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类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现状与改革探索

张琪;潘湛;何乐雁

关键词:医学, 独立学院, 教学管理
摘要:医学类独立学院是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医学类二级学院。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独立学院“应当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但纵观国内各医学类独立学院,大部分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在母体学校原有基础上建构而成的,缺少与自身教学管理相符合的核心环节。本文旨在探索如何立足独立学院自身办学优势,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的学习和特长得到大程度提高。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的监测及管理控制感染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的管理和检测,研究无菌物品灭菌的性能和效果。方法将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消毒状况按照时间分为2组,研究组为2013年1月~2013年7月,加强清洁、消毒、灭菌等物品检测中抽取300件;对照组采用2012年1月~2012年7月,常规性检测和消毒,检测物品300件。通过检测后,观察其消毒和感染状况。结果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合理的布局和完整的消毒流程进行检测的研究组中,物品合格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研究组采用的综合性消毒法效果较好。结论在供应室无菌物品的检测和管理中必须要加大消毒和检测力度,防止出现院内感染的状况。

    作者:徐波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活素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of newborn,HIE)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0)。对照组给予单纯脑活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脑活素配伍神经生长因子,疗程2周,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第1、2周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出现2例后遗症患儿,后遗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出现后遗症患儿5例,后遗症发生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活素治疗HIE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与后遗症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传映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对腹部创伤患者进行CT诊断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CT诊断腹部创伤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腹部创伤的68例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n=34)。研究组采用CT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对照组采用B超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并且68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方式治疗与影像学诊断进行比对。结果研究组34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CT检查与手术结果一致,符合率为91.2%;对照组34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B超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相一致,符合率为7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创伤的患者可以应用CT对病情进行诊断,可以对患者腹部创伤位置、面积、病情等情况有全面的掌握,与手术结果对比符合率较高,CT诊断准确率高,可以为科学有效临床治疗腹部创伤提供支持。

    作者:舒克周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腹腔镜远端胃癌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腹腔镜远端胃癌手术的手术经验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手术的手术技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手术的患者33例,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邻近器官损伤、术后腹腔引流情况、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中转开腹手术,1例腹腔镜探查后放弃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80±2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30±20)mL;术中损伤横结肠1例、损伤脾门分支血管2例、损伤胰大血管1例,均术中腹腔镜下顺利处理;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量平均(150±20)mL;术后出现腹腔感染2例,经抗感染后痊愈;吻合口瘘1例,经腹腔引流后痊愈;吻合口狭窄1例,转外院经内镜治疗后痊愈;术口感染1例;吻合口出血1例,非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严格把握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手术适应征的同时,术者应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巧及开腹手术能力,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黄进团;黄荣辉;曾玉友;汪洋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3219例白带常规检查的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南京市栖霞区部分社区妇女阴道炎的发病情况。方法生理盐水湿片法,用显微镜镜检对白带常规进行检测。结果3219例白带常规检测中,清洁度Ⅰ~Ⅱ度的2055例,比率为63.8%;Ⅲ~Ⅳ度1164例,比率为36.2%。非特异性阴道炎182例,比率为5.7%;霉菌69例,总检出率为2.1%;滴虫17例,总检出率为0.53%。年龄20~60岁所有病原菌检出阳性率8.3%。结论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妇女健康常见的一种疾病,应重视妇女病的普查工作,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加强妇女的健康教育,做好卫生工作,预防阴道炎等妇科疾病的发生,防止性传播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并对高发年龄段的妇女进行重点干预,对降低妇科疾病的患病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熙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银离子敷料加清创胶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银离子敷料加清创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邵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因感染引起的糖尿病足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50)给予银离子敷料加清创胶治疗,对照组(n=48)给予常规换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创面愈合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较短,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银离子敷料加清创胶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糖尿病足的治疗情况,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权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麻杏甘石汤与瓜蒌薤白桂枝汤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喘证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麻杏甘石汤与瓜蒌薤白桂枝汤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喘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4例老年慢性喘证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82)。观察组给予麻杏甘石汤与瓜蒌薤白桂枝汤治疗,对照组给予青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甘石汤合瓜蒌薤白桂枝汤治疗老年慢性喘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石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泮托拉唑联合云南白药对NSAID相关溃疡再出血和内镜表现的研究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云南白药在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后恢复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再出血及改善内镜评分的疗效和效果。方法收治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6例,根据年龄、性别、内镜表现分层,按区组随机化方法分成十二指肠溃疡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和胃溃疡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1例)。各组在应用泮托拉唑治疗止血后恢复服用阿司匹林,对照组用泮托拉唑40 mg静滴,1次/12 h,治疗组用同量泮托拉唑联合云南白药口服,0.5 g/次,4次/d,比较十二指肠溃疡组和胃溃疡组再出血情况及内镜表现。结果泮托拉唑联合云南白药在降低再出血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改善了十二指肠溃疡病例组的内镜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云南白药对改善恢复服用阿司匹林后消化性溃疡的内镜表现优于单用泮托拉唑。

