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草和五味子对大鼠丙咪嗪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徐艳霞;张锦楠;闫淑莲

关键词:甘草, 五味子, CYP450, 丙咪嗪
摘要:以丙咪嗪为探针药物,采用体内代谢的方法研究甘草和五味子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甘草、五味子、生理盐水(空白对照)、苯巴比妥(阳性对照)组,测定各组CYP450的质量摩尔浓度.并于末次给药次日,进行大鼠右侧颈静脉插管手术.手术后第2天静脉给予丙咪嗪,定点取血,HPLC法测定丙咪嗪体内代谢变化.结果:各中草药组CYP450的水平均被显著诱导,丙咪嗪的体内代谢发生了明显改变.研究显示甘草和五味子对大鼠CYP450有诱导作用,且与剂量及诱导时间有关;被诱导的大鼠丙咪嗪的体内代谢加快,甘草和五味子与丙咪嗪合用时药代动力学发生改变.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B超在产程中的应用

    为探讨产程中应用B超解决各种产科问题的实际价值,选择我科产房待产者共92人(孕周36周~41周+3 d),用B超监测羊水、胎方位、胎儿生物物理图像等.结果显示应用B超检查胎方位较手法检查更方便和准确;B超检查发现羊水偏少者,孕周>41周、胎膜早破及胎儿生长迟缓(IUGR)者明显高于孕周<41周者(P<0.01);产程中胎儿生物物理图像与胎心监护结合进行,有利于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的阳性监测率,并可判断产前出血的原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提示:B超在产程中的应用对解决产科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赖爱鸾;王海鸥;高青;张建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结肠双对比造影术前不同导泻药清肠效果对照分析

    为比较硫酸镁与番泻叶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探讨两者优选问题,对结肠造影术前用硫酸镁组与番泻叶组各5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术前用药无明显临床反应者硫酸镁组45例(90%),番泻叶组32例(6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X线全结肠无粪便者硫酸镁组40例(80%),番泻叶组28例(56%),前者显著优于后者(P<0.05).提示:硫酸镁宜列为术前导泻的首选用药.

    作者:杜兴亚;齐忠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MT启动子控制的GFP基因在CHO细胞中的诱导表达

    用羊金属硫蛋白(MT)启动子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介导在培养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进行诱导性表达.结果:构建的GFP基因表达载体能在CHO细胞中进行表达,用硫酸锌诱导可提高GFP的表达量.

    作者:孙丽翠;祁雅慧;仲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简便的小鼠皮片移植方法

    小鼠皮肤移植模型是研究免疫排异反应及鉴定近交系小鼠的基本方法之一[1].早在1951年,Billingham等[2]就对小鼠皮肤移植的方法进行过详细的描述,以后又不断有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的报道[3~5].我们在参考上述文献的基础上,于2001年8月至12月,通过对不同麻醉剂、供皮来源和包扎方法的比较,建立了一种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小鼠皮肤移植方法.

    作者:刘振红;张长品;张勇;管德林;张进生;谢蜀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β2-MG的测定

    测定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32例和正常新生儿25例的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的质量浓度.观察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肾脏滤过功能的可能影响.

    作者:陈升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一氧化氮的胰腺保护作用与胰腺组织磷脂酶A2活性的关系

    为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NO)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作用及其与胰腺组织磷脂酶A2(PLA2)活性的关系,以5%牛磺胆酸钠溶液胰胆管注射(1 mL/kg)制成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以L-硝基精氨酸(L-NNA)为内源性NO的阻断剂,观察内源性NO对胰腺损伤程度和胰腺组织PLA2活性的影响.发现牛磺胆酸钠胰胆管注射可造成胰腺组织明显的水肿和坏死,部分大鼠发生胰腺实质内出血,但胰腺组织内PLA2的活性并没有显著变化.以L-NNA阻断内源性NO明显加重胰腺损伤,却对胰腺组织局部的PLA2活性没有影响.结果提示:内源性NO具有胰腺保护作用,但其保护作用可能与胰腺组织局部的PLA2活性无关.

    作者:张在兴;孙家邦;李非;张淑文;崔叶青;孙海晨;刘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旋毛虫Ts87抗原的免疫组化定位研究

    为了确定旋毛虫Ts87抗原在虫体上的分布及其是否属于旋毛虫排泄分泌(ES)抗原,借助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旋毛虫幼虫皮质层富含Ts87蛋白,而且Ts87抗原是旋毛虫排泄分泌抗原中的组分.

    作者:杨雅平;诸欣平;杨静;雷丽萍;景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白大衣高血压在不同类型人群中的发生率

    通过诊室血压测量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将患者分为白大衣高血压组和持续性高血压组,分别观察白大衣高血压在初诊高血压人群中的发生率,在各年龄组中的发生率,收缩期高血压、舒张期高血压和双期高血压中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率.结果: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8%,女性高于男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中,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较高.提示: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对于初诊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女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者,应注意鉴别发生白大衣高血压的可能性.

    作者:李静;华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毛细血管密度显示方法的比较研究

    为准确显示子宫内膜毛细血管的密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人分泌期子宫内膜进行与血管功能密切相关的各种因子的标记表达,并应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子宫内膜毛细血管密度的测定.结果在同一组织、同一切面上,CLⅣ和CD34显示的毛细血管密度高.提示CLⅣ和CD34是显示血管密度好的标记物.

