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兰;韦立新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8年5月13日-18日成都军区452医院骨科共接收后送伤员110例,男64例,女46例,平均年龄44.5岁.同期在院住院治疗的普通患者42例为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龄48.2岁.
作者:姚一民;陈华;唐佩福;郑晓缺;贾金鹏;陆宁;陈一平;娄延举;徐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检测尿脱落细胞的hTERT mRNA和端粒酶的活性,探讨建立膀胱癌早期诊断和术后检查的无创方法.方法:利用可提高灵敏度的巢式PCR技术,对尿脱落细胞中hTERT的mRNA进行RT-PCR检测,以TRAP方法加以验证.结果:28例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hTERT的mRNA表达阳性率为93%(26/28).20例泌尿系良性疾病组患者则为10%(2/20),TRAP方法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尿脱落细胞hTERT mRNA的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好,有望应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后复发的无创检查.
作者:赵亚力;高江平;马学斌;伍志强;司艺玲;韩为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构建雄激素受体(AR)功能表位表达载体,为深入研究AR与LRP16体外相互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真核表达质粒pCMV-AR为模板进行常规PCR扩增,产物纯化后将连入pGEM-T载体,挑取阳性克隆扩增培养后测序并进行酶切鉴定;回收酶切后AR目的片断终与BamH I/Xho I双酶切的pcDNA.1(+)载体相连接.结果:测序结果表明四个AR功能表位表达载体插入片段与GenBank中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结论:在克隆AR基因的基础上,成功构建了一组雄激素受体AR功能表位表达载体,可以用于AR与LRP16在体外转录翻译方面的研究.
作者:尹肖云;孟元光;赵亚力;韩为东;杨洁;姜凡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汶川地震中参与平武县南坝镇救援工作的中暑人员172例,其中男性125例,女性47例;年龄<18岁32例,18~45岁104例,55~80岁36例.
作者:朱飒飒;刘政;康宁;周建丽;张晓霞;韩伟;喻帅;程渊;刘小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笔者探讨医患纠纷增多的原因.分析医疗机构定位的方向性偏差、医务人员的自身缺陷、患者方主观意愿上的非理性以及媒体及社会舆论的倾向性、片面性导向.医患纠纷处理的要点在于事实求是、换位思考、积极沟通以及体制性的转变.
作者:赵强元;黄泽平;陈永鹏;华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评估地震灾区孕妇心理变化,指导孕妇保持良好心态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方法: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随机调查灾区88例孕妇心理状况;孕妇描述地震前后心理状况并分别评分;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半月后随访,同样焦虑量表对孕妇评分.结果:88例孕妇地震前评分均在正常范围,地震后焦虑评分显著高于地震前评分(P<0.01).精神性和躯体性因子分值较地震前明显增加(P<0.01).半月后总评分较地震后初评显著降低;精神性和躯体性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地震后孕妇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倾向,通过心理疏导及指导孕妇自我心理调节,可不同程度缓解其焦虑程度.但若达到常态心理,还需长期心理指导.
作者:刘怀霞;焦卫红;王晓茹;王恒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单纯皮肤缩短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21例75岁以上老年性上睑下垂患者39只眼手术前、后测量肌力、上睑缘角膜映光距离(MRD)、眼睑下垂量;术后观察双侧眼睑形态、睑裂高度.结果:术前测量MRD值为(0.5±1.8)mm,术后测量值为(2.8±0.9)m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双眼睑裂明显增大,视野宽阔,双侧睑裂高度基本对称,双眼闭合感觉良好.随访观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单纯皮肤缩短术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尤其是75岁以上患者较理想而简单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桂珍;柳春明;梁黎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新构建人胰岛素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M54)在Phoenix和HepG2等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1)脂质体法转染pM54质粒进入pT67、Phoenix和3T3细胞系;2)用新构建质粒的父本质粒p54和pCMVβGal质粒做转染基因对照;3)制备转染后细胞培养拟逆转录病毒上清液;4)旋转感染Phoenix及HepG2细胞;5)ELISA法检测转染、感染后上清液INS含量.结果:ELISA法检测证实感染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含较高水平目的蛋白INS的表达.对照结果均为阴性.结论:人胰岛素基因逆转录病毒介导旋转感染Phoenix等细胞,目的蛋白INS获得了预期的表达.实验为基因治疗或基因结合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进一步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
作者:王雪岷;Ripps ME;Krause DS;Sherwin RS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对脊柱手术中应用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进行快速唤醒比较,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45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1)PR组(异丙酚-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血浆浓度2~4μg·mL-1)和瑞芬太尼0.2~0.4μ·kg-1·min-1;2)DR组(地氟醚-瑞芬太尼):地氟醚-空气3.0Vol%~4.0Vol%,合用瑞芬太尼0.2~0.4μg·kg-1·min-1;3)PFN组(异丙酚-芬太尼-氧化亚氮):异丙酚靶控输注(血浆浓度2~4 μg·mL-1),复合吸入氧化亚氮(N<,2>O:O2=1:1),根据需要间断注射芬太尼1~2μg·kg-1.结果:PFN组出现自主呼吸[(8.9±1.6)min]和活动双足[(12.3±5,6)min]所需时间明显长于PR组[分别为(6.7±2.1)min和(9.8±2.4)min和DR组[分别为(5.8±0.6)min和(6.4±0.9)min].结论:与PR组及PFN组相比,DR组的麻醉方案使患者在术中苏醒更快,可以立即进行神经学检查.
