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龙;李永胜
目的 分析和对比MRI与CT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于2014年10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95例疑似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49例和46例.A组给予MRI检查,B组给予CT检查.对比不同时间段的疾病检出率与各项检查指标情况.结果 A组的总检出率为93.88%,B组为52.17%,其中,A组在脑梗死时间为24 h内(38.78%)、24~72 h(30.61%)的检出率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梗死72 h后的检出率(24.4%)相近于B组(23.9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病灶大小(8.42±1.21)mm2、检查时间(10.62±1.33)min和发病至检查时间(0.92±0.25)d均小于B组的(11.64±1.65)mm2、(18.67±1.66)min和(1.96±0.55)d,病灶数量(2.43±0.51)个多于B组(1.88±0.37)个,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T检查相比,MRI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检查效果更佳,其可以更为精确的诊断出微小病灶,并缩短检出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邓银良;冯凯;刘国保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对囊性肾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在该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35例囊性肾细胞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行CT检查,对其CT检查的过程与结果 进行回顾,总结此疾病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35例患者中,45.7%为透明细胞癌,主要CT表现是低密度、不均匀强化,少数患者可见坏死区、出血性病灶;34.3%为乳头状癌,主要CT表现是低密度、不均匀强化;14.3%为嫌色细胞癌,主要CT表现是低密度、不均匀强化;5.7%为多房囊性肾细胞癌,主要CT表现是局部有壁结节出现、强化明显.结论 CT在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囊性肾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够明显,对于此病的具体分型,需依据病理诊断.
作者:张静;陈新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后血清TPOAb及TGAb水平与术后肿瘤转移情况的关系.方法 方便选取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3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行甲状腺全切术后1个月以上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76例,进行血清TPOAb及TGAb水平与术后肿瘤转移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发生肿瘤转移的患者血清TPOAb阳性率为33.33%,而未转移的患者阳性率为29.73%;发生肿瘤转移的患者血清TGAb的阳性率为87.50%,显著高于未转移患者(5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阳性且TGAb阳性的患者中有55.00%发生了肿瘤转移,TPOAb阴性且TGAb阴性的患者中则只有16.67%发生了肿瘤转移,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和TGAb联合作为转移诊断标志物时,AUC为0.688.结论 血清TPOAb和TGAb可作为判断甲状腺癌术后转移情况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刘健翔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对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喉显微手术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予以盐酸右旋美托咪啶预注,之后予以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并观察2组患者的T0、T1、T2、T3点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T0、T1、T2、T3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拔管时间为(33.82±10.02)min,术后苏醒时间为(18.32±10.12)min,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于喉显微手术麻醉前予以右旋美托咪啶预注,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缓解其应激反应,促使患者术后恢复,且不良反应较少,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余露;盛良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莫沙必利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据应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胃排空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7.1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排空率(75.57±19.58)明显高于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排空率(59.38±18.66),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与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较显著,且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胃排空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再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作者:安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探讨人鼻病毒所致哮喘的发病机制,为寻找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4月于溧阳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92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儿童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HRV感染情况.以HRV检测结果将试验组分为HRV阳性组和HRV阴性组.结果试验组中HRV阳性者为64例,阳性率为69.57%;HRV阴性者为28例(30.43%).对照组未检测出HRV阳性者,试验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HRV阳性的血白细胞计数(15.78±3.89)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98±0.01)、CRP浓度(14.32±2.11)mg/L和平均住院天数(9.54±3.20)d与HRV阴性[(9.88±2.67)×109/L、(0.52±0.22)、(9.56±3.23)mg/L、(6.21±2.40)d]相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哮喘发作期患儿人鼻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提示HRV感染与哮喘的急性发作有关.
