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发性大动脉炎研究进展

周润华;杨敏

关键词:动脉炎, 诊断, 治疗
摘要:多发性大动脉炎(TA)是一种原因未明慢性炎性疾病,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笔者就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人胰岛素基因逆转录病毒旋转感染Phoenix细胞的表达

    目的:观察新构建人胰岛素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M54)在Phoenix和HepG2等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1)脂质体法转染pM54质粒进入pT67、Phoenix和3T3细胞系;2)用新构建质粒的父本质粒p54和pCMVβGal质粒做转染基因对照;3)制备转染后细胞培养拟逆转录病毒上清液;4)旋转感染Phoenix及HepG2细胞;5)ELISA法检测转染、感染后上清液INS含量.结果:ELISA法检测证实感染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含较高水平目的蛋白INS的表达.对照结果均为阴性.结论:人胰岛素基因逆转录病毒介导旋转感染Phoenix等细胞,目的蛋白INS获得了预期的表达.实验为基因治疗或基因结合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进一步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

    作者:王雪岷;Ripps ME;Krause DS;Sherwin RS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LRP16在肝硬化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白血病相关蛋白16(LRP16)在肝癌中的表达规律,寻求其作为肝癌早期诊断及判断临床预后指标的可能性.方法:用Western印迹杂交法检测42例肝癌标本或新鲜组织中LRP16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LRP16在肝硬化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依次减少.LRP16高表达者一般肿瘤直径较小,具有完整的包膜,一般无血管侵犯,多为中低分化腺癌.绪论:LRP16高表达者具有较好的生物学特性.LRP16可能在判断肝癌生物学特性方面具有一定前景.

    作者:王涛;刘荣;母义明;魏东;高春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关于SCI收录医学文献的评价

    通过较为详细地介绍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概况、功能、特征以及对SCI收录的医学文献的评价,目的为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投稿SCI的命中率,并使我国整体医院医疗、学术水平走向国际化.

    作者:姚易平;王健红;杨胥英;许立华;刘森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研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对应用RF-Ⅱ装置加BAK椎问融合器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35例患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效果满意,滑脱复位率100%,椎间融合率100%,无滑脱丢失.87.2%疗效优良.结论:应用RF-Ⅱ装置加BAK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作者:赵培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原发性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目的:观察原发性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不同特点,为临床诊断SS提供新的信息.方法:选取原发性SS(pSS)患者44例,继发性SS(sSS)患者37例,其中17例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S-SLE),20例继发于类风湿关节炎(SS-RA).比较pSS和sSS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结果的不同特点.结果:1)pSS、SS-SLE和SS-RA发病年龄分别为(45.3±11.7)岁,(42.9±11.7)岁和(53.2±13.8)岁.2)pSS发热、唇腺活检、抗SSA和抗SSB阳性率明显高于SS-RA,猖獗齿阳性率明显高于SS-SLE(P均<0.05).SS-SLE组蛋白尿发生率较pSS多见(P=0.000),肾小管酸中毒有增多趋势(P=0.06).SS-RA组关节痛发生率较pSS多见.pSS腮腺肿痛较sSS明显多见(P=0.003),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较sSS少见(P=0.044).3)pSS血红蛋白(HGB)降低的发生率比sSS明显少见(P=0.045),且SS-SLE白细胞(WBC)、血K+和补体C3降低比pSS明显增多,SS-RA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增高比pSS多见.4)pSS和sSS的ANA核型以颗粒型常见,此外pSS核仁型、核膜型,sSS均质型和胞浆型相对较多见.结论:pSS与sSS比较,起病比SS-RA早,临床特征典型,腮腺肿痛明显,出现蛋白尿、贫血、C3降低及周围神经病变较少,ANA核型以颗粒型、核仁型、核膜型多见.

    作者:雷玲;赵铖;米存东;文静;陈战瑞;卢家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应用手持裂隙灯检查和治疗31例抗震救灾军人眼外伤

    目的:总结赴四川抗震救灾医疗队应用手持裂隙灯检查和治疗救灾部队眼外伤患者的体会.方法:2008年5月14-7月14都江堰抗震救灾医疗队接救灾部队眼外伤患者31例,应用手持裂隙灯检查并给予诊断,其中角膜铁质异物17例,角膜上皮损伤9例,前房出血5例.在手持裂隙灯下行角膜异物取出17例.结果:17例角膜异物患者均一次性取出铁质异物及周围的铁锈环;9例角膜上皮损伤患者2 d后痊愈;5例前房出血患者3 d后视力恢复正常.结论:地震环境下应用手持裂隙灯可以正确诊断眼外伤患者,并能及时处置.建议将手持裂隙灯列入部队医院野战医疗所的常规配置.

    作者:关娟;盛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微波辐射聚合义齿基托树脂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义齿基托树脂微波辐射聚合适宜条件.方法:用三种微波处理(MH)方法(MH1:162 W、12 min分次间歇辐射;MH2:162 W、12 min持续辐射;MH3:900 W、3 min持续辐射)和一种水浴恒温(CH)聚合[CH:(74±1)℃,12 h]制作标准试样120件,分为MH1、MH2、MH3和CH四组,分别检测试样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冲击强度和洛氏硬度.结果:不同聚合方法组间试样的力学性能不同(P<0.05).结论:微波辐射聚合基托树脂佳方法为低功率、短时间、间歇辐射.

