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墨绳;张华;王雷;杨秀云;马峰杰;秦彩虹;白银
目的 建立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诊断量表,促进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方法 制定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调查表,收集3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四诊信息,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频数分析,保留出现频率>10%的四诊信息条目,利用因子分析提取中医证候要素和四诊信息条目,运用二项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条目筛选和确定条目权重系数,不同四诊信息权重系数不同,对302例患者进行重新打分,以专家辨证所得的证候要素为状态变量(Y),以重新打分所获得的证候要素分值作为检测变量(X)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确定各证候要素的诊断阈值.结果 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包含病位类证候要素6项,分别为:火热、气虚、气滞/气郁、阴虚、血瘀和阳虚,病位类的证候要素4项,分别为:心、肝、脾、胆,每一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总分为100分,诊断域值为60分.结论 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研制将促进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作者:尹冬青;黄芳;赵安全;王群松;马雁冰;陈进东;李宝君;都弘;贾竑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研究大鼠胰腺组织和胰岛β细胞系INS-1(大鼠源)和HIT-T15(仓鼠源)细胞中多巴胺(dopamine,DA)受体的分布以及INS-1细胞系的内分泌功能,为DA调节胰岛β细胞功能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双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在大鼠胰腺组织和胰岛β细胞系中DA受体分布的异同,以及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免疫荧光双标记结果的差异.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NS-1细胞孵育液中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的浓度,观察细胞系的内分泌功能的改变.结果 在大鼠胰腺组织中,DA受体D1、D2和D5分别表达在β细胞、δ细胞、α细胞和PP细胞上,β细胞只表达D1受体.然而在两种胰岛β细胞系INS-1和HIT-T15细胞上不仅有D1受体,还有D2和D5受体的分布.两种胰岛p细胞系均同时表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免疫阳性,而在原位胰岛中分布于不同的细胞,进一步检测显示INS-1细胞系的孵育液中不仅含有胰岛素,也含有胰高血糖素.结论 胰岛β细胞系DA受体分布及内分泌功能不同于原位β细胞.
作者:李季;李广文;张悦;朱进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民航飞行员人群的听力损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 423例经中国民航Ⅰ级体检鉴定诊断为“听力损失”的飞行员医学资料.对纯音气导听阈进行耳侧及频率间比较;分析听力损失的类型及程度;类型组间比较总飞行时间、年龄以及血脂数据;以总飞行时间作为自变量,语频及高频均值分别作为因变量行曲线拟合.结果 岛状听力损失组(组A):496例(34.86%),高频听力损失组(组B):523例(36.75%),语频听力损失组(组C):67例(4.71%),全频听力损失组(组D):337例(23.68%);左侧重度听力损失2耳,中度听力损失7耳,轻度听力损失217耳;右侧重度听力损失5耳,中度听力损失12耳,轻度听力损失220耳;6 000 Hz阈值增高显著;组D总飞行时间长且年龄大;组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经多重比较显示,组D和组C数值相对较低;高频均值拟合曲线的斜率相对较大.结论 受试人群整体听力水平较好,听力损失以6000 Hz为著且与年龄及噪声因素有关;HDL-C可能是听觉功能的保护性因素;有必要针对飞行员人群开展多学科协同预防.
作者:胡墨绳;张华;王雷;杨秀云;马峰杰;秦彩虹;白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治疗的9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评价指标包括:影像学结果、临床预后和手术合并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动脉瘤复发和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45.9±11.1)岁.破裂动脉瘤58例,Hunt-Hess Ⅲ~Ⅴ级9例.单纯弹簧圈栓塞48例,球囊辅助栓塞28例,支架辅助栓塞15例.颅内动脉瘤复发12例(13.2%).Cox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破裂史、大动脉瘤及宽颈动脉瘤是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良好临床预后80例(87.9%),高Hunt-Hess评分是预测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12例患者出现手术相关合并症.结论 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预后良好;动脉瘤大小、瘤颈和破裂史是预测动脉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入院时高Hunt-Hess评分的动脉瘤患者病死率及残疾率高.
