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莺;陈宏颖
目的 对照研究培美曲塞联合顺铂(PP方案)与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诊治的60例完全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PP方案组与TP方案组,分别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2个化疗周期后观察近期治疗疗效,观察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PP方案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3.33%、73.33%、高于TP方案组的26.67%、4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方案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20.00%、33.33%、6.67%、3.33%,TP方案组分别为46.67%、60.00%、10.00%、10.00%,PP方案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TP方案组(P<0.05),PP方案组Ⅲ~Ⅳ级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6.67%、10.00%,低于TP方案组26.67%、33.33%(P<0.05).结论 治疗完全肺腺癌PP方案近期疗效优于TP方案,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相对较轻.
作者:张邦明;王永刚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在本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68例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给予对照组产妇传统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产妇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及并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5.71%,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以后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沈端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乳腺实性乳头状癌认识.方法 分析10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1~75岁,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和乳头溢液.镜下见肿瘤细胞排列呈实体状结构,内见纤维血管轴心,细胞形态较一致呈卵圆形或梭形,细胞核级别为低级别至中级别.免疫表型:ER、PR均强阳性且高表达,c-erbB-2无表达,肿瘤细胞CK5/6均阴性;7例瘤巢周围可见p63、Calponin或CD10阳性细胞,3例部分瘤巢周围无p63、Calponin或CD10阳性细胞;CgA阳性表达率70%,Syn阳性表达率为80%,Ki-67指数≤20%.结论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为乳腺癌较少见的类型,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有特征性,预后良好,鉴别诊断很重要.
作者:许海莺;陈宏颖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提高平衡能力佳的训练和护理方法.方法 将39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平衡训练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平衡训练测试仪进行训练.结果 从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运动功能2方面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除转身后看测试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采取平衡训练测试仪进行治疗和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刘婷婷;曲鸿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甲状腺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甲减老年患者96例,均采用左甲状腺素钠口服治疗,根据剂量不同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48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FT3、FT4和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以及TG、TC、HDL和LDL等脂代谢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小剂量组改善幅度更大,与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大剂量组(91.67%VS 72.92%,P<0.05).结论 TH替代疗法是甲减的主要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提高脂代谢水平,而小剂量对老年患者受益更佳.
作者:姚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时使用来氟米特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柳氮磺胺吡啶,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来氟米特,将两组临床疗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在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来氟米特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痛苦,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素娟;甘江;赵宜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急性有机磷中毒急救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本院急诊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58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本院急诊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55例为观察组,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症状消失时间、CHE恢复正常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69%(P<0.05),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36.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17%(P<0.05).结论 有效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蒋玉芸;吴永丽;张艳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记录患儿整体临床特点.同时以随机数字法将其重组为两组,为其中一组患儿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模式,所得数据记对比组;另外一组则采用联合用药模式,所得数据记研究组.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比组63.33%(19/30);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为(7.57±1.33)d,明显低于对比组(11.12±2.03)d,同时研究组谷丙转氨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体温等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较多、并发症较多,且容易出现胸腔积液情况,需采取合理治疗手段干预,保证儿童健康.
作者:陈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方式及临床意义,减少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方法 回顾性分析4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喉镜检查双侧声带运动情况,所有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并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切除范围以CT及术中快速病理为指导,并对喉返神经的显露特点、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解剖喉返神经624条,左侧304条,右侧320条,未发现有喉不返神经病例.其中有5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音调下降.其中有1例术中证实为肿瘤侵犯喉返神经,予部分神经切除,其余4例术后行电子喉镜检查示一侧声带运动障碍,发声均在4~8周左右恢复.结论 熟悉相关解剖,术中做到有计划、仔细、轻柔的解剖,充分考虑到各种变异因素,能有效避免喉返神经损伤.
作者:吴晨亮;张勇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应用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88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行常规清宫术治疗,实验组应用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年内妊娠率、2年内成功分娩率;术中出血量、术后HCG转阴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2年内妊娠率、2年内成功分娩率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术后HCG转阴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应用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加速术后月经恢复和HCG转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妊娠率和成功分娩率,值得推广.
