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柳
目的 评价综合疗法治疗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5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患者66例入组,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33例.对照组安排禁食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安排常规治疗基础上综合治疗,包括善宁、胃镜下安置导管、心理治疗、穴位按摩、针灸.对比症状改善以及康复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胀消失、恶心消失、肠内营养支持开始、静脉营养支持停止时间分别为(15.6±1.6)h、(10.4±3.6)h、(3.2±1.1)d、(6.2±1.6)d低于对照组(24.4±1.5)h、(13.5±4.3)h、(4.4±1.6)d、(7.5±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2、5.11、2.97、3.10,P=0.000、0.000、0.025、0.015<0.05).结论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常规疗法疗效尚可,综合治疗可以加速康复,其可能适合那些病情较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的对象.
作者:林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便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抽取至该院就诊的给予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6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53例.其中对常规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对实验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x2=11.8509,P=0.0010);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75%与41.51%(x2=5.3242,P=0.0210).结论 对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取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显著,便于取得优良的麻醉效果,且不会增加患者麻醉风险,安全有效,值得采纳.
作者:谭和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对胃癌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术后肠道功能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实施手术治疗的90例胃癌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则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术后的恢复指标,包括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开始进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开始进流质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50±0.45)d、(3.66±1.02)d、(2.42±0.60)d、(11.02±2.01)d,均短于对照组的(3.50±0.60)d、(5.01±1.50)d、(4.50±1.20)d、(15.20±3.20)d(t=8.944,4.992,10.400,7.420,P=0.0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x2=4.050,P=0.044).结论 在胃癌手术患者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缩短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英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6例缺血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43例)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43例).对比观察两组疗效,评价安全性,治疗后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5.1±1.7)分,治疗总有效率95.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P<0.05;x2=7.62,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随访复发率(4.65%)与对照组(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3,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肠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承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艾灸在缓解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于某三甲医院普外科行甲状腺切除术后的患者中,通过准入及排除标准方便筛选总样本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使用甲状腺切除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艾灸疗法.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基线调查及效果评价.实验组及对照组在术后72 h使用WHO疼痛分级标准进行疼痛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的SPB、SAS、SDS评分分别为(28.89±4.75)分、(50.89±5.17)分、(50.29±6.46)分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3、-2.819、-2.471,P<0.05);干预后实验组术后72 h疼痛评分为2级的人数7例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6,P<0.05).结论 艾灸在改善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抑郁、焦虑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可缓解负性情绪.
作者:黄青;黄惠敏;何淑青;李丹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其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便利抽取就该院进行治疗的青光眼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程度;同时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护理后比较,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6.71,P<0.05)、同时患者SD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t=4.95,P<0.05),而护理满意度(95.00%)则高于对照组(77.50%)(x2=5.16,P<0.05).结论 加强对青光眼患者的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其不良情绪,进而促进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作者:苏向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肩胛盂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其主要是由高能量的直接暴力所造成的,且其多伴有其他部位的损伤,极易影响患者的肩关节和上肢功能,严重的还会影响其生命安全.然而,在临床实际中肩胛盂骨折常常会被延误诊断,导致其治疗难度更大、更为复杂.该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就肩胛盂骨折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手术入路方式等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肩胛盂骨折尽早愈合、提高上肢功能恢复提供依据.
作者:于浩然;王春宇;赵吉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作A组与B组,每组50例.A组应用基本护理模式,B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肺功能情况.结果 ①B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分别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39、64.7330,P=0.0400、0.0000).②护理后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530、7.7029、13.5995、11.2245、9.0121,P=0.0221、0.0421、0.0388、0.0385、0.0405).③A组护理有效率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x2=4.000,P=0.0455).结论 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价值颇高.
作者:蔡丽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和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75例肝癌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或穿刺病理确诊,另选取102例非肝癌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检查,综合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征建立logistics回归模型,运用逐步引入-剔除法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以评估彩色多普勒和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肝癌患者病灶后方及内部回声、病灶大小、边缘、能量多普勒、晕环征、病灶彩色多普勒信号分级以及脉冲多普勒频谱均为主要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晕环征(OR=7.897,95%可信区间=2.087~30.251)、能量多普勒(OR=13.252,95%可信区间=1.789~91.487)、造影剂增强模式(OR=10.154,95%可信区间=1.856~55.585)是预测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肝癌的临床诊断上,晕环征、能量多普勒、造影剂增强模式具有准确的预测价值,以超声特征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logistics回归分析可与肝内其他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邵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心电图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急性脑血管病的具体类型分为3组,脑出血组18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组147例,脑梗死组64例.根据受试者入院后的心电图变化特点,对其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400例患者中有308例(77.0%)患者存在心电图改变,其中脑梗死组45例(70.3%)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组114例(77.6%)心电图异常率显著低于脑出血组(78.8%)(x2=8.946,P=0.01).且308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病情好转或稳定252例(81.8%),死亡56例(18.2%),好转患者中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变、复极改变)比例显著低于死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5,6.065,4.926,P=0.015,0.010,0.019).结论 心电图可有效反应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和病况,其的改变可作为病情判断和预后进展的重要评价指标.
作者:鲁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在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乳腺多发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微创旋切系统进行治疗,术中超声引导.观察超声下肿块表现及超声引导肿块切除定位准确率,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超声复查示肿块完全切除,无残留病灶,超声引导肿块切除定位准确率100%,手术成功率100%,术后病理乳腺纤维瘤30例,乳腺腺病15例,乳腺单纯性囊肿10例,乳头状瘤5例.结论 超声引导实现了高分辨率声像图下的乳腺良性肿瘤可视性微创旋切治疗,定位准确率高,对肿块精准切除、保证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贺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牙体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收集2015年1—12月于该院口腔科就诊的牙体缺损的患者80例(120颗牙),分为观察组(45例66颗牙)和对照组(35例54颗牙),分别给予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修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碱性磷酸酶水平、牙周探诊深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随访2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患牙牙周状况、修复效果、桩核冠损坏情况.结果 2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为(435.26±77.35)、(498.33±76.82)μIU,对照组较观察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P<0.05);观察组在修复体完整性、颜色匹配、边缘适合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6.26、9.80,P<0.05);观察组桩核冠损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P<0.05).结论 与铸造金属桩比较,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修复效果更好,更美观,对牙周损害更小.
