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刘倩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可导致飞行人员空中失能,对飞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是军用和民用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某航空公司发生的8例飞行员CHD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分析,重点探讨飞行员CHD危险因素和发病特征,并对如何防治CHD、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出了建议,为制定预防对策,保证飞行安全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马文洁;缪志澍;赵进;刘南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从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流感大流行警报已拉响,截止到2009年11月26日我院住院收治甲流确诊患者累计694人,其中孕产妇11人,重症及危重症89人,死亡4人.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初期、疾病流行期和危重症期护理管理建立了一整套有效工作机制,确保防控制度落实,加强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救治,提高抢救的成功性,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09年8月在我院实施高频电波宫颈环切或锥切术269例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反应、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宫颈创面愈合情况.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6.5min,出血量9.8ml,术后3个月临床治愈率98.14%(264/269),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32%(17/269). 结论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安全,出血少,治疗效果好,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海雁;张惠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阐述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职业风险管理、对策及建议,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意识,保证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作者:马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与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对高危心血管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脂联素及脂质状况的影响. 方法 90名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治疗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六个月后的CIMT、hs-CRP,脂联素、MMP-9的血浆水平及检测血脂水平. 结果 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均显示CIMT的显著降低(P<0.001),无组间差异(P>0.05).两组的MMP-9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对h-CRP、脂联素及血脂水平均有有意义的影响,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联合用药组提示影响更显著(P<0.05).联合用药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而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组未被观察到. 结论 阿托伐他汀明显改善CIMT,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对脂质状况和炎症因子有额外的影响.
作者:李艳芳;邱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斯奇康联合炎琥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 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症状、体征改善的时间. 结果 治疗组在喘鸣消失时闻和肺部啰音吸收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7天治愈率:治疗组为94%,对照组为80.0%,x2=4.43,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斯奇康联合炎琥宁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蔡永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了解案例教学对学生整体护理能力培养的作用. 方法 对220名三年制高职护理在校生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整体护理能力. 结果 两组学生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护理意识. 结论 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整体护理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1959年由Yalow和Berson首先用于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含量的测定,从而开创了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这是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方法学的一项重大突破,开辟了医学检测史上的一个新纪元.它使得那些原先认为是无法测定的极微量而又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物质得以精确定量,从而为进一步揭开生命奥秘打开了一条新的道路,使人们有可能在分子水平上重新认识某些生命现象的生化生理基础.
作者:郑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传染病的种类繁多,其护理不同于其他疾病的护理.这主要与传染病的传染性有关.乙肝患者由于病程长,经治疗,转阴效果差,因此,患者思想包袱重,对治疗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我科对200例乙肝病人进行治疗观察,其中,年龄小的5岁,大的55岁,17~50岁的男性患者占80%以上.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有70%以上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护理实践中,针对乙肝患者不同的心理活动,我们采取了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刘爱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医学生适应不断进步发展的时代所必需的,特别在医学生的临床实习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如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建议.
作者:王磊;刘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维护稳定的静脉输液输血通道. 方法 对60例患儿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输血、采血及穿刺部位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 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1~8d.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效果好. 结论 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有利于配合抢救危重患儿,既为临床抢救治疗赢得时间,又能快速顺利给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从而提高护理效事.
作者:肖忠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α1-抗胰蛋白酶(ATT)是一种存在于血浆与伤口处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本实验目的是研究ATT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 构建α-抗胰蛋白酶转基因腺病毒(Ad-ATT)表达模型,并阐述其生物学功能. 结果 (1)在正常鼠实验中,与对照组Lacz(β-半乳糖苷酶)相比,过表达的ATT能够促进肉芽组织形成、胶原蛋白沉积和细胞增生;(2)正常鼠与(链脲霉素诱发的)糖尿病鼠对比实验中,Ad-ATT能明显增强伤口的弹性强度;(3)经药物诱发老鼠出现慢性伤口的实验模型中,组织学分析显示,伤口处注射Ad-ATT后炎性细胞浸润比注射Ad-LacZ明显减少. 结论 数据显示过表达的Ad-ATT通过降低炎症反应程度的方式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武泉;李济平;Bill Wu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院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炎,发现有较好的退黄降酶作用,安全有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所选的67个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9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其中,中度慢性肝炎4例,重度肝炎19例,肝炎肝硬化11例,病程6~10年,平均8.9年;对照组33例,男26例,女7例,平均年龄40.1岁,其中,乙型肝炎25例,丙型肝炎5例,乙丙混合型3例,病程4~13年,平均10.2年.
作者:吕振;刘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益宝疗局部给药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 方法 益宝疗浓缩液来院宫颈上药加益宝疗栓剂阴道自行给药. 结果 益宝疗对不同程度宫颈糜烂均有效,总有效率100.0%.轻度糜烂疗效高于中、重度糜烂(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型疗效高于颗粒型和乳突型(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益宝疗局部给药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且适合未孕的妇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银川;龙昱同;孙文娟;李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严重病症之一.本文从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方面进行分析,并对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出血分别提出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王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骨科临床带教质量,使临床带教规范化、科学化. 方法 将护理程序应用于骨科临床带教,评估-计划-实施-评价4个步骤环环相扣. 结果 把护理程序应用于骨科临床带教,提高了带教水平,完善了教学工作,调动了护生的学习主动性. 结论 将护理程序应用于骨科临床带教,提高了带教质量,使临床带教工作更规范化、科学化.
作者:水向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质量,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教育部于2004年4月发文通知,要求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与标准,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特点和条件,研究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1].
作者:杨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1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种,观察组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治疗3周后,运用生活质量评定表SF-36生存质量表,进行统计学研究.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认识、饮食的调理、生活的方式、药物知识、自测血压方法的掌握以及血压的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认识水平,降低危险因素,使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治疗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饶建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文中通过对350例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方法、操作过程、封管技术、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护理、注意事项和效果评价,说明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一方面保护了患者的血管,使患者在输液时便于肢体活动,感觉更舒适,又能配合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减少费用;另一方面可避免医护人员因多次输液穿刺产生的意外扎伤和感染,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静脉留置针以众多优点得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肯定.但只有正确使用,做好日常观察护理,才能减少并发症发生,让这项技术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朱爱民;王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健康观念的转变,现代护理已进入整体护理阶段.孕产妇作为病人,其健康指导是针对住院孕产妇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指导,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我们针对产妇分娩时怕痛,不知能否顺产,担心母子安全等复杂心理,在工作中注意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产妇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加速了产程进展,减少了剖宫产率,促进了母子健康.
作者:乐清叶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