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3HB-co-3HH)对哺乳类动物骨髓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孙明学;胡平;黄靖香;高峰;卢世璧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 细胞周期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嵌段共聚[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p(3HB-co-3HH)]对犬骨髓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索p(3HB-co-3HH)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哺乳类动物体内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p(3HB-co-3HH)在DMEM培养液中的浸出液(0.1 g/ml)培养犬骨髓干细胞,绘制细胞生长曲线,MTT测定及用FCM对细胞周期时相进行分析,并在p(3HB-co-3HH)薄膜上培养骨髓干细胞,观察细胞形态.结果:在细胞培养的第2~5 d,细胞增殖明显;MTT测定相对增殖率102%,细胞毒性0级;FCM检测结果显示p(3HB-co-3HH)浸出液培养组增殖期细胞为22.18%,对照组为16.12%.骨髓干细胞在p(3HB-co-3HH)薄膜上培养48 h后观察呈簇状粘附生长.结论:p(3HB-co-3HH)浸出液对犬骨髓干细胞无毒性,细胞在p(3HB-co-3HH)表面生长良好,可作为新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哺乳类动物体内进行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人心肌肌凝蛋白重链的制备研究

    目的:探讨制备人心肌肌凝蛋白重链(MHC)的方法,为制备其抗体提供抗原.方法:采用改良法制备人心肌MHC,通过SDS-PAGE及Western印迹分析其纯度及抗原特性.结果:①SDS-PAGE显示,纯化的人心肌MHC呈现只有-分子量较大的代表人心肌MHC带的典型图像;②Western印迹显示,200 ku处有一典型的感光带.结论:所用的改良法能有效地提取纯化人心肌MHC,可满足制备其抗体的需要.

    作者:刘德新;李小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加速度反复暴露对前庭功能影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目的:从基因水平上探讨加速度反复暴露对前庭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地面模拟装置,豚鼠于2 G作用下,反复暴露8 d,在+10 Gy作用下测试前庭功能.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对反复暴露后前庭功能正常动物与未暴露动物小脑及脑干组织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19个有差异的cDNA片段,其中6个测序后,在GenBank序列库中进行同源性比较,有1个与人类prefoldin1 mRNA具高度同源性(99%),其余5个无同源序列.结论:加速度反复暴露对豚鼠小脑和脑干基因表达有影响,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机体对加速度反复暴露的适应性及抗晕动病能力有关.

    作者:梁雪清;刘丽;于立身;纪桂英;王烨;曹颖;罗超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门静脉动脉化时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血管铸型的变化

    目的:根据肝门部胆管癌的病理特点,在行根治性手术时可能需采用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整块切除.本研究为了解用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肝血流后对肝脏微血管和组织学的影响.方法:建立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肝脏血流的梗阻性黄疸大鼠实验模型,通过该模型对大鼠肝脏微血管和组织学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行门静脉动脉化手术后一个月血管铸型标本和墨汁灌注标本均显示肝窦略变粗,较正常更为充盈,虽有一定的变形,但仍呈放射状分布在中央静脉的周围.墨汁灌注标本显示为肝窦内墨汁灌注欠均匀,颜色略显不规整.肝脏组织可顺利恢复正常.结论:门静脉动脉化在近期内对肝脏的微血管及组织学不造成明显的损害.

    作者:陈永亮;黄晓强;黄志强;王迎宾;黄洁;王燕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结节病患者肺功能变化研究

    目的:肺结节病患者肺功能测试的研究.方法:40例肺结节病患者不同时期肺功能测试结果和应用激素的回顾分析.结果:显示此类患者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并伴有弥散功能下降和小气道功能受限,PaO2明显下降,pH升高,PaCO2也有下降的趋势.激素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MMF有明显的提高.其它肺功能指标如VC,RV,RV/TLC,MVV,FEV1,DLCO等都有升高的趋势.结论:VC,RV,MMF,DLCO,DLCO/VA等对诊断结节病的病情发展有直接参考价值,而MMF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有显著的变化,提高MMF对结节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动态参考价值.

