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权;李雅芬;张艳
目的:分析三黄屏风膏穴位贴敷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的疗效。方法将脾虚型泄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使用三黄屏风膏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大便次数为(9.34±1.45)次,治疗后次数为(4.39±1.64)次;观察组治疗前大便次数为(9.16±2.18)次,治疗后大便次数为(2.89±0.75)次,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显效例数为14,有效例数为21,无效例数为15,有效率为70.0%,观察组的显效例数为28,有效例数为16,无效例数为6,有效率为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屏风膏穴位贴敷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比单纯使用蒙脱石散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郑伟;赵剑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老年患者手术麻醉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 A、B、C 3组,各32例。分别以0.375%、0.5%、0.75%罗哌卡因对3组行硬膜外麻醉。记录并分析3组麻醉效果及不同时间段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结果3组在麻醉起效时间、麻醉作用范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其他2组,A 组麻醉维持时间显著缩短(P<0.05);B 组及 C 组麻醉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20 min 后,C 组收缩压(118.86±7.44)mmHg、SpO2(90.10±1.00)%、HR (61.85±8.79)次/min 显著低于 A 组(139.72±8.79)mmHg、(98.45±1.12)%、(76.45±9.28)次/min ,及 B 组(141.58±9.64)mmHg、(97.86±1.04)%、(77.58±10.21)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浓度的罗哌卡因均可应用于老年患者行腹部手术,但0.5%罗哌卡因组具有更长的麻醉维持时间且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柳琦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 PICC 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8例行 PICC 置管患者为研究资料,对所有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并对 PICC 置管患者行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中 PICC置管管腔回血由16.67%降至4.17%;穿刺点出血由35.42%降至8.33%;局部感染由20.83%降至4.17%;静脉炎由14.58%降至2.08%;导管堵塞由18.75%降至2.08%;导管脱落由14.58%降至0.00%,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的患者满意度为97.92%,高于实施前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 PICC 置管中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廖佳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与门冬胰岛素30在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组30例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腰围、体重指数(BMI)。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 FBG、2hPG 和 HbA1c 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治疗组 FBG、2hPG 和 HbA1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腰围和 BMI 治疗后均下降(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后无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腰围和 BMI 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应用艾塞那肽治疗口服降糖药物疗效欠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后,患者血糖显著下降,达到与应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相同的降血糖效果,且在患者体重控制方面更具有优势。
作者:储辉;赵美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进行 D-二聚体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18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本院体检中心的1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自动血凝仪检验2组对象 D-二聚体在血浆中的含量水平。结果在化疗前,研究组血浆 D-二聚体的含量为(2.68±1.05)μg/dL,对照组为(0.31±0.13)μg/dL,研究组 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浆 D-二聚体含量是(1.19±0.87)μg/dL,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于检验白血病的指标,即 D-二聚体在人体血浆中的含量,同时也是了解患者病情状况、治疗成效和预后措施的重要指标。
作者:彭家明;吕小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治疗妊高征患者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妊高征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在产后使用缩宫素预防出血,而观察组患者在产后使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预防出血。比较2组患者产后2 h、24 h 的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后2 h、24 h 出血量分别为(271.5±66.8)mL,(52.5±15.3)mL,产后出血率为6.12%;对照组患者的产后2 h、24 h 出血量分别为(345.2±68.7)mL,(78.2±17.8)mL,产后出血率为18.37%。观察组产妇的产后2 h、24 h 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预防或减少妊高征患者产后出血,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丁娟;马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6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比对照组(82.14%)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作者:万卉;肖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Toll 样受体蛋白在非特异性免疫中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之间的纽带。TLRs 可以识别微生物上的保守结构的分子,从而激活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为机体识别微生物、病毒等提供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TLRs 还有许多未知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从 Toll 样受体的功能与信号转导来探讨 TLRs 与肿瘤在免疫逃逸、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和其在治疗中作用的进展。
作者:杨波;袁东亚;张敏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骨盆前外固定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重性精神病患者综合管理护理业务报告:观察组优良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7%(P<0.05);观察组拔除引流管时间、骨痂形成时间以及肿胀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例切口疼痛,1例发生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0%,对照组的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相比,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管玉华;赵镭;郭良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产科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然分娩的12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4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64例)行人性化护理。结果2组比较,研究组HAMA评分、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8份,回收128份,回收率100%。其中对照组不满意12例,满意度为81.25%,研究组不满意4例,满意度93.7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能促进产妇顺利分娩,减轻痛苦,提升母婴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高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剖腹产术后出血产妇护理及剖腹产术后出血预防效果。方法选择50例剖腹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剖腹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对症护理措施。总结出血原因,对比2组产妇护理满意率和止血时间、产后出血量。结果经护理,观察组产妇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止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腹产术后出血影响因素较多,实施对症护理措施,有利于迅速控制出血,减少出血量,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汪丽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症复检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乳腺增生症复检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复查的心理状态影响。结果2组患者通过护理,观察组焦虑、抑郁、回避等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乳腺增生症复检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其心理状态得以改善,同时可促进患者的康复情况,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伏萍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分析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治疗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与吸氧、抗感染、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辅助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肺部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大呼吸流量(PEF)为(93.69±7.64)%,以及 I S 大呼吸量(FEV1)为(93.45±6.88)L,均远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患儿的大呼吸流量,对治疗患儿的支气管炎以及哮喘急性发作有显著的效果,有临床使用价值和空间。
