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期服用低剂量硝酸镧对大鼠肾脏的影响

李冬梅;黄可欣

关键词:金属, 稀土, 肾, 大鼠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口服低剂量硝酸镧对大鼠肾脏自由基防御机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肾组织匀浆生化测定法,观察不同剂量混合稀土硝酸镧(20.0 mg/kg、10,0 mg/kg、2.0 mg/kg、0.2 mg/kg、0.1 mg/kg)灌胃6个月后,大鼠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氧酶(CAT)、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的变化.结果:20.0 mg/kg和10.0 ms/kg组大鼠Cu-ZnSOD和CAT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GSH-Px和LPO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2.0 mg/kg、0.2 mg/kg、0.1 mg/kg组Cu-ZnSOD和CAT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LPO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GSH-Px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较高剂量的硝酸镧可以使大鼠肾脏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较低剂量的硝酸镧能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降低体内过氧化物的含量,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单纯皮肤缩短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

    目的:观察单纯皮肤缩短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21例75岁以上老年性上睑下垂患者39只眼手术前、后测量肌力、上睑缘角膜映光距离(MRD)、眼睑下垂量;术后观察双侧眼睑形态、睑裂高度.结果:术前测量MRD值为(0.5±1.8)mm,术后测量值为(2.8±0.9)m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双眼睑裂明显增大,视野宽阔,双侧睑裂高度基本对称,双眼闭合感觉良好.随访观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单纯皮肤缩短术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尤其是75岁以上患者较理想而简单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桂珍;柳春明;梁黎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输卵管妊娠流产1例

    1 临床资料 女性患者,28岁,孕2产1.因停经2月余,腹痛,阴道间断性流血20余天就诊,查尿HCG(+).超声所见:子宫形态饱满,官腔内未见胎囊回声,子宫内膜厚约0.4 cm.双侧卵巢显示清晰.

    作者:蔡金萍;闫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兔急性肺损伤中NE变化及血晶素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内毒素致兔急性肺损伤(ALI)时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含量变化及血晶素对其影响.方法:24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内毒素损伤组(B组),血晶素预处理组(C组).内毒素(700μg/kg)一次性静脉注射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各组分别于0 h、0.5 h、1 h、2 h、4 h观测动物生命体征,检测动脉血气、血清NE值,实验后4 h处死动物,检测肺组织的干/湿重比及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静脉注射内毒素后,B组动物呼吸显著加快,血压下降,氧合指数下降,血清NE值在实验后1 h明显高于A、C组(P<0.01),肺组织干/湿重比值低于A组(P<0.01),病理可见肺水肿、出血等改变.C组呼吸稍快,血清NE值及肺组织干/湿重比与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NE在内毒素所致ALl时明显升高,血晶素下调NE含量,对ALI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郭丽娜;汪建新;高强;翁翠莲;李新甫;孙军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前后19种细胞表型研究

    目的:观察35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经扩增培养后19种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体外诱导扩增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扩增前后CD3+等19种不同表型细胞百分比的变化.结果:经体外扩增培养后,CD3+、CD3+CD8+、CD3+CD16-CD56+、CD3+CD16+CD56+、CD3+CDl6+CD56+,CD45RO+细胞及其亚型CD8+CD45RO+、CD8+CD28-细胞比例较培养前明显增加(P<0.01):而CD19+、CD3+CD4+、CD3-CD16-CD56+、CD3-CD16+CD56+、CD3-CD16+CD56+,CD45RA+细胞及其亚型CD4+CD45RA+、CD8+CD45RA+,CD4+D45RO+,CD28+细胞及其亚型CD8+CD28+细胞比例则明显的降低(P<0.01).结论:培养扩增后细胞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作者:张国庆;焦顺昌;林星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衰老蛋白p66Shc在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

    p66Shc是一种重要的衰老蛋白,可通过诱导多种类型细胞的凋亡和坏死促使机体老化,它的缺失则增强细胞对活性氧类物质的抗性并延长寿命.新研究发现p66Shc还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如心脏损伤、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等,因此其可望成为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郭晓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电穿孔转染K562细胞的效率研究

    目的:探讨脂质体转染与电穿孔转染的效率,观察电转染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GFP为报告基因,通过脂质体转染及电穿孔两种方式转染K562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转染效率,Annexin V和PI观察细胞凋亡率.结果:电转染较脂质体转染K562细胞的效率高,电穿孔转染效率10%左右,脂质体转染效率小于1%.电穿孔时K562细胞凋亡率为40%.结论:电转染较脂质体转染K562细胞的效率高,但细胞凋亡率也高.

