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 67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感染幽门螺杆菌情况分析

王岸柳;李洪利;赵同建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
摘要:为进一步阐明慢性浅表性胃炎(CSG)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及CSG患者HP感染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对1 670例经临床、胃镜及病理均诊断为CSG的活检标本的HE及Giemsa染色切片进行回顾性观察,观察HE染色切片确定CSG的程度及是否伴有活动性炎症,观察Giemsa染色切片确定有无HP感染.结果:非活动性轻、中、重度CSG的HP检出率分别为7.35%、31.02%和52.03%,两两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活动性轻、中、重度CSG的HP检出率分别为66.67%,71.81%和89.43%,与相对应的非活动性轻、中、重度CSG的HP检出率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HP检出率男性为36.92%,女性为33.01%,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0岁以下组、31~60岁组、61岁以上组HP检出率分别为33.92%、37.90%和28.74%,经检验31~60岁组与61岁以上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果提示:HP是使CSG产生活动性并且使CSG程度加重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因素.CSG病人HP感染率无性别差异,感染多发生在31~60岁人群.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

    为探讨年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特点,对40岁以下男性27例和绝经前女性24例,共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病史、动脉硬化相关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及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女性组危险因素平均2.3个,按发生率高低分别为:阳性家族史19例(79.2%),高胆固醇血症12例(50.0%),高血压10例(41.7%),糖尿病8例(33.3%),吸烟史1例(4.2%).男性组危险因素平均3.1个,按发生率高低分别为:吸烟史26例(96.3%),高胆固醇血症19例(70.4%),阳性家族史17例(63.0%),高血压14例(51.9%),糖尿病7例(25.9%).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男性以单支病变为主,共14例,占51.9%,女性以多支病变为主,共14例,占58.3%.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仍然是年轻男性和绝经前女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多个危险因素是年轻患者共同的特点,危险因素中女性以阳性家族史为首,男性则以吸烟史为首.

    作者:马淑;郝恒剑;秦明照;许毓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昆虫细胞sf9中的表达

    将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基因 cDNA克隆到pFastBacI转移载体中,重组质粒转化到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使目的基因转座入Bacmid DNA中,纯化DNA后,利用病毒噬斑实验筛选重组的杆状病毒.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在Sf9细胞中进行表达.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表达产物为相对分子质量约17 000的蛋白,与预计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并具有较好的免疫学活性.MTT检测证实表达产物能明显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分裂增生,具有hbFGF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王雅梅;孙丽翠;祁雅慧;司杨;闫豫东;殷红;张静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血压左室重构与动态血压关系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高血压病左室重构与动态血压的关系,对431例门诊初诊高血压病患者均进行动态血压检查.依据左室构型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左室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组、离心性肥厚组.对4组的动态血压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收缩压各项指标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舒张压指标中仅夜间舒张压向心性肥厚与离心性肥厚组较正常构型和向心性重构组为高,其余舒张压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收缩压指标是高血压左室构型改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高敬;蔡晓敏;华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二室模型在血浆置换中的应用

    为了探索血浆置换时人体血浆胆红素浓度随血浆置换量的变化规律,实验上采用定时方法测量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时体内血浆中的胆红素浓度,理论上根据血浆置换原理,建立了血浆置换的二室模型,导出了血浆置换过程中胆红素浓度与血浆置换量的关系式.结果:血浆置换的二室模型理论预测值与实验测量值差别很小,说明胆红素浓度的理论模拟值与实验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提示:该模型的解析表达式较好地反映了血浆置换过程中胆红素浓度的变化规律,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红;刘学宗;段钟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MAR与IBT 2种方法检测抗精子抗体的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国产MAR-AsAb试剂盒与进口IBT-AsAb试剂盒,验证国产MAR-AsAb试剂盒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进口IBT-AsAb试剂盒为对照,对420例不育症患者精液标本进行检测,比较抗精子抗体检出情况.发现:国产MAR-AsAb试剂盒与进口IBT-AsAb试剂盒,阳性率分别为8.8%和8.3%,经配对χ2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国产MAR-AsAb试剂盒灵敏度为94.6%,特异度为100%.同一份精液标本重复检测10次,变异系数CV=2.59%.提示:国产MAR-AsAb试剂盒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重复性高,符合临床诊断的要求.

