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P-糖蛋白的表达

曲耀华;蒋杞英

关键词:P-糖蛋白, 肺癌, 淋巴结,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在非癌肺组织、肺癌原发灶及肺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0 例术前未进行化疗的肺癌原发灶、肺癌淋巴结转移灶及 10 例非癌肺组织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 40 例肺癌原发灶P-糖蛋白阳性表达 23 例,其淋巴结转移灶P-糖蛋白阳性表达 18 例,阴性表达 5 例;肺癌原发灶P-糖蛋白阴性表达17例,其淋巴结转移灶均无阳性表达.10 例正常肺组织P-糖蛋白的表达均阴性.肺癌原发灶P-糖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灶P-糖蛋白表达有关(P<0.01),与肺癌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结论: 肺癌原发灶与肺癌淋巴结转移灶中P-糖蛋白的表达有关.非癌肺组织中P-糖蛋白的表达阴性.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VEGF和MVD在肺癌及其脑转移灶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在肺癌及其脑转移灶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34 例肺癌、24 例肺癌颅内转移患者癌组织MVD和VEGF的表达,结合预后资料观察这两个指标判断预后的价值.结果:肺癌中VEGF高表达者 15 例(44.1%),MVD高表达者 19 例(55.9%);颅内转移瘤中VEGF高表达者 12 例(50.0%),MVD高表达者 13 例(54.2%).颅内转移瘤MVD和VEGF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原发灶.肺癌MVD及VEGF的表达与年龄、吸烟史和肿瘤大小无关,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显著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MVD、VEGF与肺癌患者术后无病存活期(DFS)及总生存期(OS)有显著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VEGF为独立预后因子,它的参数为正值,属于风险因子,表达越高,生存期越短.结论:VEGF和MVD可能为判断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其中VEGF可能是较强的独立预后因子.

    作者:李捷;孙玉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核苷酸对大鼠心肌[3H]格列本脲结合位点的影响

    目的:研究核苷酸类物质对心肌膜[3H]格列本脲([3H]Gli)特异性结合位点的影响.方法:制备心肌膜标本,采用竞争结合和/或动力学试验,分别研究ATP、ADP、UDP、AMP和腺苷(Ade)等核苷酸物质对心肌[3H]Gli结合特性的影响.结果:[3H]Gli与心肌膜标本呈特异性、可逆性结合,非标Gli可剂量依赖性地取代[3H]Gli与心肌膜标本的结合,IC50值为195 nmol/L.在相同条件下,ATP、ADP和UDP均可抑制[3H]Gli结合,IC50值分别为1.68、0.80和2.08 mmol/L;而AMP和Ade对心肌[3H]Gli结合无明显影响.动力学试验表明:[3H]Gli与心肌膜标本的结合和解离均符合一级动力学,ATP、ADP和UDP能减慢[3H]Gli与心肌膜结合,并降低大结合容量,但不影响解离动力学过程.结论:ATP、ADP和UDP可诱导SUR构象的改变,从而对心肌[3H]Gli特异性结合位点具有负性变构调节作用.

    作者:朱庆磊;汪海;肖文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凯扶兰在妇科门诊手术中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目的:为妇科门诊手术及计划生育手术寻求一种安全、高效、非瘾、价廉、方便的镇痛剂,以减少受术者的痛苦.方法:对我们两院妇科门诊手术患者 600 例,选用新一代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凯扶兰(双氯芬酸钾)作为镇痛剂,与对照组(服药 25 mg 组和服药 50 mg 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服药 50 mg 组在服药 30 min 后受术效果佳,且无毒副作用,凯扶兰剂量与镇痛作用关系显著(P<0.001).结论:凯扶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剂,可在妇科门诊手术作为术前常规用药.

    作者:刘悦;王苏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2例电烧伤患者的治疗

    1 临床资料我科 1999 年 5 月至 2002 年 5 月收治高压电烧伤 22 例,其中男性 18 例,女性 4 例.12 例男性民工因手掌举钢筋碰到附近高压电线致伤,10 例学龄儿童(4 例女童)爬到变压器上玩耍时触及高压电线致伤.22 例均有即时昏迷史,烧伤体表面积12%至30%.双上肢及单下肢完全毁损 4 例,其中合并胸腹部毁损 2 例.伤员入院时间早为的伤后 4 h,晚的超过 24 h.大部分伤员在入院前均进行了补液、消炎等治疗,但创面未作何处理.入院后分别予以输液、消炎、碱化尿液、利尿等治疗,病情稳定后及时行毁损肢体截肢和部分毁损肢体切开减张,并切除体表深度烧伤坏死组织,以临近皮肤组织瓣及利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皮瓣移植

