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气监测指导对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效果的影响

王冬妹;曾亚丽;陈亚丽

关键词:肺源性呼吸困难, 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摘要:目的 探讨在血气监测指导下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对肺源性呼吸困难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肺源性呼吸困难新生儿共8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37).对照组给予头罩或鼻导管吸氧,无效者直接应用呼吸机.观察组给予头罩或鼻导管吸氧,无效者采用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并利用微量血气仪动态监测并调控,无效者应用呼吸机.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临床预后.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aO2、SaO2、PaCO2分别为(98.34±7.62)mmHg、(98.95±4.56)%、(34.36±7.24)mmHg,对照组分别为(87.61±7.65)mmHg、(89.25±4.11)%、(43.53±6.89)mmH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5% vs 61.4%)(P<0.05);2组患儿上机率(8.1% vs 20.5%)及病死率(5.4% vs 1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血气监测指导下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可有效改善肺源性呼吸困难新生儿肺功能及预后.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及卤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白癜风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及卤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10例白癜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n=55),参照组予以患者卤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治疗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8.18%)显著高于参照组(87.27%),不良反应发生率(1.82%)低于参照组(12.7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癜风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及卤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向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患者9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治疗,将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妊娠率为4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流产率为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药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患者治疗中,能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力,改善盆腔内正常解剖结构,对提高妊娠概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蒋国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gastric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GIM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GIMT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22岁,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胃镜见靠近胃窦肿块突向胃腔,行胃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却证实为GIMT,大体为灰白色结节状肿物,边界不清,质地不均,镜下显示肿瘤由密集的梭形细胞和大量的慢性炎细胞组成,梭形细胞呈束状或席纹状排列,胞质空泛或淡嗜酸性,核呈卵圆形,具有模糊的核仁,核分裂象难以见到.经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GIM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独特病理改变的纤维性病变,易与胃肠间质瘤、平滑肌瘤等混淆,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徐丹;李军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治疗口腔正畸4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保持的效果及其可行性.方法 选择进行牙齿正畸矫正治疗的4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24),试验组采用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保持,对照组采用Hawley保持器保持.患者均随访2年,采集矫治完成时和戴用保持器24个月后的模型对比为指标评判复发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保持器在对尖牙、磨牙宽度以及牙弓长度等方面的保持效果都可达到较好效果(P<0.05);试验组在上牙、下牙不整齐指数和牙弓弧形长度这3项指标的保持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较Hawley保持器具有更好的保持牙列整齐的效果,同时患者满意度较高,可行性好.

    作者:但冬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超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超大剂量甲泼尼龙(MP)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超大剂量MP能否提高疗效.方法 构建EAE大鼠模型,分为超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予以尾静脉注射MP 100 mg/kg、25 mg/kg、等体积生理盐水;另取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连续给药5 d,处死大鼠,采血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取脑、脊髓组织行HE染色及髓鞘染色.对临床评分、炎性病灶计数、髓鞘脱失评分、细胞因子含量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超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大鼠经MP治疗前后临床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炎性病灶数、髓鞘脱失评分及血浆IL-2、TNF-α含量均较模型对照组低.而超大剂量、小剂量组间在临床评分、炎性病灶数、髓鞘脱失评分、细胞因子含量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两种剂量MP均能缓解EAE症状,改善病情,但临床疗效并不与剂量呈依赖性,在一定的有效剂量范围内,超大剂量MP并不能提高疗效.

    作者:危智盛;黄叶青;刁胜朋;洪铭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该疗法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54例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均分为2组,各2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直接插管式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带管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36.7±12.8)d,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34.7±11.5)d,2组患者平均带管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平均带管时间(14.6±8.4)d,观察组患者平均带管时间(13.6±9.7)d,2组患者平均带管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10.6±4.8)d,观察组患者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8.8±3.4)d,2组患者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1%和51.9%,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27例患者术后死亡率25.9%,观察组27例患者术后死亡率18.8%,2组患者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较于传统治疗方式,使用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操作便捷,能有效缩短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干扰素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CIDP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泼尼松30 mg,隔天1次,每周酌情减量至停药,持续8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干扰素治疗,用量为30μg肌内注射,每周1次,持续8周.2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显效4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2例,好转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肌力、神经善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显著改善,效果优越.结论 干扰素治疗CIDP可显著改善患者肌力,有助于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赖穗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阔筋膜张肌及其联合半腱肌肌瓣对二次臀部褥疮修复效果

    目的 比较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和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加半腱肌肌瓣联合二次臀部褥疮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长期卧床导致臀部褥疮的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移植的修复方法,试验组采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加半腱肌肌瓣联合二次移植的修复方法,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1].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臀部褥疮修复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试验组患者皮瓣移植部位预后感染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者臀部褥疮恢复的治疗,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加半腱肌肌瓣联合二次移植的方法较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移植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预后血液循环情况良好,有效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向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强化心理干预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发生流产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干预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发生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却发生流产的7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无痛人流.对照组(n=35)采取常规医院接诊,干预组(n=35)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手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手术配合率.结果 干预组总合作率为88.6%,对照组患者总合作率为22.9%.观察组患者的合作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发生流产的患者开展强化心理干预,有利于平稳患者不良情绪,完全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曾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治疗急性小儿哮喘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期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198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9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每次布地奈德0.5 mg+特布他林5 mg雾化10~15分钟,每日雾化2次,应用5~7天)治疗,2组均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儿的咳嗽哮喘及肺部哮鸣音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血压、呼吸频率、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儿发热、咳嗽气促及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7.1±1.5)d(、5.6±2.0)d(、6.7±1.6)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3±1.2)d(、3.4±1.0)d(、5.2±1.8)d](P<0.05).治疗前、后2组患儿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期小儿支气管哮喘,并针对性进行护理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建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40 mg/次阿托伐他汀,1次/d,2组均治疗12周.观察患者的心功能、住院次数和病死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在LVEF、CO、SV、LVDD和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NT-proBN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1年后,实验组患者LVEF、CO、SV、LVDD和NT-proBNP分别为(47.8±12.2)%、(5.5±1.5)L、(79.6±13.1)mL、(46.5±7.3) mm、(463.8±68.9)ng/L,优于对照组的(41.3±12.1)%、(4.8±1.2)L、(71.2±11.6)mL、(53.5±7.5)mm、(789.6±76.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1年中的住院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0.1)次 vs(1.0±0.1)次],而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 vs 13.3%)(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改善患者心肌缺血与缺氧,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和减缓其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朱丽;巢敏;龙昱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红外乳腺诊断仪在妇科普查的意义研究