    作者:马乐;赵丽红;李坚;吴建淮;任爱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宫腔镜处理难取宫内节育器55例分析

    为探讨宫腔镜处理难以取出的宫内节育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术中B超和(或)腹腔镜监护的必要性,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3年6月在外院取器失败而转入我中心诊治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手术均行B超监护,有4例术中同时腹腔镜监护.结果:宫腔镜下取出53例,1例异位至腹腔者在腹腔镜下取出,另1例术前B超发现双侧卵巢囊实性肿物改行全子宫和双附件切除术,有2例合并宫腔粘连者术中发生子宫穿孔.提示:宫腔镜处理难以取出的宫内节育器是安全和有效的,术中B超和(或)腹腔镜监护是必须的.

    作者:成九梅;夏恩兰;段华;黄晓武;郑杰;于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李氏5号方对Aβ导致神经元毒性的保护作用

    观察李氏5号方对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的细胞生长情况和对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导致神经毒性的影响,从而在细胞水平上证实该中药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用固相法合成Aβ25-35,高效液相纯化,李氏5号方水提液0.5 g/mL.将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细胞接种后分为正常对照组、Aβ25-35 25 μmol/L损伤组和Aβ25-35 25 μmol/L加李氏5号方水提液保护组.以噻唑蓝(MTT)代谢率、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细胞轴突长度、胞体面积为观察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β25-35组SY5Y细胞的轴突长度和胞体面积均较小,MTT代谢率降低,LDH漏出率升高,而加入李氏5号方保护后,可使上述指标恢复或接近正常.提示:李氏5号方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减轻Aβ导致的神经毒性.

    作者:张景艳;王蓉;李子中;姬志娟;程浩然;李生海;盛树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阴道细胞学检查发现输卵管癌1例

    患者72岁,因绝经20年,阴道流血水2周于1998年7月3日来我院首诊.患者以往月经规律3/27 d,孕4产3,52岁绝经,绝经后未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近2周阴道点滴出血与流黄水交替,无臭味,无下腹痛.有高血压病史.术前查外阴经产型;阴道有少量黄色水样物,无臭味,阴道黏膜光滑;宫颈光滑,未萎缩,子宫中位,经产大,质中,无压痛,活动好;双侧附件未及增厚,压痛.三合诊各韧带无增粗.7月6日行宫颈管毛刷及宫腔吸片细胞学检查.分别用宫颈管毛刷取宫颈管细胞,宫腔吸管吸取子宫内膜细胞涂于玻片,用95%乙醇固定后送细胞学检查.同时行分段诊刮术宫颈管无组织物刮出,宫腔仅刮出极少量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宫腔病理回报为破碎的子宫内膜腺上皮及增生的再生上皮.宫颈管细胞学涂片发现腺癌细胞,考虑宫颈管来源可能性大.宫腔细胞学涂片亦发现腺癌细胞,还可见正常萎缩的子宫内膜细胞.入院后盆腔B超未发现异常,结合妇科检查初步诊断为早期宫颈腺癌.1998年8月13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术中见子宫9 cm×5 cm×3 cm大小,宫底后壁突出一直径0.8 cm的肌瘤结节,宫颈管粗(直径4 cm),右侧输卵管伞部见一2 cm×2 cm×2 cm大小,菜花样肿物,与同侧圆韧带近端1/3处轻度粘连,左侧输卵管及双侧卵巢未见异常,大网膜与右上腹壁粘连.腹腔冲洗液200 mL送细胞学检查.将右侧输卵管切除送冰冻病理检查,报告为输卵管恶性肿瘤.因患者年龄大,遂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术.术中腹腔放氮芥20 mg,干扰素200万U.术后病理报告:右侧输卵管低分化腺泡髓样型癌,浸润管壁全层及输卵管系膜,左慢性输卵管炎,萎缩性子宫内膜,宫颈、双卵巢及大网膜均未见癌转移.腹腔冲洗液见恶性细胞.术后诊断:右侧输卵管低分化腺泡髓样型癌Ⅰc期.术后患者出现脑血栓致偏瘫,经内科溶栓、扩血管治疗后病情稳定,未行放化疗出院,术后半年仍存活.

    作者:徐小红;潘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手术病人局部脑血流的影响

    为观察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中局部脑血流(rCBF)的影响,将20例病人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异氟醚组(A组,n=10)和尼莫地平组(B组,n=10).A组用异氟醚吸入降压;B组用尼莫地平静脉注射,继以持续泵入降压,2组均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8.0~8.7 kPa(60~65 mmHg).动脉瘤夹闭后,2组均停止降压,并用罂粟碱浸泡术野;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局部rCBF的变化.结果:2组在降压前后rCBF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动脉瘤夹闭前相比,夹闭后A组rCBF明显减少(P<0.05),B组rCBF变化不大(P>0.05);应用罂粟碱后,2组rCBF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A组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B组(P<0.05).结果提示: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中,用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rCBF的变化比较平稳.