    作者:孔质彬;杨福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α粒子诱发BEP2D细胞癌变株中多种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

    目的:研究α-粒子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癌变株中p14ARF, p16INK4a, MGMT, GSTP1,BUB3和DAPK基因的甲基化情况.方法:用甲基特异性的PCR(MSP)分析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情况和用RT-PCR检测细胞的基因转录水平.结果:p14ARF基因在BEP2D细胞中没有甲基化,但在其癌变细胞BERP35T1中发生了甲基化,且甲基化导致p14ARF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下降.p16INK4a和BUB3在两种细胞中均没有发生甲基化,BUB3经测序证实;MGMT在BEP2D细胞和癌变细胞中均发生甲基化;DAPK在BEP2D细胞中已有部分甲基化,在BERP35T1细胞中完全甲基化;GSTP1在BEP2D细胞中没有甲基化,在BERP35T1细胞中发生部分甲基化.结论:在辐射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部分与细胞增殖、DNA修复和细胞凋亡相关的功能基因发生了甲基化.

    作者:李鹏;高德伟;耿煜;隋建丽;孙敬芬;周平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硝普钠降压联合扩容用于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目的:观察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并扩容治疗对嗜铬细胞瘤切除围术期循环的影响.方法:12 例患者在切下肿瘤前用0.01%硝普钠溶液经颈内静脉点滴调控血压,将MAP控制在 8 ~ 10 kPa,同时快速输入乳酸钠平衡液和代血浆各 20 ~ 30ml*kg-1*h-1扩容至尿量 100 ml*h-1以上,之后根据出血量调整输液速度.监测指标:MAP,HR,,尿量SpO2.结果:手术人均 210 min,硝普钠用量人均 38.333 mg,艾司洛尔 330 mg,输液总量 7250 ml (117 ml*kg-1),尿量 610 ml,SpO2 98%~100%,血压和心率均在理想范围,无任何并发症.结论:硝普钠控制性降压配合及时大量扩容有利于维护嗜铬细胞瘤术中循环平稳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文广;刘靖;毕素萍;张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酶活性及CRP、Fn的变化

    目的:探讨SARS患者血清中CRP、Fn和反映组织细胞损伤的血清酶活性变化规律.方法:观察SARS患者急性发病期和康复期血液中各项指标的变化,血清LDH、CK、ALT和AST活性采用ROCHE诊断公司速率法试剂盒在日立 76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RP和Fn测定采用ELISA方法.结果:急性期患者CRP明显升高,同时伴随血清LDH、CK、ALT和AST活性的部分升高,至恢复期CRP明显降低,血清ALT和LDH活性进一步升高,而AST和CK基本恢复正常;Fn在急性期明显降低,康复期恢复正常水平.结论:SARS患者康复期血清反映细胞膜损伤的酶活性进一步升高,提示组织细胞损伤持续存在.

    作者:田亚平;刘红鹰;宋淑珍;姜辉;刘景汉;欧阳锡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食管腺癌和贲门腺癌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

    目的:评估食管腺癌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研究.结果:108 例患者中食管腺癌 22 例(男∶女=3.5∶1, Ⅱ期15.4%, Ⅲ期76.9%,Ⅳ期7.7%),贲门癌 86 例(男∶女=4.6∶1, Ⅰ期2.9%,Ⅱ期7.1%,Ⅲ期 74.3%,Ⅳ期15.7%). 30例患者获得根治性切除.食管癌中位生存期是 3.75 个月,贲门癌是 9.36 个月.根治性切除(26.1个月)显著高于姑息性切除(7.1个月,P<0.05).姑息手术者(7.11 个月)与未治疗者(11.29 个月)无明显差异(P=0.353).转移淋巴结的数目超过 6 个(P<0.05)或阳性率超过65.6%(P<0.01),中位生存期显著缩短.结论:手术只能显著改善根治性切除的食管和贲门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丁保国;孙玉鹗;周乃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营养疗法对婴儿腹泻及营养不良的阻断作用