作者:龙健晶;张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流感嗜血杆菌体外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BBF)的形成.方法:分离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痰液中的流感嗜血杆菌11株,采用结晶紫法和扫描电镜方法研究BBF的形成和结构.结果:不同菌株流感嗜血杆菌体外形成BBF的能力有所不同,超微结构显示由细菌菌体和胞外基质形成典型的膜状结构.结论:流感嗜血杆菌可在体外形成稳定的BBF,提示与AECOPD的发病有关.
作者:王东;王瑛;刘又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内毒素致兔急性肺损伤(ALI)时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含量变化及血晶素对其影响.方法:24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内毒素损伤组(B组),血晶素预处理组(C组).内毒素(700μg/kg)一次性静脉注射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各组分别于0 h、0.5 h、1 h、2 h、4 h观测动物生命体征,检测动脉血气、血清NE值,实验后4 h处死动物,检测肺组织的干/湿重比及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静脉注射内毒素后,B组动物呼吸显著加快,血压下降,氧合指数下降,血清NE值在实验后1 h明显高于A、C组(P<0.01),肺组织干/湿重比值低于A组(P<0.01),病理可见肺水肿、出血等改变.C组呼吸稍快,血清NE值及肺组织干/湿重比与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NE在内毒素所致ALl时明显升高,血晶素下调NE含量,对ALI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郭丽娜;汪建新;高强;翁翠莲;李新甫;孙军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白血病相关蛋白16(LRP16)在肝癌中的表达规律,寻求其作为肝癌早期诊断及判断临床预后指标的可能性.方法:用Western印迹杂交法检测42例肝癌标本或新鲜组织中LRP16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LRP16在肝硬化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依次减少.LRP16高表达者一般肿瘤直径较小,具有完整的包膜,一般无血管侵犯,多为中低分化腺癌.绪论:LRP16高表达者具有较好的生物学特性.LRP16可能在判断肝癌生物学特性方面具有一定前景.
作者:王涛;刘荣;母义明;魏东;高春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对象和方法1.1 分组 本院2003-2005年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300例入选本研究.入选标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 ng/mL;肛查可及硬结;B超前列腺内有低回声结节;三者满足其一即入选.
作者:魏若晶;贾宁;杨文增;周洪月;赵春利;张彦桥;马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震后防疫面临的困难 汶川大地震后通信基站严重破坏,早期深入重灾区的医疗队无法及时了解当地受灾民众的伤亡及分布情况,无法与上级部门取得有效沟通.生活条件艰苦,医疗队成员居住在帐篷内或卡车上,白天帐篷里温度高达40℃.
作者:苗慧;宋晓莉;杨晓秋;马劲夫;黎檀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对da Vinci机器人冠脉搭桥手术的麻醉要求和管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2007年1-9月我院完成机器人冠脉搭桥手术16例,采用全麻双腔支气管插管,在右侧单肺通气和左侧CO2气胸下进行手术,术中常规行经食道超声(TEE)、血流动力学和血气监测.结果:15例患者由机器人辅助完成左乳内动脉游离后,经左侧肋间小切口,直视下完成血管吻合;1例全机器人手术由机器人完成左乳内动脉游离和血管吻合全过程.多数患者能够耐受单肺通气和CO2气胸,但1例全器人手术中,患者出现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并引发心动过速.术后拔管时间平均4.72 h,ICU停留时间1.2 d,术后平均住院日6.6 d.术后并发1例房颤和1例肺不张.结论:对于机器人冠脉搭桥手术,麻醉的关键是预防和处理单肺通气和CO2气胸引起的缺氧和血流动力学波动.
作者:王刚;周琪;高长青;陈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2年5月我科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治疗肾囊肿158例.
作者:宋镇;刘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低剂量硝酸镧对大鼠肾脏自由基防御机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肾组织匀浆生化测定法,观察不同剂量混合稀土硝酸镧(20.0 mg/kg、10,0 mg/kg、2.0 mg/kg、0.2 mg/kg、0.1 mg/kg)灌胃6个月后,大鼠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氧酶(CAT)、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的变化.结果:20.0 mg/kg和10.0 ms/kg组大鼠Cu-ZnSOD和CAT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GSH-Px和LPO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2.0 mg/kg、0.2 mg/kg、0.1 mg/kg组Cu-ZnSOD和CAT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LPO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GSH-Px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较高剂量的硝酸镧可以使大鼠肾脏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较低剂量的硝酸镧能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降低体内过氧化物的含量,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
作者:李冬梅;黄可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介入技术经血管内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破裂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的颅外段颈动脉破裂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其中采用覆膜支架封闭颈动脉破裂口4例,弹簧圈闭塞颈动脉2例.结果:血管造影显示颈总动脉(CCA)破裂出血5例,颅外段颈内动脉(ICA)动静脉瘘(AVF)1例,治疗均获成功,颈动脉保留通畅4例,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16月,均无临床症状复发(其中1例在4月后死于肿瘤晚期).结论:经导管栓塞-覆膜支架置入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破裂损伤小、安全、有效.
作者:李生;李宝民;王君;曹向宇;王嘉陵;刘良发;孙成建;刘新峰;马玉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多发性大动脉炎(TA)是一种原因未明慢性炎性疾病,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笔者就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作者:周润华;杨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改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方法,并提出改良的行为学评价标准.方法:采用改进法制备模型并进行神经肌肉和前庭功能的评价,以观察改良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可靠性.结果:模型大鼠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脑组织缺血梗死.结论:该改良法制备的模型是研究局灶性脑缺血的理想实验动物模型.
作者:张荣媛;张宏伟;尚爱加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