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行社区干预分析

杨丽兴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 不良反应, 社区, 干预
摘要:目的 了解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的社区干预方法,分析社区干预措施对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的效果,以为社区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9年3月~2010年5月对本社区使用宫内节育器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干预,然后于2010年底对本社区随机抽取了500例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基线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进行社区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本社区的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发生率从(78例)15.6%下降到(37例)7.4%,健康知识知晓率从62.4%上升到87.6%,同时随访率达到100%,前后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 通过进行宣传、随访、培训、指导、监测等社区新干预模式,使得本社区的干预效果大幅提高,是进行社区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干预的有效方法.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92例髌骨骨折患者,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疗效优57例,良3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4.6%.结论 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较好,操作方便,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怀强;朱宏伟;梁京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探讨安全文化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安全文化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如何有效回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缺陷,确保患者护理安全.方法 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把安全文化当做一种管理思路来运用,让护理人员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恪守职责和义务,正确识别并规避护理风险,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通过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培养护士安全护理的态度和行为,减少护理风险和护理纠纷的发生.患者满意度由90.6%提高到98.3%,结论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护理管理中,可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韩斌;李金怀;庄保慧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无痛胃镜1020例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对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优越性.方法 分析应用丙泊酚、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下1020例(无痛组)胃镜完成情况、咽部反射发生率、操作时间、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与随机同期常规胃镜诊治术102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无痛组1020例患者感觉满意969例(95%),对照组满意532例(52.16﹪),无痛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无痛组咽部反射全部消失(100﹪),对照组出现明显咽部反射340例,占33.3﹪,无痛组咽部反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无痛组患者平均胃镜操作时间、胃镜操作成功率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4)无痛组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均较常规组显著减少,1例出现呼吸骤停,经气囊辅助呼吸后恢复,无后遗症.结论 无痛胃镜诊治术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是一种安全、舒适的内镜诊治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婷;苏玉强;郭龙;卢煜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伴运动后血尿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18岁,警卫战士,因尿色异常就诊.自诉跑步训练时全身不适,下腹轻度疼痛,训练结束后排尿时发现尿色异常.追问病史,未患过肾病及溶血性疾病.肝、脾、肾B超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尿呈深棕色,尿比重:1.035,尿蛋白:+++,WBC:0-1/HP,RBC:0-4/HP,管型:1-3/HP(其中有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尿潜血试验:++,疑为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实验室补充检查:四甲基联苯胺试验:+++,饱和硫酸铵(80%饱和度)试验:-,诊断为行军性血红尿蛋白尿伴运动后血尿.

    作者:王凡温;梁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选择性溶栓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选择性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患者24h确诊7例,并行肠系膜上动脉选择性溶栓治疗,3例患者因超过24h确诊,患者病情危重被迫放弃治疗.结果 7例发病24h能确诊患者无胃肠道坏死,胃肠功能恢复出院.结论 早期诊断、行选择性溶栓治疗及专业护理是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治疗关键.

    作者:张惠萍;梁笑霞;黄惠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高频电刀切除结肠息肉7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结肠息肉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75例结肠息肉患者共109枚息肉进行高频电切除术,其中对2.0cm~4.0cm的息肉及>1.0cm的无蒂息肉先在病变基底部的粘膜下层分点注射1:1000的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溶液,使病变明显隆起,然后在内镜下用圈套器切除.结果 75例患者共检查发现息肉109枚,单发息肉59例;2枚息肉8例;3枚息肉5例;5枚息肉的2例;9枚息肉1例.无蒂息肉31枚;有蒂息肉78枚;0.5cm~0.9cm的息肉61枚,1.0cm~1.9cm的息肉36枚;2.0cm~3.0cm的息肉12枚.病理证实腺瘤性息肉48枚、炎性息肉42枚、增生性息肉19枚.本组未发生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半年后随访病例56例、一年后随访病例42例,均未发现有复发.结论 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梁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腺样体肥大手术治疗与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慢性鼻窦炎对腺样体肥大患儿是否行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2月~2010年8月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患儿200例,其中男125例,女75例,年龄在5~10岁,按CT显示A/N比值将患儿分为3组,A组(A/N比值<0.6)50例,B组(A/N比值为0.6-0.8)80例,C组(A/N比值>0.8)70例,就诊患者均存在打鼾、张口呼吸、呼吸暂停,查体无明显扁桃体肥大,患儿予口服药物治疗8周,对比治疗是否有效以决定是否行手术治疗.结果 A组有效率96.0%,B组70%,C组4.2%,A组口服药物治疗效果好,其次是B组,差是C组.结论 慢性鼻窦炎对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方案选择存在重要影响.

    作者:李伟;林智勇;周莹;詹光晔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40例高血压危象的护理体会

    目的 了解高血压危象抢救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高血压危象抢救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40例高血压危象抢救治疗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高血压危象抢救治疗的患者中,除2例因病情加重放弃治疗外,所有患者均能得到良好的康复.结论 精湛的护理技术是提高患者治愈的保证,而良好的心理护理及疾病健康教育是协助和保障患者有效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农红群;汤桃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咪达唑仑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儿童急性惊厥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溶液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儿童急性惊厥的效果,寻找适合儿童的给药方法.方法 将45例急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鼻腔内滴入咪达唑仑溶液的方法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咪达唑仑静脉给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无差异性(均P>O.05),但观察组给药后控制惊厥的平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咪达唑仑溶液鼻腔和静脉给药治疗儿童急性惊厥均有效,但经鼻腔给药治疗小儿急性惊厥具有起效快、使用方便等优点.

