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德华
资料与方法50例患儿均系发病后由家人自行给患儿喂药或在其他医疗机构诊疗,因疗效不满意而来我诊所就诊的.年龄8~24个月,发病时间为3~10 d.依每日腹泻次数分轻重两型.腹泻次数每日在10次以下者为轻型,腹泻次数每日不低于10次者为重型.50例患儿中,轻型32例,重型18例,发热4例,伴有明显脱水者3例.除3例伴有明显脱水患儿精神不振外,余者精神均尚可.
作者:顾明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降压药的选择常用的五大类药物:噻嗪类利尿药、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均已被证实能确切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肾损害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大量临床试验已证明,降压治疗的收益主要来自降压本身,而非来源于所选择的降压药物,故选用不同降压药使血压下降相同幅度,可达到类似的临床效果.同时,各类降压药有不同的适应证、禁忌证,要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基础上发挥其降压疗效.此外,须考虑药物对并发症的作用.
作者:余振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此基础上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并不少见,本文对我科近6年来诊治的因DKA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张世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对照观察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结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奥美拉唑联合应用,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玉芝;阮玫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鄞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于摸清辖区居民慢性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对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简称鄞江镇,下同)35岁以上居民随机抽取了1816进行了慢性病基线调查恶化相关生理参数测量.
作者:孟文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本组18例病人,均有肩周疼痛,天气变化和夜间疼痛加重,并伴有肩关节前屈、后伸、上举、内收、外展等功能受限,肩关节周围广泛压痛.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2~78岁,左肩11例,右肩7例,陈旧外伤史者1例,病程在1个月以内2例,2个月以内5例,3个月以上11例,全部病例均经X线以及其他检查排除骨与关节、心脑血管等全身性疾病.
作者:黄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妇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结论:静脉应用普通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是手术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徐贵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控制传染源和结核菌的播散传染源 肺结核的传染性决定于病人痰中结核菌的数量和病人的日常咳嗽症状.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排菌量大,是主要的传染源.痰涂片阴性培养阳性和痰菌阴性的肺结核病人的传染性较小.肺结核传染源一旦被发现和有效治疗,能很快失去其传染性.
作者:屠德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绷带包扎的种类和方法环形包扎法在肢体受伤部位缠绕数圈,每一圈重叠盖住前一圈.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浅表性胃炎患者,男,32岁,农民,2005年9月15日初诊.患者于1年前因饮食失节而致胃痛,屡经中西药治疗,病情反复难愈.近月又复发频剧,遂作胃镜检查,诊为浅表性胃炎(胃体).现症:胃胀痛,饥饿尤甚,时伴针刺样疼痛,且口苦口干欲饮水,纳差,肠鸣,大便时干时稀,因乏无力.舌苔黄腻,脉濡.询病史患者素食热食,厌凉物.证属脾胃虚弱,湿热蕴阻,寒热错杂之证,治宜益气补中,清化湿热,佐以活血化瘀,甘温益中之品,以半夏泻心汤加减.
作者:李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平行针透穴药线植入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结论:平行针透穴药线植入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安全特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开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人的个性各有不同,有人内向、安静,有的人外向、活泼.当然,任何性格如总是极端地出现,就是疾病的表现.
作者:张俊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胃脘疼痛积年不愈,辨证投药,虽能取效一时,但不日复发,难以根治,X线片或胃镜检查无明显病变者,西医习称为胃神经官能症.顾丕荣先生认为此证必有厥气、郁火、痼冷、伏痰、宿瘀窃踞其间,复杂之病,当取复杂之方以调理.因疗效显著,兹择要介绍.
作者:陈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异烟肼(Isoniazid,INH,H)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是全效杀菌药.对其他细菌、病毒无作用.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为0.02~0.05 μg/ml,可杀灭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分子量小,口服后几乎完全吸收.生物利用度达90%,口服300 mg的剂量,1~2小时达高峰浓度,1~4小时血浓度0.6~3.4 μg/ml.
作者:高孟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6例,女4例,起病年龄为3岁以下2例,3~6岁4例,6~12岁4例.长期高热10例(弛张热3例,不规则热4例,稽留热3例),皮疹8例,其中红色斑丘疹5例,猩红热样2例,荨麻疹1例.6例皮疹的出现与体温高低有关,本组8例均在发热时出现而体温下降时隐退.肝脏轻度肿大4例,多关节炎2例,均以膝、踝、腕关节受累,无游走,两侧呈对称性,均为轻度肿痛,腹痛4例.
作者:张爱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患者,男,4岁,绍兴市区人,2006年10月12日初诊.患儿因洗澡受凉,感受风寒,流涕、鼻塞,继则发热,夜间12时左右自测体温39.5℃,其家人欲去绍兴市人民医院小儿科求诊进行静滴输液治疗,但小儿因怕打针坚持要妈妈给他吃中药治疗.次日一早即由其母抱着,奶奶陪同前来市中医院我处诊治.症见:面微赤,气稍急,口唇干,全身发热而干燥,精神萎顿而不语,头额摸之灼手,四肢按之发凉,测(肛门)体温39.5℃,即予其血常规检查,红白细胞计数正常,中性不高.
作者:董汉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患者,男,75岁,离休,老伴健在,子女孝敬,家庭幸福.1975年以来一直被失眠困扰,曾经尝试过多种治疗失眠方法,如保健枕、治疗仪、中西医药及偏方汤药,有些开始有效,但后效果都不太理想,病人处于不断寻求新的治疗失眠方法中,每次就诊谈及失眠,均显激动,担心失眠影响健康,要求医生尽快解决其失眠问题,寻求更好的药物.
作者:李白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本组急性尿潴留患者38例,均除外尿道肿瘤、炎症及中枢和周围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53~70岁,平均60.5岁;尿不下或尿滴沥12~24小时以上,平均18.6小时;膀胱B超示膀胱尿液容量在1 500 ml以上;其中前列腺轻度肥大10例,昏迷3例,腰麻术后10例,肛管直肠术后12例,用利尿药后尿潴留3例,中医辨证均属气虚证者.
作者:吕建军;郭素贞;董立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背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结核病化学治疗是一件革命性的事件,导致结核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从1943年发现链霉素治疗结核开始,一大批具有良好疗效的药物被发现:对氨基水杨酸(1949)、异烟肼(1952)、吡嗪酰胺(1954)、环丝氨酸(1955)、乙胺丁醇(1962)、利福平(1963).
作者:李亮;傅瑜;徐彩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