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和莲
目的 探究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中超声心电图所具有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86例,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和超声波心动图检查,将2种结果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从而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到的左心室肥厚和增大阳性率优于心电图检查(P<0.05),而心电图检查不出主动脉扩张和主动脉弹性减退;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左心房内径以及左心房内径/主动脉内径值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而射血分数和E/A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心电图检查,患者左心房肥厚阳性率为59.30%(51/86),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阳性率为93.02%(8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42,P<0.05).结论 利用心电图诊断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可以诊断出高血压性心脏病,但超声心动图的诊断阳性结果更高,对于准确了解患者情况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正楠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艾灸在缓解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于某三甲医院普外科行甲状腺切除术后的患者中,通过准入及排除标准方便筛选总样本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使用甲状腺切除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艾灸疗法.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基线调查及效果评价.实验组及对照组在术后72 h使用WHO疼痛分级标准进行疼痛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的SPB、SAS、SDS评分分别为(28.89±4.75)分、(50.89±5.17)分、(50.29±6.46)分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3、-2.819、-2.471,P<0.05);干预后实验组术后72 h疼痛评分为2级的人数7例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6,P<0.05).结论 艾灸在改善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抑郁、焦虑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可缓解负性情绪.
作者:黄青;黄惠敏;何淑青;李丹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检验情况.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随机抽取至该院就诊的150例乙肝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均给予ELISA法对乙肝五项标志物进行检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比单项标志物阳性例数与标志物阳性总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7,P=0.0042);30~39岁组的患者占据百分比高,达到34.67%,其中低于20岁与≥60岁组的患者占比较低,30~39岁组与低于20岁组的患者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41,P=0.0001),30~39岁组与20~29岁组的患者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14,P=0.0001),30~39岁组与50~59岁组的患者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58,P=0.0026),30~39岁组与≥60岁组的患者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784,P=0.0045).结论 对乙肝患者给予乙肝五项检验的应用价值显著,属于重要的标志物,可对乙肝患者的疾病诊疗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作者:蒋莉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PCT和白介素6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评价.方法 选取住院危重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患者一共10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对照组,收取时间在2014年2月——2016年5月,对两组受检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阳性率、白介素6进行对比.结果 危重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患者CRP(11.01±3.01)、PCT指标(8.45±6.42)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91、11.6766,P<0.05);危重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患者轻型白介素-6、C反应蛋白指标、中型白介素-6、C反应蛋白指标以及重型白介素-6、C反应蛋白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病情越严重,指标水平就越高(F=10.2421、7.1526,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白介素-6、血清降钙素原指标对危重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患者具有预测价值;危重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患者联合诊断后的漏诊率4.00%、 误诊率1.00%,均低于单一诊断漏诊率12.00%、 误诊率8.00%(x2=4.3478、5.7010,P<0.05).结论 PCT和白介素6在危重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叶加建;汤忠秀;李丽丽;吴定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索CT灌注成像在节拍化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该院治疗的5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紫杉醇8 mg/m2+卡铂AUC=0.25 mg/(mL·min)(每周2次)的节拍化疗联合放疗;对照组以紫杉醇45~50 mg/㎡+卡铂AUC=2 mg/(mL·min)(每周1次)与放疗行同步放化疗.治疗前后行CT扫描及血流灌注分析,并评价其参数变化.结果 近期疗效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0%、71.43%(x2=2.397,P=0.52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BF(t=2.544,P=0.058)、BV(t=2.205,P=0.001)、PS(t=2.079,P=0.002)测值减小,MTT(t=2.509,P=0.389)增加,血流灌注得到改善,但两组改善程度不同,节拍化放疗组稍显著,其中治疗后BV(P=0.001)、PS(P=0.002)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够反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早期血流变化情况,对肺癌进行早期疗效判断;节拍化放疗为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作者:袁训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该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行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以及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30 min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T1和T2时的心率、SBP和DBP分别为(91.37±8.09)次/min和(85.28±7.16)次/min,(131.08±16.42)mmHg和(126.68±13.94)mmHg,(91.37±8.09)mmHg和(73.62±7.15)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t=6.884、9.498、2.848、2.119、6.125、2.65,P<0.05).观察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4.02±1.19)min vs(7.28±1.53)min]、 睁眼时间[(3.95±1.24)min vs(8.17±1.61)min]、 拔管时间[(5.20±1.59)min vs(9.13±2.17)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7.522、9.287、6.533,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行瑞芬太尼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无躁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慧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对胃癌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术后肠道功能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实施手术治疗的90例胃癌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则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术后的恢复指标,包括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开始进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开始进流质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50±0.45)d、(3.66±1.02)d、(2.42±0.60)d、(11.02±2.01)d,均短于对照组的(3.50±0.60)d、(5.01±1.50)d、(4.50±1.20)d、(15.20±3.20)d(t=8.944,4.992,10.400,7.420,P=0.0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x2=4.050,P=0.044).结论 在胃癌手术患者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缩短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英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作A组与B组,每组50例.A组应用基本护理模式,B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肺功能情况.结果 ①B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分别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39、64.7330,P=0.0400、0.0000).②护理后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530、7.7029、13.5995、11.2245、9.0121,P=0.0221、0.0421、0.0388、0.0385、0.0405).③A组护理有效率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x2=4.000,P=0.0455).结论 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价值颇高.