    作者:华盼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9例齿状突骨折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颈椎齿状突骨折前后路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本组患者9例,通过对术后出现神经损伤、气道阻塞、低血容量、手术内植物松动、切口感染、制动引起的压疮等并发症分析原因,早期发现,采取了及时有效的处置.结果 本组1例出现喉上神经损伤,1例出现左上肢暂时性轻瘫,1例出现血肿压迫缺氧,1例切口红肿,经对症处理后效果良好.本组无严重神经功能损害病例.结论 术后严密观察,及时正确的医疗及护理处置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雪燕;庞玉;李秀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大约为260万,约占总死亡比例的45%.了解心脑血管的发病病因,通过采取避免外源性刺激因素、合理膳食、持续规律的有氧运动、戒烟戒酒、保持良好情绪、定时体检等几个方面对心脑血管的疾病进行共同预防.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刘福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骶管大量液体冲击疗法在腰腿痛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骶管大量液体冲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80例慢性腰腿痛患者,诊断明确,无禁忌证,行骶管大量液体冲击疗法,每周1次.结果 本组80例经2~3次上述治疗后,显效65例,有效15例,48例随访1年,椎间盘脱出34例,其中5例复发行手术治疗后痊愈,腰椎骨质增生8例、腰椎管狭窄6例均复发,但比治疗前减轻40%~50%.结论 骶管大量液体冲击疗法是治疗慢性腰腿痛的良法.

    作者:王宏伟;戴卫兵;焦富荣;王勇;肖忠军;翟文元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慢性胆囊炎是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中医学称之胆胀病.胆胀是指胆腑气郁,胆失通降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胆病,为临床常见证候之一.本病病机主要是气滞、湿热、胆石、瘀血等导致胆腑气郁,胆失通降.辨证上以辨虚实和缓急为要点.胆胀的治疗原则为疏肝利胆、和降通腑.共分为肝胆气郁、气滞血瘀、胆腑郁热、肝胆湿热、阴虚郁滞、阳虚郁滞六个证型进行中医治疗.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在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及情志方面的调摄.

    作者:刘强;纪春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匹多莫德口服与雾化吸入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药物注射或雾化吸入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对比情况.方法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40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治疗,治疗组加用匹多莫德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20例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20例痊愈7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驱动雾化吸入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可取得理想效果,提示雾化吸入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应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

    作者:巫治文;谢广渊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和血清氨基酸转移酶持续升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予以阿德福韦酯每日1次,每次10mg,1a以上,甘利欣胶囊一次150mg,一日3次,服用15d.B组甘利欣胶囊一次150mg,一日3次,服用15d.结果 两组治疗前基本资料相似,具可比性.口服阿德福韦酯可明显抑制HBV DNA复制,应用1、2、3a时的HBV DNA转阴率(<1000拷贝/ml)分别为28%、45%和56%,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12%、29%和43%,明显高于B组0%;血清氨基酸转移酶治疗正常后3a再次升高为3.1%,明显低于B组90%.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和血清氨基酸转移酶持续升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献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2010年12月糖尿病肾病患者2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中医以滋肾益肺建脾化瘀为法;西药首选胰岛素、降糖药物结合抗凝药物.结果 全血粘度、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粘度、血胆固醇、甘油三脂、空腹及餐后2h血糖总体水平有明显下降(P<0.01).显效9例,占45%;有效8例,占40%;无效3例,占15%,总有效率8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DN临床效果显著,在降低血压、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同时,又可显著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优于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

    作者:钟德标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丹参粉针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伴有缺血性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粉针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伴有缺血性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糖尿病足患者52例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丹参粉针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2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溃疡愈合率、经皮氧分压等情况.结果 丹参粉针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组溃疡愈合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1),经皮氧分压、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丹参粉针剂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通过改善血流变学异常及局部的创面的微循环,明显促进伴有缺血性糖尿病足的愈合.

    作者:孙法凤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120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女性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应用阴道哑铃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使用法国PhenixUSB4低频神经肌肉高级智能型治疗仪).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测定情况,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其盆底肌强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且治疗前后各级患者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观察组中Ⅱ级、Ⅲ级患者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Ⅴ级患者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肉训练可以改善产后盆底肌力,有助于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及预防治疗产后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俏红;黄惠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LPA、CD62p的表达

    目的 观察健康老年人与血瘀证型急性脑梗死患者LPA、CD62p的差别.方法 收集健康老年人30例,脑梗死患者60例,测定二者血浆LPA、CD62p水平.结果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LPA、CD62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LPA、CD62p在脑梗死急性期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作者:林培贤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连竹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连竹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连竹汤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雷尼替丁胶囊.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和65%,两组的胃镜检查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75%,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连竹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左新红;彭和根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