作者:马向科;杨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α7烟碱受体(α7 nicotinic receptor,nAChR)的一个错义突变(W55G)对受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双电极电压钳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检测了突变体W55G的功能.首先将nAChRα7亚基的cDNA克隆进入pGEMHE载体中,利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突变体W55G.然后在体外利用T7 RNA聚合酶合成cRNA,并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cRNA注射进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1~3d后,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检测野生型nAChRα7及其突变体W55G的功能.结果 W55G突变体对乙酰胆碱敏感性降低约6倍,但大电流(Imax)则显著增加;对胆碱的敏感性降低了约3倍.此外,W55G突变体明显比野生nAChR有更高的时间常数,明显降低了α7烟碱受体的脱敏速率.结论 nAChRα7突变体功能的改变可能重塑突触后反应,对于脑疾病的发生可能会有较大影响.
作者:薛奋勤;薛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2018年12月8日,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第十届学术年会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承办.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孙力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院长徐建立教授出席会议,来自包括学系39家成员单位及北医、协和等40多家医院的五百余位骨科同道齐聚一堂,谈骨论筋,共同见证骨外科学系十一年的迅猛发展与辉煌成果.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MCC950是否可缓解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方法 雄性SD大鼠27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MCT组和MCT+ MCC950 3组,MCT+ MCC950组于腹腔注射MCT第16天给予MCC950干预,每2d1次,共7次.至第31天,检测右心室收缩压、右心肥厚指数;观察肺细小动脉结构,计算血管中膜厚度百分比(mediathickness,MT%),检测肺组织中NLRP3、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相关分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CT组RVSP升高显著[(50.72±3.65) mmHg(1 mmHg =0.133 kPa) vs (24.29±1.28)mmHg,P=0.000],而MCT+MCC950组与MCT组相比显著降低[(34.19±1.94) mmHg vs(50.72 ±3.65) mmHg,P<0.01].对照组右心肥厚指数为0.29±0.01,MCT组(0.61 ±0.04)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MCT+ MCC950组与MCT组相比降低(0.48 ±0.03 vs0.61±0.04,P<0.01).与对照组比较,MCT组大鼠各级肺血管MT%均显著增高(P=0.000),MCT+ MCC950组与MCT组相比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T组大鼠肺组织中NLRP3、IL-1β和相关分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上调,而MCT+ MCC950组肺组织中NLRP3、IL-1β和相关分子的表达量与MCT组相比均降低.结论 MCC950可能通过抑制NLRP3信号通路明显改善肺血管重塑,延缓肺动脉高压进程,具应用于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潜在价值.
作者:齐先梅;王蕾;张瑞恒;柳婷;刘杰;杨汀;王军;张知非;王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支气管肺隔离症(bronchopulmonary sequestration,BPS)是一种少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为胚胎发育期间部分肺组织发育异常,由体循环的异常分支动脉供血,与正常肺组织分离,缺乏正常肺的功能,发病率约为0.15% ~6.45%[1-2].根据有无单独的隔膜,BPS分为两种类型:叶内型肺隔离症(intralobar pulmonary sequestration,ILS)和叶外型肺隔离症(extralobar pulmonary sequestration,ELS) [3].
作者:褚翔宇;宋帅;刘春全;杨建东;张高;蔡先启;高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抑郁主观自评量表和客观认知任务监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医学院在校学生抑郁倾向的筛检率提供更准确有效的方法.方法 招募首都医科大学在校学生31名,采用自评量表结合客观任务监测的方法,即要求被试完成常规的自评量表包括Beck抑郁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抑郁形容词检查表(depression adjective checklist,DACL),以及客观的情绪Stroop任务.结果 学生的BDI评分为(7.57±9.36)分,SDS评分为(37.27±5.23)分,DACL评分为(28.27±11.63)分,提示医学生中存在着抑郁倾向.相关分析显示DACL与SDS、BDI的相关性呈显著性(r =0.44,P<0.05;r =0.36,P<0.05),表明量表测查的医学生抑郁倾向具有一致性.情绪Stroop任务的结果显示正常组(Beck≤4分)和抑郁倾向组(Beck≥5分)对正性词汇的反应时间分别是485 ms和561 ms;对中性词汇的反应时间分别是545 ms和606 ms;对负性词汇的反应时间分别是530 ms和603 ms.相对于中性词汇,被试者对情绪性词汇的反应时延长,有抑郁倾向的医学生存在情绪Stroop效应.结论 自评量表与客观认知任务结合将有助于医学院校更有效的筛查出有抑郁倾向的医学生,为进一步抑郁干预提供了前提.
