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雨田;陶笙;郭义柱;唐佩福;张群;梁向党;崔庚;杨明玉
滑膜软骨瘤病是少见的疾病,本病临床病理特点是了解本病的基础.临床上由于对于本病认识不充分,常常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复发率较高.笔者就其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治疗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作者:韩纲;王岩;毕文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利用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系统表达胃癌相关基因GCRG224,制备高纯度的GCRG224蛋白.方法:采用PCR技术从pGEM-T质粒上扩增出含完整ORF的GCRG224 cDNA序列,将其克隆至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ET102/D-TOPO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凝胶回收目的蛋白.结果:SDS-PAGE证实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出相对分子量约16.8ku的Thioredoxin/GCRG224融合蛋白.薄层凝胶扫描显示,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质的22.3%.经凝胶回收法得到纯度近100%的蛋白产品.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Thioredoxin/GCRG224融合蛋白,并制备了高纯度的蛋白产品,为后续功能研究及其抗体研制创造了条件.
作者:伍银桥;王刚石;王孟薇;吴本俨;尤纬缔;王卫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转归,评价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8例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对柳氮磺吡啶(SASP)或5-氨基水杨酸(5-ASA),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灌肠,外科手术等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活动期UC患者中,轻度占25.0%(32/128),中度占53.9%(69/128),重度占21.1%(27/128);SASP或5-ASA是控制症状的主要药物,对于中度UC患者,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而发病年龄轻、结肠病变范围大、低血红蛋白、大便以血为主、低血清白蛋白、病变伴有溃疡是提示疗效差的相关因素.结论:对于UC病变处于活动期时,应及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选择疗效相对较好的治疗方案,并分析影响疗效相关因素.
作者:李明阳;杨云生;刘庆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治疗ICU重症感染患者及其对重症感染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方法:20例ICU重症感染患者,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措施;同时,B组患者还加用日达仙(胸腺肽α1,由美国赛生公司提供)治疗.结果:①治疗前,所有患者均存在血小板减少症,其WBC、NEUT均异常增高;②治疗过程中,B组患者WBC(P<0.05)及NEUT(P<0.01)有显著的恢复,而B组患者PLT也有明显的回升(P<0.05);③B组感染控制总有效率为90%,优于A组(其总有效率为70%),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达仙综合内科保守治疗,有利于尽快纠正感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有利于ICU重症感染的控制.
作者:侯立朝;熊利泽;张宏;霍婷婷;胡文能;王雅丽;申洁;王一楠;陈绍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卵巢良性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3~2006年间收治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0例(阴式、腹腔镜、开腹手术各20例),对3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病率少.结论:经阴道卵巢囊肿剥除术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很好的一种微创术式.
作者:李卫平;宋磊;袁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用于包皮环切术的解剖学基础及其临床应用.方法:甲醛浸泡的男尸9具,包括成年男尸1具,童尸3具,婴幼儿尸3具,新生儿尸1具,胎儿尸1具,阴茎局部解剖显露阴茎背侧的血管及神经组织,利用解剖显微镜、放大镜以及肉眼观察阴茎背神经、血管的分布和走行.阴茎背神经的解剖学基础决定麻醉位点的选择,10例包茎患儿经阴茎背神经两点阻滞麻醉实施包皮环切术.使用VAS(视觉模拟分析)来判断麻醉效果.结果:阴茎背神经自耻骨联合下阴茎根部2点及10点处发出,沿阴茎长轴延伸至阴茎头.阴茎背动脉位于神经的内侧,阴茎背静脉位于阴茎的中央.实施阴茎背神经两点阻滞麻醉后即刻的VAS值为0~4mm(即无痛至轻度疼痛),7~15 min包皮环切术结束后,VAS值为0~1mm.结论:两点法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耻骨联合下阴茎根部2点及10点)遵循了该神经的解剖学基础,麻醉效果肯定.