作者:蔡丽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米索前列醇、硫酸镁联合应用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于2015年12月—2017年9月收治的8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2例,分别予以两组患者硫酸镁治疗和米索前列醇、硫酸镁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状况、产后2 h、24 h出血量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AP(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MAP为(85.27±4.92)mmHg,低于对照组的(91.60±5.33)mmHg(t=3.903,P=0.000<0.05).联合组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分别为(179.26±36.05)mL、(240.25±37.18)mL,少于对照组的(212.10±35.37)mL、(317.49±43.08)mL(t=3.910,6.070,P=0.006,0.000<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3、P=0.645>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硫酸镁联合应用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能够控制患者血压,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
作者:曾玉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在尿常规检验中将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实施尿常规检查的120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120例受检者的尿液标本分别应用干化学法、 尿沉渣法和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检测,对比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对受检者的尿液标本以显微镜法复查,对比3种方法检测尿常规的准确性.结果 干化学法检测定量红细胞阳性率和定量白细胞阳性率为18.33%、10.00%,尿沉渣法为8.33%、25.00%,联合检测为7.50%、10.00%,3种检测方法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和定量白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定量红细胞的阳性率低于干化学法(P<0.05),与尿沉渣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定量白细胞阳性率低于尿沉渣法(P<0.05),与干化学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化学法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高于尿沉渣法,定量白细胞阳性率低于尿沉渣法(P<0.05);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及联合检测尿常规的准确性分别为81.67%、78.33%、92.50%,3种方法检测尿常规的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尿常规的准确性高于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P<0.05),干化学法与尿常规法检测尿常规的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常规检测中应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各有优势,而二者联合检测的准确性更高.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0月72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6)与实验组(n=36),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施以皮下注射胸腺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转归时间、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白细胞计数及血浆降钙素原含量水平变化与治疗前后IL-6、TNF-α、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含量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血管活性药停用时间、休克逆转时间与机械通气停用时间分别为(3.18±1.49)d、(80.75±30.14)h与(84.35±22.61)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37±1.96)d、(125.54±54.62)h与(143.28±50.46)h(t=7.774,4.308,6.395,P=0.000,0.0001,0.000);其呼吸频率与心率分别为(17.64±1.47)次/min与(72.05±10.28)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36±2.25)次/min与(81.63±10.17)次/min,(t=6.072,3.975,P=0.000,0.002);白细胞计数及血浆降钙素原含量水平分别为(7.31±3.27)×109/L与(1.06±0.07)ng/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74±3.42)×109/L与(1.85±0.23)ng/L(t=3.081,19.716,P=0.003,0.000);并且各项细胞炎性因子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攻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分析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2016年5月—2017年11月之间,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HANA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7.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1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2,P<0.05).结论 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淑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采取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治疗的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纳入的12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采取埃索美拉唑,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81.67%高(x2=8.622,P<0.05);治疗前两组的腹痛、腹胀、胃灼热以及嗳气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7,0.466,1.140,0.932,P>0.05);治疗后研究组症状积分(1.6±0.5)分、(1.8±0.5)分、(1.3±0.4)分以及(1.5±0.4)分均低于对照组(2.8±0.9)分、(2.9±0.9)分、(2.0±0.6)分以及(2.3±0.7)分(t=9.028,8.276,7.519,7.686,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治疗效果显著,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龙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脓毒症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患者120例进行该次研究,有72例患者为脓毒症患者,48例患者为非脓毒症患者,根据脓毒症患者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观察A组(46例)与观察B组(26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以及住院后的第3、5天实施血清PCT检测,统计分析患者的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的评定结果以及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的评定结果.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17.54±3.95)分、SOFA评分(6.37±2.04)分以及血清PCT水平(3.15±0.83)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7±0.41)分、(0.57±0.08)分以及(0.39±0.1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相比,观察A组第3天(1.37±0.45)μg/L与第5天(1.25±0.41)μg/L的血清PCT明显下降,观察B组(7.21±2.13)μg/L、(8.49±2.13)μg/L明显上升;观察A组、观察B组入院时、入院第3天、入院第5天的血清PCT均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的血清PCT水平在入院时、入院第3天、入院第5天均明显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于脓毒症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及时发现和判断患者的患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惠兰;谢美华;黄河;李肇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病率的研究.