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力;吴本俨;徐世平;李小鹰
1 临床资料例1,女性,81 岁,左髋部摔伤致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活动受限,7 个月入院.伤后在当地医院曾行股骨髁上骨牵引治疗 4 个半月,拍X线片复查,认为骨折愈合,但去除骨牵引后,患者左下肢逐渐出现短缩,外旋畸形,活动受限.入院后拍X线片见股骨大粗隆上移,股骨颈干角变小,原骨折线增宽,硬化,骨折移位,出现明显骨不连征象.
作者:梁雨田;陶笙;董纪元;刘芙进;张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材料和方法1.1 致伤方法健康成年家兔,雌雄不限,体重(2.8±0.3 kg),共 20 只.伤前以3%戊巴比妥钠耳缘静脉麻醉﹙30 mg/kg﹚后,气管切开﹑插管,暴露双侧颈内静脉.将动物侧卧于固定台上,颈胸交界以下固定躯干.头部略向后伸.
作者:陈火明;叶梅;于永;韦鹏翔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本组 21 例(28 个关节),左侧 8 例,右侧 6 例,双侧 7 例.男性 10 例,女性 11 例.年龄:28~68 岁.老年性骨关节炎 8 例平均 61.1 岁,髋臼发育不良 13 例,平均 34.2 岁.临床特点是:远距离行走后髋关节疼痛和痛性跛行.X线示:髋臼发育不良,头臼包容比例失调,关节间隙变窄,髋臼缘负重区密度增高,髋臼或股骨头负重区囊性变及唇样增生.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仰卧,双下肢牵引,重量约 20 kg,在大转子顶点及前后各 3 cm 处分别标记,作为穿刺点、关节镜和器械入口.
作者:刘玉杰;陈继营;王志刚;王岩;周勇刚;原新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重度烧伤创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 例大面积烧伤病人,随机分为rhGH治疗组和对照组, 并分析比较两组一般状况, 定期检测患者的血清蛋白、深Ⅱ度创面及供皮区的愈合时间、体重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较对照组增高, 深Ⅱ度创面和供皮区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 体重下降减少.结论:rhGH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作用明显,并且是安全的.
作者:周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内因素及肺外因素致急性肺损伤(ALI)的异同.方法:气道内滴注及腹腔内注射内毒素(LPS,10 mg/kg)建立大鼠ALI模型.54 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气道组、腹腔组,每组 18 只(2 h、6 h、24 h各 6 只).按时相处死并采集标本,观察大鼠动脉血气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总蛋白水平、细胞总数、细胞分类及TNF-α水平、肺病理.结果:和腹腔组比较,气道组大鼠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降低(P<0.001),BALF总蛋白水平、PMN明显增加(P<0.001),BALF中TNF-α水平明显升高(2 h、6 h P<0.001,24 h P<0.05),肺病理示肺内PMN大量浸润伴出血、透明膜形成.结论:①气道内滴注LPS致大鼠PaO2进行性降低,而腹腔内注射LPS对PaO2无明显影响.②气道内滴注LPS致大鼠肺内PMN大量浸润,而腹腔内注射LPS肺内 PMN数量明显少于前者.
作者:李洪霞;张进川;刘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及疗效.方法: 创伤性感染性假性动脉瘤 12 例,年龄 15~65 岁,平均 32 岁.伤后 3 d~14 d,平均 6 d,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根据动脉损伤情况采用不同的血管修复方法.手术行单纯动脉结扎 3 例,经动脉瘤腔破口修补 3 例,解剖外旁路血管移植 6 例.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7 例切口Ⅰ期愈合,5 例切口Ⅱ期愈合.随访 3 月~1 年,腘动脉自体静脉移植术后 3 月移植血管闭塞,2 例人造血管分别在术后 6 月、1 年,移植血管吻合口狭窄.下肢软瘫患者 1 年后肢体功能部分恢复,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假性动脉瘤合并感染时的早期手术治疗,处理得当是安全的,彻底清创和血管重建是治疗创伤性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晋援朝;夏绍友;黄晓辉;吴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头孢吡肟在老年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的经验性抗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未接受其它抗生素治疗的 115 例老年SHAP患者被分为头孢吡肟治疗组(CFP组)和泰能治疗组(IMP组),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特征.结果:①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4%和89.3%,无显著性差异(P=0.641).②两组痰中细菌检出率分别为91.5%和91.7%,均以G-菌为主,分别为80.5%和85.7%,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居前五位,它们对头孢吡肟及泰能的敏感性相似.③两组以病例计细菌学有效率分别为88.9%和88.2%,无显著性差异(P=0.916);以菌株计细菌学清除率分别为89.6%和91.4%,无显著性差异(P=0.708).④治疗结束时,IMP组有7例(12.5%)患者各分离出1株念珠菌属,3例(5.4%)患者菌群交替(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各1株);CFP组则无此现象;二者差异显著(P=0.005).⑤两组效价比分别为0.137‰和0.127‰,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孢吡肟的抗菌谱、抗菌活性及临床疗效与泰能相似,且几乎不引起继发性真菌生长,可作为老年SHAP理想的经验性抗菌治疗的单一用药.