    作者:窦立萍;刘军华;王畅;康慧媛;刘景华;卢学春;靖彧;薄剑;王全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microRNA与肿瘤的发生

    miRNAs是近年发现的非蛋白编码小RNA,参与生命中一系列的重要过程,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笔者就miRNA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影响肿瘤形成及目前已知与人类肿瘤相关miRNAs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王玉兰;韦立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流感嗜血杆菌体外生物膜的形成

    目的:观察流感嗜血杆菌体外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BBF)的形成.方法:分离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痰液中的流感嗜血杆菌11株,采用结晶紫法和扫描电镜方法研究BBF的形成和结构.结果:不同菌株流感嗜血杆菌体外形成BBF的能力有所不同,超微结构显示由细菌菌体和胞外基质形成典型的膜状结构.结论:流感嗜血杆菌可在体外形成稳定的BBF,提示与AECOPD的发病有关.

    作者:王东;王瑛;刘又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地震早期卫生防疫措施及体会

    1 震后防疫面临的困难 汶川大地震后通信基站严重破坏,早期深入重灾区的医疗队无法及时了解当地受灾民众的伤亡及分布情况,无法与上级部门取得有效沟通.生活条件艰苦,医疗队成员居住在帐篷内或卡车上,白天帐篷里温度高达40℃.

    作者:苗慧;宋晓莉;杨晓秋;马劲夫;黎檀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应用手持裂隙灯检查和治疗31例抗震救灾军人眼外伤

    目的:总结赴四川抗震救灾医疗队应用手持裂隙灯检查和治疗救灾部队眼外伤患者的体会.方法:2008年5月14-7月14都江堰抗震救灾医疗队接救灾部队眼外伤患者31例,应用手持裂隙灯检查并给予诊断,其中角膜铁质异物17例,角膜上皮损伤9例,前房出血5例.在手持裂隙灯下行角膜异物取出17例.结果:17例角膜异物患者均一次性取出铁质异物及周围的铁锈环;9例角膜上皮损伤患者2 d后痊愈;5例前房出血患者3 d后视力恢复正常.结论:地震环境下应用手持裂隙灯可以正确诊断眼外伤患者,并能及时处置.建议将手持裂隙灯列入部队医院野战医疗所的常规配置.

    作者:关娟;盛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膀胱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1 临床资料 女性患者,30岁,已婚.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无痛全程肉眼血尿2周,于2007年4月11日入院.尿液暗红,无尿急、尿频,无腰痛,无腹胀、腹痛.当地医院CT检查提示膀胱占位.

    作者:王腾飞;宋勇;洪宝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自体NK、T混合淋巴细胞扩增后回输对肿瘤免疫的影响

    目的:观察22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经细胞因子扩增并回输前后肿瘤免疫状态的变化.方法:体外诱导扩增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个核细胞,收获细胞后每2周回输1次,回输前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静脉血CD3+、CD3+CD4+、CD3+CD8+、CD3-CD16-CD56+、CD3-CD16+CD56-、CD3-CD16+CD56+、CD3+CD16-CD56-、CD3+CD16+CD56-、CD3+CD16+CD56+,观察回输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回输后2周外周血CD3+、CD3+CD8+、CD3+CD4+细胞与回输前相似;NK样标志细胞(CD16+/CD56+)比回输前明显增加(P<0.01);连续多次回输(2周间隔)后与上述结果相似;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自体NK、T混合淋巴细胞(NK-Tm)扩增后回输可提高机体抗肿瘤细胞免疫功能,安全性良好.