    作者:郝峰英;解立新;朴哲龙;金桂清;刘又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心肌肌钙蛋白I荧光免疫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为评价扩散分离免疫技术,荧光免疫定量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troponin I,TnI)的临床价值.方法:我们测定了60例健康成年献血员和30例非心肌梗死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增高者清晨空腹血清TnI,观察了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TnI及其它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结果:健康成年献血员TnI 95%可信上限0.8 μg/L;非心肌梗死CK增高者中6例CK-MB也增高,无1例TnI超过正常上限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发作后3~6 h TnI开始增高,12~24 h达峰值,168 h后仍有8例患者TnI高于正常.结论:TnI是目前特异性的心肌损伤标志物;TnI测定对判断心肌损伤与否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玉生;王士雯;傅蕾;李国君;李天德;刘景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原发浅层巩膜血管瘤2例

    1临床病例例1,女,8岁,汉族,学生,因发现右眼肿物1月于1999年3月8日入院.1月前其母无意中发现患者右眼巩膜鼻上方一黑色肿物,患儿无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家族中无类似病史,视力:右、左眼1.5;右眼巩膜处上象巩缘后约5 mm处可见一黑色肿物,形状不规则,近扁椭圆形,大小约5 mm×9 mm×3 mm,质硬,有完整包膜,底部固定于巩膜,不能推动,无压痛;其周围未见血管充盈;双眼屈光间质透明,双眼底未见异常,眼压:双眼均为1.57 kPa(14.57 mmHg),右眼巩膜透照见肿物透光试验阴性,肿物颞侧可见蚓状血管影,其他部位无血管影,B超示一囊性物,于巩膜层间,无明确血流,彩色多普勒检查肝胆脾胰肾等无血管瘤改变.

    作者:王凤翔;王大江;李国良;李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胃癌组织中IL-6及其受体的测定和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其受体的水平与胃癌细胞恶性程度、肿瘤大小、浸润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ELISA技术半定量、平行地检测了30例胃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IL-6及其受体的水平,并综合分析了IL-6及其受体与胃癌临床生物学指征的相关意义.结果:IL-6和IL-6R,在30例胃癌组织中,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在伴有淋巴结转移、浸润到肌层和浆膜层及临床分期较晚的胃癌组织中均明显增高;IL-6在分化低、肿瘤较大的胃癌组织中也显著增高.结论:在胃癌组织中,IL-6及IL-6R的水平明显增高,且与胃癌的临床生物学指征相一致.对IL-6/IL-6R水平的检测是预示胃癌细胞恶性程度和浸润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治,判定预后.

    作者:李冰;陈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特大交腿皮瓣修复小腿深度烧伤1例

    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34岁,农民,因煤气中毒右小腿烧伤后肿痛15 d收入院.患者因煤气中毒晕到后烧伤右小腿,伤后约10 min被他人发现救起,于当地医院给予吸氧及外用烧伤灵抗感染治疗,15 d后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7℃,脉博:82/min,呼吸:18/min,血压:16/12 kPa,体重:70kg.烧伤创面主要位于右小腿胫前约25 cm×10 cm,创基呈黑色干性坏死,胫骨外露约15 cm×2 cm,呈灰白色,痂下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有恶臭味,坏死界限清楚,足背动脉博动好,末梢血运好,足趾活动灵活,活动时小腿疼痛加重.

    作者:单志刚;贾晓明;付长志;张进军;苏立翔;李奇军;邹宏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Gz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动物实验模型

    目的:建立持续性高加速度(+Gz)重复作用下颞下颌关节变化的动物模型.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1 Gz组和+10 Gz组,每组12只.应用六九型动物离心机,离心加速度曲线为梯形,+10 Gz峰值持续时间为30 s,G值增长率约为0.5 G/s,间隔+1 Gz 60 s,连续每天5次,每周4 d,共3周.结果:在实验中大鼠能逐渐适应固定和持续性高加速度(+Gz)重复作用,同时,成功地复制出颞下颌关节疾病的病理表现.结论:本动物模型重复性好,是研究正加速度对颞下颌关节影响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作者:尹音;田慧颖;胡敏;马良;姚军;孙振宇;侯军;李传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肢体硬度测量对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作用

    目的:通过对肢体肿胀硬度的测量,探求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无创性诊断方法.方法:用706代血浆注入6条狗的胫前外侧筋膜间室内,使其压力上升而建立筋膜间室综合征模型,测定狗后腿的组织压和肢体硬度.结果:随着组织压的升高,肢体硬度逐渐增加.肢体硬度与组织压呈正相关,二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452+0.344X.结论:通过测量肢体硬度可以推算出筋膜间室内组织压,其优点是无创伤,可长时间、连续监测.