作者:杨祎;徐云芳;张春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麻疹病毒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验措施及其检验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疾控中心接到各辖区内上报的160例疑似麻疹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集咽拭子、血液标本送检,咽拭子采取PCR检验,血液标本采取ELISA法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麻疹病毒的检测结果 .结果160例疑似麻疹病例中,经两种方法检测后排除23例风疹病毒阳性病例,剩余137例病例中,发病后4 d内,PCR检验对麻疹病毒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法检验(80.28%vs 60.56%,P<0.05),而在发病4天后,PCR检验对麻疹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与ELISA法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82%vs 78.79%,P>0.05).ELISA法检验结果为阴性而PCR检验为阳性的病例中,其检测时间多分布于发病后1~4 d内.结论 在麻疹病毒的病原学检测中,PCR检验可对早期麻疹患者进行诊断,还可对早期ELISA法诊断为阴性的患者进一步诊断,可有效减少漏诊,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程玲;韦肖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肝血管瘤治疗中不同介入栓塞方法 的应用及效果对照.方法方便收集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介入科2015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肝血管瘤患者并随机分组.单纯栓塞组用平阳霉素碘化乳剂栓塞,联合栓塞组在单纯栓塞组基础上进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比较两组患者肝血管瘤疗效;介入栓塞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总胆汁酸情况的差异.结果 联合栓塞组患者肝血管瘤疗效95.56%高于单纯栓塞组82.22%(P<0.05).联合栓塞组介入栓塞并发症发生率33.33%低于单纯栓塞组40.00%,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汁酸情况比较数据接近(P>0.05);治疗后联合栓塞组总胆汁酸降低显著优于单纯栓塞组(P<0.05).结论 肝血管瘤治疗中在平阳霉素碘化乳剂栓塞基础上进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的应用及效果优于单纯采用平阳霉素碘化乳剂栓塞,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总胆汁酸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刘一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结合注射式磷酸钙骨水泥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锁定钢板结合可注射式磷酸钙骨水泥(CPC)对该院从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22例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2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10~18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7周,术后无感染及内固定松动发生,根据Neer评分评定,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4%.结论 注射式磷酸钙骨水泥具有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小、填充骨缺损,尤其可强化锁定螺钉在肱骨近端的把持力,从而增强锁定钢板固定骨质疏松患者肱骨近端骨折的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杨树龙;李永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运动手环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行为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100例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由医护人员指导其进行日常运动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发放运动手环,采用运动手环记录干预.记录所有患者在入组时、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监测FBG、TC、TG、HDL-C、LDL-C、HbA1c等代谢指标、日均运动步数以及低、中、高等不同强度的运动时间,比较观察患者运动行为的变化.结果 ①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除TC外,试验组FBG、TG、HDL-C、LDL-C、HbA1c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对照组患者有一定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期组间比较,6个月时,除TC外,试验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日均运动步数为(4298±628)步,显著高于对照组(2904±525)步,总运动时间为(76.4±6.8)h,显著长于对照组(45.9±7.5)h,不同强度的运动时间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手环干预可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依从性,提高其运动强度,对病情有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创;黄梅;汪璐璐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急救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80例患儿分成两组,其中40例患儿应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40例患者应用急救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有效率、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治疗依从性100.0%,对照组治疗依从性85.0%,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2.6±0.2)d,头痛消失时间(3.3±0.5)d,恶心、肢体抖动消失时间(4.5±0.4)d;对照组发热消失时间(3.4±0.6)d,头痛消失时间(4.1±0.6)d,恶心、肢体抖动消失时间(5.3±0.9)d;观察组发热、头痛、恶心及肢本抖动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8.6±1.2)d,对照组住院时间(12.0±1.6)d,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3.5±0.1)d,对照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5.6±1.8)d;观察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97.5%;对照组满意度8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5%,观察组继发皮肤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及早康复出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新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对帕金森病患者行盐酸苯海索+呲贝地尔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96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48例.联合组行盐酸苯海索+呲贝地尔联合治疗,单一组行单一的呲贝地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帕金森综合评定量表评分(UPDRS)、帕金森症状评分(Webster)以及生活质量评分(SCL-90).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45例(93.75%)显著高于单一组37例(77.08%),联合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2例(4.17%)显著低于单一组8例(16.67%),两组治疗前的UPDRS评分以及Webster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UPDRS评分(6.81±1.23)分、Webster评分(11.24±2.85)分以及SCL-90评分均优于单一组(13.05±1.42)分、(15.14±3.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帕金森病患者行盐酸苯海索+呲贝地尔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
作者:张金枝;刘真真;林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人文护理和体位改变联合对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2例疤痕子宫孕妇出现胎位异常后成功阴道试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分成对照组(51例)与研究组(51例),其中对照组行体位改变护理,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人文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分娩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精神病性(15.39±3.28)分、抑郁(26.41±5.22)分、偏执(14.26±2.09)分、焦虑(20.18±3.21)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9.41±0.59)分、产程出血量(120.03±29.97)mL及产程时间(8.44±2.76)h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1.55±2.3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疤痕子宫阴道分娩采取人文护理与体位改变干预,有助于产妇心理状态改善,分娩结局优化,具推广价值.