    目的:观察营养疗法对婴儿腹泻及营养不良的治疗和阻断作用.方法: 用以炒米粉为主的营养配方(营养止泻奶;专利号:941021564)喂养婴儿腹泻 372 例.结果:治疗后在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1.在营养指标中观察组治疗后,体重从(9.60±2.05)kg增至(10.21±2.12)kg,P<0.01;血总蛋白从(60.23±8.30)g/L增至(65.94±4.86)g/L;尿素氮从(2.40±1.30)mmol/L 增至(3.35±0.85)mmol/L;周围血淋巴细胞从(0.63±0.34)×109增至(0.79±0.32)×109,P<0.05~0.01.结论: 婴儿腹泻期的合理喂养(选用营养止泻奶)能促进腹泻病恢复,并能预防和阻断腹泻病营养不良的发生.

    作者:王军;李跃旗;苏淑慧;邹正生;石建时;虞爱华;陈仁惇;陈菊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血管病致假性延髓麻痹咽反射临床特征浅析

    1 临床病例选择 2000 年 10 月~ 2002 年 10 月自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及解放军 464 医院中医针灸康复中心住院的 315 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脑血管疾病符合 1995 年第四次脑血管疾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持续的(1周以上)吞咽困难、饮食水咳呛、构音障碍.②软腭、咽喉肌、舌肌、咬肌或面肌运动障碍,无舌肌萎缩及肌束震颤.③生理性脑干反射:软腭反射存在或亢进(早期可消失或减弱),下颌反射亢进.病理性脑干反射(吸吮、掌颌等)阳性.④情感障碍.⑤MRI示双侧桥脑以上脑部损伤,经脑干诱发电位检查排除脑干损伤.记录患者入院后的咽反射情况,总结咽反射变化规律.根据脑血管病分期分组,急性期(发病 1 月内)为A组、恢复期(发病 1 月~ 6 月内)为B组、后遗症期(发病 6 月后)为C组.将各组咽反射变化规律进行χ2 检验,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A组咽反射一过性减弱或消失明显高于B组和C组.

    作者:肖蕾;赵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目的:笔者通过分析国内外临床评价方法现状,总结出临床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对临床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的重要性.并进一步确定了进行临床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研究总体思路.

    作者:夏蕾;吴佳佳;郭建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雌激素上调LRP16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鉴定LRP16基因的表达调控途径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对LRP16基因进行启动子序列顺式作用元件和信息学角度的SAGE(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谱分析,提示雌激素对其可能具有转录调控作用.为证实这一作用,构建了LRP16基因启动子序列(2.6 kb)调控的荧光素酶报告子(pS0),并与雌激素受体α和β(ERα,ERβ)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COS-7和MCF-7细胞,加入雌二醇(β-E2)培养,luciferase assay方法测定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报告子pS0与ERα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较非共转染组及pS0 /ERβ表达载体共转染组显著升高,并且在两种细胞中的升高幅度接近.结论:LRP16是受雌激素调控的一个新识别的靶基因,具体调控途径由雌激素变构激活的ERα直接介导,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韩为东;母义明;宋海静;卢学春;徐周敏;李续建;于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派丽奥治疗老年牙周炎的疗效观察与分析

    目的:评价新药派丽奥作为治疗老年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牙周炎患者的 40 对病情程度基本一致的牙齿分两组观察,试验组牙齿洁治后用派丽奥牙周袋内上药,每周一次,共 4 次.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派丽奥治疗老年牙周炎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派丽奥能较长时间保持局部较高浓度,发挥其杀菌、抑菌作用,可作为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一种有效局部辅助用药.

    作者:宫琦玮;余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甲状腺素和胰岛素提高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甲状腺素和胰岛素对肿瘤细胞化疗的增敏作用.方法:MTT比色法.结果:①T3作用后能提高Vp-16对PLA-801D的抑制率,T3对DDP无增敏作用;②胰岛素作用后能提高Vp-16及DDP对PLA-801D的抑制率.结论:甲状腺素和胰岛素有一定增敏作用.

    作者:赵宏;焦顺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异体或自体输血对肿瘤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异体输血和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对肿瘤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影响. 方法:食道癌及胃癌根治术患者 100 例, 随即等分为 2 组,异体输血组(Ⅰ组)术中输异体全血 400 ml,自体输血组(Ⅱ组)入手术室放血 400 ml,同时输入等量贺斯,术中自体血回输给患者 .分别于入手术室、术后第 1 天及第 5 天抽取静脉血,测定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数量.结果:两组术后第 1 天CD3+、CD4+、CD4+/CD8+、NK细胞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或P<0.01),异体输血组较自体输血组减少更明显(P<0.05).术后第 5 天异体输血组CD3+、CD4+、CD4+/CD8+、NK细胞仍较术前显著减少,自体输血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围术期异体输血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较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自体输血者严重,自体输血对免疫抑制轻,术后免疫功能恢复快.