    作者:焦顺昌;张国庆;林星石;李瑾昱;李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原发性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目的:观察原发性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不同特点,为临床诊断SS提供新的信息.方法:选取原发性SS(pSS)患者44例,继发性SS(sSS)患者37例,其中17例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S-SLE),20例继发于类风湿关节炎(SS-RA).比较pSS和sSS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结果的不同特点.结果:1)pSS、SS-SLE和SS-RA发病年龄分别为(45.3±11.7)岁,(42.9±11.7)岁和(53.2±13.8)岁.2)pSS发热、唇腺活检、抗SSA和抗SSB阳性率明显高于SS-RA,猖獗齿阳性率明显高于SS-SLE(P均<0.05).SS-SLE组蛋白尿发生率较pSS多见(P=0.000),肾小管酸中毒有增多趋势(P=0.06).SS-RA组关节痛发生率较pSS多见.pSS腮腺肿痛较sSS明显多见(P=0.003),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较sSS少见(P=0.044).3)pSS血红蛋白(HGB)降低的发生率比sSS明显少见(P=0.045),且SS-SLE白细胞(WBC)、血K+和补体C3降低比pSS明显增多,SS-RA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增高比pSS多见.4)pSS和sSS的ANA核型以颗粒型常见,此外pSS核仁型、核膜型,sSS均质型和胞浆型相对较多见.结论:pSS与sSS比较,起病比SS-RA早,临床特征典型,腮腺肿痛明显,出现蛋白尿、贫血、C3降低及周围神经病变较少,ANA核型以颗粒型、核仁型、核膜型多见.

    作者:雷玲;赵铖;米存东;文静;陈战瑞;卢家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恶性黑色素瘤胃十二指肠转移1例

    1 临床病例 女性患者,66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1月余于2006年10月下旬来我院就诊.查体:皮肤、球结膜稍显苍白,前胸、臀部及左足可见散在数个0.3 cm×0.3 cm大小稍凸起黑痣,边界清,表面光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眼球缺如,心肺无异常,腹平,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包块,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魏振军;黄启阳;孙国辉;孟江云;梁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医患纠纷增多的原因及负效应

    笔者探讨医患纠纷增多的原因.分析医疗机构定位的方向性偏差、医务人员的自身缺陷、患者方主观意愿上的非理性以及媒体及社会舆论的倾向性、片面性导向.医患纠纷处理的要点在于事实求是、换位思考、积极沟通以及体制性的转变.

    作者:赵强元;黄泽平;陈永鹏;华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Neer分类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2月-2007年4月,我中心对24例(男10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55.8岁的Neer分类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应用Neer疗效评分系统对术后肩关节的疼痛、功能、活动度和解剖恢复进行评定.结果:经术后平均14.5个月随访,优(90~100分)10例,良(80~89分)7例,(70~79 分)4例,差(<70分)1例,优良率77.27%.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是治疗Neer分类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袁海涛;张强;黄宗贵;戴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地震骨科伤员72例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8年5月13日-18日成都军区452医院骨科共接收后送伤员110例,男64例,女46例,平均年龄44.5岁.同期在院住院治疗的普通患者42例为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龄48.2岁.

    作者:姚一民;陈华;唐佩福;郑晓缺;贾金鹏;陆宁;陈一平;娄延举;徐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种植尿道黏膜细胞的可降解尿道支架重建战伤后尿道的形态学研究

    目的:比较种植尿道黏膜上皮细胞的网状生物可降解尿道支架与单纯螺旋形尿道支架重建战伤后尿道狭窄的组织相容性及形态学变化.方法:成年新西兰雄兔18只,取原代培养兔尿道上皮细胞,种植于网状生物可降解尿道支架上,进行形态学鉴定及染色,观察存活状态.将种植尿道黏膜细胞的支架与单纯尿道支架,植入战伤性尿道狭窄动物模型,观察两种尿道支架重建损伤后尿道的组织相容性及形态学改变.结果:培养的尿道黏膜上皮细胞在网丝孔隙中黏附、增殖状态良好.结论:种植尿道黏膜上皮细胞的网状生物可降解尿道内支架,具有良好的修复重建战创伤后尿道狭窄的功能.有望成为修复重建战伤性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

    作者:符伟军;张秉鸿;高江平;洪宝发;张磊;杨勇;孟波;朱宁;崔福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例教练员心脏骤停救治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某国自行车队教练员,50岁,于2008年8月19日午餐后,11:47左右突发呼暂停、心脏骤停,在场人员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11:50我院急救人员到场,继续心肺复苏,见口腔内有血性液体,给予开放气道,阿托品0.25 mg、肾上腺素2 mg等急救药物;

    作者:宋青;周飞虎;刘辉;岳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强化对老年病房医务人员素质的培养

    老年患者病种多,病情重,复杂多变,死亡率高,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医术高,还要医德好.开展经常性教育,使医务人员正德立志、苦练本领,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全面提高老年病房的医疗质量,满足老年病房不断增长的临床需求.

    作者:范利;郑延松;何昆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