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锥形束CT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评估 牙槽骨变化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熊艳芳

关键词:锥形束CT, 慢性牙周炎, 基础治疗, 牙槽骨
摘要:目的 探讨锥形束CT(CBCT)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本院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取牙周基础治疗,并给予CBCT测量治疗前后的牙槽骨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所有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密度相比治疗前均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所有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高度均有所降低,但是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采取牙周基础治疗可改善牙槽骨密度,同时给予CBCT检查,便于对治疗前后的牙槽骨变化情况进行评估.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 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奥曲肽和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40例呈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患者,以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125例,主要使用奥曲肽和泮托拉唑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115例,该组单纯给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疗效、围手术期指标、SF-36评分及后续的1个月随访过程中不良反应状况进行对比观察,总结性评判奥曲肽和泮托拉唑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具体疗效状况.结果 经治疗,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时间相比对照组较短,且输血量相比对照组明显偏少;但是血红蛋白水平、胃液pH值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个月的治疗时间过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曲肽和泮托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疗效突出,可以快速止血,降低血液流失与输血量,优化患者生活品质,用药更加安全,适合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陶彦春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不同药物联合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124例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62),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和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2.26%(P<0.05).结论 对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使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热毒宁注射液进行疾病的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儿的病程、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丁绍华;胡亮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穿刺置管引流和聚桂醇注射液介入灌注治疗肝肾 囊肿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穿刺置管引流+聚桂醇注射液介入灌注治疗肝肾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肾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置管引流+聚桂醇注射液介入灌注治疗,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置管引流+无水乙醇介入灌注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①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者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者有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刺置管引流+聚桂醇注射液介入灌注治疗肝肾囊肿安全有效,与传统的穿刺置管引流+无水乙醇介入灌注治疗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更容易耐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平;丁于海;袁金平;卢鹏;舒颖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TP-IgM-WB在排除早期先天梅毒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TP-IgM-WB)在排除早期先天梅毒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本所性病门诊接诊的16例经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阳性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确定的疑似梅毒患儿,进一步检测TP-IgM-WB结果,与跟踪随访后的疑似患儿的TRUST、TPPA结果进行对比,探讨TP-IgM-WB在早期排除先天梅毒中的价值.结果 16例双阳疑似梅毒患儿中,经TRUST、TPPA随访至3、6、12月后均排除先天梅毒,与首次就诊时进行的TP-IgM-WB阴性检测结果相符.结论 TP-IgM-WB可用于早期排除先天梅毒,优于常规综合试验方法,可极早期减少疑似梅毒患儿家庭的精神负担,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宋潇;王洪军;赵延明;杨嘉林;盖希余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护理质控管理效果探究

    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护理质控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140件需清洗消毒的器械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的另外140件需清洗消毒的器械作为研究组,实施护理质控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消毒灭菌质量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回收供给及时、清洗质量评分及包装符合评分、消毒灭菌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出现的差异经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护理质控管理对提高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可为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值得借鉴和积极推广.

    作者:田翠英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消瘀康胶囊在骨折术后愈合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消瘀康胶囊在骨折术后愈合镇痛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将60例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瘀康胶囊治疗.VAS视觉模拟评分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镇痛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4,P=0.801);治疗组术后第1天(t=2.248,P=0.028)、术后第3天(t=2.720,P=0.009)、术后第7天(t=3.751,P<0.001)及术后第10天(t=2.248,P=0.028)与对照组比较,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箱式图显示,治疗组术后观察内评分较对照组低且平稳.结论 消瘀康胶囊对骨折术后愈合维持长效镇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明敏;谢敏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帝视内窥镜引导全麻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帝视内窥镜引导全麻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60例需要全麻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喉镜进行全麻)和研究组(30例,采用帝视内窥镜引导全麻).对比麻醉前基础值(T1)、麻醉诱导后插管前(T2)、插管成功即刻(T3)及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5 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记录并对比气管插管操作时间、术后气管插管所致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SBP、DBP和HR时间、组间、交互作用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T2~T5时刻SBP、DBP和H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组内比较,研究组T2~T4时刻、对照组T2~T5时刻SBP、DBP和HR均低于T1时刻(P<0.05),T3时刻SBP、DBP和HR均低于T2时刻(P<0.05),T5时刻SBP、DBP和HR均高于T2时刻(P<0.05),T4和T5时刻SBP、DBP和HR均高于T3时刻(P<0.05),T5时刻SBP、DBP和HR均高于T4时刻(P<0.05);研究组气管插管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气管插管所致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远低于对照组的2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帝视内窥镜引导全麻患者经鼻气管插管能够有效稳定生命体征指标,缩短气管插管操作时间,并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更高.

    作者:朱金有;林建华;李以平;郭余福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芍药甘草加金钱草汤治疗上尿路结石并肾绞痛的 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在上尿路结石并肾绞痛治疗中应用芍药甘草加金钱草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6例上尿路结石并肾绞痛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所选患者均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照组术后行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术后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芍药甘草加金钱草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2.26%,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首次排石时间比对照组早,肾绞痛发生次数比对照组少(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研究组结石排净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上尿路结石并肾绞痛治疗中应用芍药甘草加金钱草汤治疗不仅可以提高结石清除率,还可以缓解肾绞痛症状,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贵林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 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64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抽签法的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患者,对照组选择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选择泮托拉唑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将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略低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两组停止出血时间、呕血次数、黑便次数比较,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相当,安全性高,但泮托拉唑起效更快,可尽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作为优先选择药物推广使用.

