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雷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腺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8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9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采用糖皮质激素,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邹超鹏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玉液汤加减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210例,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患者在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110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玉液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47例,有效53例,无效1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19%;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36例,有效43例,无效2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00%,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 血糖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 血糖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更为明显,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在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玉液汤加减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凡;杨萌;韩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局部浸润镇痛的多模式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全膝关节置换的6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所有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置换术,根据镇痛方式不同分为多模式局部浸润镇痛(实验组,39例)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泵组(对照组,28例)。观察对比2组在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 疼痛 VAS 评分、术后前3天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以及镇痛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 VAS 评分均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 2组在股四头肌肌力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48 h、72 h 实验组股四头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实验组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局部浸润镇痛的多模式镇痛临床效果肯定,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金龙;夏武香;蔡婷婷;钟茂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离鉴定引起家庭聚集性肺炎的病原体,并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采集该家庭每个成员的血清、咽拭子和肺炎患者的肺泡灌洗液,通过 PCR 方法、病毒分离、hexon 测序、BLAST 比对和血清 IgG 酶联免疫方法检测病原,并对 hexon 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对阳性病毒分离物进行全基因组扩增。结果父母咽拭子2份、孩子肺泡灌洗液2份经 PCR 检测均为腺病毒(AdV)阳性,肺泡灌洗液病毒分离阳性,4份标本 hexon 区域 PCR 扩增测序,核苷酸同源性为99.5%~100.0%,病毒全序扩增拼接分析,BLAST 比对与腺病毒7型核苷酸同源性97.0%,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 hexon 基因分型与腺病毒7 d 位于同一分支。ELISA 方法检测一家4口均出现恢复期与急性期血清腺病毒 IgG 4倍增高现象。结论腺病毒7型是该起家庭聚集性肺炎的病因。
作者:许玉玲;王海霞;聂轶飞;罗成琳;黄学勇;赵坤;许汴利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治疗妊高征患者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妊高征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在产后使用缩宫素预防出血,而观察组患者在产后使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预防出血。比较2组患者产后2 h、24 h 的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后2 h、24 h 出血量分别为(271.5±66.8)mL,(52.5±15.3)mL,产后出血率为6.12%;对照组患者的产后2 h、24 h 出血量分别为(345.2±68.7)mL,(78.2±17.8)mL,产后出血率为18.37%。观察组产妇的产后2 h、24 h 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预防或减少妊高征患者产后出血,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丁娟;马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析小儿发育训练指导模式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儿童保健中心0~2岁小儿共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00例不予以任何干预,观察组100例则通过早期综合发展指导、Peabody 运动评估与指导等方法进行干预,对比分析2组实施效果。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小儿的语言、感知觉、大运动以及精细动作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小儿发育训练指导模式运用在小儿养育中,能够提高小儿的语言、感知觉、大运动以及精细动作水平,是促进小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后权;李雅芬;张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和心理护理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痛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实验组,各30例。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心理护理,2个月后比较 VAS 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 VAS 评分(3.01±1.12),普通护理组 VAS 评分(5.23±1.05),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痛。
作者:刘川;聂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NAD)及肠内营养(EA)对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内 Akt1、Bcl-2、Bax 蛋白影响。方法选取胃癌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NAD 组25例和 NAD+EA 组25例,分别检测干预治疗前后胃癌组织中 Akt1、Bcl-2、Bax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AD 组及 NAD+EA 组治疗后 Akt1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NAD 组及 NAD+EA 组治疗后 Akt1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NAD 组及 NAD+EA 组治疗后 Bcl-2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Bax 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NAD 组治疗后 Bcl-2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NAD+EA 组治疗后 Bcl-2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NAD 组及 NAD+EA 组治疗后 Bax 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术前 NAD 结合 EA 能降低胃癌组织内 Akt1、Bcl-2蛋白,提高 Bax 蛋白水平,可能通过改变蛋白含量抑制肿瘤进程。