    作者:王志刚;张伯勋;刘郑生;王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右肾原发性非霍其金病1例

    1临床病例女性患者,65岁,发热伴消瘦四月余,抗炎治无效收入院.体检: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肾区叩痛(一).化验:Hgb 51 g/L,ALP明显增高;尿LEU100×10-5/L,ERY 250×10-6/L,尿培养(一).影像学检查: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示右肾中部饱满;腹部CT平扫右肾中部肾实质增厚、限局性隆起,增强后右肾中部见一与正常肾实质界线清晰、相对低密度的类圆形团块影,部分突出于肾实质外,大小约3 cm×4 cm,密度均匀,CT值为84 Hu(正常肾组织CT值为114 Hu),腔静脉旁可见小淋巴结,肝脏、脾脏、胰腺正常;B超右肾均匀低回声实性占位病变.

    作者:杨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细胞因子激活骨髓免疫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在体外与不同细胞因子培养,了解不同细胞因子对骨髓淋巴细胞的激活能力和对骨髓干祖细胞的损伤情况.方法:将IL-1、IL-2、T-IFN、CD3单抗进行不同组合后,在体外与骨髓单个核细胞分成对照组、IL-2组、CD3-AK、CIK组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观察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并在培养后检测免疫活性细胞的细胞毒性和造血干细胞的保存情况.结果:培养过程中对照组细胞数量减少;IL-2组细胞数量变化不明显;CD3-AK组、CIK组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并出现较多的集聚成簇的淋巴样细胞,培养后其细胞毒性明显强于对照组及IL-2组,但细胞数量增加和细胞毒性无明性差异.培养后各组造血干细胞保存情况约60%~87%.结论:IL-2、CD3单抗在体外与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后,即能激活免疫细胞增殖,又能保留足够的造血干细胞.

    作者:靳海杰;黄文荣;李续建;张伯龙;高春记;达万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以大量心包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合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

    1临床病例男性患者,42岁,于2000年5月初出现咳嗽、午后低热、盗汗、乏力症状,伴胸闷、气短,超声检查发现大量心包积液,当地医院诊断结核性心包炎,予以抗结核治疗,间断抽取心包积液2次,抽出心包积液500ml,疗效不佳,且病情不断恶化,体重下降15kg.6月6日转入我院后胸闷气短进行性加重、不能平卧,并且出现心包填塞症状,查体:体温37.4℃、血压20.0/14.7 kPa(150/110 mmHg),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充盈,左下肺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律120/min,律齐,心音遥远,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血常规:WBC15.32×109/I,淋巴 49%,中性30%,HGB145 g/L,PLT 55×109/L,血沉20 mm/1 h,LDH 786.1 U/L.

    作者:卢文宁;汪建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烫伤大鼠组织白介素-1β转换酶mRNA的表达及其对IL-18和Fas配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烫伤后肠、肺组织白介素-1β转换酶(IL-1βconverting enzyme,ICE)mRNA的表达对IL-18、Fas配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组织ICE、IL-18、FasL mRNA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果:烫伤后组织ICE、IL-18、FasL mRNA表达较伤前值即有显著升高,烫伤后8 h达高峰且一直持续至伤后24 h,给予SDD预治疗后可不同程度抑制ICE、IL-18、FasL mRNA的表达.相关分析显示,组织ICE、IL-18、FasL 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组织ICE mRNA表达在烫伤早期即显著增多,并呈一逐渐升高的趋势,对IL-18、FasL mRNA基因表达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刘京衢;高维谊;姚咏明;柴家科;郭振荣;盛志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PD098059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裂酶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系统(MAPK)特异阻断剂PD098059对心肌细胞活力与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细胞内信号传递通路的阻断是否能有效地干预细胞能量代谢,为寻找新的心衰的预防与治疗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根据活细胞线粒体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可作用于MTT产生蓝紫色结晶产物formazan这一原理,应用比色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培养心肌细胞的活力的影响和PD098059的干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在12 h之内使formazan产物的OD值逐渐上升,12 h达到高峰,此后开始下降,至24 h已低于正常水平,它们的OD值之间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PD098059可以显著的拮抗AngⅡ对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结论:该结果提示PD098059可以显著的拮抗AngⅡ对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这对了解AngⅡ在心功能不全代偿和心衰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上应用细胞内信号系统阻断剂治疗和预防心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陈光辉;祝善俊;祝之明;叶梅;刘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实验性兔眼aPVR房水经葡萄膜巩膜流出量的测定

