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彪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NAD)及肠内营养(EA)对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内 Akt1、Bcl-2、Bax 蛋白影响。方法选取胃癌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NAD 组25例和 NAD+EA 组25例,分别检测干预治疗前后胃癌组织中 Akt1、Bcl-2、Bax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AD 组及 NAD+EA 组治疗后 Akt1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NAD 组及 NAD+EA 组治疗后 Akt1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NAD 组及 NAD+EA 组治疗后 Bcl-2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Bax 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NAD 组治疗后 Bcl-2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NAD+EA 组治疗后 Bcl-2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NAD 组及 NAD+EA 组治疗后 Bax 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术前 NAD 结合 EA 能降低胃癌组织内 Akt1、Bcl-2蛋白,提高 Bax 蛋白水平,可能通过改变蛋白含量抑制肿瘤进程。
作者:魏伦收;张娟娟;康玉华;丁春生;索智敏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骨盆前外固定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重性精神病患者综合管理护理业务报告:观察组优良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7%(P<0.05);观察组拔除引流管时间、骨痂形成时间以及肿胀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例切口疼痛,1例发生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0%,对照组的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相比,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管玉华;赵镭;郭良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了解河南省全球基金疟疾项目(NSA 项目)实施对项目覆盖人群的健康教育促进情况,评估项目实施效果。方法按照《国家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终期评估方案》,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所有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县开展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培训效果满意度及目标人群受益情况与满意度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结果2012年对90个县(市、区)的26673名居民、17421名学生、3311名疟疾防控人员及2614名目标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与学生的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4.65%和93.73%,较2010年基线调查数据分别上升72.18%和78.70%;知晓率居民高于学生(P<0.0001);中学生(94.78%)高于小学生(92.81%)(P<0.001);一类县居民和学生的知晓率分别为96.02%和95.64%,分别高于二类县居民(94.55%)和学生(93.57%)的知晓率(P<0.01);受训人员对项目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效果和总体评价的满意度为93.54%~98.34%;疟疾病人对免费抗疟药物服务的满意度为100%(203/203);居民对疟防宣教材料的满意度为96.10%(2512/2614)。结论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执行使居民与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大幅上升,基层医疗人员及居民的整体满意度高。
作者:邓艳;钱丹;陈伟奇;张雅兰;刘颖;周瑞敏;张红卫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比分析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全麻在颅脑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静吸复合全麻,对照组患者给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2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脑电双频指数,比较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 平均动脉压(96.1±13.5)mmHg,心率(78.1±4.5)次/min。同时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有利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赵亚琴;缪永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与门冬胰岛素30在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组30例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腰围、体重指数(BMI)。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 FBG、2hPG 和 HbA1c 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治疗组 FBG、2hPG 和 HbA1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腰围和 BMI 治疗后均下降(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后无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腰围和 BMI 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应用艾塞那肽治疗口服降糖药物疗效欠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后,患者血糖显著下降,达到与应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相同的降血糖效果,且在患者体重控制方面更具有优势。
作者:储辉;赵美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三黄屏风膏穴位贴敷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的疗效。方法将脾虚型泄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使用三黄屏风膏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大便次数为(9.34±1.45)次,治疗后次数为(4.39±1.64)次;观察组治疗前大便次数为(9.16±2.18)次,治疗后大便次数为(2.89±0.75)次,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显效例数为14,有效例数为21,无效例数为15,有效率为70.0%,观察组的显效例数为28,有效例数为16,无效例数为6,有效率为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屏风膏穴位贴敷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比单纯使用蒙脱石散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郑伟;赵剑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妇产科不孕不育症中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收集诊断为不孕不育症患者122例,均接受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或宫腔镜手术。通过电话联系,随访半年以上,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随访者共计50例,宫腔镜手术随访者共计72例。分析(1)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患者术后疗效;(2)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妊娠情况。结果(1)原发性、继发性不孕不育症患者在接受加压注药后输卵管通畅数量、妊娠结局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妊娠例数、妊娠次数、人流次数、自然流产次数、引产次数、足月活产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宫腔镜用于治疗妇产科不孕不育症的疗效肯定,保留患者子宫的完整性,使其免受巨大创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芬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究依帕司他结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结合甲钴胺治疗,将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得到显著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变化,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结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和使用。
作者:冯俊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方法将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奥曲肽组和联合组,各25例,分别进行奥美拉唑单独治疗、奥曲肽单独治疗、2种药物联合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共计24例,占总数的96.0%,高于奥曲肽组的76.0%和奥美拉唑组的84.0%,其中奥曲肽组和联合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曲肽组出血时间为(24.5±4.8)h,胃液 pH 值为(5.1±0.4),血红蛋白为(94.6±10.8)g/L;奥美拉唑组出血时间为(23.1±5.2)h,胃液 pH 值为(5.8±0.6),血红蛋白为(95.5±11.4)g/L;联合组出血时间为(16.7±5.6)h,胃液 pH 值为(6.3±0.8),血红蛋白为(104.5±12.3)g/L;联合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言,奥美拉唑和奥曲肽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用药,有利于病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司立洲;崔佳宾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和心理护理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痛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实验组,各30例。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心理护理,2个月后比较 VAS 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 VAS 评分(3.01±1.12),普通护理组 VAS 评分(5.23±1.05),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痛。