作者:谢跃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非诺贝特联合氟伐他汀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使用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通过氟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非诺贝特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等临床治疗效果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诺贝特联合氟伐他汀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白耀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生长抑素联合应用在重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AP 患者105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2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再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乌司他丁、生长抑素联合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胰腺炎患者的 WBC 值、血淀粉酶值、IL-6值和 TNF-α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白蛋白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胰腺炎患者的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地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胰腺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P<0.05)。结论在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中,乌司他丁、生长因素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控制相关检查指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何金彪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分析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氨基葡萄糖胶囊,观察组静脉注射注射用骨瓜提取物25 mg+生理盐水250 mL,同时口服尼美利舒胶囊,治疗1个月后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 IL-1为(8.03±1.76),对照组为(7.12±0.98),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采取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膝关节液中 IL-1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邵雄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共4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基础用药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和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其中每组15例患者。各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后,给患者配带镇痛泵,在基础用药组中给予舒芬太尼,按照1μg/(kg·d),格拉司琼共6 mg 配成150 mL 溶液;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在给予基础用药的同时加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d);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是在给予基础用药的同时加入右美托咪定1μg/(kg·d)。记录患者在术后30 min、1、3、6、12、24、48 h 的 VAS 评分,记录 Rammsay 镇静评分,并在48 h 后计算 PCA 按压次数与舒芬太尼总消耗量。结果手术后,3组患者所有时间点的 VAS 评分均<4分,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1 h 和3 h 疼痛程度较基础用药组轻(P<0.05),而其它时间则与基础用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24 h 内疼痛都较基础用药组和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轻(P<0.05),术后48 h 与其它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按压次数明显小于基础用药组(P<0.05)。记录患者术后的 Ramsay 镇静评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低剂量和高剂量组2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基础用药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在减轻患者疼痛的同时,减小舒芬太尼消耗量,减轻恶心、呕吐和嗜睡等不良反应。
作者:覃明辉;刘喜成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顽固性肛周瘙痒行小切口微创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顽固性肛周瘙痒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行肛门封闭与外用膏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微创法治疗,对比2组疗效、并发症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63.64%,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64%比对照组29.09%低,且总复发率3.64%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固性肛周瘙痒患者行小切口微创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伟一;李娟;卢大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亚临床甲减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者50例,为观察组,单纯冠心病患者44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变化,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及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 TSH(6.49±1.39)mU/L,TG(1.80±0.70)mmol/L,TC(5.85±0.80)mmol/L,hs-CRP(4.89±1.48)mg/L,IL-6(34.59±8.09)ng/L,MAU(52.39±3.59)mg/L;对照组 TSH(1.89±1.28)mU/L,TG(1.55±0.70)mmol/L,TC(4.60±0.59)mmol/L, hs-CRP(3.29±0.62)mg/L,IL-6(28.40±9.44)ng/L,MAU(40.79±4.41)mg/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减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会促进冠心病患者的炎性因子表达,影响 MAU 水平,增加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侯吉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苯海索治疗不同亚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差别。方法随机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36例,所有入组脑瘫患者按临床亚型分为3组,A 组为舞蹈-徐动型,B 组为肌张力障碍型,C 组为徐动-痉挛型,在统一物理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苯海索口服治疗,起始剂量给予0.5 mg/d,缓慢加量,每周加量1 mg 至目标剂量4 mg/d,每天剂量分2~3次服用。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后(6个月后),对其进行 GMFM、GMFCS、FMFM、WeeFIM 评定,并记录其流涎及药物耐受情况。结果3组患儿治疗后 GMFM 得分 A 组(35.490±19.327),B 组(29.110±11.864), C 组(15.540±11.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88,P<0.05),A 组、B 组与 C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WeeFIM 得分 A 组(49.000±22.520),B 组(38.780±11.914),C 组(27.000±12.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19,P<0.05),A 组、B 组2组与C 组患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A 组、B 组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患儿 FMFM 得分,GMFCS 分级及流涎改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痉挛徐动型患儿可观察到痉挛加剧。结论苯海索治疗张力障碍型及舞蹈徐动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有助于提高其运动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疗效优于痉挛徐动型患儿。其对于3组间大运动功能分级及精细运动功能的改善无明显区别。
作者:张峰;冯珍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