作者:薛志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54例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有效率与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有效率为7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为88.89%,对照组达标率为62.9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攀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在盆腔炎的治疗中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效果以及具有的安全性.方法 该院方便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所收治的盆腔炎患者共80例作为评价的重要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的方式,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治疗,观察组予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 2组在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50%)相比于对照组(80.00%),明显更高;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产生率(5.00%)相比于对照组(22.50%),明显更低;实施统计学分析以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将分析价值增高.结论 对于盆腔炎患者实施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方案,能够将疗效提升、将不良反应产生减少,具有极高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实现推广目标.
作者:刘珊珊;马红慧;王海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索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在治疗乳腺癌中的效果.方法 在该院于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方便选出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且术中出血量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4.41%vs 14.71%),(P<0.05);术后1年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1.47%vs 4.41%),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97.06%vs 95.5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在老年股骨颈手术麻醉前静脉注射不同剂量芬太尼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99例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该院择期行股骨颈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组内均有33例,3组静脉注射芬太尼的剂量分别为0.5、1、1.5μg/kg,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镇静深度(RSS评分)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以及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3组VAS评分、RSS评分在t2、t3时均显著优于t1,而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在t2、t3时VAS评分、RSS评分显著优于小剂量组(P<0.05);手术过程中,大剂量组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发生率分别为39.4%、27.3%及27.3%均显著高于中剂量组分别为9.1%、15.2%、12.1%(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劲手术麻醉前静脉注射1μg/kg芬太尼,镇痛、镇静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波动小,且不良反应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孙林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与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接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自愿配合该研究,随机分组,各自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甘露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高渗盐水治疗,对两组患者降颅压效果、降压起效时间、降压持续时间、血清钠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研究组降压起效时间为(24.32±4.73)min,对照组降压起效时间为(23.99±4.26)min;研究组降压持续时间为(4.56±0.53)min,对照组降压持续时间为(3.54±0.45)min;研究组血清钠水平为(3.78±0.86)mmol/L,对照组血清钠水平为(3.35±0.83)mmol/L;研究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5.86±6.34)分和(20.54±4.12)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5.77±6.18)分和(20.78±4.26)分.两组患者降颅压总有效率、降压起效时间、血清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降压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渗盐水与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可取得相同的效果,但高渗盐水降颅压持续时间更长,值得借鉴.
作者:李伟;陈水钰;顾翔;洪国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该院肿瘤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及合理使用.方法 整群选取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143例用药质子泵抑制剂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奥美拉唑组(72例)、泮托拉唑组(51例)、洛赛克组(16例)、其他药物组(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用药种类、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及给药间隔,观察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有无指征及选药、给药剂量、给药间隔和疗程是否合理.结果 143例患者中,用药奥美拉唑72例(50.35%),用药泮托拉唑51(35.66%),用药洛赛克16例(11.19%),用药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等4例(2.80%),奥美拉唑使用构成比高,泮托拉唑次之,患者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143例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指征、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和给要间隔均合理,合理性100.00%,142例肿瘤患者用药疗程合理,合理性99.30%.结论 该院肿瘤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临床用药应继续遵照质子泵抑制剂使用规范并严把用药指征,防止用药过度.
作者:赵雅玮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急诊ERCP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收9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分别给予急诊ERCP治疗(观察组)与常规保守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2.03±0.18)d及住院时间(10.33±2.05)d缩短,血淀粉酶(61.23±13.08)U/L、谷丙转氨酶(200.36±56.04)U/L及总胆红素(113.58±12.64)μmol/L均降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ERCP可显著提升患者预后,改善患者炎性症状,其应用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富华;章杰;朱建臣;龙丹 刊期: 2017年第14期