作者:王立万;俞森洋;李洪霞;邹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判断复发性尿路上皮肿瘤的克隆起源.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和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分别检测了 20 例上尿路上皮肿瘤和相应的复发性肿瘤p53基因的突变,以及 30 例 80 块标本中的p53蛋白表达,比较原发和复发性肿瘤的基因型. 结果: 复发性肿瘤和原发性肿瘤p53基因型一致者为63.6%,不一致者为36.4%,提示复发灶单克隆起源者约为2/3,多克隆起源者约为1/3.结论: 复发性尿路上皮癌多为单克隆起源,少部分为多克隆起源.
作者:高江平;韩宇;杨延玲;徐静;洪宝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条件下肺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尾悬吊来模拟失重,分为悬吊 7 d 和 21 d 及对照 4 组,每组 10 只健康雄性SD大鼠,共 40 只大鼠.用肺泡毛细血管对异硫氰酸荧光素钠标记的右旋糖苷通透性指数表示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并对其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组织的血管通透因子的改变情况.结果: 7 d 悬吊组模拟失重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指数显著增大(P<0.01),且 21 d 悬吊组模拟失重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指数仍较大(P<0.05),但同 7 d 悬吊组相比增大程度已明显降低;7 d 尾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肺组织血管通透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 21 d 悬吊组模拟失重大鼠肺组织血管通透因子的表达水平仍较高(P<0.05),但增高程度已明显低于 7 d 悬吊组.结论: 在模拟失重条件下肺组织微血管通透性增高,并且随着时间延长增高程度会有所降低.
作者:王俊锋;刘长庭;刘岩;王德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医院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好的统计信息服务.方法:根据医院管理需求制订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结果:①对医院管理统计信息进行分类;②设计医院管理统计信息框架;③探讨了医疗管理、经济管理和物资管理、医疗质量综合评价和医疗改革统计信息.结论:医院管理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方法.
作者:董军;胡湖;曹秀堂;高筠;代伟;刘志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自 1985~2000 年,共 40 例患者,60 髋.男 6 例,女 34 例,年龄 17~ 60 岁,平均年龄为 52 岁.依Scher 和Jakin的分类方法,患髋均为 1~2 级.患者术前均有患髋酸痛不适,活动受限症状.X线片表现为髋臼发育不良,关节间隙无明显狭窄,关节囊轻度肿胀,无骨坏死及囊性改变.术后随访长 15 年,短 1 年,平均 7.8 年.
作者:李众利;王继芳;刘玉杰;王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的研究.方法:临床 115 例婴幼儿分为体外循环管道不定型(A组)和体外循环管道定型(B组)两组.A组应用进口膜肺 35 例(57%),鼓泡式氧合器 26 例(43%),体外循环管道是临时改装.B组应用进口膜肺 49 例(91%),鼓泡式氧合器 5 例(9%),体外循环管道选择配置成型的婴幼儿管道,直径 6 mm,长度 100 cm.结果:两组患儿的年龄、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1).B组与A组相比,体外循环中晶体预充量由(516±172)ml减少至(400±109)ml,差异性显著(P<0.01).总液量由(933±239)ml减少至(625±171)ml,差异性显著(P<0.01).全血预充量由(414±183)ml减少至(87±106)ml,差异性显著(P<0.01).两组稀释度无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由(24.4±23.9)h缩短至(13.2±9.1)h,差异性显著(P<0.01).ICU时间由(2.8±1.5)d缩短至(1.6±0.9)d,差异性显著(P<0.01).全组115例死亡3例(2.6%).结论:选用优质婴幼儿膜肺,规范体外循环管道,总预充量控制在 500 ml 以下,保持较高的胶体渗透压是婴幼儿体外循环的关键.