    作者:梅弘勋;何悦;孙峰丽;王恩真;王保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血清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已知的引起人类疾病的小DNA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分布.传统上根据乙肝病毒外膜蛋白上的个别氨基酸的改变,将乙肝病毒分为4种主要的血清亚型:adr、adw、ayr和ayw,上述亚型可进一步细分为9种血清亚型:adw2、adw4、ayw1、ayw2、ayw3、ayw4、ayr、adrq+和adrq-.

    作者:单晶;丁惠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氢氯噻嗪、氯沙坦单用或联用降压效果的观察及其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为比较氢氯噻嗪、氯沙坦、氯沙坦/氢氯噻嗪(海捷亚)3种药物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和内皮功能的影响,选择77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服用氢氯噻嗪、氯沙坦、氯沙坦/氢氯噻嗪,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测量诊室血压及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浓度.发现3种药物均有显著降低诊室血压的作用,氯沙坦/氢氯噻嗪降舒张压幅度和降平均动脉压幅度优于其他2组.氯沙坦/氢氯噻嗪明显升高血浆NO浓度和NO/ET比值.提示:氯沙坦/氢氯噻嗪是一种良好的复合降压制剂,降低血压的效果优于氯沙坦和氢氯噻嗪;氯沙坦/氢氯噻嗪能改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

    作者:华琦;罗亚伟;邢绣荣;刘荣坤;杨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一种小鼠离体海马脑片细胞外记录技术

    离体脑片是用特制的组织切片机切制而成的脑组织切片.利用脑片进行功能研究基本的指标是突触传递引起的电活动.细胞外记录技术是进行这种记录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室20世纪60年代发现并报道了脑低氧预适应现象[1],并建立了小鼠低氧预适应动物模型.在这一独特的低氧预适应模型上,建立海马脑片诱发电位的记录方法,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低氧预适应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高翠英;邵国;张然;吕国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生姜对急性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

    通过比较缺氧小鼠与不缺氧小鼠心脏、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脑、肝脏中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探讨生姜乙醇提取物(ZGB)对急性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ZGB可以有效地提高缺氧小鼠肝组织及心肌细胞CAT活性,降低脑及肝组织细胞中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提示:ZGB提取物对急性缺氧小鼠的心、脑及肝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宋学英;王桥;朱莹;田晓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血压相关基因HSG上游调控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发现及其与高血压的关联

    通过研究不同人群中新发现的高血压相关基因HSG基因多态性,以揭示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选取74例正常对照,其中男性38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4.15±7.77)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人,其中男性27人,女性24人,平均年龄(57.25±7.97)岁;高血压家族患者20例,其中女性11人,男性9人,平均(49.97±6.93)岁.取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进行PCR扩增法获得相应的产物,应用DNA测序法直接得到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后比较不同人群的该片段的碱基组成及其特征.结果:肌酐(Cr)和尿素氮(BUN)在高血压组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而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家族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P<0.05);高血压组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利钠多肽(心钠素,AN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质量浓度均高于正常血压组,且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1);HSG基因12位内含子的140位点在3种人群中存在G点删除变异.且其基因频率在高血压家族组、高血压组、正常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0.80、0.41、0,P<0.001).提示:肾功能的指标(Cr和BUN)可能可以较早地反映高血压的进展和靶器官损害状况.血浆AngⅡ、ET、ANP及CGRP质量浓度在不同血压的人群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收缩压与年龄明显正相关(R=0.387,P<0.001);舒张压与AngⅡ、Cr、BUN明显正相关(R=0.328、0.289、0.165,P<0.001),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R=-0.149,P<0.01).HSG基因12位内含子的140位点的基因频率在不同的人群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该基因的多态性可能是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佐广;温绍君;陈光慧;张维君;文杰;吴兆苏;罗毅;汤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糖尿病慢性大血管并发症与vWF的关系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大血管并发症与von Willebrand因子(vWF)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将106例2型糖尿病病人根据病史与是否合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分为:无并发症组53例(男26例,女27例),大血管并发症组53例(男26例,女27例),按照与糖尿病患者匹配的年龄选择正常对照组56例(男28例,女28例).3组分别进行vWF的测定, 并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IC)等指标.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浆vWF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大血管并发症组的vWF较正常对照组及无并发症组显著升高(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糖尿病患者vWF改变的主要因素按其作用大小依次为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的对数、收缩压.提示:糖尿病人vWF水平的上升提示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血浆vWF升高,表明合并大血管并发症时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作者:张雪莲;傅汉菁;潘素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二尖瓣环成形术在左室成形术合并CABG手术中的应用