作者:吴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三角吻合技术应用于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确诊远端胃癌并接受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30例患者以三角吻合技术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为观察组;余30例患者以常规临床开放远端胃癌根治术行手术治疗,为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淋巴结清扫个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角吻合技术应用于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临床上疗效相较于常规开放远端胃癌根治术显著提高,且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刘远梁;解玉海;刘向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安全性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入院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56.41%,与对照组有效率53.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随机错误数(15.14±13.49)个、持续错误数(14.29±12.22)个、WCST总个数(52.21±24.44)个、Stroop单词检测(59.40±21.75)个,与对照组比较成绩改善幅度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缺陷改善作用优于利培酮,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尚坤;陈美英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累及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腺体是主要累及组织,而呼吸系统是腺体以外易累及的系统.PSS若出现肺部受累,则在疾病发展、预后等均有所下降.本文概述PSS与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性,对于PSS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通过早期治疗有望改善预后.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128例采用腰椎压缩性骨折术治疗以后出现疼痛的老年患者,对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研究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出现疼痛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128例患者经过舒适护理干预以后,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治疗以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减轻,且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采用腰椎压缩性骨折术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为患者配合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地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促进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提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谈宏业;姜文蕾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本次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用随机分类的方式将5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按照对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的常规护理方式;对实验组中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入临床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探讨其应用效果.结果 术后发现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高于实验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护理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进行全程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感受,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钟玉南;杨美容;钟淑红;阳国华;肖霞;江芸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对老年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麻下行腰椎融合术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实验组予以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持续输注,其余麻醉方法两组相同.记录麻醉给药前、输注药物后5 min、气管插管时、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30 min时、手术结束时、苏醒时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观察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组内与麻醉给药前时比较血压心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除麻醉给药前和手术开始后30 min时外,其余各时间点实验组血压心率均显著较低(P<0.05).睁眼时间和BIS值、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但自主呼吸恢复时的BIS值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苏醒期间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与对照组的1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可明显降低老年手术患者血压心率,稳定血流动力学情况,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肖泽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究等离子低温消融手术在慢性肥厚性咽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80例慢性肥厚性咽炎病患,按照采取的不同疗法分组:仅使用药物作雾化吸入治疗的半数患者归入对照组,用药并加行等离子低温消融术的半数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疗效(95.00%)优于对照组(80.00%),其症状缓解时间与病情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肥厚性咽炎的治疗上,雾化吸入疗法疗效要优于使用常规药物,而等离子低温消融术疗效则比雾化吸入疗法更好.
作者:黄玉海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对高血脂疾病患者的乳糜血对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检查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高血脂疾病确诊患者53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53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检测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率水平.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五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小板体积等六项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的阳性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脂疾病患者存在的乳糜血会对血常规检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作者:郑灵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贫血疾病中所起的作用,了解患者贫血疾病的形态学特征对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进行血常规检查而确诊的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症状、骨髓形态学检查、铁染色等方面对120例贫血患者展开病因学分析.结果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及感染性贫血为主要贫血,其中缺铁性贫血占26例(21.7%),巨幼细胞性贫血19例(15.8%),急性白血病占10例(8.3%),感染性贫血占15例(12.5%),120例贫血病例骨髓涂片分析,缺铁性贫血的细胞形态为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红比正常或偏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有核细胞大多增生明显活跃.其他感染性贫血及作描述性诊断的病例较少,可能是由于某些疾病早期,其细胞形态学未表现出特殊改变.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挖掘贫血病因起着关键作用,帮助临床展开针对性治疗,利于临床医师对治疗效果的判断,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耀庭;李健生;陈荣能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ICU失禁患者相关性皮炎(IAD)中的应用.方法 将神经外科ICU收治住院的105例并发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常规皮肤护理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间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IAD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发生时间显著延长,严重程度明显减低,而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控制IAD的发生,延缓IAD的发生时间,降低IAD的严重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玉立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