作者:王培培;莫少华;马昕宇;张嘉玲;徐志卿;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宫颈脱落细胞学阴性(pap smear negative,Pap-)、人乳头瘤病毒阳性(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positive,HPV+)女性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纳入1 128例Pap-/HPV+女性,阴道镜下可疑部位活检.分析Pap-/HPV+状态下HPV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宫颈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Pap-/HPV+女性HPV的流行特征,HPV-16所占比例较高(x2=16.81,P=0.000),患者年龄偏大(x2=20.72,P=0.000),单一病毒感染比例较高(x2=8.93,P=0.01).506例患者接受阴道镜下活检,高度鳞状上皮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病例254例(50.19%),其中7例宫颈浸润癌.HSIL的发生率与年龄有关,年轻患者HSIL比例更高,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4,P=0.000).各HPV亚型发生HSIL的比例不同,HPV-16型发生HSIL的比例高(64.7%).与对照组比较,Pap-/HPV+女性感染HPV-16、18、31、33、52、58型显著增加HSIL病变的危险.结论 Pap-/HPV+女性HPV的流行病学特征不同,具有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危险.
作者:刘军;张雪芳;罗美;张阳;王秋曦;张健欣;王淑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术中辅助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中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完成的72例的辅助应用IABP的OPCAB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转归情况.结果 72例患者均在IABP辅助下成功完成OPCAB,无一例转为体外循环下手术.平均每例搭桥(3.8±1.2)根,其中40例(55.5%)患者术中出现心律失常,经调整固定器位置并喷洒硝酸甘油及利多卡因混合液后,其中36例心律失常好转.7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IABP辅助时间为(29.4±18.3)h,所有病例均未报道严重合并症.63例患者术后半年至1年复查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0.45±0.08 vs0.33±0.05,P<0.05),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较术前显著缩小[(52.3±7.9)mm vs (63.5±8.7)mm,P<0.05].结论 术中辅助应用IABP行OPCAB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是一种可行且相对安全的手术方式.
作者:方颖;韦华;吴震;宋伟;顾承雄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以实验用新西兰白兔为平台建立巨大腹壁疝和腹腔高压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手术切除实验兔腹壁肌肉全层建立直径约3 cm的腹壁缺损.围手术期诱导限水型便秘使实验兔腹腔压力增高.观察腹壁疝形成过程,使用超声测量疝囊体积.再次手术测量腹腔内压,解剖疝囊和腹壁观察疝环,使用生物补片修补腹壁缺损,并再次测量腹腔内压,对比疝修补术前后腹腔压力变化.结果 术后3~18 d开始出现腹壁切口旁可复性包块,疝囊大直径为(8.73±1.00)cm,疝环直径为(2.58±0.52)cm,术后腹腔内压显著高于术前腹腔内压[(13.93±1.61) cmH2O(1 cmH2O=0.098 kPa)vs(4.66±1.34)cmH2O,P<0.01].结论 该方法建立兔腹壁巨大疝和腹腔高压模型的方法简单可行,为巨大腹壁疝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
作者:邹振玉;杨硕;王明刚;曹金鑫;钟杏霞;申英末;陈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致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及早期宫颈癌的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HR-HPV的消退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因HSIL及早期宫颈癌行子宫切除术的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性研究,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病毒消退时间、消退相关影响因素及病毒消退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病毒消退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人群276例,HSIL 85例(30.8%),早期宫颈癌191例(69.2%),平均年龄(49.43±9.80)岁,术前94.9%的患者HR-HPV阳性,术后2年内HSIL及早期宫颈癌HR-HPV消退率分别为78.4%及94.1%,HSIL患者术后消退时间比宫颈癌患者延长,消退比例明显低于宫颈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年龄、多种亚型混合感染均与病毒消退无关.