作者:王琨;安智广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该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行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以及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30 min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T1和T2时的心率、SBP和DBP分别为(91.37±8.09)次/min和(85.28±7.16)次/min,(131.08±16.42)mmHg和(126.68±13.94)mmHg,(91.37±8.09)mmHg和(73.62±7.15)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t=6.884、9.498、2.848、2.119、6.125、2.65,P<0.05).观察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4.02±1.19)min vs(7.28±1.53)min]、 睁眼时间[(3.95±1.24)min vs(8.17±1.61)min]、 拔管时间[(5.20±1.59)min vs(9.13±2.17)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7.522、9.287、6.533,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行瑞芬太尼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无躁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慧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对其入院救治过程中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及液体复苏期间各项监测指标变化结果、患者疾病转归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期间,患者MAP、CI、GEDI指标水平在实施液体复苏48 h后出现上升变化,分别为(84.9±11.7)mmHg、(3.7±0.9)L/(min·m2)、(876.5±44.8)mL/m2,较液体复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4、P<0.05,t=2.136、P<0.05,t=6.178、P<0.05);此外,经抢救治疗后,12例患者中,3例死亡,9例好转进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且生存与发生死亡患者的多项监测指标在液体复苏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够为患者液体复苏救治提供有效指导,避免各种不利影响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何美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运用二磷酸果糖+维生素C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维生素C+二磷酸果糖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cTnI、CK-MB以及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CK-MB、CK以及cTnI水平分别为(30.1±3.2)U/L、(141.5±42.8)U/L以及(0.06±0.01)μg/L,均优于对照组的(65.5±6.2)U/L、(421.3±81.6)U/L以及(0.13±0.02)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维生素C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陈炎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采取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治疗的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纳入的12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采取埃索美拉唑,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81.67%高(x2=8.622,P<0.05);治疗前两组的腹痛、腹胀、胃灼热以及嗳气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7,0.466,1.140,0.932,P>0.05);治疗后研究组症状积分(1.6±0.5)分、(1.8±0.5)分、(1.3±0.4)分以及(1.5±0.4)分均低于对照组(2.8±0.9)分、(2.9±0.9)分、(2.0±0.6)分以及(2.3±0.7)分(t=9.028,8.276,7.519,7.686,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治疗效果显著,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龙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纳入该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2017年5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取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对照组采取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分析、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排卵率为83.3%、妊娠率为43.3%,均显著更高(x2=4.320,4.002,5.079,P<0.05);LH(7.10±2.30)U/L、FSH(3.10±1.00)U/L、T(1.56±0.57)mmol/L、IN(9.59±1.36)mmol/L水平更佳(t=2.105,5.914,3.291,6.253,P<0.05);并发症发生率(6.7%)更低(x2=4.320,P<0.05).结论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侯敏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索CT灌注成像在节拍化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该院治疗的5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紫杉醇8 mg/m2+卡铂AUC=0.25 mg/(mL·min)(每周2次)的节拍化疗联合放疗;对照组以紫杉醇45~50 mg/㎡+卡铂AUC=2 mg/(mL·min)(每周1次)与放疗行同步放化疗.治疗前后行CT扫描及血流灌注分析,并评价其参数变化.结果 近期疗效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0%、71.43%(x2=2.397,P=0.52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BF(t=2.544,P=0.058)、BV(t=2.205,P=0.001)、PS(t=2.079,P=0.002)测值减小,MTT(t=2.509,P=0.389)增加,血流灌注得到改善,但两组改善程度不同,节拍化放疗组稍显著,其中治疗后BV(P=0.001)、PS(P=0.002)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够反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早期血流变化情况,对肺癌进行早期疗效判断;节拍化放疗为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作者:袁训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分析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2016年5月—2017年11月之间,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HANA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7.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1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2,P<0.05).结论 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淑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研究病毒性肝病患者生化检验指标的诊断效果.方法 以2015年3月—2017年1月为时间段,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设置为研究组,选取到该院参与体检的100名健康者,设置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生化指标,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在淋巴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中性粒细胞检查方面,研究组分别是(36.7±10.39)%、(5.1±1.75)×109/L、(114.5±68.42)×109/L以及(53.9±11.27)%,对照组分别是(28.4±6.47)%、(6.9±1.32)×109/L、(175.3±73.41)×109/L以及(62.8±8.69)%,研究组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ALT、TBIL、ALB以及A/G指标方面,研究组分别是(84.2±34.81)U/L、(25.3±13.28)mmol/L、(37.5±5.87)g/L以及(1.1±0.19),对照组分别是(29.4±19.74)U/L、(14.5±8.64)mmol/L、(46.9±6.03)g/L以及(1.6±0.32),研究组ALT、TBIL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LB、A/G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HE、PA、ADA以及AFU指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2.8±0.31)kU/L、(0.4±0.53)mmol/L、(35.2±13.28)U/L以及(35.7±4.75)U/L,研究组分别是(6.5±2.53)kU/L、(0.2±0.06)mmol/L、(23.6±6.39)U/L以及(40.3±5.97)U/L,两组对象的CHE、PA、ADA、AFU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检验指标对病毒性肝病患者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彬兵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