作者:肖元宏;刘洲禄;彭少林;王威;韩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初步评价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2例支架内再狭窄且有临床缺血症状的冠心病患者接受了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共置入支架34个,术后临床随访6个月,部分患者进行冠造复查.结果:全部支架均成功置入,术中和住院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平均随访3~15(8.6±2.2)个月,临床随访率93.8%(30/32),造影随访率78.1%(25/32).随访期间,1例术后第3个月行冠脉造影示支架内完全闭塞,考虑为迟发型血栓形成,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第3天死亡,余冠脉造影无支架内再狭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3.3%(1/30),支架内血栓发生率3.3%(1/30),再次再狭窄率3.3%(1/30).结论: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安全、有效,能有效预防、治疗再狭窄.
作者:高阅春;何继强;李峥;吴长燕;张晓玲;李宇;赵华;汪烨;韩智红;张维东;陈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4年10月~2005年6月我科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小者65岁,大者78岁.
作者:刘红;刘路华;宫月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介绍一种小面积全层皮肤制备皮片的改良方法.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自背部切取4 cm×4 cm大小全层皮肤组织,实验组使用鼓式取皮机及双面胶纸将其反削成中厚皮片,对照组采用眼科剪将其修剪成中厚皮片.将皮片原位移植于大鼠背部创面,术后8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皮片成活率.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手术患者21例.结果:实验组皮片完整无缺损,厚度均匀一致;对照组皮片厚薄不一,部分皮片有剪破痕.实验组制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而皮片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患者术后皮片成活良好.结论:小面积全层皮肤组织制备皮片的改良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皮片质量,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梁黎明;柴家科;贾晓明;冯瑞;京萨;尹会男;李凤玉;孙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于2004年8月~12月调查海军院校战士256人,其中男201人,女55人;新兵95人,二年兵86人,士官75人.年龄16~32(20.5±4.5)岁,15人已婚.对照组为海军院校新生和二年级学员,共809人,其中新生694人,二年级学员115人,年龄在17~21(19±2)岁,均未婚.经χ2检验二组在年龄和婚姻状况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宁淑娥;潘杰;李维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 临床病例 先证者(Ⅳ7)患儿,女,6岁.自幼双眼抬举困难来我院就诊.患儿为第一胎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结婚,有先天性上睑下垂家族史:其母亲、一个姨母、外祖母及母亲家族中有多位成员均患此病(图1).
作者:辛秀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早期胃癌(EGC)的术后复发率、复发类型、术后复发的预后因素和治疗.方法:分析我院1995~2005年391例EGC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D2)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391例EGC中21例显示为5.4%的5年累积复发率.4例局部复发,2例腹膜复发,10例远处转移复发,5例残胃复发.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显著相关(P<0.001).结论:尽管EGC术后复发率较低,但具有淋巴结转移的EGC仍有较高的复发可能性,特别是>6个淋巴结阳性者,即使进行了根治性手术,仍应给予辅助化疗.
作者:黄晓辉;陈凛;李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血视神经屏障与血脑屏障之间的差异.方法:SD雄性大鼠20只,分别取筛板前区、筛板区、筛板后区、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和大脑皮层.用电镜观察各部位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转铁蛋白受体(OX-26)的表达及微血管周围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外渗情况.结果:筛板前区质膜囊泡较大脑皮层多(P<0.05).筛板前区微血管内皮细胞OX-26表达阴性.微血管周围fibrinogen阳性.结论:筛板前区微血管内皮细胞不具有血脑屏障特性.
作者:刘式威;尹岭;吕霞;张梅奎;杜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观察那格列奈(A组,119例,120 mg 3/d)和瑞格列奈(B组,120例1.0 mg 3/d)治疗12周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胰岛素水平、体重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均能有效降低HbA1c(P均<0.01)、空腹血糖(FPG,P分别<0.01和0.05)、餐后1 h、2 h血糖(PPG1、PPG2,P均<0.01),提升餐后1 h、2 h胰岛素(INS1,P均<0.01;INS2,P分别<0.01和0.05)水平.其中对HbA1c和FPG的疗效,那格列奈优于瑞格列奈(P分别<0.05和0.01),但前者低血糖反应也多于后者.两组的体重较治疗前均略有增加;两药安全性及顺应性较好.结论: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都是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和安全的药物,那格列奈120 mg 3/d降低HbA1c和空腹血糖的效果强于瑞格列奈1.0 mg 3/d.
