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患者的认知及对术后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分析

金晓勃

关键词:乳腺癌, 疾病认知, 术后护理, 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乳腺癌患者的认知及对术后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乳腺癌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7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以自拟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认知及对术后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认为术后影响了正常生活,甚至担心性生活导致乳腺癌复发,不愿意参与社会活动等。结论乳腺癌患者学习疾病知识,提高自我护理水平,医护人员采取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将患者错误认知进行纠正,以此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起家庭聚集性肺炎病原学检测及基因特征分析

    目的:分离鉴定引起家庭聚集性肺炎的病原体,并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采集该家庭每个成员的血清、咽拭子和肺炎患者的肺泡灌洗液,通过 PCR 方法、病毒分离、hexon 测序、BLAST 比对和血清 IgG 酶联免疫方法检测病原,并对 hexon 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对阳性病毒分离物进行全基因组扩增。结果父母咽拭子2份、孩子肺泡灌洗液2份经 PCR 检测均为腺病毒(AdV)阳性,肺泡灌洗液病毒分离阳性,4份标本 hexon 区域 PCR 扩增测序,核苷酸同源性为99.5%~100.0%,病毒全序扩增拼接分析,BLAST 比对与腺病毒7型核苷酸同源性97.0%,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 hexon 基因分型与腺病毒7 d 位于同一分支。ELISA 方法检测一家4口均出现恢复期与急性期血清腺病毒 IgG 4倍增高现象。结论腺病毒7型是该起家庭聚集性肺炎的病因。

    作者:许玉玲;王海霞;聂轶飞;罗成琳;黄学勇;赵坤;许汴利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局部浸润镇痛的多模式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局部浸润镇痛的多模式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全膝关节置换的6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所有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置换术,根据镇痛方式不同分为多模式局部浸润镇痛(实验组,39例)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泵组(对照组,28例)。观察对比2组在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 疼痛 VAS 评分、术后前3天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以及镇痛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 VAS 评分均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 2组在股四头肌肌力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48 h、72 h 实验组股四头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实验组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局部浸润镇痛的多模式镇痛临床效果肯定,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金龙;夏武香;蔡婷婷;钟茂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宣教满意率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评价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宣教满意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改进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宣教问题,对活动开展前的住院患者宣教满意率低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对活动开展前后的有形与无形成果进行比较。结果收集2014年9~10月患者住院宣教查检表共60份,计算出活动后患者住院宣教满意率为93.33%,超过目标值91.87%。目标达成率为109.5%,进步率为16.3%,研究组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8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结论运用品管圈对住院患者的宣教进行管理,显著提升了住院患者的宣教满意率,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护理质量,促进团队的发展。

    作者:张晓鹏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90例胃息肉患者,共120枚息肉,均通过内镜下给予黏膜切除术治疗,并在围术期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分析其效果。结果本组90例患者(120枚息肉)中,115枚息肉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之后其病灶完整被切除,治愈率为95.83%(115/120);剩下的5枚息肉予行第2次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有3例(3.33%)患者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出血,通过内镜止血后停止,1例(1.11%)患者在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通过给予保守治疗停止出血。90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对于胃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效果较好,治愈率高,且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操作简单;在围术期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何金晓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治疗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与吸氧、抗感染、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辅助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肺部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大呼吸流量(PEF)为(93.69±7.64)%,以及 I S 大呼吸量(FEV1)为(93.45±6.88)L,均远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患儿的大呼吸流量,对治疗患儿的支气管炎以及哮喘急性发作有显著的效果,有临床使用价值和空间。

    作者:谢跃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症复检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症复检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乳腺增生症复检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复查的心理状态影响。结果2组患者通过护理,观察组焦虑、抑郁、回避等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乳腺增生症复检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其心理状态得以改善,同时可促进患者的康复情况,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伏萍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与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药物经济学研究

    目的:研究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da and L-OHP,XELOX)方案与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5-Fu and L-OHP,FOLF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药物经济学。方法选择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50例。A 组患者采用 XELOX 方案,B 组患者采用 FOLFOX 方案。结果 A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48.3%,B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51.5%,A 组与 B 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分别是83.8%与87.2%,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 TTP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住院费用(9871.3±354.6)元、住院天数(55.0±2.3)d,与 B 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LOX 方案与 FOLFOX 方案相比,住院的总费用相似,药品价格昂贵,但是住院的次数与天数都短,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

    作者:王景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乳腺癌患者的认知及对术后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乳腺癌患者的认知及对术后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乳腺癌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7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以自拟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认知及对术后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认为术后影响了正常生活,甚至担心性生活导致乳腺癌复发,不愿意参与社会活动等。结论乳腺癌患者学习疾病知识,提高自我护理水平,医护人员采取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将患者错误认知进行纠正,以此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金晓勃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小儿哮喘患儿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结果。结果在2组患儿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确切,能够及时缓解患儿的哮喘症状并恢复其呼吸功能,临床上应推广应用。