    作者:郭素莲;马传根;冯晓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肺癌放射免疫导向手术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初步应用

    目的:用手持型γ探测仪 (Gamma-detecting probe, GDP)对荷瘤小鼠肿瘤原发灶及微小转移灶行放射免疫探测,术中对肺癌的侵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进行了初步探测.方法:采用抗肺腺癌单克隆抗体LC-1生物素化预定位技术,进行肺腺癌小鼠RIGS动物实验.应用培普利欧霉素(peplomycin,PPM)和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MIBI)为肿瘤示踪剂对肺肿瘤患者手术标本的放射性探测,以T/NT值判定探测标本的性质.结果:荷瘤小鼠的原发肿瘤和转移肺组织均有较高的T/NT比值.GDP探测鼠肺肿瘤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为98%、96%和97%.临床应用GDP能准确地探测出肿瘤侵及范围和淋巴结转移,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为91%、88%和90%.结论:应用GDP可以探测出荷瘤小鼠体内肿瘤及其微小转移灶.PPM和MIBI用作肿瘤示踪剂可以有效地判别肺癌的侵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

    作者:王钰琦;孙玉鹗;张锦明;柳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结膜下给药兔眼玻璃体内维拉帕米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结膜下给药兔眼玻璃体内维拉帕米(Verapamil, Ver)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 制备外伤性PVR动物模型,结膜下注射 1.25 mg/0.5ml Ver,按时抽取玻璃体样品.样品经提取、浓缩处理后,采用美国HP1050 HPLC系统测定样品中Ver的浓度,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结膜下注射Ver后,吸收半衰期t1/2(Ka)=(0.54±0.16)h, 达到峰浓度的时间T(peak)=(2.10±0.84)h,峰浓度Cmax=(17.65±4.64)μg/ml, 消除半衰期t1/2(Ke)=(7.29±1.46)h,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208.07±40.22)μg/(ml*h).结论:结膜下注射Ver可以进入玻璃体并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为结膜下注射Ver防治PVR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姜彩辉;张卯年;张鲲;赵玉兰;廖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测量血压时听诊器胸件与袖带位置关系探讨

    1 对象和方法随机抽取住院患者 120 例,平均年龄(45.0±6.2)岁,其中高血压患者 60 例,非高血压患者 60 例.选用常用的台式汞柱血压计,测验前血压计先进行校正.按平卧位下将听诊器胸件塞入袖带为临床位,不塞入袖带为标准位,分别采用两种方式测量血压.测量在病人午休后清醒安静下进行.每组各包括 30 例左上肢血压和 30 例右上肢血压.

    作者:杨英;刘京;孙丽娜;聂道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体液免疫特征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患者特异性体液免疫特征.方法:采用ELISA技术检测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G和IgM水平.结果:SARS患者住院期间血清特异性IgG水平持续升高,阳性检出率为77.3%;特异性IgM抗体水平住院 3 周内持续升高,第 3 周达到高值,阳性检出率达60.0%,第 4 周则迅速下降.SARS患者血清IgM阳性出现时间早于IgG 1 周.结论:SARS患者血清中均存在特异性IgG抗体,而特异性IgM只存在70%~80%患者血清中.SARS特异性抗体产生的时间和变化特点相似于其它传染性疾病.

    作者:匡铁吉;董梅;梁艳;雷红;孟祥红;何菊芳;佟爱华;杨彩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对本病的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方法:根据诊断SARS的临床实践和体会,参考相关资料,综合评价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结果:SARS由冠状病毒引起,患者主要有发热(体温常> 38.0 ℃)、畏寒、头痛、干咳、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肺部体征不明显或仅有少量湿性啰音;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或伴血小板降低;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多叶或双侧肺异常阴影;单纯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利巴韦林、氧疗、无创机械通气、对症支持、中医中药及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结论:SARS由冠状病毒引起,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综合资料,积极有效的内科综合治疗可提高SARS治愈率、降低其病死率.

    作者:汪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