    目的 研究红外乳腺诊断仪在妇女乳腺疾病普查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进行乳腺疾病普查的1230例已婚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红外乳腺诊断仪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本组1320例育龄妇女中,乳腺疾病的发病率为67.48%(830/1230),其中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53.66%)显著高于其他乳腺疾病(P<0.05);行手术治疗患者57例,红外乳腺诊断仪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74%(54/57).结论 红外乳腺诊断仪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无放射线辐射、诊断正确率高等优点,用于妇科普查中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疾病,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素萍;邱昌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尿毒症患者应用左卡尼汀配合透析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尿毒症患者应用左卡尼汀配合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接受透析治疗的60例尿毒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30).使用常规血液透析疗法治疗对照组,而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配合使用左卡尼汀药物,观察2组红细胞比容(Hct)及血红蛋白(Hb)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红细胞比容及血红蛋白分别为(30.6±5.6)%及(98.8±14.3)g/L,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值(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是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6.67%,具有统计学意义(u=2.4427,P=0.0146).结论 应用左卡尼汀配合透析疗法对尿毒症患者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内红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的含量,进而改善患者贫血症,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朱莉平;徐和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乳腺癌脉管浸润检测中双重免疫组化染色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乳腺癌脉管浸润检测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6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对其使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检测,同时和常规HE染色进行对比.结果 在HE染色判断中,有16例判断为LVSI(+).而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的有:10例患者为LVSI(+),6例患者为LVSI(-),而在HE染色判断中,有45例患者没有确定为LVSI(+)的,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检测后,13例患者为LVSI(+),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检测的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脉管浸润在检测中采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具有灵敏、特异的特点,可针对检测结果制订患者的治疗方案.

    作者:高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医辨证治疗急诊眩晕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急诊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眩晕患者共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5).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西医治疗,观察组行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同时西医辅助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8.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2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急诊眩晕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天托;李秀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和肽素联合cTnI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和肽素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联合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8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左主干病变组(n=21),三支病变组(n=18)、双支病变组(n=15)以及单支病变组(n=14);按类型分为VAP组26例,NSTEMⅠ组24例,STEMⅠ组18例;同时选取30例基本资料相同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3、6、12、24h的和肽素、cTnⅠ水平,并分析copeptin、cTnⅠ在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组的表达.结果 UAP组、NSTEMⅠ组、以及STEMⅡ组在3、6、12、24h 4个时间点的和肽素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TEMⅡ组和肽素水平高(P<0.05).UAP组、NSTEMⅠ组及STEMⅡ组3h和肽素水平与12h、24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NSTEMⅠ组及STEMⅡ组3h的cTnⅠ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2 h以及24 h的cTnⅠ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主干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以及单支病变组的和肽素水平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cTnⅠ水平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和肽素水平在ACS发病早期水平明显升高,在一定程度内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成为早期诊断ACS的标志物.

    作者:姚海龙;刘英飞;陈正凯;许丹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3).观察组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1片/d;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片,1片/d.4周后,比较2组的血压下降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上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黄小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以络病理论芪莲舒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PLGC)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以络病理论芪莲舒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PLGC)的临床疗效.方法 资料随机选择108例CAG并PLG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n=54),对照组予以胃复春治疗,研究组予以芪莲舒痞汤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感染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胃脘疼痛、痞满胀闷、纳呆食少、嘈杂泛酸及嗳气等临床症候积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Hp阳性根除率为6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Hp阳性根除率3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络病理论芪莲舒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清除患者机体内部炎性因子,降低患者癌变率.

    作者:王笃桂;周波;左晖;王德祖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镇静与镇痛药物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镇痛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机械通气且需要接受镇静镇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n=30).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镇静方案,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镇静方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镇静分级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达到麻醉满意时间、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丙泊酚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不仅麻醉的起效、恢复快,还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镇痛方法.

    作者:曲春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及对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40 mL硫酸镁与250 mL葡萄糖溶液混合后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 U皮下注射,每天1次,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10~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500mL稀释后使用),每天1次,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剂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6.0±1.9)g/d和平均动脉压水平(101.5±7.8)mmHg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和平均动脉压水平的降低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纤溶指标纤维蛋白原(Fg)(3.5±0.4)g/L、D-二聚体(DD)(2.1±0.4)mg/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胆固醇(TC)(6.9±1.8)mmol/L、甘油三酯(TG)(4.2±1.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1.7)mmol/L指标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8±0.5)mmol/L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母儿并发症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疗效显著,能保护肾功能、稳定血压、调节血脂,并且可改善高凝状态、提升纤维活性、防止血栓产生,同时可很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奕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