    作者:霍亮亮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艾瑞姆疝补片在27例腹股沟疝患者中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艾瑞姆疝补片腹股沟疝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4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以前收治的2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将2013年后收治的2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艾瑞姆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艾瑞姆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能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出院,且能减少患者复发状况,可在腹股沟疝的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杨春雷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腺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8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9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采用糖皮质激素,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邹超鹏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眼底荧光造影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了患者126例(181眼)的眼底荧光造影的护理配合。方法收集患者126例(181眼),给于全程护理,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处理。结果1例(1眼)高血压择期再预约,1例一过性恶心呕吐,1例过敏性皮炎,均及时给了对症治疗和护理,125例(180眼)顺利完成检查。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配合措施能使患者更好地接受和配合检查,顺利地完成检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预防安全隐患,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周雯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共4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基础用药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和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其中每组15例患者。各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后,给患者配带镇痛泵,在基础用药组中给予舒芬太尼,按照1μg/(kg·d),格拉司琼共6 mg 配成150 mL 溶液;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在给予基础用药的同时加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d);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是在给予基础用药的同时加入右美托咪定1μg/(kg·d)。记录患者在术后30 min、1、3、6、12、24、48 h 的 VAS 评分,记录 Rammsay 镇静评分,并在48 h 后计算 PCA 按压次数与舒芬太尼总消耗量。结果手术后,3组患者所有时间点的 VAS 评分均<4分,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1 h 和3 h 疼痛程度较基础用药组轻(P<0.05),而其它时间则与基础用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24 h 内疼痛都较基础用药组和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轻(P<0.05),术后48 h 与其它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按压次数明显小于基础用药组(P<0.05)。记录患者术后的 Ramsay 镇静评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低剂量和高剂量组2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基础用药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在减轻患者疼痛的同时,减小舒芬太尼消耗量,减轻恶心、呕吐和嗜睡等不良反应。

    作者:覃明辉;刘喜成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松弛训练在中青年女性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松弛训练在中青年女性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中青年女性焦虑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松弛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 HAMA 评分变化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 HAMA 评分为(22.3±5.1)分,治疗后 HAMA 评分为(16.1±5.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 HAMA 评分为(23.0±5.2)分,治疗后 HAMA 评分为(19.5±4.9)分,治疗后 HAMA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和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弛训练可显著改善中青年女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太新;王京力;朱家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分析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全麻在颅脑手术中应用效果

    目的:对比分析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全麻在颅脑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静吸复合全麻,对照组患者给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2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脑电双频指数,比较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 平均动脉压(96.1±13.5)mmHg,心率(78.1±4.5)次/min。同时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有利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赵亚琴;缪永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运用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及牵拉痛中的临床效果浅析

    目的:分析小剂量舒芬太尼运用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剖宫产术的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产妇的麻醉用药为舒芬太尼(5μg,0.1mL),10%葡萄糖(0.5 mL),0.75%布比卡因(1 mL);对照组产妇的麻醉用药为10%葡萄糖(0.5 mL),0.75%布比卡因(1 mL)。对2组产妇注射麻醉药后1 min、3 min、5 min 的体征情况以及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等分析指标进行记录,对麻醉过程中寒战及牵拉痛的情况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产妇寒战及牵拉痛的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的应用,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寒战及牵拉痛的发生。

    作者:邹渊;李建平;蔡青;邹弥之;欧阳敏燕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神经管畸形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声像图表现与特点,探讨三维彩超在产前筛查胎儿神经管畸形的方法技巧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三维彩超产前筛查的受检者中经过本院及上级医院会诊确诊的21例胎儿神经管畸形病例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分析胎儿的头颅和脊柱情况。结果21例胎儿神经管畸形病例中单发畸形19例,多发畸形2例,包括脑积水9例,脊柱裂7例,脑膜脑膨出1例,无脑儿2例,脊柱裂合并无脑儿1例,脊柱裂合并脑积水1例。结论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三维彩超声像图表现具有特殊性,三维彩超对孕妇及胎儿无损伤、价格低廉、检出率高,对减少漏诊率、降低医疗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适合在产前筛查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利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血糖升高属于应激性还是糖尿病引起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粉碎性骨折患者13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是否存在糖尿病(DM)分为创伤性骨折已知糖尿病组 A 组(26例)、创伤性骨折未知糖尿病组 B 组(44例)、创伤性骨折无糖尿病组C 组(68例)。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治愈出院时的血糖水平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差异。结果 A组、B 组、C 组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分别为(8.6±0.8)mmol/L、(11.3±0.8)mmol/L、(8.4±0.8)mmol/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1±0.9)mmol/L (P<0.05),其中 B 组血糖水平高(P<0.05);B 组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明显高于 A 组、C 组和对照组(P<0.05)。3组患者治愈出院时血糖水平均恢复正常;A 组、B 组、C 组及对照组出院时糖化血清蛋白分别为(2.3±0.3)mg/L、(3.3±0.4)mg/L、(2.2±0.3)mg/L、(2.2±0.3)mg/L,B 组糖化血清蛋白仍高于 A 组、C 组和对照组(P<0.05)。C 组治愈出院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结论糖化血清蛋白可准确鉴别急性创伤性骨折患者血糖是应激性还是 DM 所致,且可作为急性创伤骨折患者是否患有 DM 的一个指标,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刘学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凝血酶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残胃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残胃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43例行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46例在其基础上行凝血酶治疗,观察2组疗效、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低于研究组95.7%,对照组止血时间(45.3±11.9)h 显著多于研究组(30.6±10.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通过肝肾功能检查均没有发现异常,且不良反应轻,对照组仅出现2例呕吐恶心、3例腹痛、1例皮疹,总发生率为14.0%(6/43);研究组出现3例呕吐恶心、4例腹痛、1例皮疹,总发生率为17.4%(8/4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酶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残胃出血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红员;夏东亚;郭好战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2016中国生化药物前沿-精准医学·创新药物学术论坛暨《中国生化药物杂志》编委会年会会议通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