒长度分布.结果 AD患者尿8-iso-PGF2α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71.68±2.60)ng/mmol vs(46.90±1.88)ng/mmol creatinine(P<0.001),端粒平均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稍长端粒(4.4-9.4kb)比例明显增加,短端粒(<4.4kb)比例减少.结论 A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较对照组增高;端粒长度分布呈现氧化应激相关的变化,短端粒对氧化应激更敏感.

    作者:管静芝;管维平;朱文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校园麻疹流行的控制

    2010年5月23日-6月1日,某校发生麻疹17例,及时和当地疾控中心取得联系,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措施,使疫情得到迅速控制,17名患病学生均痊愈.1资料和方法1.1病例资料该校在校学生共5 120人,从5月23日出现首例病人到6月1日后1例患者痊愈,历时9d,共发生麻疹病例17例,发病率为3.32%,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9-24岁,主要症状为发热、出疹.首发病例为女生,24岁,曾在当地某医院实习(当时该医院有散在麻疹发生),5月23日因发热(38.1℃)、头痛、咳嗽4d,出疹1d,在当地传染病医院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麻疹,在此后的几天内,陆续发生16例疑似麻疹病例.

    作者:赵彬;刘国敏;唐生萍;周建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大鼠椎间盘损伤模型的建立及椎间盘内CD34的改变

    目的 建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动物模型,观察病变椎间盘内CD34的改变.方法 SD大鼠共96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一组、手术二组.取损伤L6-7椎间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时相点椎间盘内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 建立了较为成功的大鼠椎间盘损伤模型,术后可在内层纤维环内层见到散在的、染色较强的CD34阳性细胞.结论 实验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大鼠病变椎间盘内出现CD34表达,提示有血管内皮细胞形成.

    作者:隰建成;白一冰;侯树勋;贺占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87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87例临床资料.结果 87例患者经治疗后83例(95.4%)治愈,2例(2.3%)死亡,2例(2.3%)自动出院.结论 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文鑫;孙正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握力在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握力在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胃肠道肿瘤患者188例,测量左右手握力,分析握力与人体测量指标、实验室指标、基础代谢值、及NRS2002评分的关系.结果 胃肠道肿瘤患者握力与人体测量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基础代谢值显著相关(P<0.05),存在营养不良风险(≥3分)的患者比无风险(<3分)的患者握力测量值低(P<0.05).结论 握力可作为胃肠道肿瘤患者简便、快捷、无创的营养评价指标.

    作者:李惠子;刘英华;徐庆;张新胜;刘钊;贺源;唐云;薛长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洁治前漱口对口腔诊室空气细菌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超声洁治前漱口对诊室空气细菌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listerine(R)漱口、氯己定漱口、清水漱口和未漱口四组.采用沉降法收集超声洁治后诊室的空气样本,血琼脂平板需氧培养48h,观察形成的细菌菌落数.结果 超声洁治前listerine(R)漱口组和氯己定漱口组较清水漱口组及未漱口组空气中细菌含量明显降低,清水漱口组较未漱口组、listerin(R)漱口组较氯己定漱口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超声洁治前用漱口液漱口可明显降低诊室空气中细菌数量.

    作者:李凤丽;林松杉;谷静;刘宇;杨瑞华;惠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VT-O吊带系统对我科收治的54例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女性进行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54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接受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平均手术时间15min,术中平均出血15ml,术后随访10-36个月,术后排尿功能恢复良好,3例发生排尿困难,经持续导尿后恢复,1例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排尿功能,2例自觉大腿根部轻度不适.结论 TVT-O无张力阴道吊带术具有微创、易操作、恢复快、疗效好等特点,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周宁;赵恩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后脑出血1例报告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3岁,外伤后意识不清1h于2010年3月11日入我院神经外科.患者1h前不慎将直径1mm的铁丝从左眼外侧刺入颅内,深度约10cm,随之出现昏迷,呕吐.入院查体:浅昏迷状态,左眼外眦外侧1cm处有一约2mm伤口,已闭合.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四肢有自主活动,颅脑CT检查提示左侧额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图1),血常规和血凝三项指标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给予抗感染、脱水、止血以及神经营养药等治疗.入院第2天做腰穿,测眼压180mmH2O(1mmH2O=0.0098kPa),为血性.第4天复查CT提示左顶叶后部出现不规则低密度样改变(图2).

    作者:王满;张克勇;任国庆;王立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