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庚
目的 分析研究病毒性肝病患者生化检验指标的诊断效果.方法 以2015年3月—2017年1月为时间段,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设置为研究组,选取到该院参与体检的100名健康者,设置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生化指标,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在淋巴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中性粒细胞检查方面,研究组分别是(36.7±10.39)%、(5.1±1.75)×109/L、(114.5±68.42)×109/L以及(53.9±11.27)%,对照组分别是(28.4±6.47)%、(6.9±1.32)×109/L、(175.3±73.41)×109/L以及(62.8±8.69)%,研究组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ALT、TBIL、ALB以及A/G指标方面,研究组分别是(84.2±34.81)U/L、(25.3±13.28)mmol/L、(37.5±5.87)g/L以及(1.1±0.19),对照组分别是(29.4±19.74)U/L、(14.5±8.64)mmol/L、(46.9±6.03)g/L以及(1.6±0.32),研究组ALT、TBIL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LB、A/G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HE、PA、ADA以及AFU指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2.8±0.31)kU/L、(0.4±0.53)mmol/L、(35.2±13.28)U/L以及(35.7±4.75)U/L,研究组分别是(6.5±2.53)kU/L、(0.2±0.06)mmol/L、(23.6±6.39)U/L以及(40.3±5.97)U/L,两组对象的CHE、PA、ADA、AFU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检验指标对病毒性肝病患者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彬兵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运用二磷酸果糖+维生素C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维生素C+二磷酸果糖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cTnI、CK-MB以及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CK-MB、CK以及cTnI水平分别为(30.1±3.2)U/L、(141.5±42.8)U/L以及(0.06±0.01)μg/L,均优于对照组的(65.5±6.2)U/L、(421.3±81.6)U/L以及(0.13±0.02)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维生素C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陈炎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中超声心电图所具有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86例,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和超声波心动图检查,将2种结果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从而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到的左心室肥厚和增大阳性率优于心电图检查(P<0.05),而心电图检查不出主动脉扩张和主动脉弹性减退;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左心房内径以及左心房内径/主动脉内径值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而射血分数和E/A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心电图检查,患者左心房肥厚阳性率为59.30%(51/86),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阳性率为93.02%(8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42,P<0.05).结论 利用心电图诊断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可以诊断出高血压性心脏病,但超声心动图的诊断阳性结果更高,对于准确了解患者情况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正楠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2016年4月—2018年2月期间在该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治疗的100例早孕患者,回顾其无痛人工流产术中所采用的麻醉方案,据此进行分组研究,其中50例人流B组患者均单纯应用2 mg/kg丙泊酚的麻醉方案,而其他50例人流N组患者均联合应用0.15 mg/kg纳布啡+2 mg/kg丙泊酚的麻醉方案.分别严密观察两组人流患者,精心观测及准确记录两组人流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人流B组患者的VAS分级结果为0~I级35例、Ⅱ级15例、Ⅲ级0例,明显高于人流N组的0~I级17例、Ⅱ级21例、Ⅲ级12例,两两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2308,P<0.05);在麻醉满意度的NRS评分方面,人流N组为(9.46±0.28)分明显高于人流B组的(8.32±0.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45,P<0.05).人流N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4%明显低于人流B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4000,P<0.05).结论 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均十分理想,符合临床的期望,且发生的不良事件较少,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案.
作者:李同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6例缺血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43例)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43例).对比观察两组疗效,评价安全性,治疗后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5.1±1.7)分,治疗总有效率95.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P<0.05;x2=7.62,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随访复发率(4.65%)与对照组(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3,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肠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承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采取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治疗的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纳入的12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采取埃索美拉唑,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81.67%高(x2=8.622,P<0.05);治疗前两组的腹痛、腹胀、胃灼热以及嗳气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7,0.466,1.140,0.932,P>0.05);治疗后研究组症状积分(1.6±0.5)分、(1.8±0.5)分、(1.3±0.4)分以及(1.5±0.4)分均低于对照组(2.8±0.9)分、(2.9±0.9)分、(2.0±0.6)分以及(2.3±0.7)分(t=9.028,8.276,7.519,7.686,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治疗效果显著,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龙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作A组与B组,每组50例.A组应用基本护理模式,B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肺功能情况.结果 ①B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分别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39、64.7330,P=0.0400、0.0000).②护理后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530、7.7029、13.5995、11.2245、9.0121,P=0.0221、0.0421、0.0388、0.0385、0.0405).③A组护理有效率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x2=4.000,P=0.0455).结论 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价值颇高.
作者:蔡丽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运用硫酸镁+西地那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一硫酸镁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PaCO2、PaO2以及SP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PAP、PaO2以及PaCO2水平分别为(25.41±3.12)、(86.21±4.98)、(35.03±3.77)mmHg,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1.68±3.99)、(79.51±4.55)、(48.48±4.28)mmHg,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72.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西地那非+硫酸镁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效果.