    作者:黄光鸿;姚民武;钟文英;梁崇芬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脑心通胶囊干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干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栓的疗效。方法选取5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7),对照组采用规范抗栓治疗,观察组在规范抗栓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脑心通胶囊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期为10 d,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治疗情况。结果经过治疗10 d后,观察组的气虚证积分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的气虚证积分明显升高(P<0.05),2组患者血瘀证积分、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等影响血栓的因素均有所降低(P<0.05),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脑心通胶囊干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可以调节患者气血平衡,同时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机体血循环,从而进一步防止血栓的形成,且不会使患者的血小板减少,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沈贯群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超声诊断产后胎盘植入1例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对产后胎盘植入的重要性。方法对1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超声诊断进行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产后胎盘植入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盘植入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早期诊治胎盘植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杜晓宙;周蕾;申亚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医学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讨

    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终身学习成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必备的基本素质。而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对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

    作者:苏燕;韩丽莎;潘桂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72例,按顺序编号均分为2组(n=36)。治疗组实施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对照组实施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VAS评分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水泥用量、X线次数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穿刺和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均可有效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但单侧穿刺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可考虑优先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作者:肖建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造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早期出现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危险因素,研究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其中出现EMD情况的45例患者为A1组,其余为A2组,研究导致患者早期发生END的危险因素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特点,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结果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约1/3患者会出现END的情况,患者住院时患有高血压疾病、本身具有糖尿病史以及自身体温升高都能够造成患者出现END的情况。结论研究有效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成功发现患者出现END的情况,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王月红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苄羟麻黄碱与硫酸镁治疗前置胎盘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苄羟麻黄碱与硫酸镁治疗前置胎盘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前置胎盘先兆早产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苄羟麻黄碱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2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延长的妊娠时间以及新生儿的体质量。治疗后发放问卷调查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4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有效4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2组患者在阴道出血量、延长的妊娠时间以及新生儿的体重方面观察组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苄羟麻黄碱与硫酸镁治疗前置胎盘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都较好,苄羟麻黄碱疗效更为显著,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郑桂凤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36例患儿的临床诊断、相关因素分布以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136例患者共54例(40.00%)发生VAP,不同产重、胎龄、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次数以及卧位方式VAP发生率均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发生率与产重、胎龄呈负相关,与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次数及卧位方式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患儿治愈率为61.11%,显著低于非VAP组的85.37%,VAP组患儿死亡率为22.22%,显著高于非VAP组的4.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P发病因素较多,临床需加强对相关因素的预防,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VAP发生率。

    作者:胡安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传统雕刻技术与现代三维构建技术联合显示肝内管道系统

    目的:采用传统雕刻技术与现代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显示肝内管道。方法选取6例新鲜成人肝脏,先用生理盐水经插管冲洗后,用含5%氧化铅的各色铸型灌注材料经各个管道系统插管注入,放在CT机下扫描,获取CT数据后,数据经minics 10.0软件中进行肝脏管道结构的三维重建,扫描后的肝脏标本采用传统雕刻镂空手法进行处理,制作肝内管道铸型标本。结果三维重建图像中肝内管道清晰、三维立体感强烈,可在重建窗口进行前后、左右、上下三维动态观察其管道走形。制作的一系列肝内管道铸型标本,构型美观、色泽鲜艳、层次清晰,实物立体感强。结论传统雕刻技术与现代三维构建技术联合显示肝内管道系统,既能清晰显示其位置走形,又能制作肝内管道铸型标本,一举两得,满足临床与教学双需要。

    作者:陈峡;曹述铁;向长和;谢正蓝;易文中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个性化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皮肤科住院治疗的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下红斑消退时间、糜烂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红斑消退时间和溃烂皮肤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和护理后均出现了带状疱疹以及口腔溃疡的并发症,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模式后,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红斑消退时间以及加快溃烂皮肤愈合时间,同时显著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素娟;吴光宇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5例,随机均分为缬沙坦组、吲达帕胺组与联合组(n=35)。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口服,80 mg/次,1次/d;吲达帕胺组口服吲达帕胺,2.5 mg/次,1次/d;联合治疗组分别给予两种药物共同使用,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与各项检测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5%,明显高于缬沙坦组的80.00%与吲达帕胺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叶露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心理护理在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形成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行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形成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向患者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并评分,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于术后3个月再次对患者进行SCL-90评分。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SCL-90量表评分焦虑[术前(1.85±0.41)vs术后(1.41±0.34),t=7.39,P<0.01]、抑郁[术前(1.98±0.47)vs术后(1.72±0.43),t=3.65,P<0.01]、恐惧[术前(1.98±0.62)vs术后(1.74±0.52),t=2.65,P<0.01]三项评分明显优于术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情绪,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忆;杨正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的护理

    目的:对于重度痔的患者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进行治疗,并在术后使用护理的方式干预治疗效果,探究该护理途径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方面以及手术前期的护理。结果比较2组患者疼痛指标、出血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得到,治疗组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2.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会给予患者心理、生理、社会多层面的支持和鼓励,这样会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产生,而且也会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刘倩文 刊期: 2014年第35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