作者:王加利;李佳春;高长青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医院价值创造体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安定繁荣的重要基础.医院管理者应该认真分析医院内部价值创造体系中各个生产要素的特点与需要,根据医疗服务安全、优质、高效和低耗的管理目标来科学地配置有限的卫生资源,建立健全深得民意、公平透明和有效率的激励机制,实现医疗服务效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化.
作者:韩进;张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临床病例男性患者,31 岁,新疆伽师县农民,维吾尔族,因四肢浸润紫红色斑丘疹 4 年余前来就诊.
作者:赵广;苑淑尊;刘雯;马惠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自新生第 1 天(P1期)和成年SD大鼠海马和纹状体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方法:分别分离P1期和成年SD大鼠海马和纹状体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在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和B27的DMEM/F12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形成神经球(neurosphere)后每 8~10 d传代 1 次,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原代和传代培养形成的神经球以及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神经球分化后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在上述条件下培养及传代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悬浮生长的呈巢蛋白(nestin)阳性的神经球;神经球贴壁后分化的细胞表现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且分别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结论:新生及成年SD大鼠的海马和纹状体存在神经干细胞.
作者:王培福;田成林;蒲传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制定妇炎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香附、赤芍、桂枝、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香附、赤芍、桂枝、黄芪;延胡索乙素在 0.92~4.630 μg 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98.86%,RSD3.4%.妇炎康胶囊样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为 0.17 mg/g.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能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梅;孙亚江;宋红湘;秦文杰;张淑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减少战时火器伤的感染率、致残率,提高伤口清创冲洗的效率,研制了电脑清创(冲洗)机.方法:建立犬肢体火器伤动物模型,用冲洗机、橡皮球冲洗法、倒水法三种方法分别冲洗伤口,然后于受伤后和冲洗后即刻取局部组织进行细菌定量、伤口大体观察.结果:在减少伤口表面细菌数量方面,冲洗机与橡皮球法、倒水法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冲洗机还有明显去除伤口碎屑、碎片或异物等大物质的作用.结论:冲洗机在操作、冲洗效果等方面优于其它传统冲洗方法.
作者:王丽姿;李亚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对象和方法 1999 年 10 月至 2000 年 12 月入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患者(诊断均符合 1997 年全国呼吸内科会议制定的标准)20 例,男性 17 例,女 3 例,年龄 69~82 岁.20 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氧气雾化组 10 人,男性 8 人,女性 2 人;超声雾化组 10 人,男 9 人,女 1 人.两组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①氧气雾化组:使用宝鸡德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DY型氧气雾化器.
作者:王巧云;赵英新;邱晓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检测骨钙素(osteocalcin OC)及Ⅰ型胶原(collagenⅠ ColⅠ)在体外血管钙化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建立体外血管钙化细胞模型(钙化BASMCs),比色法检测细胞层钙含量、放免法检测培养上清OC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OC、ColⅠmRNA表达.结果:钙化BASMCs中钙沉积增加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培养上清OC含量在钙化过程中随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至第 8 天升至高,继而轻度下降;OC及ColⅠmRNA在钙化BASMCs中表达分别增加128.05%及116.84%.结论:钙化BASMCs中OC及ColⅠ表达增加,是一较好的研究血管钙化的体外模型.
作者:陈宇;王士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克隆人类抗凋亡基因survivin(SVV).方法:提取胃癌细胞系SGC-7901总RNA,RT-PCR扩增人SVV全长cDNA,测序鉴定、原核表达.结果:得到两个SVV基因cDNA克隆,即SVV-S4A与SVV-S1B,前者与已知SVV基因cDNA序列相同,后者第3个外显子丢失.原核表达所获融合蛋白经SDS-PAGE电泳与已知SVV基因的蛋白质表达产物大小相近.结论:自人胃癌细胞中克隆出SVV基因的全长cDNA,并获得一个新的剪切体;实现了SVV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高效表达.
作者:杨欣艳;王孟薇;王刚石;尤纬缔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