作者:郑思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病率的研究.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该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吻合口瘘和非吻合口瘘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3.84±0.32)h、淋巴结清扫数目(21.7±5.9)个、术后住院时间(13.4±1.9)d、再次手术率6.67%、术后肠梗阻率3.33%、心脑血管并发症率1.67%、栓塞率1.67%、其他并发症率11.67%与对照组的(3.76±0.30)h、(23.6±5.8)个、(14.2±1.7)d、8.33%、5.00%、3.33%、0.00%、15.00%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6,0.894,0.879,x2=1.13,1.21,1.16,0.95,2.14,P>0.05),但观察组切口感染率10.00%、术中输血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43.33%(x2=9.82,14.74,P<0.05);观察组结肠癌及直肠癌吻合口瘘发生率为9.09%、11.11%,与对照组的10.00%、1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5,1.18,P>0.05);吻合口瘘患者的切口感染率46.1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38.46%、住院时间(25.1±3.4)d、再次入院手术率23.08%明显高于非吻合口瘘患者的13.08%、10.28%、(12.3±1.8)d、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7,11.76,t=5.986,x2=13.29,P<0.05).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病率相当,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术后感染率低的优点,疗效及安全性更佳.
作者:余振兴;王瑞华;郭登方;张扬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脓毒症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患者120例进行该次研究,有72例患者为脓毒症患者,48例患者为非脓毒症患者,根据脓毒症患者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观察A组(46例)与观察B组(26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以及住院后的第3、5天实施血清PCT检测,统计分析患者的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的评定结果以及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的评定结果.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17.54±3.95)分、SOFA评分(6.37±2.04)分以及血清PCT水平(3.15±0.83)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7±0.41)分、(0.57±0.08)分以及(0.39±0.1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相比,观察A组第3天(1.37±0.45)μg/L与第5天(1.25±0.41)μg/L的血清PCT明显下降,观察B组(7.21±2.13)μg/L、(8.49±2.13)μg/L明显上升;观察A组、观察B组入院时、入院第3天、入院第5天的血清PCT均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的血清PCT水平在入院时、入院第3天、入院第5天均明显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于脓毒症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及时发现和判断患者的患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惠兰;谢美华;黄河;李肇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检验情况.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随机抽取至该院就诊的150例乙肝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均给予ELISA法对乙肝五项标志物进行检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比单项标志物阳性例数与标志物阳性总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7,P=0.0042);30~39岁组的患者占据百分比高,达到34.67%,其中低于20岁与≥60岁组的患者占比较低,30~39岁组与低于20岁组的患者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41,P=0.0001),30~39岁组与20~29岁组的患者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14,P=0.0001),30~39岁组与50~59岁组的患者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58,P=0.0026),30~39岁组与≥60岁组的患者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784,P=0.0045).结论 对乙肝患者给予乙肝五项检验的应用价值显著,属于重要的标志物,可对乙肝患者的疾病诊疗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作者:蒋莉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对胃癌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术后肠道功能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实施手术治疗的90例胃癌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则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术后的恢复指标,包括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开始进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开始进流质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50±0.45)d、(3.66±1.02)d、(2.42±0.60)d、(11.02±2.01)d,均短于对照组的(3.50±0.60)d、(5.01±1.50)d、(4.50±1.20)d、(15.20±3.20)d(t=8.944,4.992,10.400,7.420,P=0.0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x2=4.050,P=0.044).结论 在胃癌手术患者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缩短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英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在尿常规检验中将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实施尿常规检查的120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120例受检者的尿液标本分别应用干化学法、 尿沉渣法和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检测,对比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对受检者的尿液标本以显微镜法复查,对比3种方法检测尿常规的准确性.结果 干化学法检测定量红细胞阳性率和定量白细胞阳性率为18.33%、10.00%,尿沉渣法为8.33%、25.00%,联合检测为7.50%、10.00%,3种检测方法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和定量白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定量红细胞的阳性率低于干化学法(P<0.05),与尿沉渣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定量白细胞阳性率低于尿沉渣法(P<0.05),与干化学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化学法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高于尿沉渣法,定量白细胞阳性率低于尿沉渣法(P<0.05);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及联合检测尿常规的准确性分别为81.67%、78.33%、92.50%,3种方法检测尿常规的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尿常规的准确性高于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P<0.05),干化学法与尿常规法检测尿常规的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常规检测中应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各有优势,而二者联合检测的准确性更高.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肩胛盂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其主要是由高能量的直接暴力所造成的,且其多伴有其他部位的损伤,极易影响患者的肩关节和上肢功能,严重的还会影响其生命安全.然而,在临床实际中肩胛盂骨折常常会被延误诊断,导致其治疗难度更大、更为复杂.该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就肩胛盂骨折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手术入路方式等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肩胛盂骨折尽早愈合、提高上肢功能恢复提供依据.