    作者:许晴;路欣;诸定寿;史小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神经干细胞接种密度对其增生和分化的影响

    为探讨神经干细胞不同接种密度对其增生和分化的影响,取10~12周龄胎儿的大脑皮质用胰酶消化获得单细胞,分别以1×102/mL、1×104/mL和1×106/mL的细胞密度接种,用无血清培养基DMEM/F12、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培养;用MTT法测OD值并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和增生情况.从培养基中剔除生长因子,继尔以10%胎牛血清诱导分化,用免疫细胞化学(ICC)方法,研究不同细胞密度培养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能力.结果:在1×106/mL细胞密度下培养,神经干细胞增生活跃,形成神经球,Nestin表达阳性,10%胎牛血清诱导后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低细胞密度(低于1×104/mL)培养不利于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和增生,血清诱导未见分化的细胞.提示:适宜的神经干细胞接种密度有利于其增生和分化.

    作者:张泽舜;历俊华;张亚卓;王忠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瞬目反射的改变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瞬目反射(BR)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用肌电图仪测定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左右两侧的R1、R2、R2′波的潜伏期、波幅,将其均值分别与正常值做对比;并将病人分为BR阳性组与阴性组进行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左右两侧R1、R2、R2′各反应波潜伏期均值与正常值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有显著差异(P<0.001).BR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年龄和病程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和P<0.01).且病程越长,BR各值的变化越明显,两者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可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影响脑干功能.2型糖尿病的病程与BR的潜伏期变化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不同病程的病人其BR异常率不同,随病人病程的延长BR异常率也逐渐增高.结果提示:BR可为2型糖尿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提供客观而灵敏的指标.

    作者:李萍;刘莉;白勤;乔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婷美减肥美容胶囊的安全性及减肥作用探讨

    对婷美减肥美容胶囊进行了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结果:急性经口LD50为10 g/kg,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4.50 g/kg组(相当于人群推荐量0.045 g/kg的100倍)雄鼠体质量增长缓慢,增加质量、饲料摄入量、食物利用率及游离脂肪酸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平均每日排便量、胃、睾丸的脏体比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未发现对血液学指标、生化指标、肝肾功能,蛋白、脂肪、糖的代谢有明显影响.表明受试物除影响体质量增长外,无其他有害影响.

    作者:郭建强;齐娜;苏忆兰;陈振良;蒋致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胰腺癌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胰腺癌是预后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胰腺癌引起的转移性疾病.调控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的分子机制和细胞生物学特性尚不清楚,近年来,有关胰腺癌转移机制的研究成为热点.

    作者:季晓昕;李非;孙家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心脏机械电反馈的特点及其有关机制研究

    许多研究表明扩张或牵拉心肌组织可导致心脏电生理的改变,这一现象被称为心脏机械-电反馈[1,2].研究心脏机械-电反馈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难度.首先,将玻璃微电极插入在体心脏和离体心肌条的细胞时,常常由于心脏的跳动或组织的牵拉导致电极尖端脱离细胞,因而很难在一个细胞上连续记录动作电位.其次,体表心电图也不能精确而具体的反映出机械牵拉引发的心脏电生理改变.近年来,单向动作电位(MAP)记录技术趋于成熟,应用该技术可获得有关心肌动作电位,特别是复极过程的信息.MAP技术已经成为在完整的心脏上研究心脏机械-电反馈一个重要方法.此外,应用膜片钳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别鉴定牵张激活的离子通道和克隆牵张离子通道,更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机械-电反馈的分子机制[3,4].本文拟对牵张引起的心脏电生理的改变及相关的研究作一简要叙述.

    作者:李延海;钮伟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氧中毒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为探讨细胞因子在急性氧中毒中的作用和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急性氧中毒后1、6和12 h小鼠血清IL-1β、IL-6、IL-10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急性氧中毒1、6、12 h时小鼠血清IL-1β的质量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急性氧中毒6、12 h时血清IL-6的质量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急性氧中毒后血清IL-10的质量浓度无显著性变化.提示急性氧中毒早期存在促炎症介质和抗炎症介质之间的失衡,这可能是急性氧中毒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国忠;赵立明;高春锦;葛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应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hVEGF)的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M中,与载体中的硫氧还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1.4万)基因融合.经双酶切鉴定、序列测定及工程菌初步表达分析,表明该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有明显表达.表达的硫氧还蛋白-VEGF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2万,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也有少量重组蛋白为可溶性蛋白,Western印迹实验和生物活性分析证实可溶性的重组蛋白具有hVEGF的抗原性和促血管生长活性.

    作者:王雅梅;祁雅慧;司杨;殷红;武文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小鼠常压低氧舱的制作与应用

    低氧动物模型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研究、水下作业,高原环境所致的低压低氧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肺疾病等常压低氧性疾病的研究.国内制作低氧动物模型的低氧舱费用较为昂贵,操作也比较烦琐[1,2].本着实用的原则,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简易的小鼠常压低氧舱.

    作者:曾晓蓓;李宝红;孙海梅;瓦龙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平阳霉素囊内化疗治疗囊性颅咽管瘤

    使用平阳霉素对5例囊性颅咽管瘤患者进行单纯囊内化疗,开颅将Ommaya储液管头端置于肿瘤囊内,储液囊埋在皮下.通过储液囊抽取囊液监测乳酸脱氢酶(LDH)和囊液颜色变化,并注入平阳霉素.结果:5例囊性颅咽管瘤中有3例肿瘤消失,2例有效.其中1例出现脑神经损害症状.

    作者:姚红新;马振宇;罗世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是以心肌松弛性、顺应性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其发病率占CHF的30%~40%,是心脏疾病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DHF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别于SHF,现就DHF的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海翎;华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为探讨内镜下碘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可行性,对90例可疑食管黏膜病变患者行内镜下碘染色,并对黏膜不染色区活检.90例患者中72例为不规则片状不染色像,其中早期食管癌2例,不同程度的非典型增生27例,慢性食管炎43例.提示: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秋梅;龚宝丽;刘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