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余市泌尿系结石成分和预防对策分析

刘冬牯;江思杰;黄伟珍;罗慧麟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 成分, 预防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新余市泌尿系结石成分和预防对策.方法 收集取出的泌尿系结石标本30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化学方法和红外光谱法对这些结石成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 上尿路结石共265例,其中单纯结石127例,占47.9%,混合性结石138例,占52.1%;下尿路结石41例,其中单纯结石27例,占65.9%,混合性结石14例,占34.1%.结论 新余市泌尿系结石成分主要有草酸盐、尿酸盐、磷酸盐、磷酸镁铵、羟基磷灰石、磷酸氢钙等,为了减少该市结石患者患病率,要根据该市区人民泌尿系结石成分进行正确的饮食指导.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脉管浸润检测中双重免疫组化染色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乳腺癌脉管浸润检测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6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对其使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检测,同时和常规HE染色进行对比.结果 在HE染色判断中,有16例判断为LVSI(+).而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的有:10例患者为LVSI(+),6例患者为LVSI(-),而在HE染色判断中,有45例患者没有确定为LVSI(+)的,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检测后,13例患者为LVSI(+),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检测的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脉管浸润在检测中采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具有灵敏、特异的特点,可针对检测结果制订患者的治疗方案.

    作者:高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分娩并存在宫缩乏力性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80例,随机将80例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n=40).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使用缩宫素,治疗组产妇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分娩后给予患者注射欣母沛,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产后出血率、产后2h及24h出血量和血红蛋白情况.结果 治疗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12.50%(5/40),产后2h及24h出血量分别为(74.94±17.61)mL、(213.26±157.31)mL,血红蛋白(1.04±0.28)g/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湘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和肽素联合cTnI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和肽素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联合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8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左主干病变组(n=21),三支病变组(n=18)、双支病变组(n=15)以及单支病变组(n=14);按类型分为VAP组26例,NSTEMⅠ组24例,STEMⅠ组18例;同时选取30例基本资料相同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3、6、12、24h的和肽素、cTnⅠ水平,并分析copeptin、cTnⅠ在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组的表达.结果 UAP组、NSTEMⅠ组、以及STEMⅡ组在3、6、12、24h 4个时间点的和肽素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TEMⅡ组和肽素水平高(P<0.05).UAP组、NSTEMⅠ组及STEMⅡ组3h和肽素水平与12h、24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NSTEMⅠ组及STEMⅡ组3h的cTnⅠ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2 h以及24 h的cTnⅠ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主干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以及单支病变组的和肽素水平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cTnⅠ水平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和肽素水平在ACS发病早期水平明显升高,在一定程度内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成为早期诊断ACS的标志物.

    作者:姚海龙;刘英飞;陈正凯;许丹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综合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研究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综合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3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泮托拉唑治疗)68例和观察组(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68例,将2组中轻度、中度及重度出血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小板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轻度、中度及重度出血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血清CRP水平与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血小板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综合应用价值较高,其可有效控制出血及改善疾病相关血液指标.

    作者:苏楚霞;周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治疗口腔正畸4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保持的效果及其可行性.方法 选择进行牙齿正畸矫正治疗的4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24),试验组采用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保持,对照组采用Hawley保持器保持.患者均随访2年,采集矫治完成时和戴用保持器24个月后的模型对比为指标评判复发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保持器在对尖牙、磨牙宽度以及牙弓长度等方面的保持效果都可达到较好效果(P<0.05);试验组在上牙、下牙不整齐指数和牙弓弧形长度这3项指标的保持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较Hawley保持器具有更好的保持牙列整齐的效果,同时患者满意度较高,可行性好.

    作者:但冬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直肠癌患者104例,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56).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术式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次数、住院时间,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能够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舒先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临床上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应.方法 选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92例,随机分2组(n=46).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则直接采用沙丁胺醇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与主要症状的持续时间以及治疗后肺功能的指标.结果 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咳嗽,哮鸣音,胸闷气促等症状的持续时间分别为(4.7±1.3)d、(2.5±1.2)d和(3.3±0.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FEV1(2.7±0.7)mL、PEF(3.4±0.5)L/min、FVC(3.3±0.7)m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临床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肺部功能,且不良影响小,值得临床使用与推广.

    作者:占俊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620例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发病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620例,研究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相关临床因素.结果 51~60岁患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人数多,这与疾病进展有关.在治疗当中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术约占51.6%.结论 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在临床较为多见,预后不良,防治情况较为严峻,应以控制血糖作为临床工作的重点.

    作者:毕文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右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中应用的价值

    目的 分析在全身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6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右美托咪定麻醉)与对照组(生理盐水辅助全身麻醉),各43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麻醉,将右美托咪定稀释成4μg/mL,于麻醉诱导前15 min以负荷量1.0μg/kg静脉泵注,输注时间应少于10 min.对照组给予等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泵注,在静脉输注10 min后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全身麻醉诱导时应采用2 mg/kg丙泊酚、0.2μg/kg芬太尼、0.6 mg/kg罗库溴铵进行静脉推注.观察2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T 0)、插管时(T 1)、术后睁眼时(T 2)、拔管时(T3)及拔管后10min(T4)各个时刻的HR、MAP变化.结果 观察组在麻醉中的丙泊酚、芬太尼用量分别为(2.13±0.31)、(75.62±21.68)均少于对照组的(3.85±0.64)、(118.34±3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 1、T 3时刻的MAP、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全身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能有效稳定患者的血液动力学,且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