作者:于浩然;王春宇;赵吉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牙体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收集2015年1—12月于该院口腔科就诊的牙体缺损的患者80例(120颗牙),分为观察组(45例66颗牙)和对照组(35例54颗牙),分别给予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修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碱性磷酸酶水平、牙周探诊深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随访2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患牙牙周状况、修复效果、桩核冠损坏情况.结果 2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为(435.26±77.35)、(498.33±76.82)μIU,对照组较观察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P<0.05);观察组在修复体完整性、颜色匹配、边缘适合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6.26、9.80,P<0.05);观察组桩核冠损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P<0.05).结论 与铸造金属桩比较,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修复效果更好,更美观,对牙周损害更小.
作者:王琨;安智广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心电图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急性脑血管病的具体类型分为3组,脑出血组18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组147例,脑梗死组64例.根据受试者入院后的心电图变化特点,对其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400例患者中有308例(77.0%)患者存在心电图改变,其中脑梗死组45例(70.3%)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组114例(77.6%)心电图异常率显著低于脑出血组(78.8%)(x2=8.946,P=0.01).且308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病情好转或稳定252例(81.8%),死亡56例(18.2%),好转患者中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变、复极改变)比例显著低于死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5,6.065,4.926,P=0.015,0.010,0.019).结论 心电图可有效反应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和病况,其的改变可作为病情判断和预后进展的重要评价指标.
作者:鲁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派丽奥软膏辅助治疗牙周炎的应用及有效性.方法 便利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2月牙周炎患者100例,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派丽奥软膏与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牙周炎临床治疗效果;症状平均缓解时间(包括牙周疼痛消失时间、炎症消失时间);治疗安全性;治疗前后牙周的相关治疗指数(包括牙周附着指数、牙周袋探诊指数、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牙周炎临床治疗效果98.00%比对照组72.00%高(x2=5.823,P<0.05).观察组症状平均缓解时间(包括牙周疼痛消失时间、炎症消失时间)(15.51±1.12)、(18.51±0.62)d比对照组(19.78±2.12)、(23.01±2.81)d短,(t=8.133,7.023,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周的相关治疗指数(包括牙周附着指数、牙周袋探诊指数、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优于对照组(t=7.244,6.813,7.053,5.044,P<0.05).其中,观察组牙周附着指数、牙周袋探诊指数、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分别是(1.25±0.12)、(1.73±0.11)、(0.51±0.11)、(1.41±0.11),对照组分别是(3.31±0.47)、(2.21±1.27)、(1.02±0.43)、(2.61±0.47).结论 派丽奥软膏与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治疗牙周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高,可显著改善牙周炎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牙周相关指标,缩短治疗疗程,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程福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其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便利抽取就该院进行治疗的青光眼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程度;同时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护理后比较,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6.71,P<0.05)、同时患者SD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t=4.95,P<0.05),而护理满意度(95.00%)则高于对照组(77.50%)(x2=5.16,P<0.05).结论 加强对青光眼患者的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其不良情绪,进而促进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作者:苏向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分析自创PNF颈椎操对大学生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招募的60例患有颈型颈椎病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随机均分为自创PNF颈椎操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配合健康宣教,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自创PNF颈椎操.比较两组志愿者治疗前后颈肩部的疼痛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颈肩部疼痛(2.73±1.25)分较治疗前(5.15±0.97)分明显改善(t=11.12,P=0.00),对照组VAS评分(4.08±1.29)分也较治疗前(5.19±1.19)分有所降低(t=5.06,P=0.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P<0.05);治疗组治愈7例、 显效12例、 有效9例、 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73.33%,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1,P<0.05).结论 自创PNF颈椎操配合推拿治疗及健康宣教可一定程度减轻大学生的颈肩部疼痛问题,改善颈椎功能,且效果好于仅进行推拿治疗配合健康宣教.
作者:孙一方;耿姣姣;蒋金;宋秀秀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索CT灌注成像在节拍化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该院治疗的5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紫杉醇8 mg/m2+卡铂AUC=0.25 mg/(mL·min)(每周2次)的节拍化疗联合放疗;对照组以紫杉醇45~50 mg/㎡+卡铂AUC=2 mg/(mL·min)(每周1次)与放疗行同步放化疗.治疗前后行CT扫描及血流灌注分析,并评价其参数变化.结果 近期疗效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0%、71.43%(x2=2.397,P=0.52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BF(t=2.544,P=0.058)、BV(t=2.205,P=0.001)、PS(t=2.079,P=0.002)测值减小,MTT(t=2.509,P=0.389)增加,血流灌注得到改善,但两组改善程度不同,节拍化放疗组稍显著,其中治疗后BV(P=0.001)、PS(P=0.002)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够反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早期血流变化情况,对肺癌进行早期疗效判断;节拍化放疗为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作者:袁训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