阴道残端病毒消退曲线的特征:术后短期内病毒消退较为快速,一定时间后消退明显减慢,HSIL及早期宫颈癌患者对应时间点分别为术后15个月及13个月,且不同亚型其消退时间不同.少部分患者存在同一亚型HR-HPV的持续感染.与消退时间相关的因素为患者的血型(P =0.025)、肿瘤家族史(P =0.007)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index,BMI)分级(P=0.003).结论 因宫颈因素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术后HR-HPV消退率较高,术后较长时间内仍未消退者存在持续感染、病变复发及阴道病变风险,但相关影响因素尚无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阳;罗美;何鑫;蒋英;李卫华;张雪芳;王淑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阴道微生物(vaginal microbiota,VMB)组成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 16型和18型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基因二代测序方法测定阴道微生物16S rRNA基因及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进行HPV 16型、18型核酸测定.采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阴道微生物菌群构成类型(community state types,CSTs)与HPV-16型和18型感染的相关性,UniFrac加权矩阵及LEfSe线性分析特定微生物菌群与HPV-16型和18型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中共发现3种阴道微生物菌群构成类型,分别是CST Ⅳ(low Lactobacillus spp.)65.4%,CST Ⅲ(L.iners)32.1%和CST Ⅴ(L.jensenii)2.6%,LEfSe分析显示HPV16感染者阴道微生物乳酸杆菌缺乏而厌氧菌属丰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仅发现于HPV16感染者阴道微生物菌群中.HPV18感染者阴道微生物菌群以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主要丰度,而缺乏厌氧菌属.结论 阴道微生物菌群的构成及丰度与HPV16感染相关,无乳链球菌可能作为HPV16感染的标志性阴道微生物菌群,但需要进一步研究证据支持.
作者:罗美;何鑫;刘军;张雪芳;张健欣;王秋曦;王淑珍;刁小莉;曲久鑫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精简方对抑郁大鼠中缝核内5-羟色胺及色氨酸羟化酶2的影响,探讨柴胡疏肝散精简方可能的抗抑郁机制.方法 将40只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氟西汀组(fluoxetine)、柴胡疏肝散精简方(Simplified Chaihu Shugan Powder,SCSP)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利血平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同时各药物组灌胃相应药物,连续14 d.通过行为学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抑郁状态,以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chemical detector,HPLC-ECD)测定中缝核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中缝核内色氨酸羟化酶2(tryptophanhydroxylase 2,TPH12)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体质量增量、糖水偏好指数明显降低(P<0.01),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中缝核内TPH2、5-HT含量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及SCSP组体质量、体质量增量明显增加(P<0.01),糖水偏好指数增加(P<0.05),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1),中缝核内TPH2、5-HT含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 柴胡疏肝散精简方对利血平致抑郁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与氟西汀效果相当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中缝核内TPH2的含量,促进5-HT的生成有关.