    作者:张明秋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储氧面罩用于恢复室乳腺癌患者术后苏醒期的观察

    目的 探讨储氧面罩用于恢复室乳腺癌患者术后苏醒期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本院麻醉恢复室2017年1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40例乳腺癌手术后麻醉苏醒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鼻导管供氧,实验组实施储氧面罩供氧,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0 min、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60 min时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0 min和60 min时,pH、PaO2和PCO2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steward苏醒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应用储氧面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苏醒速度,缩短恢复室观察时间,使得患者尽早返回病房.

    作者:张云;徐勇民;樊晓云;万邹;贺敏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采用两种不同切口对早期术后 干眼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采用两种不同切口对早期术后干眼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单纯白内障患者128例(142眼),随机分为角膜组68例(71眼)和巩膜组60例(71眼),分别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和巩膜隧道切口,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24小时内、1周、2周干眼的发生率及各项临床指标,包括:Oculus眼表分析仪测量下泪河高度(LTMH)、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SCSF).结果 术后24小时内、1周、2周,巩膜组干眼发生率明显低于角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LTMH较术前均有下降,巩膜组LTMH明显高于角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BUT较术前均有缩短,术后巩膜组BUT长于角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SCSF较术前均有升高,术后巩膜组评分低于角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经巩膜隧道切口术后早期干眼的发生率更低,程度更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中;张顺华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治疗伴2型糖尿病 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研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治疗伴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于本院收治的伴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患者中抽选出86例,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及地塞米松鼓室注射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听阀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7.68%>83.7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4.66%<20.97%);观察组治疗后听阀均值较对照组对应值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伴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进行治疗,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的同时有利于改善其听力水平,且患者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乔健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小剂量阿司匹林结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心衰患者 血液高凝及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心衰患者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结合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同时分析其对患者血液高凝和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5例老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结合美托洛尔治疗和单纯的常规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液高凝改善情况与心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在老年心衰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显著,帮助患者改善其心功能和血液高凝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备临床推广实用价值.

    作者:李海青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协同护理模式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出院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其出院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6月~2017年10月本院接收的脊柱结核患者100例纳为研究样本,随机均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整体护理效果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协同护理模式运用在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中行之有效,对患者遵医行为的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以及活动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宜秀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ERCP及EST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观察 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内窥镜逆行胰腺胆总管造影术(ERCP)/内窥镜下切开括约肌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受试者均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6例,行ERCP/EST联合LC治疗)和对照组(52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及术后1天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结石残留率、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禁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1天血清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生发生率(3.94%)明显低于对照组(11.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残留结石率及结石复发率均分别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CP/EST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显著,能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程度,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郑纪虎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两种颈清扫术治疗声门上型喉癌的手术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两种颈清扫术治疗声门上型喉癌的手术效果.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本院头颈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60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颈侧组和根治组,分别实施根治性清扫手术和颈侧清扫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颈侧组优良率为90.0%,复发率为3.3%,存活率为90.0%,根治组优良率为50.0%,复发率为33.3%,存活率为46.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侧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数量明显少于根治组,其术后生存时间明显长于根治组,而且住院时间则明显短于根治组(P<0.05).结论 声门上型喉癌患者接受颈侧清扫手术治疗,整体效果更加显著,且能够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改善预后,提高术后恢复速度.

    作者:史俊勇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高血压患者摄盐量与早期肾损害 及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摄盐量与早期肾损害及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2018年在本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测24小时尿钠,推算摄盐量,测尿微量白蛋白并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摄盐量与早期肾损害及颈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 根据24小时尿钠排泄量将患者分为3组,<92.3 mmol组48例,92.3~184.6 mmol组80例,>184.6 mmol组40例.①随摄盐量增高,3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增高(P<0.05).②随摄盐量升高,3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升高(P<0.05).③根据颈动脉彩超分为正常、颈动脉硬化及轻度狭窄(<50%)、重度狭窄及闭塞(>50%)3组,3组尿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摄盐量增加与血压升高及早期肾损害有关.

    作者:孙蔚雯;商丽华;王晶;张晗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高职高专灾害护理认知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目的 研究高职高专护生灾害护理认知教育现状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4级高职护理班,2015级大专护理班为实验组,2013级高职护理,2014级大专护理专业学生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护生对灾害护理现状及其重要性的理解、对灾害护理认知教育和灾害护理学的看法及建议等,为研究、制定高职高专护生灾害护理教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 高职高专护生对灾害护理认知普遍存在不足,医学院校应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体现护理专业的综合性并有效结合临床实际,把灾害护理教育上升为护理在校生的专业教育内容之一.实验组的测试成绩及成绩分布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职高专护生中开设灾害护理教育的课程,具备较好的推广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黄小丽;黄笑燕;杨玉琴;刘禹泽;鄢印根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一次根管治疗术与两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有瘘型慢性 根尖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一次根管治疗术与两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90例有瘘型慢性根尖炎根管治疗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两次根管治疗术,观察组则给予一次根管治疗术.治疗结束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感受和对根管治疗的满意评价;治疗前后患者咀嚼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化学性根尖周炎、牙龈肿胀等的发生率.治疗结束半年后,比较两组治疗的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根管治疗手术半年成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感受和对根管治疗的满意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咀嚼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咀嚼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学性根尖周炎、牙龈肿胀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一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炎,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有良好治疗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卜冬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锥形束CT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评估 牙槽骨变化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CBCT)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本院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取牙周基础治疗,并给予CBCT测量治疗前后的牙槽骨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所有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密度相比治疗前均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所有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高度均有所降低,但是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采取牙周基础治疗可改善牙槽骨密度,同时给予CBCT检查,便于对治疗前后的牙槽骨变化情况进行评估.

    作者:熊艳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