    为寻求一种有效治疗继发于缺血性心肌病的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外科治疗方法,对46例术前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43例(93%)患者因出现心衰而手术治疗;心功能(NYHA)Ⅳ级者25例,占54%,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者32例,占70%]在进行二尖瓣成形术的同时行左室成形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手术方法:完成冠状动脉移植远端吻合后切开室壁瘤,经左心室途径在心室面行二尖瓣环成形术,之后以Dor手术方式行左心室成形术,后完成冠状动脉移植物的近端吻合.结果:围手术期总病死率为15.2%;EF(射血分数)<30%的患者病死率为20.0%,而EF≥30%者病死率为11.5%.术后左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容积均显著降低(P<0.001),肺动脉压亦显著下降(P<0.05).85%的患者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MR)消失或极轻;晚期病死率为15%;中期存活率为71%.结果提示:虽然这种复杂手术的病死率较高,但疗效尚令人满意.

    作者:李温斌;Menicanti L;Di Donato M;Santambrogio C;Ranucci M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肝脏是哺乳类动物和人类重要的消化器官,参与体内蛋白质、糖类、脂类等重要生物大分子的代谢,胚胎肝和某些病理状态下可以重新造血.很早发现各种生物、理化因素引起肝细胞损伤的同时,伴随着新生肝细胞的再生、分化和成熟,以维持肝脏功能的正常发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研究者发现大鼠实验性肝癌组织中存在一种卵圆细胞,以后在人肝脏中也找到这种卵圆细胞,目前认为,它是肝脏专能干细胞,在肝脏的微环境调控下,可以分化为成熟的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1,2].

    作者:王小平;陈瑞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管活性肠肽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为明确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清醒及不同睡眠期血中血管活性肠肽(VIP)质量浓度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以12例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桡动脉内留置导管监测血压,同步进行夜间多导睡眠仪连续记录,并分别于睡前清醒时、非快动眼(NREM)睡眠期、快动眼(REM)睡眠期及清晨从桡动脉留置的导管内抽取血标本,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VIP.结果:1)睡前清醒时及清晨血VIP质量浓度与总睡眠时间和记录时间之比(TST/TRT,睡眠效率)成正相关(r=0.591,P<0.05),与醒觉时间和记录时间之比(Arousal/TRT)成负相关(r=-0.586,P<0.05);以睡前清醒时作基础值,NREM期血VIP质量浓度的变化与快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之比(Ⅰ+Ⅱ/TST)成负相关(r=-0.656,P<0.05),与快动眼睡眠时间和总睡眠时间之比(REM/TST)成正相关(r=0.705,P<0.01),REM期血VIP质量浓度的变化与REM/TST成正相关(r=0.609,P<0.05);2)OSAHS患者清醒与不同睡眠期血中VIP质量浓度与长呼吸暂停时间和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成正相关,与血氧的有关指标无相关性.提示:VIP可能参与OSAHS患者睡眠的调节.

    作者:肖丹;康健;胡雪君;王秋月;侯显明;于润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ICU患者医院感染微生物学调查

    为了解宣武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及病原微生物构成情况,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0年4月至2001年3月ICU住院患者进行实时监测.1年中5个ICU共收治住院患者1 918例,发生医院感染267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率13.92%.医院感染率居前3位的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39.70%)、胃肠道(29.96%)和泌尿道(15.73%).医院感染构成比居前3位的病原微生物依次为真菌(37.98%)、金黄色葡萄球菌(24.05%)和大肠埃希菌(10.13%).提示:真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作者:石海鸥;王力红;张京利;王桂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伽玛刀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瑞典的Leksell教授首先提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概念并于1967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伽玛(Gamma)刀.它是一种采用立体定向技术确定头部靶点的坐标位置,然后用高能射线单次集中照射,使靶点组织破坏而达到治疗目的的脑外科技术.由于能精确定位照射部位,剂量高度集中,边缘剂量陡然降低,一次性毁损病灶或靶点,使治疗达到如同刀割样的效果,故称伽玛(Gamma)刀.

    作者:单永治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