作者:高雪松;赵静洁;王永志;杜仪;王安娜;张银凤;李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陈皮、半夏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 将40只Klotho敲除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C57 BL/6小鼠10只.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颈动脉病理改变;通过血浆分光光度法检测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 beta-galactosidase,SA-β-gal);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PI3K与p-Akt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陈皮、半夏组动脉内膜呈轻度增生改变;SOD浓度与对照组比较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A和SA-β-gal则显著降低(P<0.01);大剂量和中剂量治疗组中PI3K下降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陈皮、半夏各治疗组p-Akt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陈皮、半夏可能通过PI3K和p-Akt通路而调控SOD、MDA及SA-β-gal水平,达到延缓衰老、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孙亚男;黄小波;梁伟;陈文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神经元特异性启动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β,PDGF-β)介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4,IGFBP4)转基因小鼠脑内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情况.方法 PCR扩增并测序鉴定PDGF-β启动子和IGFBP4 cDNA表达框的整合,Isotropic Fractionator细胞计数法分析海马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比例,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生后28 d小鼠海马等部位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factor-1,IGF-1)受体通路激活以及细胞存活相关分子表达,Rotarod实验观察小鼠运动能力.结果 IGFBP4 cDNA稳定整合于小鼠基因组,转基因小鼠海马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数目和成熟细胞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均明显增多,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Neu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改变不明显;Erk1,2和Akt磷酸化升高,p38的激活不明显;Caspase-3表达下调,β-catenin和Bcl-2表达无明显改变,12月龄小鼠Rotarod运动能力明显增强,其小脑和皮质NeuN表达增多.结论 神经元过表达IGFBP4促进小鼠脑少突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分化.
作者:张贺;勾荣彬;牛含虚;孙晓红;徐群渊;段德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孤立性房颤与非孤立性房颤患者临床特征及二维超声心动图相关数据,探究相应患者临床特点.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性研究.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年龄≤60岁的房颤患者159例,依据患者是否合并心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分为孤立性房颤与非孤立性房颤两组,探究二者临床特征及二维超声心动图结果差异.进一步将孤立性房颤患者依据左心房内径男性是否大于4.0 cm,女性是否大于3.8 cm,分为左心房增大组与左心房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二维超声心动图结果差异.并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 孤立性房颤与非孤立性房颤两组相比,脑卒中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性别、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出现脑卒中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3.781,95% CI:0.832~17.179,P=0.085).孤立性房颤患者中左心房增大组与左心房正常组患者相比,年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脑卒中病史、左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内径、房颤持续时间、升主动脉内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176,95% CI:1.007 ~1.372,P=0.040).结论 孤立性房颤患者与非孤立性房颤患者相比,左心房内径较小,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高,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矫正后脑卒中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孤立性房颤男性发病率较高,患者年龄与左心房内径呈正相关,左心房内径增大与脑卒中事件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程丽婷;高加勒;原林皓;吴永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小鼠颈动脉血管壁僵硬度的方法.方法 选用6只正常8周龄C5781 /6J雄性小鼠及6只60周龄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基因敲除小鼠(ApoE--),应用超高分辨率小动物专用超声影像系统及50 MHz探头,测定小鼠颈动脉内膜及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1MT)、血管平均面积、血管平均直径及面积变化率和直径变化率、血管扩张性等指标,同时测量血管壁整体径向应变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以此评价小鼠颈动脉血管壁僵硬度.结果 与正常小鼠相比,ApoE-/-小鼠IMT增加[(0.05±0.01)mm vs(0.02±0.01)mm],面积变化率[(49.64±5.69)%vs(34.33±5.92)%]和直径变化率[(25.21±3.04)%vs(17.33±3.14%)]下降;血管扩张性降低[(100.49±12.40) MPa-1vs(59.87 ±21.22) MPa-1],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1.90 ±0.37) m/s vs (3.09±0.23)m/s];血管壁整体径向应变降低[(66.97±10.28)%vs(41.64±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6,P<0.05).结论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小鼠颈动脉血管壁运动僵硬度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为小动物血管僵硬度检测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许晴;刘丽娜;宋妍婷;曲爱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成人斯蒂尔病并发肝损害患者的中西医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至2016年收治的8例成人斯蒂尔病并发肝损害患者的中西医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临床表现:8例患者主要为发热、黄疸、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功能损伤:肝损伤与急性肝细胞损伤类似,6例患者重度肝损伤,2例患者亚急性肝衰竭;中医辨证分型:8例患者归属黄疸阳黄范畴,7例患者湿重于热,l例患者热重于湿;治疗方法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联合茵陈五苓散或甘露消毒丹,同时加用中药灌肠.结论 成人斯蒂尔病并发肝损伤从黄疸论治,阳黄为主,湿热致病,可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以尽早截断病势.
作者:勾春燕;李丽;罗晓岚;李秀惠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