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该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吻合口瘘和非吻合口瘘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3.84±0.32)h、淋巴结清扫数目(21.7±5.9)个、术后住院时间(13.4±1.9)d、再次手术率6.67%、术后肠梗阻率3.33%、心脑血管并发症率1.67%、栓塞率1.67%、其他并发症率11.67%与对照组的(3.76±0.30)h、(23.6±5.8)个、(14.2±1.7)d、8.33%、5.00%、3.33%、0.00%、15.00%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6,0.894,0.879,x2=1.13,1.21,1.16,0.95,2.14,P>0.05),但观察组切口感染率10.00%、术中输血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43.33%(x2=9.82,14.74,P<0.05);观察组结肠癌及直肠癌吻合口瘘发生率为9.09%、11.11%,与对照组的10.00%、1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5,1.18,P>0.05);吻合口瘘患者的切口感染率46.1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38.46%、住院时间(25.1±3.4)d、再次入院手术率23.08%明显高于非吻合口瘘患者的13.08%、10.28%、(12.3±1.8)d、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7,11.76,t=5.986,x2=13.29,P<0.05).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病率相当,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术后感染率低的优点,疗效及安全性更佳.
作者:余振兴;王瑞华;郭登方;张扬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综合疗法治疗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5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患者66例入组,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33例.对照组安排禁食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安排常规治疗基础上综合治疗,包括善宁、胃镜下安置导管、心理治疗、穴位按摩、针灸.对比症状改善以及康复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胀消失、恶心消失、肠内营养支持开始、静脉营养支持停止时间分别为(15.6±1.6)h、(10.4±3.6)h、(3.2±1.1)d、(6.2±1.6)d低于对照组(24.4±1.5)h、(13.5±4.3)h、(4.4±1.6)d、(7.5±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2、5.11、2.97、3.10,P=0.000、0.000、0.025、0.015<0.05).结论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常规疗法疗效尚可,综合治疗可以加速康复,其可能适合那些病情较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的对象.
作者:林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联合个性化饮食方案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9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实验探讨,实施胰岛素泵联合个性化饮食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单纯胰岛素泵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7例患者,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血糖控制效果方面,观察组空腹血糖为(4.84±2.03)mmol/L,餐后2 h血糖为(7.21±2.01)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为(6.21±2.05)mmol/L,餐后2 h血糖为(8.14±2.03)mmol/L,观察组的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5.921、7.053,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4.72±1.12)d、胰岛素用量为(39.64±1.25)U/d,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为(7.78±1.16)d、胰岛素用量为(50.12±1.43)U/d,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均优于对照组(t=5.104、11.398,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6.38%,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38%,对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21.27%,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7.65%,观察组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x2=17.214、19.632,P<0.05).结论 临床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联合个性化饮食方案进行治疗,可有效调节血糖水平,保证母婴健康平安,故方案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刘豆;刘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析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市医院收治的10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两组,各50例.两组分别行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指标(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手术中应用腹腔镜手术的优势颇为显著,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孟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其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便利抽取就该院进行治疗的青光眼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程度;同时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护理后比较,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6.71,P<0.05)、同时患者SD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t=4.95,P<0.05),而护理满意度(95.00%)则高于对照组(77.50%)(x2=5.16,P<0.05).结论 加强对青光眼患者的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其不良情绪,进而促进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作者:苏向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和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75例肝癌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或穿刺病理确诊,另选取102例非肝癌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检查,综合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征建立logistics回归模型,运用逐步引入-剔除法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以评估彩色多普勒和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肝癌患者病灶后方及内部回声、病灶大小、边缘、能量多普勒、晕环征、病灶彩色多普勒信号分级以及脉冲多普勒频谱均为主要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晕环征(OR=7.897,95%可信区间=2.087~30.251)、能量多普勒(OR=13.252,95%可信区间=1.789~91.487)、造影剂增强模式(OR=10.154,95%可信区间=1.856~55.585)是预测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肝癌的临床诊断上,晕环征、能量多普勒、造影剂增强模式具有准确的预测价值,以超声特征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logistics回归分析可与肝内其他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邵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