    作者:刘云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6例变应性鼻炎儿童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前变应性鼻炎症状、变应性鼻炎体征评分评分分别为(7.4±2.1)分、(2.3±0.4)分,治疗后为(1.5±0.7)分、(1.2±0.2)分,对照组治疗前为(7.5±2.2)分、(2.4±0.4)分,治疗后为(2.1±0.6)分、(0.9±0.1)分,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为16.28%,对照组为13.9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

    作者:赵锐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产科门诊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产科门诊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的孕产妇9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各300例,其中1组接受系统门诊产科健康教育指导,3组为未接受系统门诊产科健康教育指导,2组为不全接受门诊产科健康教育指导.对3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自然分娩率、患者满意率、高危妊娠率、母婴健康状况等进行评价.结果 1组、2组、3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评分为(95.6±6.5)分、(82.0±5.3)分、(43.45±5.6)分,自然分娩率为85%、80.7%、77.3%,患者满意率为100%、92%、90%,高危妊娠率为10.0%、16.3%、30.3%,母婴健康状况依从为:良好、较好、一般.经对比可知,1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程度评分、自然分娩率、患者满意率均显著高于2组与3组,母婴健康状况优于2组与3组(P<0.05);2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母婴健康状况显著优于3组(P<0.05);1组、2组、3组高危妊娠率高危妊娠率依次升高,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门诊实行健康教育,效果优于住院期间.其可提高产科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患者对护士满意率,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提高围产期母婴健康状况.

    作者:俞红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在瘢痕子宫早孕流产68例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在瘢痕子宫早孕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8例瘢痕子宫要求终止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直接行人工流产术引产,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引产.比较2组流产效果及引产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裂伤、人流综合征、子宫穿孔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在瘢痕子宫早孕流产中效果显著,完全流产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琴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阔筋膜张肌及其联合半腱肌肌瓣对二次臀部褥疮修复效果

    目的 比较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和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加半腱肌肌瓣联合二次臀部褥疮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长期卧床导致臀部褥疮的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移植的修复方法,试验组采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加半腱肌肌瓣联合二次移植的修复方法,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1].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臀部褥疮修复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试验组患者皮瓣移植部位预后感染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者臀部褥疮恢复的治疗,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加半腱肌肌瓣联合二次移植的方法较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移植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预后血液循环情况良好,有效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向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尿毒症患者应用左卡尼汀配合透析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尿毒症患者应用左卡尼汀配合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接受透析治疗的60例尿毒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30).使用常规血液透析疗法治疗对照组,而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配合使用左卡尼汀药物,观察2组红细胞比容(Hct)及血红蛋白(Hb)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红细胞比容及血红蛋白分别为(30.6±5.6)%及(98.8±14.3)g/L,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值(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是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6.67%,具有统计学意义(u=2.4427,P=0.0146).结论 应用左卡尼汀配合透析疗法对尿毒症患者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内红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的含量,进而改善患者贫血症,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朱莉平;徐和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AMI后心功能不全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28例、2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BNP水平为(414.5±218.3)pg/mL、LVEF为(0.62±0.20)%、LVED为(55.3±4.1)mm,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rh-BNP治疗AMI后心功能不全可明显降低患者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邹斌;邹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拉贝洛尔与硫酸镁对重症妊娠高血压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妊娠高血压疗效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88例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采取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观察2组患者MAP(平均动脉压)、24h尿蛋白量、分娩结局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MAP、24h尿蛋白量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11.98±8.22) mmHg vs (128.87±7.34)mmHg(、1.49±0.48)g vs (2.09±0.63)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MAP、24h尿蛋白量均优于治疗前[(128.87±7.34)mmHg vs (136.28±6.33)mmHg(、2.09±0.63)g vs (3.88±0.94)g(,111.98±8.22)mmHg vs (137.87±7.23)mmHg(、1.49±0.48)g vs (4.09±0.89)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顺利分娩.观察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5.91% vs 43.18%、11.36% vs 2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妊娠高血压疗效显著,孕产妇分娩结局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正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气监测指导对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血气监测指导下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对肺源性呼吸困难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肺源性呼吸困难新生儿共8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37).对照组给予头罩或鼻导管吸氧,无效者直接应用呼吸机.观察组给予头罩或鼻导管吸氧,无效者采用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并利用微量血气仪动态监测并调控,无效者应用呼吸机.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临床预后.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aO2、SaO2、PaCO2分别为(98.34±7.62)mmHg、(98.95±4.56)%、(34.36±7.24)mmHg,对照组分别为(87.61±7.65)mmHg、(89.25±4.11)%、(43.53±6.89)mmH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5% vs 61.4%)(P<0.05);2组患儿上机率(8.1% vs 20.5%)及病死率(5.4% vs 1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血气监测指导下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可有效改善肺源性呼吸困难新生儿肺功能及预后.

    作者:王冬妹;曾亚丽;陈亚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HPV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HPV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HPV感染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n=38).观察组行宫颈环形电切术,对照组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总有效率、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HPV感染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且时间短、愈合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某院15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上报的154例ADR报告,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主要临床表现及所涉及的药品种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4例ADR报告中,不同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多,占76.6%(118例);不同种类药品中,抗感染药物引发的ADR多,占49.4%(76例),中成药占10.4%(16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占50.0%(77例).结论 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服务素质培养,并展开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林艳梅;李瑾;姚国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干扰素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CIDP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泼尼松30 mg,隔天1次,每周酌情减量至停药,持续8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干扰素治疗,用量为30μg肌内注射,每周1次,持续8周.2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显效4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2例,好转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肌力、神经善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显著改善,效果优越.结论 干扰素治疗CIDP可显著改善患者肌力,有助于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赖穗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