    作者:律银华;莫三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医患纠纷增多的原因及负效应

    笔者探讨医患纠纷增多的原因.分析医疗机构定位的方向性偏差、医务人员的自身缺陷、患者方主观意愿上的非理性以及媒体及社会舆论的倾向性、片面性导向.医患纠纷处理的要点在于事实求是、换位思考、积极沟通以及体制性的转变.

    作者:赵强元;黄泽平;陈永鹏;华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NK、T混合淋巴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扩增的NK、T混合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特性.方法:MTT法测定培养后NK、T混合淋巴细胞对PLA-801D、A549、LS-174t及MDA-MB-231肿瘤细胞系的抑制率,对PLA-801D进行不同效靶比及不同作用时间抑制率的测定.结果:NK、T混合淋巴细胞对4种肿瘤细胞系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不同细胞系问抑制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NK、T混合淋巴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系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对PLA-801D抑制率与效靶比成正比,作用4 h有大抑制率.

    作者:李瑾昱;焦顺昌;林星石;张国庆;汪进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5·12地震救援中暑172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汶川地震中参与平武县南坝镇救援工作的中暑人员172例,其中男性125例,女性47例;年龄<18岁32例,18~45岁104例,55~80岁36例.

    作者:朱飒飒;刘政;康宁;周建丽;张晓霞;韩伟;喻帅;程渊;刘小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流感嗜血杆菌体外生物膜的形成

    目的:观察流感嗜血杆菌体外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BBF)的形成.方法:分离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痰液中的流感嗜血杆菌11株,采用结晶紫法和扫描电镜方法研究BBF的形成和结构.结果:不同菌株流感嗜血杆菌体外形成BBF的能力有所不同,超微结构显示由细菌菌体和胞外基质形成典型的膜状结构.结论:流感嗜血杆菌可在体外形成稳定的BBF,提示与AECOPD的发病有关.

    作者:王东;王瑛;刘又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强化对老年病房医务人员素质的培养

    老年患者病种多,病情重,复杂多变,死亡率高,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医术高,还要医德好.开展经常性教育,使医务人员正德立志、苦练本领,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全面提高老年病房的医疗质量,满足老年病房不断增长的临床需求.

    作者:范利;郑延松;何昆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北京市院前急救反应能力现况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北京市城区120急救网络救护车反应能力,分析其影响制约因素,并探讨解决方法.方法:采用问卷对2006年8月17日-9月17日所有执行日常急救任务的救护车进行调查.结果:北京市城区救护车道路平均行驶时间为11.55 min,平均抢救距离为5.82 km,不同地区、不同出车时间的救护车行驶速度和抢救距离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北京市城区院前急救反应能力不够理想,反应时间过长,抢救距离过大,难以满足市民医疗急救需要,急需研究探讨解决措施.

    作者:陈辉;张进军;马隽;赵永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一种防止留置静脉套管针阻塞的有效方法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1-10月住院期间意识清楚、生活不能自理、输液时间在7 d以上、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120例(男66例,女54例),平均年龄63.5岁.

    作者:游俊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多发性大动脉炎研究进展

    多发性大动脉炎(TA)是一种原因未明慢性炎性疾病,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笔者就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作者:周润华;杨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尿脱落细胞hTERT mRNA表达在早期膀胱癌无创诊断上的探索

    目的:通过检测尿脱落细胞的hTERT mRNA和端粒酶的活性,探讨建立膀胱癌早期诊断和术后检查的无创方法.方法:利用可提高灵敏度的巢式PCR技术,对尿脱落细胞中hTERT的mRNA进行RT-PCR检测,以TRAP方法加以验证.结果:28例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hTERT的mRNA表达阳性率为93%(26/28).20例泌尿系良性疾病组患者则为10%(2/20),TRAP方法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尿脱落细胞hTERT mRNA的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好,有望应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后复发的无创检查.

    作者:赵亚力;高江平;马学斌;伍志强;司艺玲;韩为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烧伤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研究进展

    随着国民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对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烧伤患者给予镇痛镇静治疗的救治理念日益得到重视.本文就烧伤镇痛镇静目的、效果监测与评价、治疗方法与药物选择、存在问题等新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伟;柴家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大肠埃希菌的肠道寄殖与感染

    大肠埃希菌是肠道正常寄殖菌及临床常见病原菌,也是耐药基因的重要储存库.笔者综述了肠道寄殖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相关感染,指出应用抗菌药物时,不仅要考虑其抗菌谱,更要考虑其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对耐药菌的选择,只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才能更好地抑制细菌耐药的增长.

    作者:赵铁梅;刘又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伽玛刀治疗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1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患者,31岁,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继而出现全身肌肉强直,四肢痉挛性抽搐,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口唇面部指端青紫,神志不清持续约5 min就诊,到达医院时已清醒,仍有头痛、头晕,四肢乏力,无两便失禁.既往无癫癎病史,无头部外伤史.

    作者:刘海涛;陈群;朱玉存;杨耘;郝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1例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明确诊断,病理类型为腺癌.其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30~75(56)岁.肝转移12例,胰腺转移6例,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7例,腹腔淋巴结转移19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0例.

    作者:李进章;王丽娟;赵久达;李豪;李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