作者:刘川;聂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亚临床甲减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者50例,为观察组,单纯冠心病患者44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变化,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及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 TSH(6.49±1.39)mU/L,TG(1.80±0.70)mmol/L,TC(5.85±0.80)mmol/L,hs-CRP(4.89±1.48)mg/L,IL-6(34.59±8.09)ng/L,MAU(52.39±3.59)mg/L;对照组 TSH(1.89±1.28)mU/L,TG(1.55±0.70)mmol/L,TC(4.60±0.59)mmol/L, hs-CRP(3.29±0.62)mg/L,IL-6(28.40±9.44)ng/L,MAU(40.79±4.41)mg/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减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会促进冠心病患者的炎性因子表达,影响 MAU 水平,增加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侯吉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小剂量舒芬太尼运用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剖宫产术的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产妇的麻醉用药为舒芬太尼(5μg,0.1mL),10%葡萄糖(0.5 mL),0.75%布比卡因(1 mL);对照组产妇的麻醉用药为10%葡萄糖(0.5 mL),0.75%布比卡因(1 mL)。对2组产妇注射麻醉药后1 min、3 min、5 min 的体征情况以及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等分析指标进行记录,对麻醉过程中寒战及牵拉痛的情况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产妇寒战及牵拉痛的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的应用,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寒战及牵拉痛的发生。
作者:邹渊;李建平;蔡青;邹弥之;欧阳敏燕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非诺贝特联合氟伐他汀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使用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通过氟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非诺贝特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等临床治疗效果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诺贝特联合氟伐他汀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白耀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玉液汤加减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210例,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患者在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110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玉液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47例,有效53例,无效1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19%;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36例,有效43例,无效2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00%,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 血糖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 血糖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更为明显,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在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玉液汤加减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凡;杨萌;韩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小儿哮喘患儿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结果。结果在2组患儿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确切,能够及时缓解患儿的哮喘症状并恢复其呼吸功能,临床上应推广应用。
作者:霍亮亮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松弛训练在中青年女性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中青年女性焦虑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松弛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 HAMA 评分变化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 HAMA 评分为(22.3±5.1)分,治疗后 HAMA 评分为(16.1±5.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 HAMA 评分为(23.0±5.2)分,治疗后 HAMA 评分为(19.5±4.9)分,治疗后 HAMA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和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弛训练可显著改善中青年女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太新;王京力;朱家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 PICC 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8例行 PICC 置管患者为研究资料,对所有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并对 PICC 置管患者行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中 PICC置管管腔回血由16.67%降至4.17%;穿刺点出血由35.42%降至8.33%;局部感染由20.83%降至4.17%;静脉炎由14.58%降至2.08%;导管堵塞由18.75%降至2.08%;导管脱落由14.58%降至0.00%,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的患者满意度为97.92%,高于实施前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 PICC 置管中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廖佳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治疗妊高征患者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妊高征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在产后使用缩宫素预防出血,而观察组患者在产后使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预防出血。比较2组患者产后2 h、24 h 的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后2 h、24 h 出血量分别为(271.5±66.8)mL,(52.5±15.3)mL,产后出血率为6.12%;对照组患者的产后2 h、24 h 出血量分别为(345.2±68.7)mL,(78.2±17.8)mL,产后出血率为18.37%。观察组产妇的产后2 h、24 h 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预防或减少妊高征患者产后出血,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丁娟;马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将34例行无创通气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余46例行舒利迭+无创通气治疗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2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均改善,但是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疗效确切。
作者:邵妍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微创旋切术式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手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疤痕长度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下降,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旋切术式相比于常规开放手术,不仅可以大大节约手术和住院时间,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术中出血情况、切口长度和疾病复发风险,治疗效果更优,具有很大的临床推广潜力。
作者:魏文嵩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