作者:魏伦收;张娟娟;康玉华;丁春生;索智敏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调查分析乳腺癌患者的认知及对术后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乳腺癌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7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以自拟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认知及对术后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认为术后影响了正常生活,甚至担心性生活导致乳腺癌复发,不愿意参与社会活动等。结论乳腺癌患者学习疾病知识,提高自我护理水平,医护人员采取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将患者错误认知进行纠正,以此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金晓勃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由于康复医学与疼痛医学在医学上关系密切,且其都具有多学科组成的特点,在临床上能实现紧密配合,这使得康复医学与疼痛医学能相互促进的发展。多学科疼痛治疗的发展历史在国外时间更久,已有60余年,与其它单一疗法相比,其具有更强的循证依据。目前,国内对康复医学和疼痛医学相结合的实际操作中,存在模式多样、诊疗范围重叠、诊疗不规范等现象,这些都是由于各医院对两者结合的解读各不相同,这样极易造成患者在治疗中的多次重复治疗,并且治疗效果相差较大,从而导致医院资源浪费。因此,加强对康复医学在多学科疼痛治疗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黄丽钦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松弛训练在中青年女性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中青年女性焦虑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松弛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 HAMA 评分变化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 HAMA 评分为(22.3±5.1)分,治疗后 HAMA 评分为(16.1±5.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 HAMA 评分为(23.0±5.2)分,治疗后 HAMA 评分为(19.5±4.9)分,治疗后 HAMA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和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弛训练可显著改善中青年女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太新;王京力;朱家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分析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治疗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与吸氧、抗感染、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辅助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肺部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大呼吸流量(PEF)为(93.69±7.64)%,以及 I S 大呼吸量(FEV1)为(93.45±6.88)L,均远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患儿的大呼吸流量,对治疗患儿的支气管炎以及哮喘急性发作有显著的效果,有临床使用价值和空间。
作者:谢跃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了解河南省全球基金疟疾项目(NSA 项目)实施对项目覆盖人群的健康教育促进情况,评估项目实施效果。方法按照《国家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终期评估方案》,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所有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县开展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培训效果满意度及目标人群受益情况与满意度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结果2012年对90个县(市、区)的26673名居民、17421名学生、3311名疟疾防控人员及2614名目标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与学生的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4.65%和93.73%,较2010年基线调查数据分别上升72.18%和78.70%;知晓率居民高于学生(P<0.0001);中学生(94.78%)高于小学生(92.81%)(P<0.001);一类县居民和学生的知晓率分别为96.02%和95.64%,分别高于二类县居民(94.55%)和学生(93.57%)的知晓率(P<0.01);受训人员对项目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效果和总体评价的满意度为93.54%~98.34%;疟疾病人对免费抗疟药物服务的满意度为100%(203/203);居民对疟防宣教材料的满意度为96.10%(2512/2614)。结论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执行使居民与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大幅上升,基层医疗人员及居民的整体满意度高。
作者:邓艳;钱丹;陈伟奇;张雅兰;刘颖;周瑞敏;张红卫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应用脑复康、脱水剂等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4周,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0.81±4.06)分、(6.54±3.79)分,对照组为(16.31±4.28)分、(12.31±4.25)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为70.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辅助治疗脑出血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梁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比分析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全麻在颅脑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静吸复合全麻,对照组患者给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2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脑电双频指数,比较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 平均动脉压(96.1±13.5)mmHg,心率(78.1±4.5)次/min。同时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有利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赵亚琴;缪永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90例胃息肉患者,共120枚息肉,均通过内镜下给予黏膜切除术治疗,并在围术期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分析其效果。结果本组90例患者(120枚息肉)中,115枚息肉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之后其病灶完整被切除,治愈率为95.83%(115/120);剩下的5枚息肉予行第2次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有3例(3.33%)患者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出血,通过内镜止血后停止,1例(1.11%)患者在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通过给予保守治疗停止出血。90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对于胃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效果较好,治愈率高,且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操作简单;在围术期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何金晓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基底节脑出血治疗中软通道微创方法的不同部位穿刺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107例,所有患者均具有手术指征,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均接受微创穿刺治疗,根据穿刺部位的不同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经颞钻孔穿刺,观察组57例经额钻孔穿刺,将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死亡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死亡率分别为87.7%、8.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死亡率分别为82.0%和14.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出血患者的软通道微创治疗过程中,穿刺的部位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选择,才能有效保证治疗的效果。
作者:舒利华;朱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非诺贝特联合氟伐他汀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使用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通过氟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非诺贝特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等临床治疗效果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诺贝特联合氟伐他汀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白耀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总结了患者126例(181眼)的眼底荧光造影的护理配合。方法收集患者126例(181眼),给于全程护理,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处理。结果1例(1眼)高血压择期再预约,1例一过性恶心呕吐,1例过敏性皮炎,均及时给了对症治疗和护理,125例(180眼)顺利完成检查。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配合措施能使患者更好地接受和配合检查,顺利地完成检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预防安全隐患,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周雯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