作者:宗文漪;高妍;袁申元;冯凭;罗佐杰;汪寅章;郭晓蕙;柴瑞敏;郑宝忠;秦映芬;潘长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适合多位点同步检测的SNP扩增方案和杂交检测条件,建立芯片杂交信号判读的标准.方法:设计多重扩增的引物和探针;优化荧光标记引物的多重PCR条件.自行制备氨基化片基并点样制片,激光共聚焦扫描后判读检测结果.结果:野生与突变探针杂交信号比值大于4或小于2.5对分型结果的判断有意义,而当信号值在2.5~4范围内应重新检测分析.结论:通过多片段同步扩增和不同位点平衡杂交的实现,本方法适于流行病学调查,体现了寡核苷酸芯片对药物代谢酶多态性基因分型的优势.
作者:李健;丛玉隆;文思远;陈苏红;乔平;张敏丽;王升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和分布变化.方法:选用40只雄性SD大鼠,于加力后0 d、3 d、7 d、14 d、21 d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法检测明胶酶-2(MMP-2)的表达,计算平均光密度(OD)和积分光密度(IOD).结果:牙齿移动后牙周膜两侧MMP-2表达增加,破骨细胞、破牙本质细胞、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部分成骨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染色阳性.OD表现动态变化,7 d低,而后缓慢升高.加力后IOD逐渐升高,7 d达到顶峰而后缓慢下降,21 d时仍维持在高水平.结论:牙齿移动时MMP-2呈规律性变化,与牙齿正畸骨改建关系密切.
作者:冯智敏;吴永生;闫桂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 临床病例 女性患者,26岁,因停经25+5周,胸闷、气短3周于2005-12-27入院.平素月经规律,6/28 d,末次月经2005-06-30,停经30+d出现早孕反应,并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无下腹痛,未行特殊处理,持续 15 d血止.停经13周B超提示双胎,18周开始在我院建围产保健,停经22周(2005-12-02)B超提示双胎,未见异常.
作者:卢彦平;高志英;汪龙霞;邹杰;刘爱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全白甲病家系的候选基因KLF7和CPO的突变.方法:对KLF7和CPO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区域及邻近内含子区域进行PCR扩增,其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分析KLF7和CPO的基因突变.结果:在KLF7和CPO基因外显子区域及邻近内含子区域内检测到5个变异位点,未检测到致病的基因突变.结论:KLF7和CPO基因编码区域的变异不是此家系全白甲的致病基因突变.
作者:解方;冯峥;张文;李恒进;刘红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对BALB/c小鼠肾癌的抑瘤作用.方法:采用Annexin-Ⅴ-FITC/PI法检测不同剂量放疗后Renca细胞的凋亡率,建立BALB/c小鼠的肾癌细胞移植瘤放射治疗的模型.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IL-2、IFN-γ分泌水平.结果:①在一定照射剂量范围内,Renca细胞的凋亡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②放疗组小鼠移植瘤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慢.③放疗组小鼠脾细胞分泌IL-2及IFN-γ明显较肿瘤对照组升高.结论:放疗组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放疗引发的Renca细胞凋亡和小鼠脾细胞分泌IL-2及IFN-γ能力增强有关.
作者:王瑶;黄建华;吕海燕;郭佳;杨军;马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引起的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及其他相关常见与重大疾病的治疗是近几年干细胞领域的临床研究热点.笔者试对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血管病的国内外新进展综述.
作者:王雪岷;窦京涛;母义明;陆菊明;潘长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