    目的:探讨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nterior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aPVR)病理状态下房水经葡萄膜巩膜流出量的变化,从房水动力学的角度揭示aPVR引起慢性低眼压的发病机制.方法:利用培养的同种兔皮肤成纤维细胞制作aPVR引起慢性低眼压的动物模型.于术后14 d、28 d和56 d分别测定房水经葡萄膜巩膜流出量(uveoscleraloutfloW,Fu).结果:术后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房水经葡萄膜巩膜流出量无明显差别,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术后4周、8周实验组房水经葡萄膜巩膜流出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aPVR病理状态下,低眼压的形成与房水经葡萄膜巩膜流出量增加有关.

    作者:刘百臣;张卯年;刘铁城;彭秀军;赵玉兰;廖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CD147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和比较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CD147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在位子宫内膜及健康人子宫内膜中表达及定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0例异位子宫内膜及其18例同期在位子宫内膜和15例健康人子宫内膜组织中的CD147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异位子宫内膜标本中CD147表达增强,以膜分布为主;而无论有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中CD147表达无差异.结论:CD147分子表达在异位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存在明显差异.CD147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王丽;李亚里;田方;孟元光;肖凤君;许道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外源性-氧化氮和氦氧混合气体对健康成人气道的调控作用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低密度气体一氦氧混合气(Heliox)对健康成人气道激发后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非吸烟男性12名作为受试者,吸入乙酰甲胆碱(Meh),激发气道.受试者坐位,带鼻罩,通过呼吸机自主呼吸.实验分三阶段进行,即气道激发后吸入空气;激发后吸入氦氧混合气和同时吸入一氧化氮及氦氧混合气.检测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MF).结果:气道激发后,三组的FEV1均显著下降,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吸人氦氧混合气期间FEVi和MMF值高于吸入空气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吸入Heliox的同时加入NO能使FEV1进一步提高,但不能进一步改善MMF.与空气组相比,吸人Heliox组及吸入Heliox时加入NO,FVC有增加趋势.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高浓度的NO虽然能对抗乙酰甲胆碱引起的气道收缩,但作用较弱.而氦氧混合气对大小气道均有作用,其改善通气功能的作用明显强于NO,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马迎民;刘又宁;郝峰英;朴哲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加强和改进医学高级人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笔者结合研究生队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实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作者:郝燕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结核病相关IgA肾病1例

    1临床病例男性患者,18岁,农民.主因咳嗽,咳痰5月余,肉眼血尿4月伴腰酸、乏力于1998年8月3日入院.既往史:无肝炎、结核史.查体:体温:37℃,左下颌可见约2.3cm×1.5 cm×0.6 cm淋巴结1枚,活动度好,无触痛.心肺无阳性体征,腹软,肝脾不大,双肾区叩痛阳性.入院查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相差镜检尿红细胞呈多形.尿蛋白定量1.3 g/24 h,尿NAG酶67.0 U/g Cr.尿、痰及大便查抗酸杆菌三次阴性.血沉23 mm/1 h,乙肝标志物及抗HCV均阴性.结核试验弱阳性,ICT-TB卡阳性.腹平片、静脉肾盂造影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左肺下野、心影旁类圆型高密度阴影.

    作者:高桂凤;陈振玉;徐启河;陈香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